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144.75KB ,
资源ID:1745196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4519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城矿务局佳竹箐生产地质报告11.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城矿务局佳竹箐生产地质报告11.docx

1、水城矿务局佳竹箐生产地质报告11水城矿务局佳竹箐生产地质报告11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修改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任务 1、此次报告修改编制的依据要紧是依照我矿近七年来生产所揭示的各种地质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原勘探资料的分析对比,而进行编制。2、目的、任务:对原报告中的煤层、构造、开采技术条件及储量运算方法,通过对所有的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编录和分析研究等,按新的标准进行重新的论证。通过修改报告对我矿今后的生产具有更准确的指导性。第二节 井田位置、范畴和交通条件佳竹箐矿井位于贵州盘县石桥镇,地理坐标:北纬:26010026 0500,东经: 1043000104 3625,矿

2、井为平峒开拓。平峒口坐标为X:2883253.631, Y:35450455.221, Z: 1494.7。佳竹箐煤矿范畴:东起F35断层,西止拖长江,北以煤层露头线,深部以F35、F36断层为界。走向长12公里,倾斜长23公里,面积约29平方公里。佳竹箐井东以松河井田相邻,南与新寨井田相邻。矿井范畴内有铁路支线与贵昆线在云南沾益接轨,经红果、柏果到工业广场邻近的小云尚车站。公路有盘水公路通过矿区,交通较为方便。第三节 自然地理情形本区地势为山区地势,山形和地层走向差不多一致,全区地势为中部高,两端低。最高操纵点为泥塘垭口,标高为+2225.8米,最低点为拖长江为+1482米,煤层露头标高为+

3、15002050米,且东高西低。本区范畴内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无强含水地层,地面河流有拖长江自南向北,通过矿区西部,为井田内最大河流。此外,尚有锅厂河敖家小溪知东向西沿煤系底部流入拖长江。本区气侯特点是四季无寒署,一雨变成冬,全年雨量充沛,雨季集中在六至九月。年最高温度+34.6,最低温度-6.4,平均温度+15。年最大降雨量2105毫米,最大风速14米/秒,风向要紧为东南风。第四节 生产建设概况佳竹箐矿井建设于1966年,施工单位几经变化,最后由煤炭基建局64工程处于1984年底建设完成。建井历时18年,于1984年12月底正式投产。矿井设计能力120万吨,开拓方式为平峒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

4、长壁后退式机采及炮采。开采煤层要紧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煤组的近距离中厚煤层群,现生产水平+1500米以上,延深水平为+1300+1500米,深部水平为+1300米以上,在+1500水平设计采区为十个:蒙家、垭口、迤民、半坡、新厂、比中、马槽地、洒基、焦炭沟及波罗嘎。投产后矿井的生产采区是:蒙家、垭口、洒基及焦炭沟。原勘报告提供的各类储量如下:万吨 A + B + C + D: 53701.7 A + B + C: 28896 .6 A + B: 15762.1 D: 24805.1 此次修改地质报告各类储量情形如下:万吨 A + B+ C + D:45017.0ABC:22644.2AB:1013

5、9.8D:22372.8第二章 矿井地质工作第一节以往勘探工作简况土城井田的勘探工作,由原地勘公司队于年底开始普查勘探,年月转入详、精查时期,月由队协助,于年月正式提出精查报告。要紧完成的工作量如下:项目单位 工作量地质测量 km2 水文地质测量 km2 生产小井调查 米 个筛浮大样 个 槽探米2机械岩芯钻探 米 孔手动钻探 米 孔电测井 实测米本次勘探的要紧手段是机械钻探配合电测井,以及槽探和地面调查等,存在的要紧问题是:一井田浅部及整个二井田勘探程度不足,构造的研究及操纵程度还专门不够,另外整个煤系地层的下段对比也只是初步的对比。在队勘探基础上,队于年开始对佳竹箐二井田进行补勘,并于一九七

6、七年六月提出精查补勘报告。此次补勘共完成工程量米,个钻孔。采纳的要紧手段是机械钻。第二节矿井中小井的开采情形全井田范畴内小煤窑即小井遍布,多数为长年开采。据不完全统计全井田范畴内共有小煤窑包括生产井及老井多达三百余个。小煤窑一样采、等煤层,操作方式:采纳巷采手工落煤,开采规模大、小不等,有个体及乡镇之分。小煤窑井口大多处于山沟河谷处,沿煤层掘进,或穿石门同时开采数层煤层。采煤方法均采纳巷采手工落煤,回收率较低。开采规模大的小井一样倾向长米左右开一倾斜煤巷连通各水平走向巷道。小井巷道高,宽一样为.米左右,煤炭的运输一样有用人工背运,个别较大的小井用矿车推运。小井开采一样无通风系统,小照明比过去有

7、了改善,大多采纳矿灯照明。目前小煤窑的开采地点,大多在佳竹箐井田范畴内,小煤窑的开采给大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严峻的阻碍,曾多次造成突水,漏风等现象,同时严峻破坏了国家资源。针对小煤窑开采的状况,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向各级主管部门如实反映小井对我矿安全生产的危害性,争取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在我矿的各种工程施工前,我们都认真地调查该区域内小煤窑的开采情形及积水情形,然后采取避让的措施来躲开小煤窑,以保证安全生产。第三节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我矿的矿井地质工作自本矿八五年正式投产以来,通过七年的时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要紧工作方法是按照矿井地质规程要求,井下收集资料,室内进行整理分折。

8、对矿井揭出的每一条巷道,都进行认确实地质资料编录,及时向设计和生产部门提供较为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通过收集及对原始资料的分折,作出各种正规的矿井所需要的各种地质图件。工作的要紧手段较为落后,采纳手罗盘测量构造的发育情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构造的推测不十分准确,近两年采纳了防爆型坑透仪,对矿井小构造的推测有了更大的可靠性。通过七年的生产时刻,我们收集、整理、编录了井下地质资料数万米,提出了数十份掘进和回采地质说明书,通过生产时实践的检验,各种资料的可靠性程度较好,为我矿的生产和安全做出了一定的奉献。我矿一九九零年被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针对这种情形,我矿的地质工作,一切按防突细那么开展工作,配

9、合技术部门为我矿的防突工作做出了积极的奉献。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我矿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我们的工作方法要紧是观测各采区石门及主平峒的涌水量情形,地面拖长江的洪水位及地面小溪的流量等情形。每月观测次,七年来共观测了次,差不多上把握了各季节涌水量的情形。工作中采纳的手段前几年要紧用浮标法进行观测。近两年采纳了流速仪测量成效较好。另外,我矿各采区范畴内都遍布较多的小窑、老窑,针对这种情形,我们进行了地面及小窑井下的观测,了解其开采深度,积水情形,作出各种探放水设计说明,防止了小窑与大巷透水事故。第四节对原地质报告的评判本井田的精查报告是原西南煤田建设指挥部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二九队于年月提出。报告

10、批准单位为原西南煤田指挥部,批准文字号西南煤建地批字第号。审批意见为勘探工程质量较好,对井田内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形,煤厚变化规律,煤的工艺特性,以及阻碍建设、生产的其它要紧因素已差不多查明,专门是对第一水平先期采区各种地质条件了解程度较高,满足设计生产需要,报告可作为设计,建井的依据,故予批准。原报告的勘探方法采纳钻探及物探手段配合,勘探线采纳扇形布置,差不多上垂直于地层走向。勘探类型为二类,工程质量较好。地质构造的操尽情形:对整个井田内大的地质构造已差不多查明,但在新厂、马槽地、比仲等采区范畴内对构造的操纵及其推断仍感不足。整个井田一水平以下钻孔较少,勘探程度不足。当生产向深部延伸时,应进

11、行必要的补钻工作。煤层的操尽情形:在整个井田一水平以上煤层的操纵程度较好,在走向及倾向上的变化都已差不多查清,一水平以下煤层的操纵程度仍感不促。煤质情形:各煤层的煤种、煤质的要紧指标已差不多查清。水文地质情形原报告评判为简单类型,经几年的观测,研究现评判为中等,开采技术条件:顶底板岩性:各要紧可采煤层的顶板大多为粉砂岩、细砂岩、岩性坚硬,节理发育、易于治理。底板:大多有一层伪底,厚.米的粉砂质泥岩,遇水易澎胀,但除煤层底板底鼓现象较为严峻外,其它煤层底板的底鼓现象都不严峻。煤层本身的赋存状况良好,变化不大,对开采工作阻碍不大。矿井瓦斯及其他因素:原报告研究程度不足,资料较为缺乏,作出的矿井瓦斯

12、等级为高瓦斯矿井。储量运算:原129队对本井田的储理运算较为粗略,块段划分不合实际,造成储量过大,井田东部F36号断层以东通过159队补勘后,储量运算较为合理,但整个井田储量运算采纳厚度均以0.6m为可采厚度运算,与现行规定0.7m不符。第三章 矿井地质第一节 地层井田内地层自下而上有:二迭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和龙潭煤组,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和永宁镇组及第四系。二迭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全层厚1000m,分为三段:下段P21墨绿、黑灰色玄武岩,致密块状,坚硬、夹凝灰岩层,厚900余米。中段P22:绿灰色凝灰岩夹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及浅灰色铝土岩,局部夹煤一层,煤厚0.51.00米,全层厚一样2

13、0m左右。上段 P23:下部以绿灰色玄武岩为主,上部以黄绿,红紫色凝灰岩为主,厚50-80m。 二迭系上统龙潭煤组P2L: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全层厚280310米,从西往东地层逐步增厚,由粉细砂岩及泥岩组成,煤组底部有一层铝土质泥岩。全层含煤4050层,要紧可采煤层3、5、6、9、12、15、16、17、18号煤,分布在煤系上部及中部。煤组下部仅有27号煤层可采。 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分为上、下两段。下段P/T上部以绿色厚层状致密细砂岩为主,顶部夹紫色砂质泥岩,含蠕虫状方解石。下部厚30米左右,为绿灰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含瓣腮类,腹足类化石,全段厚120米。上段T

14、1f 分为六小段,由下至上为:T1f2 :紫砂暗紫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含瓣腮类化石,一样厚62米。T1f31:紫灰紫黄绿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夹厚层细砂岩,含瓣腮类化石,一样厚92米。T1f32:紫灰黄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及粉砂岩,厚84米。T1f33:紫红砖红色粉砂质泥岩,色鲜艳,厚33米。T1f34 :紫色细砂岩,粉砂岩及泥灰岩,厚110米。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分为两段:下段T1yn:灰白黄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灰岩和石灰岩,厚125米。上段T1yn2 :黄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出露不全,厚度不详。第四系:以残积、坡积为主。岩性为碎石亚砂土及碎石粘土为主

15、,分选性差,多未胶结。一井田发育较好,一样厚度为20米,二井田不发育,分布零星,以残坡积相为主。第二节 含煤地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煤组,与下伏二迭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的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为整合接触,全层厚260310米。一样厚度为285米,从西向东有增厚的现象,含煤4050层,依照岩性和含煤情形可分为三段:下段P2L1 :以24号煤顶板为上界,厚3878米,一样厚57米。岩性以深灰灰黑色的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 夹菱铁质薄层和黄铁矿结核体,常见有较完整的大羽羊齿,翅羊齿类植物化石,共含煤1012层,多薄而不稳固,仅27号煤在井田范畴大部可采,底部为灰色铝土质泥岩

16、,厚13米,致密性脆,常见鲕粒结构。中段P2L2 :以12号煤层顶板为界,厚108160米,平均厚124米。下部以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为主,在全区比较稳固,夹薄煤58层,厚约69米。上部岩性变化较大,以粉砂岩,砂质泥岩及细砂为主,常相互递变,夹较多的层状和不规那么的菱铁质结核,砂岩中常见鲕状菱铁质矿为其特点。含大量大羽羊齿、芦木等植物化石,厚约55米,含煤1015层,其中12、13、15、16、17、18等可采煤层均集中于此,为本区要紧含煤段。上段P2 L3以1号煤顶板含动物化石的砂质泥岩为上界,厚90120米,一样厚102米。本段岩性在全区比较稳固,以灰灰绿色中厚层状的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粉砂

17、岩和砂质泥岩。中部有三层全区稳固的动物化石层位,以腕足类为主,其次为腹足类,植物化石较中、下段少。本段共含煤1014层,可采的1、3、5、6、9等煤层均分布于此,为本区要紧含煤段。含煤地层与其它地层区别的标志要紧是:煤系底部所含的一层铝土质泥岩,这层岩石较为稳固,全区发育,可作为含煤地层与下伏地层的区别对比标志。煤系上部与下三迭统飞仙关组相接处有一层厚30米左右的绿灰色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含瓣腮类,腹足类化石,可作为含煤地层与上覆地层区别的标志。煤层相互间对比的标志层要紧有以下几个标志。1号煤:顶板为35米的灰色粉砂岩,水平层理发育,含少量海豆芽化石及炭化植物碎屑,其上为灰绿色,绿色粉砂质泥

18、岩,煤层中有一层黑褐色细晶隐晶高岭石泥岩夹矸。3号煤:煤层中有一层黑褐色的高岭质泥岩,较硬,且十分稳固,在二井田专门如此。6号煤:顶板为深灰色泥粉砂岩,含海相动物化石,及黄铁矿结核。6号煤区别于其它层位的标志:含硫量高,煤质硬。12号煤:顶板砂岩厚达20余米,厚层状构造,层理发育。煤层沉积较为稳固。厚24米,以上煤质好,含硫低,在煤层的中、下部有一层0.100.50米左右厚的似鳞片状的软煤,用手抒抹之,即为粉沫,底板泥岩中含大量的菱铁矿鲕粒,成不规那么的团块状,该煤层在二井田有分叉现象.16号煤:其顶部有一层较稳固厚0.08米的棕褐色细晶质,高岭石泥岩,含水云母片,风化后成灰色块状,此特点较为

19、明显。依照原勘探资料及现生产资料分析可知,井田含煤地层的厚度及各种特点在走向、倾向上的变化都不大。第三节 构造区域地质构造特点:盘县煤田大地构造位于滇黔桂台向斜西南台凹。煤田内的构造大致有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现按褶皱和断裂分述如下:一、褶皱一北西向:1、土城向斜:轴向从西向东由北西55度转为东西向,轴线向南突出成弧形,长50公里,宽28公里。轴部出露地层为三迭系中统关岭组。 2、照子河向斜:轴向从西向东由北西55度转为近东西向,长50公里,宽15公里,轴部出露的地层为三迭系中统关岭组。3、白云坪背斜:位于上述二褶皱之间,轴向从西向东由北西50度转为东西,长约30公里,宽12公里,轴轴部地层为二

20、迭系上统龙潭组。4、西龙背斜:轴向东西,长约30公里,宽13公里,轴轴部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二北东向1、盘关向斜:轴向从南向北由南北北东30度北东45度,长约45公里,宽520公里。向斜轴向北倾伏,轴部地层为三迭系中统关岭组:2、水塘向斜:轴向北东25度,长约25公里,宽25公里,轴部地层为三迭系下统永宁镇组。3、盘南背斜:轴向北东25度,长60公里,宽1030公里,轴部地层为泥盆系中统及石炭系下统地层,被断层斜切成数段。4、旧普安向斜:轴向从西向东由北东70度转东西向,长约35公里,宽37公里,轴部地层为三迭系中统关岭组。5、大平地向斜:轴向北东55度,区内长约30公里,宽约1020公里

21、。轴部地层为三迭系中统关岭组。 二、断裂带1、鸡场坪一鲁那断裂带:位于土城向斜中部,略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3080度,落差50500米,由数条断层组成,以逆断层为主,对含煤地层破坏性大。2、照子河断裂带:位于照子河向斜南西翼,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6085度,由一系列逆断层组成,长25公里,二迭系上统地层部分逆掩于三迭系中,下统地层之上,断距2006000米,致使向斜南西翼含煤地层受到剧烈破坏。3、盘县断裂带:分布于盘县域城乐民所,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倾向北西,倾角5085度。断裂带长40公里,宽约1公里,断层上盘由北西往南东逆推,切断了旧普安向斜及水塘向斜,并破坏

22、了他们的完整性。这一断层规模较大,落差500200米,对地层的破坏十分显著。另外,次一级的断裂还有:松河断裂带,土城洒基断裂带,芦家寨断裂带,雨谷忠义断裂带等。土城井田位于土城向斜北冀西段。2、井田构造的差不多形状:本井田位于土城向斜北翼西段,大致呈一南倾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样为20度左右,仅西南边缘陡至5060,地层走向大致呈东西向,变化不大。斜切高角度正断层发育是井田的要紧构造特点,断层落差沿走向、倾向变化专门大,一样是北东向小,南西向大,断层带较窄,封闭良好。断层的延展方向多为北东向,少小数为北西向。从全区看,断层发育多集中西部及中部,东部较少,即:西部构造较复杂,东部构造较简单。依照

23、构造发育情形本区构造大致可分为三个区段:井田西部:F10、F17断层以西为构造中等区,在这近4000米的地段分布着较多的走向为北东向的小断层,其中落差在1030米的仅五、六条,但延展不远。F10、F17断层至F31断层之间2000多米长的地带为构造复杂区,主断层多为北东向的高角度正断层,相邻断层,倾向往往相反,呈地垒地堑状。断层多而落差大是这一区段的特点,此区段煤层多被切割成狭长条带,开采条件较差,不利于大规模开采。F31断层以东,即井田东部为构造简单区。此区以中小型断层稀疏分布为特点,煤层储存较为完整,利于大规模开采,经生产实践证明此区段能够上机械化程度高的机采面及综采面。井田内要紧构造描述

24、如下: 大松山一号正断层F10,走向近于EW,倾向 N ,倾角680左右,落差40米,延展长度为1600米,有地质点及钻孔操纵,地面迹象也较清晰。燕麦地逆断层F16,走向N45E,倾向SE,倾角60左右,落差20米左右,向浅部断距变小,延展长度700米,有地质点及钻孔操纵,地面表现为煤层露头有错动迹象,通过生产发觉其两侧小断层十分发育。半坡二号正断层F17 :走向N 60E,倾向SE,倾角70,落差2040米,延展长度1300米,有地质点及钻孔操纵。半坡一号正断层F18:走向由东向西,走向由N70E变为N45E,倾向SE ,倾角600700,落差由东向西自25米增至240米,延展长度6000米

25、左右,有地质点及钻孔操纵,操纵程度较好,地面表现为煤层露头有错动迹象,且在1203孔邻近见6号煤与飞仙关组的绿色砂岩渣相遇。大塘子一号正断层F21:走向在比中邻近为SN往上变为N50E,倾向NW 、倾角700,落差由东向西由30米变为150米,延展长度5000米,有地质点,槽探及钻孔操纵。大塘子二号正断层F22,走向N50E,倾向SE,倾角6080,落差两端约3040米,中段落差大约120米左右,延展长度4500米,有地质点,槽探及钻孔操纵。拖斯嘎正断层F31:走向N50E,倾向NW,倾角80,落差由北东向南西逐步增大,3080米,两端高于F36号断层,延展长度3000米,在槽探中可见断层泥及

26、角砾岩充填,断层破裂带一样在1米以内,有地质点,槽探及钻孔操纵。十五线正断支F38:走向近于SN,倾向E,倾角450600度,落差1550米,延展长度1200米,北端交于F36,全由钻孔操纵,地质迹象不明显。马嘎河包包寨逆断层F35:走向EW,倾向N ,倾角650750度,落差150250米,延展长度10km,有地质点及槽探操纵,地表出露明显,断层带宽约40米。马槽地正断层F36:走向由西向东由近NW向变为N500E,倾向NW,倾角800左右,落差由北东向南西逐步增大,250350米,延展长度井田内约8km ,其两侧近200米范畴内支断层及褶曲较为发育。地面出露明显、地貌上呈低沟状,该断层有较

27、多的地质点及钻孔操纵。3、本区构造是煤层沉积生成后发育的,由于断层在一井田及二井田的交界处较为发育,构造对煤断层的破坏较为严峻。即在前述的构造中等区和构造复杂区煤层常被构造斜切狭长条带,采区及工作面的布置受到较大的制约,不能大规模地进行开采,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在断层邻近,煤层常有变厚,变软及倾角变化较大的特点,煤层的灰分,硫分及瓦斯的涌出量也有所增加,给采掘生产带来较大困难,二井田由于断层发育较差,因此对煤层的煤质及采掘的阻碍程度不大。小构造的发育, 在一井田通过生产实践小构造十分发育,规模性不明显,发育密集,互相切割,但大多为北东向及北西向的正断层与要紧构造的发育规律大致相同。在二井田,小构造

28、的要紧构造一样也不十分发育,规律性较好,相互切割的现象较少,大多为独立的北东向或北西向的正断层,落差一样为15米左右,倾角300750左右,依照一、二井田及全矿井大、中型断层的发育数量密集及展布规律以及小断层的发育情形,构造的复杂程度评为型此项工作于1989年完成、并得以批准,构造对开采技术条件的阻碍要紧在断层邻近,煤层的顶板较破裂难于支护,瓦斯的涌出量相对增大,由于大多数断层的破裂带胶结较好,因此构造的导水性较差。第四节 岩桨活动本区煤系基底为上二迭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厚约一千米,煤系在此基础上发育,二者间为假整合接角,在煤系发育过程中无岩桨岩体的侵入活动 ,经勘探工程和实际生产证实如此。第

29、四章 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第一节 煤层本区含煤地层为二迭系龙潭煤组,含煤4050层,煤层总厚约30米左右,煤层分布特点是:依照煤层的沉积先后及各煤层的间距,煤层分布为下、中、上三个煤组:上煤组以10#为准向上至煤系顶部,此间共含为煤层7层,分别为1#、2#、3#、5#、6#、9#、10#;中煤组以21#煤顶板为准向上至12#煤顶板,此间共含8层煤;分别为12#、13#、15#、16#、17#、18#、20#、21#;下煤组以煤系底部向上至24#煤顶板,此间共含煤4层:分别为29#、27#、26#、24#。全区可采煤层有1#、3#、5#、6#、9#、12#、15#、16#、17#、18#,厚

30、度约15米左右,全区大部或局部可采煤层有2#、53#、10#、122#、13#、18#、20#、26#、27#、29#厚度约8米左右,从上可知:本区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大多集中于煤系上部的中煤组及上煤组,下煤组只有局部可采的几层煤,本区可采,大部分可采煤层大多为中厚煤层,煤厚1.33.5米左右.含煤地层中的含煤系数为3.510.52%,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厚度及其变化特点:详见佳竹箐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本区各可采为层自上而下的编号为1#、2#、3#、51#、53#、6#、9#、10#、121#、122#、13#、15#、16#、17#、181#、182#、20#、26#、27#、29#,煤系上部第一层煤为1#煤层,煤厚1.34m左右,含一至三层夹矸,为复杂结构煤层,本煤层差不多上全区可采,只是在焦炭沟,波罗嘎两采区;即井田东翼有局部零星块煤厚度小于0.7m,不可采;2#煤层距上伏1#煤层间距4.70m,原勘探报告提出该煤层在一井田有局部零星可采的范畴,依照我矿七年多的生产实践,该煤层实见的煤厚只0.2m左右,甚至生产石门中都不见,由此可知该煤层在本矿区不具开采价值;3#煤层距上伏2#煤层间距为7.5m,煤厚0.193.40m,含一至二层夹矸,为复杂结构煤层,本煤层全区可采,一井田煤厚较薄一样为0.8米,二井田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