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445.52KB ,
资源ID:1735847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3584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誉四期发展项目初步设计文本doc.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誉四期发展项目初步设计文本doc.docx

1、天誉四期发展项目初步设计文本doc第三章结构篇3.1 概述3.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北侧及林和东路东侧交汇处,总建筑面积约为11.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9.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本工程由两栋超高层塔楼和局部四层裙楼组成,地上各层设立抗震缝750mm,其中南塔楼结构共五十层,标准层层高为3.5米,主要屋面高度为186.3米,高宽比约为6.7, 结构平面为直角扇梯形,无凹凸。北塔楼结构四十二层,标准层层高为3.5米,主要屋面高度为158.3米,结构平面为矩形,高宽比约为6.8。两栋建筑立面上下一致,楼层无收进和挑出。整个地块范围设六层地下室,

2、作为停车库和功能用房,地下室底板顶面标高约为 -24米,地下室各层均不设缝。图1.1为建筑总平面图及,立面、平面概况见表3.1。表3.1立面、平面概况表塔楼南塔北塔地下室层高地下6层4.05m;地下53层3.25m;地下2层5.30m;地下1层4.90m高度(m)186.3(不含屋顶机房及幕墙)158.3(不含屋顶机房及幕墙)地面以上层数50(不含屋顶机房层)42(不含屋顶机房层)结构层高1层10.5m(含夹层);24层4.50m; 5层4.8m;6层4.35m;550层3.5m(南塔); 542层3.5m(北塔) 平面长(m)X宽(m)28.134723.638.75高宽比(窄向)7.26.

3、9核心筒高宽比20.726.3 图3.1 建筑总平面图3.1.2 设计标准和规范本工程结构设计主要依据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广东省标准如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9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

4、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砌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18-9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设计

5、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15-38-2005)广东省标准广东省实施JGJ3-2002补充规定(DBJ/T15-46-2005)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2 设计条件3.2.1 自然条件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特征周期0.35s,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地下室临水面和露天混凝土结构为二类a组,其余均为一类;建筑结

6、构防火等级为一级;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甲级。3.2.2 荷载取值基本风压强度验算时按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值0.60 kN/m2采用,位移验算时按按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值0.50 kN/m2采用,建筑物地面粗糙度为C类。楼面荷载见下表3.2.2.1所示。表3.2.2.1 楼、屋面荷载标准值表 (kN/m2)类别面层(注2)天花及设备吊载间隔墙(注4)活荷载其它屋面3.20.5-2.0 (上人)0.5 (不上人)屋面装饰构架按实际取值客厅、卧室1.30.5-2.0办公室1.30.51.0(注3)2.5空中花园1.30.5-3.0绿化和土石荷载按实际计电梯大堂1.30.5-3.5会所1.30.

7、5-4.0餐厅、咖啡厅1.30.51.0(注3)2.5厨房1.30.5-4.0卫生间1.30.54.0公共卫生间1.30.5-8.0楼梯1.00.5-3.5首层行车通道、水景、绿化区(室内)1.750.5-4.0或5.0施工堆载(注5)绿化、土石和水景荷载按实际计首层大堂1.750.5-3.5或5.0施工堆载(注5)类别面层(注2)天花及设备吊载间隔墙(注4)活荷载其它首层地下室顶板(室外)3.20.5-4.0或5.0施工堆载(注5)实际(绿化用之土层荷载)地下停车场1.00.5-4.0(客车)一般机房0.60.5-7.0水泵房0.60.5-10.0发电机房0.60.5-10.0高低压配电房0

8、.60.5-10.0变压器房0.60.5-10.0制冷机房0.65.0(顶板)-8.0电梯机房0.60.5-7.0设备荷载按实际取值消防车道按实际0.5-20.0(双向板)35.0(单向板)玻璃幕墙1.50 kN/m2 墙面面积注1:结构构件自重按实际尺寸取值,上表未包括;注2:上表中,所有内装饰层荷载,均应以最终建筑图为准;注3:活动间隔墙荷载;注4:间隔墙容重按11kN/m2;注5:施工堆载不与面层荷载同时考虑。3.2.3 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根据广东省地震工程勘察中心所作广州市天誉四期发展项目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有关结论如下:工程场地覆盖层厚度13.118m,等效波速231.55264.

9、67 m/s,场地土类型中软土中硬土,场地类别为类。 工程场地63%、10%和2%的地震烈度及基岩加速度峰值PGA如表3.2.3.1所示。 表3.2.3.1 概率(年) I PGA63%(50年)10%(50年)2%(50年)概率烈度 I5.556.907.88峰值加速度 PGA(cm/s2)27.2679.64154.25工程场地水平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平均值如表3.2.3.2所示(cm/s2)表3.2.3.2平均值63%(50年)10%(50年)2%(50年)峰值加速度(cm/s2)40.79111.66207.22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其与规范值的对比情况如下表3.2.3.3所示。表3.2.3.3

10、 安评报告与规范地震参数对比概 率(年)参数63%(50年)10%(50年)2%(50年)安评规范值安评规范值安评规范值max0.09780.080.2677-0.49690.5Tg(s)0.350.350.40-0.450.350.950.900.95-0.950.90场地稳定性评价:据场地地震测试孔钻探揭露,未发现有活动性断裂通过。但瘦狗岭断裂带距场地约1.5km,据广州市活动断层探测结果,本断裂应属晚更新世活动断裂,不会对工程构成威胁。本工程场地没有较厚淤泥、淤泥质土、砂等软弱层,工程场地较为稳定。3.2.4 工程场地地质情况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为本工程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1、工程编号:2008城勘27003)表明,拟建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在10.7611.63米之间,属稳定场地。勘察期间实测钻孔静止地下水位埋深为0.405.00米,根据水质分析,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中等腐蚀性(属侵蚀性CO2引起的分解性腐蚀),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有腐蚀性。钻探所见岩土层自上而下的分布情况和承载力特征值详见下表3.2.4.1,表3.2.4.1 土层层号土层名称状态埋置深度承载力特征值(m)fak(KPa)1杂填土松散01.8702-1粉质粘土可塑1.85.21302-2粉质粘土硬塑2203-1粉质粘土可塑5.29.51403-2粉质粘土硬

12、塑9.511.82203-3粉质粘土坚硬11.814.52804-C粉砂岩全风化(坚硬土状)14.515.83504-I砾岩强风化(块状、短柱状)15.818.0400(550)4-M细砂岩中等风化18.018.530004-S细砂岩微风化18.520.86000砾岩微风化20.823.27500细砂岩微风化23.227.06000砾岩微风化27.033.17500注:土层埋置深度参考18号钻孔。3.3 结构超限类型和程度参照“抗规”、“高规”和“省补充规定”有关规定,本工程结构超限情况见下表。表3.3.1结构体系、抗震等级及结构超限情况表塔楼栋号南塔北塔结构型式钢筋砼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度超限(

13、m)超B级高度钢筋砼高层建筑(186.3m180m)B级高度钢筋砼高层建筑(130m158.3m180m)是否复杂高层否否塔楼栋号南塔北塔楼板局部不连续是(三层楼面楼板开洞总面积超过楼面面积的30,且开洞处形成较多跨层柱)是(五层楼面楼板开洞总宽度超过楼面宽度的50)平面扭转位移比(所在层数) (对应层间位移角)平面扭转不规则1.31(8)(1/1714)类扭转不规则1.18(1)(1/4150)否狭长、凹凸不规则无凹凸无凹凸侧向刚度不规则否否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否否楼层承载力突变否否超限情况总结超B级高度钢筋砼高层建筑(楼板局部不连续, 类扭转不规则,体型一般不规则) B级高度钢筋砼高层建筑(楼

14、板局部不连续)注:a.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4.2.2条:框架核心筒结构7度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为180m;b表中“复杂高层”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0.1.2条确定;c北塔五层楼面楼板开洞总宽度超过楼面宽度的50;南塔3层平面酒店大堂上空部分楼板开洞面积超过楼面面积的30%(图3.3.13.3.2),不满足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补充规定”第三条”中“表4-1”的楼板连续性要求,但塔楼范围内不存在这种情况;另外,开洞处形成较多跨层框架柱,综合考虑上述两点,本文将楼板定义为局部不连续;图3.3.1 北塔5

15、层楼板开洞示意图图3.3.2 南塔3层楼板开洞示意图d表中“平面扭转位移比”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4.3.5条: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的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和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补充规定”第三条” 中“表4-1”确定;另: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补充规定“第三条” 中“表4-1”:未将该项列入超限内容。e. 侧向刚度不规则按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补充规定“第三条” 中“表4-1”,在地震作用下,本工程的层间位移角

16、i均小于相邻上一层的1.3倍,和其上相邻三个楼层层间位移角平均值的1.2倍,侧向刚度规则; 3.4 结构布置、选型和材料3.4.1 抗震缝的设置 地面以上南塔北塔之间设立一道750mm宽的抗震缝,地面以下不设缝。3.4.2 结构选型本工程处于天河北路北侧,为酒店式公寓,建筑要求较高,同时,主塔楼核心筒高宽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何种结构材料,使结构构件的变得轻巧,以减少楼层的自重,发挥材料的性能,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是体现本工程技术先进性的主要因素。为了弥补核心筒抗侧力能力较差的情况,本工程选用了钢筋混凝土楼盖,框架梁与核心筒和框架柱均刚接,以提高框架部分承担水平荷载的能力。为了减少由核心

17、筒与框架柱的沉降差产生的酒店层框架梁弯矩,本工程26层(北塔20层)及以下主楼框架柱采用钢骨混凝土柱,26层(北塔20层)以上主楼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这样选择有以下优点:1)仅局部采用钢骨混凝土构件,型钢用量少,结构成本、施工和使用阶段维护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指标;通过主塔楼框架柱中设置钢骨(型钢含钢率4%5%)可以有效控制轴压比,将柱截面控制在建筑允许的范围内,同时也提高了柱的延性;现有柱截面型式中,钢骨混凝土柱的轴压比最接近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有利于减少核心筒和框架柱间的沉降差,进而可以缩小酒店层梁截面,以满足建筑高标准要求。综上所述,本工程结构选型可以获得较好的建筑使用空间(梁、柱截面较

18、小),又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受力合理、经济性也较佳。3.4.3结构体系本工程由南北塔楼组成,采用钢筋砼框架核心筒结构: 1)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底部加强区埋设型钢);2) 26层(北塔20层)及以下主楼的框架柱为钢骨混凝土柱、其他柱为钢筋混凝土柱,26层(北塔20层)以上主楼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楼盖 。3.4.3.1抗侧力体系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是承担地震和风荷载等水平力的主要构件。南塔结构总高度为186.3米,结构窄向宽度约26米,结构高宽比约7.2;核心筒宽度约9米,核心筒高宽比约20.7。北塔结构总高度为158.3米,结构窄向宽度约23米,结构高宽比约6.9;核心筒宽度

19、约6米,核心筒高宽比约26.3。南北塔楼整体高宽比合适,核心筒高宽比偏大。由于核心筒高宽比过大,是本工程设计的主要难点,结构抗侧力体系中需尽量发挥框架的作用。 3.4.3.2竖向构件表3.4.3.2.1主要竖向构件截面(南塔)构件-5-1层15层616层1726层2738层39屋面层柱截面1200x1600(钢骨砼)1000x1500(钢骨砼) 1000x1200(钢骨砼)900x1200(钢骨砼)1000x1200(钢骨砼)900x1200(钢骨砼)1000x1200(钢筋砼)900x1200(钢筋砼)900x1200(钢筋砼)900x1000(钢筋砼)核心筒墙厚900(X向)500(Y向)

20、900(X向)500(Y向)800(X向)500(Y向)700(X向)500(Y向)600(X向)500(Y向)500(X向)500(Y向)表3.4.3.2.2主要竖向构件截面(北塔)构件-5-1层15层620层2125层2630层31屋面层柱截面1200x1600(钢骨砼)1000x1400(钢骨砼)800x1400(钢骨砼) 1000x1200(钢骨砼)800x1200(钢骨砼)1000x1200(钢筋砼)900x1200(钢筋砼)800x1200(钢筋砼)900x1200(钢筋砼)800x1000(钢筋砼)核心筒墙厚750(X向)450(Y向)750(X向)450(Y向)600(X向)4

21、50(Y向)500(X向)450(Y向)500(X向)450(Y向)400(X向)450(Y向)-6-2层裙楼柱截面为800x800mm(钢筋砼),-15层裙楼柱截面为700x700(钢骨砼)。 3.4.3.3楼盖体系地下室部分: 采用钢筋混凝土楼盖。地下室底板厚约h1200mm,为平板结构。地下五层为六级人防顶板,采用梁板结构,板厚h=250mm。为减少层高及地库埋深并增加楼层净空, 结合建筑及机电实际情况,在地下二层至地下四层采用带柱帽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板厚h=200mm,对于跨度较大柱网,为了保持相同的净高,通过局部加高加宽柱帽处理。首层采用梁板结构,梁截面为500800mm和700X

22、600mm。地面以上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楼盖,板厚h=130mm;南塔3层楼面、北塔5层楼面(裙房开大洞)板厚为150mm,局部200mm;南北塔楼5层楼面(裙房顶)和屋面板,板厚h=150mm。有关梁板截面尺寸详结构布置平面图。结构标准层平面图参见图3.4.13.4.2。3.4.3.4地基基础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为本工程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经技术和经济对比优化,本工程基础由柱墩(主塔楼部分)+扩展基础(地下室部分)+抗拔锚杆组成。基础埋深约为26.2米,以4-S层微风化细砂岩体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图3.4.1 南塔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图3.4.2 北塔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3.4

23、.4结构材料本工程采用钢骨混凝土框架柱、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以及现浇混凝土楼板。3.4.4.1混凝土表3.4.4.1.1地上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南塔)分 项建筑层号梁楼板筒体框架柱南塔37层屋顶C35C35C40C4027层36层C35C35C45C4517层26层C35C35C50C507层16层C35C35C55C55首层6层C35C35C60C60表3.4.4.1.2地上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北塔)分 项建筑层号梁楼板筒体框架柱北塔37层屋顶C35C35C40C4027层36层C35C35C45C4517层26层C35C35C50C507层16层C35C35C55C55首层6层C35C

24、35C60C60表3.4.4.1.3地下室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分项建筑层号侧壁筒体柱梁、楼板地下室部分首层C60C60C35(有覆土或室外部分抗渗等级S6)负一层C35(外墙抗渗等级S8)C60C60C35负六负二层C35(外墙抗渗等级S12)C60C60C35(底板抗渗等级S12)注:水池砼强度等级同楼层梁板,抗渗等级为S6。3.4.4.2钢筋热轧钢筋d10用HRB335钢,fy=300Mpa, HRB400钢,fy=360N/mm2(用于剪力墙筋、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各层楼板及地下室侧墙);d10用HPB235钢,fy=210 Mpa(用于部分楼板。梁箍筋、局部大样)。冷轧带肋焊接钢筋网(R

25、)CRB550级,fy=360N/mm2(用于楼板)。3.4.4.3钢材钢骨:采用Q345B级钢材;3.5抗震设防3.5.1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本工程按7度抗震设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及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各个阶段其抗震性能目标的具体建议如下表:表3.5.1.1 地震烈度(重现期n)众值烈度/多遇地震烈度(n = 50年)基本烈度(n = 475年)罕遇地震烈度(n 2000年)抗震设防目标无损坏损坏可修复不倒塌层间位移角限值1/586 (南塔); 1/634 (北塔)1/1003.5.2抗震等级构件

26、抗震等级如下: 结构构件楼层剪力墙和框架-6-3层三级-3-2层二级-1屋面层一级注:(1)地下部分:地下室塔楼外的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等级为三级。(2)核心筒底部加强区,跨层框架抗震等级为特一级。(2)混凝土筒的墙肢轴压比控制按“高规”要求:特一级剪力墙(包括含型钢的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轴压比控制小于0.5。3.5.3结构各关键部位性能目标针对本工程结构的特点和超限内容,结构各关键部位性能目标如下表。表3.5.3.1 结构各关键部位性能目标及验算结果汇总构件位置设定性能目标验算结果及要求底部加强区核心筒剪力墙a)中震弹性a)采用SATWE计算并配筋;b)设置钢骨核心筒连梁中震作用

27、下可屈服,大震下仍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a)按小震计算并配筋;b)采用构造措施处理,如设置暗撑、钢骨等。跨层框架柱a)小震弹性b)中震弹性采用SATWE计算并配筋;按分层和倂层计算结果,取最不利值。北塔核心筒外四片剪力墙a)中震弹性A)采用SATWE计算并配筋;b)设置型钢暗柱与钢梁3.6弹性计算结果及分析本说明仅提供弹性计算结果,考虑到结构的复杂性,除作了弹性计算外,还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大震下的弹塑性分析(另详见有关超限送审资料)3.6.1弹性整体计算选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SATWE软件(简化墙元模型)和美国CSI公司的ETABS软件(细分墙元模型,9.1.2中国规范版)。结构计算考虑偶然偏心地震作用,双向地震作用,扭转耦联及施工模拟。本工程在结构位移计算中考虑了单向地震作用下偶然偏心时结果,构件内力和轴压比结果则分别取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时的较大值。 结构的整体计算结果见下表3.6.1.13.6.1.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