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41KB ,
资源ID:173762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3762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乡镇经济调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乡镇经济调研报告.docx

1、乡镇经济调研报告乡镇经济调研报告为了深入了解我市乡镇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 问题,积极探讨乡镇经济发展规律和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XX年9-10月期间,市政协乡镇经济发展专题调研组一行, 由副主席徐少伟、陶春元同志带队,分赴修水、都昌、庐山 区以及萍乡市等地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 查阅有关资料和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研究等形式,形成了专 题调研报告。现作如下汇报:一、乡镇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亮点我市共有81个乡、99个镇、12个街道,下辖 1795个 村、34个居委会。XX年末,乡(村)总人口万,约占全市 总人口的75%近年来,特别是我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各 乡镇认真贯彻市委“

2、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 的总体部署,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乡镇经济的总抓手,不断提高乡 镇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县域经济和全市 经济乂好乂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产业优势逐渐显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 全市各乡镇普遍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注重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或原有产业的基础优势, 上项目、兴产业、培税源,初步确立了本地的优势产业和工 业主导项目。庐山区近两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态 势,乡镇财政收入约占全区收入三分之二以上,一个根本原 因就是该区乡镇充分发挥了临江临湖临路临市的优

3、势,在经 济结构上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分别打好“工 业立镇、文化旅游兴镇、商贸活镇”三张牌。修水县立足山 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仅蚕桑业一 项就形成了从制种到销售的一条龙专业化体系。都昌县努力 克服工业底子薄、财政实力弱的困难,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鄱湖水产、华意珍珠贝类加工、春天食品等一批 创品牌企业、农字号企业、个体民营企业都呈现良好的发展 势头。2、农业结构渐趋合理,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经过多 年努力,全市乡镇经济结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粮棉油 等传统优势产业稳定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 局渐成雏形。XX年,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已下降

4、到 养殖业比重上升至全市初步形成了棉花、油菜生产区域, 茶叶、油茶生产区域,蚕桑生产区域,水产养殖区域,蔬菜、 花卉苗木生产区域,早熟梨生产区域以及速生工业原料林生 产区域等块状经济。修水的古市镇、三都镇还分别被冠以“江 南花椒之乡”、“江南蚕桑第一镇”的美誉,都昌县周溪镇荣 获“全国最大珍珠核生产基地”和“中国淡水珍珠之乡”两 块金字招牌,庐山区赛阳镇成为我市最大的花卉苗木之乡。随着近年农业税费制度的改革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普遍实施,广大农民务农积极性 明显提高。各地的农田抛荒现象少了,农民对土地自觉投入 的多了。市财政还每年安排 400万元实施农业产业化,培育

5、 和壮大龙头企业。市委提出的农业产业化“ 112T工程得到稳步推进。3、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各地 通过完善小城镇的规模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村人口 向小城镇有序流动,使一些集镇规模迅速扩张,人口急剧增 加,小城镇在各地交通枢纽、边贸集市得到快速发展。修水 县渣津镇短短几年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集镇面积达到 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万,成为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商贸重 镇。特别是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农 民增收为核心,以村庄规划和“三清三改三配套”为切入点, 大大提升了集镇、村庄建设品位,全市 647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成效明显,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产业村、生态

6、村等示 范典型纷纷涌现,一大批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和直接受益者。 4、支农投入逐年增大,财政增收机制灵活。近年来,国家扩大了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财政支农 资金、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比重、直接用于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都逐年大幅提高。 XX年,上级财政共安排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专项资金 2个多亿,安排 乡村两级转移支付 4575万元。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体制逐步得到规范,体制外收费问题基本得到遏制。 一些县开始积极探索组织征收新机制,引导乡镇干部从原来 的抓税源转变为抓财源工作上来,既缓解了乡镇财政增收压 力,更重要的是减轻了乡镇干部一年到头忙于“找”税

7、的负 担。修水县自 XX年起未对乡镇下达财税任务,而是由税务 机关依法据实征收,县财政对乡镇支出实行“六个确保” 。庐山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各乡镇基本形成自己的主导 产业,建立了支柱财源,同时,按照“属地征收、在地统计, 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的原则,支持乡镇做大财政总虽。5、打工经济渐成规模,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学习 浙江创业经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 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 数越来越多,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XX年,全市乡镇外出务工人员约70万人,劳动者报酬 40多亿元,也就是说,70 万务工农民在经济收入上创造出了一个与当年全市财政收

8、 入大致相当的业绩。农民务工收入约占家庭纯收入的 52%,成为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 收入来源。修水县农村劳动力 33万人,有近20万外出打工, XX年全县劳务总收入达亿元,为我市劳动力务工总虽和劳务 收入最大县。庐山区XX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4729元, 务工收入占其总收入的 二、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在肯定乡镇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市乡 镇经济总虽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 献还不够高,加之我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长期 受思想观念、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 的影响,乡镇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

9、视的问题。1、 发展思路还不够宽。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文 化背景、产业基础、领导观念、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致 使全市乡镇发展还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方县乡两级没有很 好地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错位发展,以形成城乡一体化、 发展一盘棋的格局,而是你上你的、我抓我的,甚至还存在“一个锅争食”、“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有的部门不顾乡镇 客观条件和客观经济规律, 硕性规定增长项目、指标、比例, 不仅影响了乡镇因地制宜、 扬优成势,而且因片面追求产值、 项目,迫使一些地方不惜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举债建设、 重复建设;有的乡镇没有着眼宏观谋划,制定适合本乡镇的 发展总体规划,而是急于求成、饥不择食,盲目跟

10、风、朝令 夕改;还有的乡镇领导作风不实、玩风较盛,有的不能很快 适应经济转轨、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不仅工作找不到着力 点,而且主动性较差,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缺乏开拓创 新、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勇气。2、 发展实力还不够强。据了解,萍乡市5年来坚持采取 “放水养鱼”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乡镇经济,全市财政总 收入由5年前亿增至XX年的亿元,年均递增 XX年乡镇财 政收入平均达到万元,较上年增长 其中,安源区11个镇 (街道)财政收入平均达到 4059万元。新余市仅26个乡镇,XX年财政过千万元的就有 23个,其中超3千万的5个,预 计XX年超亿元的乡镇3个。而我市XX年乡镇财政收入仅亿 元,占全市

11、财政总收入的 过500万元的乡镇仅16个、过 千万元的4个,过5千万元的没有。XX年,全市仅4个镇跻 身全省白强乡镇。乡镇经济总收入与全市 gdp总H比较,规模极小,对提升全市经济总虽根本产生不了决定性或重大的 影响。在不多的财政收入大户乡镇,有的还是依靠临城镇周 边的土地出让收入充实财政,有的是依靠房地产开发、项目 用地等拉动税收,这样的收入结构很难保证持续增长势头。在不同地区的乡镇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较多的经济实力 弱、增长幅度慢的乡镇,相对抵消了发展快、收入高、总虽 大的乡镇的经济贡献率。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看,全市培育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亿元产值的龙头企 业仅10家,

12、超10亿元产值的还没有,彳艮难在一个地方大范 围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 3、财源增收后劲堪忧。近年落户我市乡镇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少之乂少,规模 以上的工业企业在乡镇没有一家。免征农业税后,大多数依 赖农业、收入结构单一、工商业基础薄弱的乡镇,开始陷入 增长乏力、财源不足、收支平衡难度加大的窘境。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乡镇为完成税收任务,低税率从外地 “引税”,有的用财政资金甚至干部工资垫交税款。许多乡镇迫于财税任务的压力,把大部分人员和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协”税(买税)上,根本无暇服务“三农” 、发展经济。同时,普遍存在的乡镇债务负担问题不容忽视。绝大多数乡 镇负债运行,多的负债达

13、上千万乃至几千万元,少则几白万 元,严重制约了乡镇财政发展公共事业的能力,甚至影响到 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4、 支农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基层科技等涉农服务 体系存在缺位、错位的问题,现有科技人员老化,支农服务 人员严重缺乏,制约着乡镇“七站八所”在服务农业、引导 农民、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产业化经营中, 各地普遍缺乏成熟的中介组织,即专业的流通行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制约了农产品闯市场的“三级跳” 。此外,融资难问题不仅困扰着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也严重制约了乡镇 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和专业户,无论产 品市场前景如何,如果不提供担保或抵押,很难得到金融机 构的贷款。

14、5、 全民创业氛围不浓、创业环境有待优化。表现为对 业文化培植不够,对创业成功典型宣传不够,对本小利薄的 创业者尊重不够,致使创业成功人士没有社会影响,剩余劳 动力没有创业冲动,不愿就业甚至打牌为“业”的现象没有 舆论批评。有的职能部门对各类创业主体缺乏政策支持,满 足于照抄照转上级有关红头文件,而没有把着力点放在细化 配套政策上,放在提高服务质H和水平上。一些地方的小城 镇建设没有形成聚集效应,不能满足全民创业的需求。全市 99个建制镇,人口 2万以下的有43个,2-5万的47个,有 的乡镇中心人口仅几千人,没有一个镇被列为全省规模乡镇。这些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都比较狭窄,对周边资源

15、的利用能力较低,加之小城镇缺乏非农产业支撑,基础设施 乂不完善,因而对农村劳动力和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都比较 弱,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三、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建议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市 经济乂好乂快发展的大局,事关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的实现。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我们建议:1、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上谋划乡镇经济发展的 新思路。市、县两级都应制订乡镇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战略 目标,下大力气支持和帮助乡镇把经济搞上去。要坚持分类 指导,支持一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先发展起来,建设一批经济 强镇,增强乡镇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 率。各县(市、区)

16、要注意充分发挥乡镇的资源、区位等比 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 努力走出一条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各乡镇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力戒重复建设,盲 目跟风,一哄而起,更不能无序发展,搞低档次开发,低水 平运作,而要立足本地实际,选择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 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的产业,进行重 点培育。要从打造一批专业乡镇、特色乡镇抓起,不断做大 农业产业化规模,并在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基础上, 不断延伸产业链,培植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推动我市 农村经济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农工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2、从推进小城镇建设和

17、全民创业上打开乡镇经济发展的突 破口。发展小城镇应成为我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 机制的一个最佳切入点。建议将全市乡镇大致分为城区乡镇、 卫星乡镇、区域中心镇、特色乡镇、其它乡镇五类,抓好规 划、建设和管理,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全力支 持做大做强,以此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广辟投融资 渠道,采取多方投资、谁投资谁收益等形式,筹集小城镇建 设资金,并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发展紧密 结合起来,促进资本与资源的有效对接,使小城镇成为各地 农村生产要素的聚集地、特色项目的承载地、商品流通的集 散地、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地。对具有发展工业条件的 乡镇,要通过发展打造经济强

18、镇;对没有工业发展基础的乡 镇,要借鉴萍乡市和庐山区的做法, 积极打造园区经济和“飞 地经济”,培育项目孵化园,与项目落地地区共同搞好扶持、服务,争取“双赢”推动全民创业应成为乡镇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和长远 之策。要在全市积极培育创业文化,加大各类创业人才和创 业典型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业的的社会 氛围。要制订“引凤返巢”政策,积极鼓励在外人士回乡创 业,促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 ;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家、工商业主、专业大户二次创业,通过延伸产业链、项 目带动战略,发展特色经济;要充分释放科技人员、事业单 位人员的创业潜能,借鉴萍乡市的有效做法,允许和鼓励事 业单位人员离岗创

19、业或兼职参与创业;要努力推动村组干部 和农民经纪人围绕“农字号”创业,支持各地成立各种形式 的产业协会和行业商会。3、从改进现行财政运作模式上增添乡镇经济发展的动 力源。针对一些乡镇为完成财税任务采取的“买税”行为, 要抓紧建立一套合理的财政增长机制。可推广庐山区“属地 征收、在地统计,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的经验,支持乡镇 做大财政总虽。县级财政要妥善核定乡镇财政的支出项目和 总额,确保刚性支出,免除乡镇为财政正常运转而产生的后 顾之忧。要科学确定乡镇实际财税收入基数,对完成预算目 标的超收部分,绝大多数返还乡镇。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向乡镇政府提供行使职权必需的资金保证。针对乡村普遍存 在的

20、债务问题,一方面要防止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禁止乡 镇财政为非生产性支出、基建性项目贷款和任何企业提供贷 款担保,严格控制乡镇财政举债规模;另一方面要逐步化解 原有债务负担。建议市财政部门对全市乡村两级债务问题进 行一次全面调查,摸清底数,核实情况,健全账目。对由乡 镇政府担保的历年贷款形成的债务以及世行贷款,要坚持“谁受益、谁还款”的原则,由借款单位或受益人认帐,分 期偿还;对因平衡预算或部分支出列暂付款等原因形成的挂 帐,可逐年消化,也可由上级财政部门帮助解决。党委和组 织部门对选拔使用乡镇干部应树立“发展、增收是政绩,消 赤、减债也是政绩”的正确观念,建立乡镇减债考核办法, 将减债与乡镇党

21、政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调动、升迁挂钩。4、从加快支农服务体系的构建上形成全社会支持乡镇经济 发展的合力。要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全面 发展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各种民间经济合作组 织,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增强农民自我保护和农 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市、县两级要安排一定数虽的专项资 金,扶持特色农业和大宗农产品建基地、强龙头、育市场、 创名牌,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乡镇经济的综合竞 争力;要大力推广都昌县周溪镇围绕珍珠产业组建经济共同 体的好做法,加强银企合作,鼓励金融部门合理布局农村金 融网点,开放小额贷款,通过贴息、融资、财政垫付等形式, 增加对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

22、化的信贷投入;要恢复、健全全 市统一的农技服务机构,组建、充实农技队伍,建议借鉴湖 南省的做法,对县、乡从事农技推广等公益事业的服务机构 实行地方财政全额拨款扶持,同时引导、规范一批面向市场 的农技服务性实体和经营性中介机构组织。5、从建立激励机制上提供乡镇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建议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关于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规范性 文件,制订乡镇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总体要求,加大对 乡镇发展的协调调度。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 建立一套科学完备、便于操作的乡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乡 镇干部激励奖惩机制。把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纳入县 (市、区) 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工作考察、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推 动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领着一级干,上下联动,齐抓 共管。建议对全市乡镇经济年度财政收入达到 5千万元,或在此基础上连年保持一定比例增幅、重要考核指标荣获红旗(先进)单位的乡镇(街道),其党政主要领导在职级上实 行高配、经济上给予重奖;对在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成绩 显著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干部,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和 精神奖励,并在干部调整中优先提拔使用;对那些为促进乡 镇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要给予表彰和奖励。真正在全市形成合力推进、携手共创乡 镇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