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9.35KB ,
资源ID:1755354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5535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孙伟刚教学法学习.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孙伟刚教学法学习.docx

1、孙伟刚教学法学习孙伟刚教学法学习一、孙维刚的德育观点 班上的学生与看自行车的老人发生了争执,孩子们觉得这个老人太不讲理了。孙维刚得知后,还是严厉地批评了同学们。他认为,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能为学校看自行车,并摆放得整整齐齐,是不容易的事,同学即便被错怪,也不应与老人发生争吵,有失班风。原本愤愤的学生们,被孙老师一席话说得心服口服。他从来没有为学生的学习发过火,但常常为他们不认真劳动、不保持教室整洁等“小事儿”发过很大的脾气。一位学生家长清楚地记得,孙老师曾为学生违反校规在操场上踢球而把家长请到学校。当时他已身患癌症,体质相当虚弱。有个别家长私下认为,为这事儿生这样大的气,是不是“小题大作”。而当

2、他们的孩子健康地成长为一名高中生时,他们才深切地体会到孙老师的用心。初中三年的严格要求,使学生们由“被人管”到“不用管”,这正是孙老师的高明之处。 在孙维刚的班上,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数学讲座后,孙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回家后,向爸爸妈妈问一声好。不为事大而惧之,不为事小而轻之,这就是孙维刚做人的原则,他也这样要求着自己的学生。 一位好老师,就是一面旗帜。他在学生身上延续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理想、意志和做人的准则。当年高三(1)班的班长,后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王一,家境优裕,而中学放假时却要到赛特购物中心门前擦车,上大学后每月的生活费也不超过300元。他说:“孙老师告诉我们,

3、要热爱枯燥和痛苦,要耐得住寂寞,要学会享受不享受的享受。”学生刘莉莉,一个非常善良的女孩子,通过希望工程牵线,她结识了两个家境贫寒的小姑娘。每年春节,她都要把几百元压岁钱寄给远方的小妹妹。考上北大后,她又将获得的数百元奖学金寄给她们,资助她们读书,而她自己的生活十分俭朴。她说,她愿意做一个像孙老师那样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的人。她的家长也非常感激孙老师把一种崇高而美好的感情融入女儿的心中。 最遗憾的是江姐,没能看到可爱的孙儿彭壮壮,在孙维刚的培育下已经成长为一个热爱祖国,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优秀青年。班上同学都知道孙老师除了说:“彭壮壮是江竹筠烈士的后代,希望他不要辜负革命先辈的期望”之外,从不轻易把

4、壮壮与江姐联系到一起,壮壮没有一丝的优越感。他不仅跟孙老师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孙老师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和他心中的美好情操。壮壮参加全美最高水平的青少年科学竞赛西屋科学奖竞赛,一举夺魁,在美国引起轰动。面对太多的赞美,小小少年竟能像他的老师对待荣誉一样,心静如水。因为他知道,等待他的是更艰巨的挑战。在美国哈佛大学就读的日子里,他始终关心着母校,关心着祖国,并一再通过书信向孙老师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如果国家需要,即使意味着献出我的肢体,我也不会有所遗憾”有这样的学生,孙维刚感到欣然。 德才兼备,这就是孙维刚的培养目标。 学生徐某忘不了那次特殊的考试。入学前,她因生病,没能参加数学考试。孙老师为她安

5、排了补考。拿过试卷,徐某愣了,“老师,这份试卷我以前做过。”孙老师乐了,“你很诚实,我收你做我的学生了”。 二、呕心沥血实施育人方案 正当孙老师大展宏图之时,他被确诊患有膀胱癌,1990年6月,校领导将他送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孙老师顽强地挺过来了。当年他就重返讲台,一年后又同时担任高三(4)和初一(1)两个班的班主任。第三轮实验就是在他继续接受手术治疗的严竣日子里开始的。这一轮的实验中,他教的学生摘取了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孙老师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教师。 三轮实验,16年呕心沥血,孙维刚为中国教育事业耕耘出一片育人成材的高产田。 孙老师在教学中,总是以大量的事例

6、向学生说明数学工具性特点在其它学科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好数学对于智力开发、对于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他同时也深入浅出地讲解其它学科的特点、价值及其对学好数学的影响。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对中学里开设的十来门功课都下功夫研究过。多年以来,他教的学生从不偏科。 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这是孙维刚一直恪守的职业信念。他的知识渊博,常给学生讲诗,讲历史,讲军事,讲世界风云,讲足球,一节数学课有时自然地联系了物理和化学。他带学生唱歌、游泳,举办球类比赛,只要对学生身心有益的事情,他都去做。他说自己最喜欢的名言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学生张

7、夏不慎跌伤,是孙老师背他去医院;学生阎景准备参加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选拔赛前,多么希望得到孙老师的指导呀,可他知道孙老师太忙、太累了,但孙老师来了,冒着寒风赶到他的家里- 壮壮是革命烈士江姐的孙子,在孙老师的严格要求教育、精心培养下,壮壮没有一丝优越感,只有更强的责任感。壮壮从孙老师那儿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本事,更感受到孙老师炽热的爱国之情和美好的情操。壮壮参加了全美最高水平的科学竞赛西屋科学奖竞赛,一举夺魁。在给孙老师的信中,他说:孙老师,是您领我走进神圣的数学殿堂,而您对人生、对社会的见解也必将使我终身受益。在国际政治形势一度紧张的日子里,壮壮不平静了,他向孙老师倾诉心里话:我不怕放弃自己的学

8、业而回国,如果国家和民族需要我作出牺牲,即使意味着献出生命,我也不会有所遗憾。烈士后代有如此的精神境界,孙老师深感欣慰自豪。三 他从不因为学生差、学校不是重点而轻言放弃。 在家长会上,他宣称自己的教育宗旨是品德第一,学习第二;训练发达的大脑第一,考分第二。他经常引用学生家长的话:宁可孩子将来是笨蛋,也不能让他成为混蛋。他的教育信条是教人先教心。他认为做人的最高标准是正派、诚实、无私。他倡导学生读普通一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唱革命歌曲。他的班规是不准留长头发,不许穿皮鞋,不唱庸俗的流行歌曲,男女生不许轻浮说笑,不寄贺年卡。但每年都要组织文艺演出。 当他的学生有不少苦差事。公益劳动最多,军训最累。在

9、他的学生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教室三天没上课,地面纸屑狼藉,积了不少灰尘,孙老师一看,很生气。有些人就是在猪圈里也能过活,在垃圾箱里也能上课!说罢,便弯下腰去,用手扫起垃圾来,给我扫,用手扫!孙老师要求学生。有的学生以纸代手应付地扫了几下。孙老师余怒未消:都把手举起来,我要看看谁的心灵最干净!学生一个个低下了头,不敢看老师了。但心里却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孙老师这样小题大作,可恶吗?古板吗?可别忘了,一次讲完课,他叫学生做的作业是回家向父母问声好。 只知道,孙老师的学生一看就与别的学生不一样:知书达礼,有一股正气。 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孙老师更是略高一筹。他培养学生要有远大的

10、理想,要有高尚的情操。一次,看自行车的老人与孩子们发生了争执。孙老师严厉批评了同学们。在一些同学看来是“刁民”的人,孙老师不这么看。认为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能为学校看自行车,摆放的整整齐齐,是不容易的事。即便本班学生被错怪,也不应与老人发生争吵,有失班里的班风。当时学生们有些愤愤,但后来,觉得还是孙老师的话对。为人处事,须以端谨长厚养其心,为一生人品之根基。 在这方面他有自觉的严于律己意识。做人,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次他迟到了(因为帮助路人),自罚自己在外面站了多少分钟。班里同学再也看不到有谁不遵守纪律。育人,他有主旋律,始终不渝。在班里,他树过两个学生先进典型。一个是后来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

11、比赛冠军阎军,一个是后来在高考前夕入党的王一。在典型示范下,学们素质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提倡多参加跑步、打篮球,锻炼孩子们钢铁般的意志,培养学生们集体主义观念。他爱好音乐,亲口教同学们唱过去的一些老歌,但不提倡唱哼哼唧唧的不健康的流行歌曲。 据报道,不健康的流行音乐对社会和青少年已起到负面作用。孙老师防患于未然,确有先见之明,有社会责任感,不仅教书,而且对孩子们的一生都负责,作为家长,没有比这更放心的事情了。 孙老师的素质教育,还表现在与家长的有力配合上,经常开家长会,是孙老师的教育方法之一。孙老师每次开家长会,几乎都是在晚上和礼拜天,牺牲了他许许多多的休息日。对于每次家长会,他都认

12、真备课、写板书,家长们如同听课一样,认真记着笔记。现在无论你找到哪位家长,他都会找出孙老师讲话的原始记录来。那篇篇记录,既是教育精品,又是艺术享受。 许多家长体会颇深:在家长会上听孙老师的讲话,如同得到了教育孩子的法宝,哪怕是生活小事上的安排,孙老师都考虑得很周到、很细致。当孙老师受到一些媒体伤害时,最愤怒不已的是学生,更有家长。难怪80位家长那么心齐,联名写信给有关领导,反映孙老师教书育人、为师之道的八年情况,反对某些媒体主张的那种教育上的自然态和无政府主义。 孙老师深知校园的份量,学生的位置,教师的责任。他保护同学、爱护同学、要求同学,决不能等问题出现再去收拾,再收拾就晚了。尤其是青春期情

13、爱方面的东西。在这方面,与其后来寻找各种补救措施,不如早些警觉、早敲警钟。他抓住了刚上中学、十三四岁这个重要而危险的年龄段,看准了社会风气不好从而造成的中学生早恋的低龄化,从孩子似懂非懂时,就先入为主,打起预防针、筑起防火墙。“能够预防疾病的医生,才是真正的医生。”孙老师如是说。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班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他培养学生们的专注精神截然分不开,与他从小就培养孩子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分不开,与他采取的断然措施分不开。防患于未然,是他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他重要的教育方法。 有人不喜欢“智者与圣者于一身”的班主任,而我们喜欢。因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教师的人格永远镌刻在学

14、生心里。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把德、智、体融为一体,统一在建设一个优秀集体为人民炼一炉好钢的实践中。 德育和智育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远大的理想将产生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反过来智力素质提高,使人看得远,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健康的身体,不但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同时,艰苦的体育锻炼,将造就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德育的实践上,我们提出:1、诚实、正派、正直;2、树立远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多做贡献;3、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更幸福。但是,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当人们把更多的视点盯在他所取得的辉煌教学成果时,却往往忽视了他在整个育人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平凡。而正是由

15、于辩证地解决了教书与育人间的关系,即“德育的成功,将有力地促进开发智育的进程;而德育的苍白或紊乱,将滞误智育工作顺利地进行”(孙维刚语),他才培育出了高素质的人才。 早已被社会上淡化的“养成教育”,在孙维刚这里还是“香饽饽” 孙维刚抓德育,常讲“浇菜要浇根,教人要 教心”,而他教心的方法便是以身作则 抓素质教育从哪儿入手?孙维刚认为,德是关键。在他看来,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 资治通鉴里说:“是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才兼无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若无圣人君子而予之,宁予愚人,勿予小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孙维刚深谙古人用人之道。因此,在他的

16、育人准则里有这样一条“定理”:“一如既往,我们要坚持品德第一,学习第二”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向人民讨价还价的资本,甚至进而为害社会,这样的智育再“成功”也毫无价值。 要把德作为第一标准,因为我们需要的为大众谋福利的人才。 他反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观念:一个智商高的人,如果不把他的才华用在正地儿,那他还不如干脆无才。 1999年6月,已是近61岁高龄的孙维刚,又接下了他的第四轮,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轮实验班。这时的他,从1990年发现膀胱癌开始,已前后接受过8次手术,此前不久,由于发现直肠癌变,又刚刚进行完“直肠改道”手术。 6月20日,是全班同学和家长永世铭刻的日子孙

17、老师召开了全体同学及其父母的联席建班会。会上,针对社会上越来越浓的“见分不见人”的风气,孙老师再次重申了他的观点:“做学问,先做人。不要只是想着三年后考高中,六年后考大学;这些都先不要想,当务之急,是想想把孩子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好人。” 基于此,孙老师提出了如下的建班原则 一、诚实、正派、正直。 二、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为人民多做贡献。 三、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家长孙言告诉记者,首次家长会,他本来是抱着听一听的态度来的,因为这时同意录取孩子的,还有另一所市重点中学。而孙老师的一席话,使他立即拍板:把孩子交给孙老师我放心。 从1999年6月20日

18、到9月1日,类似的家长会孙维刚共召开了10次,每次平均3个半小时。 许多人认为,本来学生学习负担就很重,再花时间、精力抓德育得不偿失。但孙维刚不这么看,他认为知识长进,使人易于了解社会和确定人生的正确方向,这时学习道路上遇到困难,也不会气馁。而同时,思想道德正派的人,一旦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就会有利于人民和社会。 有人形容:高考分数下来,差1分,能差出一大操场人。可是1997年5月,孙维刚三轮班成绩排在前15名的学生,却做出一项令人难以理解的举动:把4个市级三好生的名额(高考时每人可以加10分)主动让给后面的伙伴。 记者曾纳闷,这种“壮举”即使孩子们“感情用事”地做出了,家长们也应该“理智”地劝

19、阻吧?而一位家长的回答使记者茅塞顿开:“这正是孙老师的高明之处他早已通过一次次家长会,把为人民成材,这材当然愈多愈好,越大越好的观念植根到每个家长的心田。” 难怪孙维刚的实验班中总会出现“咄咄怪事”: 中考还有半个月,李冰的父亲不仅不让患风疹的孩子回校取书包(他是上着一半课去医院的,全部复习资料都在里面),自己也怕有病毒而放弃去教室,还反过来通知师生快喝板蓝根。 当闫王君准备再次参加国奥赛,再拿一块金牌时,他想到了积劳成疾的孙老师,结果他拿出100多个小时为班上同学做辅导,自己却在奥赛选拔赛中以一分之差落选。他的家长和他却认为这样很值。 在孙老师的班上,唱歌要唱革命歌曲,看书要看积极的书籍,学

20、习着装要朴素,递送别人东西要用双手,教室里必须一尘不染,放学回家要帮父母做家务事,下课后必须坚持跑步训练早已被社会上淡化的“养成教育”,在孙维刚这里还是“香饽饽”。他曾说:作为一个中学老师面对流俗,我也许是苍白无力的,我无法左右社会上的大气候,但可以“构建”我工作范围的“小气候”。 孙维刚抓德育,常讲“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而他教心的方法便是以身作则。 许多报道都提到过三轮班前15名学生高考前主动放弃参评市级三好生的事情,但是却略过了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这其中就有他自己的独子孙兴。 入学六年来,孙兴虽然是孙维刚的儿子,但除了在班上听课,爸爸没单独给他讲过一次课、补过一道题。父子俩有时一

21、天都说不上一句话,因为一到晚上,四面八方带孩子求父亲指点的人一拨又一拨;有时,父亲又会出去到成绩差的同学家补课。但在此时,父亲却要求他带头把机会让给别人。 在高考的三天里,孙兴由于压力过大,几乎整夜都睡不着,他自我感觉考得很糟,因此既不查分,也不打声讯台电话,只等听天由命了。(后来还是同学想尽种种办法查到他够上北大的消息的) 三轮班的同学还记得:有一次轮到他们班擦楼道里的水池子,由于太脏,同学们一直迟迟不肯动手。后来孙老师知道了,利用一个周末召集同学到校,先进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然后他带头以癌患之躯跪在地上,亲自动手和同学一道把油腻腻的水池擦得一尘不染。 孙维刚强调“神圣的课堂永远安静”。

22、他自己除了讲课外,也从不打破寂静,有事也是做个手势,请同学到室外去谈。 他要求同学诚实,自己则一旦发现错误便主动向学生做检查。 他禁止同学迟到,自己也因为由于路上助人迟到而在风中罚站。 他告诫同学朴素,自己也经常穿着多少年前的两套旧衣服。 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和不厌其烦的劳动中,孙维刚有意识地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操,灌输给了自己的学生。他就像一个火炬手,在把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传递给他们如下的东西:理想、意志和做人的原则。 孙维刚开家长会有一个奇特的地方:“重德轻智”。三轮班家长李全还记得:开家长会时,有时孙老师会把学生的成绩及排名列在黑板右侧,而随后又在显要位置打上另

23、外一个“综合分”即“素质分”,有时两者反差较大,成绩不好的却有可能受到表扬。当时家长们都大惑不解,后来才明白他用综合素质去评价学生是正确的。他认为有远大抱负、正派、诚实能助人的学生最终能成材。当初成绩不好的闫王君后来果然证明了这一点。 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班风正派,纪律严明,课堂安静,教室干净,考试时即使老师发完卷子离开,铃响同学自己收卷送去,也绝无人作弊;向社会及希望工程捐款捐物,我们班最为踊跃;学校扫除,各处室都愿意我们班去帮忙;每个寒暑假,都要拿出一两天,把全校师生数吨重的新课本,练习册从区仓库搬运回学校;同学之间真诚友爱,困难抢担,利益相让,谁有了好书、好解法,巴不得立即让全班都知道。有

24、人说,高考中差一分,能差出一操场人。可是,对于每人可能在高考中加10分的4个直辖市级三好生名额,班上排名前15名的同学都放弃了,这是为了增加靠后一些的伙伴考上北大、清华的机会,而这肯定要让自己去担风险。 1980年,孙维刚开始进行“大幅度普遍提高学生素质”的教改实验。十几年下来,他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作法。而让他体会最深的则是要当好班主任。 孙维刚当教师35年,从未间断过当班主任。即使1990年5月发现膀胱癌后到1992年12月痊愈的两年间亦是如此,那两年,孙维刚7次手术两次住院,但仍当着两个班的班主任。 孙维刚当班主任,实实在在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去建设一个好集体。他认为一个人没有目

25、标,他的生活将百元聊赖。一个班级更是这样,要焕发勃勃生机,首先要统一一个正确的目标,一个团结大家为之奋斗的理想和追求。 电影带兵的人中,连长这样说过:“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那么,怎样才能“浇”到心上? 孙维刚会浇。以前,他每天参加值日扫除,近几年会议和社会工作较多,他仍力争7点多到教室扫地擦桌子,大扫除到厕所干拧墩布的脏活儿,学生摔伤或有病,他送他们上医院,他作错了事,或哪怕心里错怪了谁,他都会在全班面前检讨,赔不是。 1993年1月的一天早晨,孙维刚在路上帮助扶起一位驮着鱼缸摔倒的小贩,到校时,比他们班早10分钟到校的约定晚了5分钟。 怎么办?孙维刚原可以说明原因,但他没这样做。社会上

26、很多人对某些领导做错了事总要诸多开脱本来就不满,孙维刚觉得他不能给孩子们再描上这样的一笔了。 于是,他在黑板上写下:“今天我迟到了,对不起大家”。然后走出门外,在凛冽的寒风中站了一个小时。 事后,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孙老师有病,工作又那么繁忙,这我们都清楚。有一天早晨,老师迟到了,他自惭自责,竟然在教室门口罚站。那一天风很大,望着门外的老师,同学们心里说不清楚是感动是难过。孙老师就是这样,要求同学们做到的,自己绝对以身做则。 1992年1月,孙维刚的4名学生代表北京参加第七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住在中国农科院。竞赛第1天早晨,他正要离家前往时,突然大量尿血,他患膀胱癌以来还从未出现这种情况

27、,刹时间,孙维刚惊呆了。但随即镇定下来,下楼乘公共汽车赶到农科院陪伴他的学生,直到晚上安顿他们睡下,孙维刚才乘公共汽车回家,一整天不断尿血,第二天,孙维刚又带病去了。 1995年,学生闫君去合肥参赛,孙维刚送他上火车,合肥兵败,孙维刚到车站接他。1996年1月,闫君又去天津参赛,又是孙维刚陪他上天津。3月初闫君要到武汉参加国家集训队为期一个月的考试,孙维刚深夜送他上火车,回来时,孙维刚带着全班同学去西客站接他回来。7月份,闫君去国外参加奥林匹克大赛,期间,孙维刚陪他跑步,帮他翻译资料。终于,闫君获得第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多少个刮大风的夜晚,孙老师穿着一件旧军大衣,骑一辆破自行车

28、,来到我们家,在灯下和闫君一起讲解,这金牌有一半是要属于孙教师的啊。.正像闫君妈妈说的那样,这金牌不仅是闫君的,也是孙维刚的。 他唯一的希望,是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未及改正的失误和教训,贡献给后来跟上的年轻教师们,这是多么敞亮的胸怀啊。42个学生有85个教师 孙老师注重和家长的配合,他的班上有42名学生,他常常说,我们有85个教师,父母双方也是教师。他的家长会要求父母双方都到场,“如果我的教学思想,得不到家长的配合是根本无法实施的”。在一般人眼中孙维刚的教学方法有些严厉,他会要求学生晚上9:30去睡觉,要求不能进游戏厅还有许多细小的要求,尽管这种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是孙老师取得的教

29、育效果却是明显的。 他的学生在学校里样样突出:文化课、体育课、卫生、公益,甚至身体发育得都要比别的学生好,而这些学生并非是从学校或者区里选拔来的学生,他们大多是普通的学生。 孙老师爱说,“在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没有惟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比如正派、诚实、无私。”他的理念已经在学生们身上体现。1997年高考前,孙老师班里综合评分在前15名的同学都坚决表示:放弃参评三好学生,放弃高考10分加分(市级三好学生高考可加10分),宁愿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同学。 他希望学生“做一个由于自己的存在,而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的人”。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得主阎君同学,高二时就被北大提前录取,但他想再

30、参加一次国际奥赛,再夺一块金牌。看到孙老师身体不好,他更想帮孙老师一把。于是,他用了100多个小时为班上同学作辅导,自己却在国际奥赛代表队选拔赛中以一分之差落选,阎君说,他不后悔。 他的感情、精力都给了学生昨天下午记者赶往孙老师家,刚走进电梯,就听电梯工说,又是来孙老师家的吧,已经有许多人到他家去了。 进屋一看,全是学生家长。而孙老师家的摆设也让记者大生感慨,所有的家具都是“过去式”,铁床和大衣柜都是80年代初常用的。孙老师和学生的合影,却处处可见。 “他把所有精力、金钱、感情都给了他的学生,学生上大学了、出国了,他还惦记着,别的班的学生有事找他,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学生,他都要帮忙。他是累病的。

31、”几位家长眼中噙着泪表达同样的情感,这样的好老师这么早就走了太可惜了。 孙老师的一个学生说,如果能够为孙老师换回10年的时间,他愿意拿出他所有的积蓄,10年可以培养两代人!学生李小崧的父亲、王一的母亲,还有几个学生的家长都赶到孙老师家,为这位好老师尽最后一点心意。在孙老师生病的日子里,许多家长自发地排班前来护理他。 孙老师的爱人王海亭说:“经常有人问我孙维刚这么做,你觉得亏不亏。说实话,我是有些苦,但我很敬佩他,做一个教师能够活成这样,为家庭、为学校、为国家留下这么多东西,他过了轰轰烈烈的一生,值。” 团结爽最的绝集体 孙老师认为,一个人没有目标,他的生活将百无聊赖。一个班级更是这样,要焕发勃

32、勃生机,要确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一个团结大家为之奋斗的理想与追求。建设一个优秀的集体,为人民炼一炉好钢,要求每个同学诚实、正派、正直;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上一流大学,将来为人民多作贡献;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他高度重视德育为首的建班方针,为德育工作的成功命名。学生明确人生方向,产生学习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培养锐意进取,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保障良好的学习秩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一个理性的气氛,循环有序地抓促进诚实美德的形成,分析社会现象,明辨是非,绝不盲从,促进学生做父母的好儿女,花很大力气抓班主任不在时的管理,培养“自觉战士最光荣”,要求每个同学每个班干部以此共勉。通过较长时间的养成教育,学生行为规范、思想品格拾级登高,保持神圣的课堂永远安静,明亮的教室永远干净,校方或年级不用管,甚至无需过问他的班随时都是最优秀的。每次捐款捐物最踊跃,全校大扫除,学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