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55.28KB ,
资源ID:17516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516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 1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人教版选修4.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 1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人教版选修4.docx

1、高中历史 1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人教版选修4学案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课标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一、玄武门之变1背景(1)李世民劝说李渊在晋阳起兵,推翻隋朝;为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2)统一后,设立“文学馆”,收罗人才。(3)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结成联盟,反对李世民。2经过(1)李世民收买太子府心腹人员,得知太子谋害自己的计划。(2)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建成、李元吉,最终登基。深化探究材料唐太宗于隋末群雄并起的动乱之际,促使其父李渊起兵,采取各种较为妥善的政策,顺应国家统一历史潮流,成为唐帝国的真正创建者,其雄才大

2、略初步展露。思考统一战争胜利后,李世民为登上皇位,“其雄才大略初步展露”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广招人才:设立“文学馆”,收罗四方名士。 刚毅果断:太子与齐王联合,李世民处于劣势,他当机立断先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登上皇位扫清了障碍。二、“贞观之治”的出现1唐太宗的措施(1)吸取隋亡教训,深信“民本”道理。(2)政治上:选贤任能,虚怀纳谏,重视敢于进谏的魏征,能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3)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强调“存百姓”的思想。(4)律法上: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制定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原则的唐律。(5)文教上:主张文德治国,崇

3、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深化理解“贞观之治”调整了统治政策,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重点精讲“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表现(1)原因: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延揽人才,因而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2)表现:选贤任能,革新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唐律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文德治国,崇儒尊

4、孔,完善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加强与亚洲、非洲地区的友好往来。深化探究材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贞观政要思考(1)从材料看,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何在?(2)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何被称为“贞观之治”?(3)如何客观看待“贞观之治”这一盛世?答案(1)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局面。(

5、2)因为唐太宗时期实施正确的统治政策,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开明,民族融合,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安定,文化艺术繁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期。(3)这一盛世出现是唐太宗和当时广大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然而这一盛世并未给广大人民的状况带来质的改变,他们仍处在经济受剥削、政治受压迫的地位。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1背景(1)唐初,中国北方、西部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唐高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2)唐太宗巩固统治后,开始经营中国边疆。2措施(1)武力征讨:先分别讨伐,后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2)设置机构: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在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3

6、)册封后嗣:630 年,接受“天可汗”的尊称,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后嗣。(4)和亲通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3影响: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愿意“世为唐臣”。教材互补唐太宗进军西域的胜利,巩固了西北边疆,扩大了版图,使中西交通迅速发展起来,唐朝国威也远播到地中海沿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人民版)深化探究材料贞观二年,突厥来骚扰唐朝。当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仇也。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思考想

7、一想,你赞同哪种意见?为什么?答案回答本题,可赞同任何一种观点。同意第一种观点:把突厥族驱赶回故土,可以缓解突厥对唐朝边境的威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意第二种观点:对突厥族实行羁縻政策,对他们进行教化,施恩威于他们的首领和百姓,这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突厥对边疆地区的威胁,也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四、开放的对外政策1政策(1)开放的对外政策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2)宽容的宗教政策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的政策。 召见去天竺取佛经的玄奘。召见朝鲜、日本僧人。(3)重视传播唐文化:

8、朝鲜、日本僧人来唐游学,朝鲜、日本深受汉文化影响。重点精讲唐太宗时期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特点(1)唐朝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开明、灵活。(2)唐朝与各民族、各国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唐朝居主体地位。(3)交往范围广、交往程度深和双方影响程度深。(4)各民族的发展促进边疆的开发,也促进了唐朝边疆的扩大。(5)和平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特别提示唐太宗对外政策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兼收并蓄。这一政策体现了大国、强国的气派,对待东西方文化十分大度和宽容。2作用(1)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2)朝鲜半岛大量吸收汉文化;推动日本“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过程。深化探究

9、材料下图是玄奘从天竺取经返唐,官员、僧侣和佛教信徒在路边迎接取经队伍和经书的场景。思考图片是直观生动的历史,读图能力是备考要求之一。从此图中你可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答案浅层信息:可据此了解到唐太宗时期人们的衣饰、信仰等习俗,交通、运输工具等状况。深层信息:开明的宗教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五、晚年的反省1晚年的过失:鲜有纳谏,大修宫殿。2反省与自我评价:撰写帝范,反省过失;评价自己“功大过小”。重点精讲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盛世局面: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

10、础。(2)民族和谐: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3)开放外交: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色彩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治国策略:唐太宗善于纳谏和用人,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5)制度创新:完善了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特别提示唐太宗晚年的反省表明他是一位具有极强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判精神的帝王,作为一位封建帝王,有这种品质是难能可贵的。1“玄武门之变”体现了皇位继承经常伴随着血腥与宫廷阴谋。“玄武门之变”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A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

11、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为李世民控制唐政权扫清了道路D加速了唐政权的灭亡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确“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对政权的争夺。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取了皇位。2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A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B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C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D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答案A解析唐太宗所言“水”和“舟”的关系,显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是个普遍规律而非特指,选项A更合适。3唐太宗时期开始设置的羁縻府州,是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这一制度()是唐政府对民族地区实行直接管理的基本形式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12、得到了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护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 BC D答案B解析在羁縻府州,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并且这些官职子孙世袭,因此,该制度是唐朝对民族地方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说法错误,排除带的选项。4.右图是坐落在印度的玄奘塑像。当年玄奘西游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唐太宗在洛阳亲自召见了玄奘。这说明唐朝当时采取的对外政策是()A重视与印度发展友好关系B唐太宗崇佛C唐太宗看重玄奘的个人才华D唐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兼收并蓄答案D解析唐太宗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A、B、C项表述都是片面的。5晚年的唐太宗曾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13、”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有()重用人才,善于纳谏文德治国,完善科举不夺农时,轻徭薄赋修筑驰道,统一文字A BC D答案A解析是秦始皇的活动,可直接排除,故答案为A项。学思之窗1提示(1)实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2)影响:骨肉相残,增加了政变的血腥;政变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挑战;为以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2提示(1)前者认识到君王应具备妥善决策、知人善任的能力,选拔最合适的人员完成各项施政方针。(2)后者则提醒君王要善于听从不同意见,以免偏听带来决策失误。资料回放提示表现了唐太宗晚年具有非常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为了能将国基与帝业稳固下去,他对继承者提出了终其一生而总结出

14、的为君之道,特别是作为封建帝王应该拥有的品德和修养,对国家、百姓的责任。由此也可以说明唐太宗的确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本课测评3提示唐朝文化对朝鲜、日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得其僧人、学者慕名而来,接受盛唐文化的熏陶。在朝鲜半岛,中国古代典籍、诗歌、艺术、典章制度得到广泛传播;而日本遣唐使、僧人对唐文化的研究促成其国内的“大化改新”,大大促进了日本封建化的过程。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巨大影响恰恰说明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是积极开放、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这非常有利于中外交往的发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基础达标1四位同学围绕“玄武门之变”这件事,就如何评价唐太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那么你认同下列谁

15、的观点()A李世民杀兄夺位,残忍至极,功绩再大,也不值得肯定B尽管李世民遭到李建成、李元吉的暗算,他也应该无条件避让C根据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原则,李世民根本无法继承帝位D尽管李世民登基名不正言不顺,但这无法改变他是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历史地位答案D解析从史实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故应对其持肯定态度,故选D。2有人曾经作诗赞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中“长策”是指唐太宗()A慎用刑法 B轻徭薄赋C完善科举 D重视纳谏答案C解析唐太宗主张以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这为广大儒生参与政权提供了机会,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3唐太宗说:“自

16、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要举措有()A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B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C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D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答案B解析唐太宗实行开明的、平等的民族政策。在击败突厥进攻后,将这些突厥人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市西南)、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之间的广袤土地上。这既有利于唐朝对西北边境地区的管辖,也有利于边疆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A休养生息政策 B

17、仁义为本原则C民族团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唐朝时对外交往发达,这得益于开放的对外政策。5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它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导致唐太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智力衰退又不愿虚心纳谏B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C骄傲自大,不思进取D国力强盛且无外部威胁答案B解析“渐恶直言”说明唐太宗晚年少于纳谏,虽提倡节俭,但还是造成大量浪费的现象,这说明其权力高度集中专制且缺乏制约,致使其出现过失。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之治”的显著特色就是

18、“创新”、“和谐”、“有节”。贞观之治的“创新”特点体现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思维创新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贞观时期进步民族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也植根于唐太宗在民族观念上的“创新”。贞观之治的三大特征材料二“和谐”是“贞观之治”的理想境界。贞观之治的三大特征材料三经历从马背到龙庭的转变,唐太宗开始改变统治策略。唐太宗即位后就宣布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这确实是很识时务的看法!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唐太宗在民族观念上的创新”是指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贞观之治”时期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和对外关系和谐的具体

19、表现。(3)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唐太宗是怎样以文治国的。答案(1)由传统的“贵中华,贱夷狄”转变为“爱之如一”。(2)君臣关系:唐太宗鼓励进谏、善于纳谏;求贤若渴,用人不拘一格,不避亲仇,扬长避短。君民关系: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对外关系:实行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3)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解析第(1)题难度较低,主要运用教材相关知识进行概括。第(2)题考查基本概括能力,其中君臣关系从纳谏和用人两个角度作答;君民关系从经济政策和法律政策来作答。第(3)题运用教材知识作答即可。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

20、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材料二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不必猜忌异类四夷可使如一家。”贞观政要论安边(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经济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从材料二判断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是什么?(3)除此之外唐太宗还制定了哪些政策和措施来治理国家?结果怎样?答案(1)治国思想:为君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致国危君亡,要以民为本。史实: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的措施。(2)团结少数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3)政策或措施:发展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重视法制建设,修订颁行唐律;不拘一格,广招人才等。结果:出现了“贞观之治”。解析第(1)题,第一问要根据材料信息归纳概括;第二问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要从材料信息出发,得出其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第(3)题,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