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147.43KB ,
资源ID:1735619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3561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docx

1、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第三单元单元概述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本单元以“诗歌”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短诗三首绿白桦,一篇略读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一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一个“语文园地”。短诗三首节选自作家冰心的诗集繁星。诗歌小巧玲珑,构思新颖奇特,充满诗情画意,语调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绿是艾青写的一首诗,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读这首诗时,除了可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之外,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强烈热爱之情。在天晴了的时候整首诗运用这用多种修辞手

2、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本单元课文均选取名家名诗,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从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开展综合性活动时,要指导学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并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尝试当“小诗人”写诗,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5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摘抄下来。尝试写诗,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3、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难点1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短诗三首2课时绿2课时白桦2课时在天晴了时候1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本课选取了冰心的诗集繁星中的三首诗。这三首诗语言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童年、大海、母爱的讴歌。只要学生反复诵读,就能感受到诗中流淌的浓浓真情。这几首短诗构思新颖奇特,音调自然和谐,语言明丽清新,但由于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刚刚接触现代诗,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句子易,明思想难。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诵读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

4、联想,进入诗的情境。1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在教学本课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诗的意境,从理解到感悟,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背诵。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并能和同学交流。3指导学生收集、摘抄自己喜欢的现代诗。【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摘抄现代诗。【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味。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悟诗歌意境。3通过收集摘抄诗歌,让学生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歌特点,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美。重点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情感。

5、难点了解诗歌特点。教师:课件。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将自己读过的现代诗抄下来。2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3了解诗歌的特点,能和同学交流“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给自己的感受。重点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难点了解诗歌的特点,能和同学交流“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给自己的感受。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头发,不能白了青年人的心。”同学们,你们读过这样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吗?这种诗被称为“小诗”。“五四运动”后,它曾盛行一时。在数量众多的“小诗”类诗集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冰心的繁星。二、了解作家常识及诗集的创作背景1作

6、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学生读,了解、识记冰心的主要作品。2了解创作背景。3了解作品的内容、主题及艺术特色。教师介绍:总的来说,繁星春水的主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三、学习生字,初读诗歌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出示生字,开火车读。3出示词语,读一读,理解意思。4课文共有几首诗?分别是诗集的哪几首?(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四、反复朗读,体会韵味1教师示范读诗。2学生自读诗歌,读出节奏、韵味。3出示诗句的节奏,学生齐读。4指名学生读诗,师生共同评价。5配音乐朗读诗。五、深入学习

7、第1首诗1出示第1首诗: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2交流这首诗的形式特点。3思考“这些事”是指哪些事?儿时(与母亲)的旧事(难忘的回忆)。4这首诗中描写了三个场景,分别是什么?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5学生交流:这三处场景唤起了你怎样的回忆?6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境。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寂静的园子,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舒适温馨的感觉,我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和爱的抚摸,倾听她讲诉我儿时的趣事。7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8带着这种情感,再次朗读这首诗。六、指导学生写字1同桌之间交流生字的写法。2教师指导书写

8、:繁、漫、藤、萝、膝。3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这些事1精读后面两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2收集现代诗,摘抄到摘抄本上。3背诵三首诗。重点体会第2首诗的情感。难点理解第3首诗中两处“风雨”的不同。一、复习检查,巩固字词1认读生字。2听写词语。3尝试背诵第一首诗。二、深入学习第2首诗1出示诗: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3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大海,想想,诗人借助大海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4学生交流。5教师小结:大海可以指母亲、故乡等有关亲情的人或景,这对于作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就像光之于星,香之于花。在作者远离家乡的日

9、子里,思想失去了与家乡的共鸣,犹如失去了光的星,失去了香的花,思想就失去了灵魂。这句话既表达了家乡对于作者的重要性,也说明作者想念家乡。6同桌互相背诵。三、深入学习第3首诗1齐读这首诗。2理解诗中两个“风雨”意思的不同。天上的风雨来了自然界的风雨心中的风雨来了烦心的事情3交流:你在什么时候会想起母亲?4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齐读诗,尝试背诵。四、交流摘抄的现代诗1学生拿出摘抄本,同桌互相读一读摘抄的诗。2指名学生读诗。3教师强调:摘抄时不仅要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还要注意不要把字写错,写漏了。4学生交流自己摘抄诗歌的方式。5教师小结。星光花香大海波涛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

10、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在教学本课时,我先由一首小诗导入,告诉学生小诗的特点,再介绍作者、创作背景、诗集情况,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在学习三首短诗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示范读、配音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话对第1首诗中的场景进行描述,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感受;在后面两首诗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抓住重点词语,加深学生的感受。同时我当堂开展摘抄活动,让学生交流课前摘抄的诗歌,互相欣赏,鼓励学生积累更多诗歌。这首诗运用文字的魅力,用诗歌的形式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诗中处处是绿,墨绿、浅绿、嫩绿、翠

11、绿、淡绿、粉绿风、雨、水、阳光一切都是绿的。让我们跟随诗人的感觉,去大自然中感受鲜活的景象,畅游在作者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里,相信学生一定会沉浸在那片绿中。虽然学生对现代诗已有一定的了解,有了初步的体验和阅读方法的积累,但情感体验有待提高,语言品味也不够细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提示、点拨。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2创设意境,引导学生感知诗情,不要过多对诗进行分析,以便保持学生对诗的热情。【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中的“绿”为什么会按着节拍飘动。4结合“阅读链接”,交流不同文笔的“绿”带给我们的感受。【过程与方法

12、】1引导学生结合“阅读链接”,对比不同写法的“绿”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讴歌。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情。难点体会诗中的“绿”为什么会“按着节拍飘动”。教师:课件。学生:搜集艾青的简介和作品。2课时1学习生字。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精读第一、二小节。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出示绿色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大家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令人赏心悦目。绿不仅是大自然的景象,还是希望

13、的象征。诗人艾青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3板书课题:绿。4全班齐读课题。5了解作者。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诗人艾青的资料,了解艾青。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课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指读。(2)课件出示生词,学生齐读。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情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思考:这首诗共有几小节?诗人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学生交流。3教师板书: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4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5出示课文第一小节: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一段),自己轻声

14、读读。指名读。全班齐读。6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7齐读第一、二小节。四、指导写字1做写字准备(手指操、写字歌)。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为何所有的“绿”都“按着节拍飘动”。3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宗璞笔下的“绿”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体会为何所有的“绿”都“按着节拍飘动”。一、配音朗读,导入新课播放音乐,学生齐读课文。二、诵读课文,感悟体会1指名学生背诵第一、二小节。2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读读课文第三、四、五小节。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

15、读。3随机交流。(1)第三小节:读一读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说一说:当你身处大自然中,你眼前出现了什么?(2)第四小节:出示“挤、重叠、交叉”,想一想这三个词语表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指名读,男女生对读。(3)第五小节:感悟“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学生交流。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播放录音,学生跟读。2教师示范读。3同桌互读。4全班齐读。5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四、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1自读“阅读链接”。2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交流这段话给自己的感受。五、拓展运用,课堂小结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

16、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2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绿。春天到了校园里公园里田野里绿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虽然没有明确写出“绿”的事物是什么,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大自然中绿的不同,绿的活力四射。在教学中我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课文,熟读成诵,给学生较多的时间感悟交流,感受诗的意境,从而体会出“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的原因,突破难点。在背诵课文时,我将背诵分解到课堂学习的不同时间里,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熟练背诵。这篇课文是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银霜、潇洒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

17、闪亮,笔直挺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体现出作者对拥有白桦般品质的人的尊敬。读这首诗,除了可以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现代诗的特点有了一些了解,对怎样体会诗歌的情感也有自己的见解。但由于诗歌本身的朦胧性,学生可能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种“茶壶煮饺子”的无奈。因此在教学中,无需刻意让学生深刻理解,只要大体有所感悟就可以了。1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诗情。2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诗歌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18、【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过程与方法】运用词语描绘白桦,说出白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诗人叶赛宁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教师:课件。学生:查阅诗人叶赛宁的资料。2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桦。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2师朗诵白桦。二、初读诗歌,了解大体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检查字词认读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2)出示生词,学生齐读。3

19、从文中画出下列短语,读一读。洁白的流苏晶亮的雪花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从哪些方面写了白桦。5学生交流。6教师小结:颜色、身形、在不同环境中的样子。7指导学生朗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语调、停顿。)三、识字学词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2给生字组词。3指导写生字。(1)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2)学生写生字。(3)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评议。白桦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和大家交流自己摘抄的诗,还可以尝试当小诗人写诗,和同学交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20、。2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3配乐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感悟诗情1出示以下短语:洁白的流苏灿灿的金晖晶亮的雪花姗姗来迟的朝霞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2选择几个短语描述白桦。3交流白桦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鼓励学生读后提出问题,教师相机指导。预设:(1)第2小节中“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串串花穗、洁白的流苏”分别是指什么?(2)“闪着晶亮的雪花”的意思是什么?5学生交流:通过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交流与植物有关的诗歌1学生拿出摘抄本,朗读自己摘抄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四、当“小诗人”写首诗1试着当个“小诗人”写一首诗。2全班交流自己创作

21、的诗,互相朗读,欣赏。3收集作品,办一期“小诗人”专栏。五、作业布置课后阅读、摘抄叶赛宁的诗。白桦在教学前,我先对诗人作了介绍,再通过我的朗诵让学生对这首诗有初步的感知。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白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再启发学生提出自己在读诗过程中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交流分享,从而感悟诗情。对于诗中出现的意象,我未做过多的讲解,不做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整首诗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本诗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径、小草、小白菊、凤蝶等景物,最后写了作者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全诗共有3小节,语言清

22、新明快,优美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抒发真挚自然,富有韵律美,是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感受美好大自然的好课文。雨后天晴的景象,是学生见过的场景,只需他们结合生活经验,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想象,眼前就能出现诗中的美丽景象,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作者戴望舒,使学生了解作者及诗的写作背景。2朗读体会法。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如:个别读、集体读、齐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再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鼓励、欣赏法。教师及时的点评,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展示才能,满

23、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与认可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尝试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1课时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戴望舒”:同学们,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吗?知道他是谁吗?2教师小结: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出示课件)今天,我

24、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3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自读情况。(1)找出不理解的生字、生词,作上记号。(2)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1)小组讨论。(2)相互交流。三、再读课文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象,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四、深入研读,欣赏美景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二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象?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2指名反馈。(小径、小草、小白菊、凤蝶儿)3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4指名反馈。5齐读第一节,

25、想象画面。6先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7师导: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径、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8出示:()的小径()的小草()的小白菊()的凤蝶儿9师导:同学们,雨后天晴的景象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因为(学生读描写小径、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10在读了诗人描写雨过天晴的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拟人)1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12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节。五、拓展思维,丰富画面1同学们,雨后天晴,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小径、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

26、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2指名反馈:诗歌描绘的雨后天晴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3小结:雨停了,乌云散了,太阳出来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水轻轻地流,天上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把这四行诗句读一读。4拓展思维: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诗人戴望舒一样留心观察生活,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把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用诗的形式写下来。在天晴了的时候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整首诗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悠远,让人读起来回味

27、无穷。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上,找出诗中出现的景物,体会诗人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好处,习得方法。在读与想象中仔细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感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感悟到作者笔下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在本次的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经历了收集、创作诗歌的过程,对诗歌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这次以诗歌为主题开展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同时培养他们策划和开展活动以及查找、运用资料的能力。学生已收集了一些诗歌资料,也创作了一些诗歌,但对于怎样编小诗集还需要教师引导,给予实例展示,让学生有据可依;举办

28、诗歌朗诵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自主策划活动。1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要特别注重学生资料收集及整理的过程。2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知识与能力】1合作编小诗集。2举办诗歌朗诵会。【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指导学生整理资料。2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知道怎样编排小诗集,怎样让诗歌朗诵更精彩。教师:课件,诗歌朗诵会的音频。学生:整理自己收集的诗歌和自己创作的诗歌。2课时合作编小诗集。指导学生编排出一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计美观的诗集。一、朗诵诗歌导入1生朗诵自己收集的诗歌。2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这些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一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美丽的珍珠项链吧!二、小组合作编辑1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既可以编入收集到的诗和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也可以编入自己写的诗,还可以编入同学写的诗。小诗集中还可以配上插图,或者用书法形式展示。分类指导:按诗人分:冰心、艾青、戴望舒、叶赛宁按内容分:山水诗、边赛诗、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长诗、短诗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2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