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7.55KB ,
资源ID:1756794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5679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执业医基础全身体格检查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执业医基础全身体格检查纲要.docx

1、执业医基础全身体格检查纲要我在这里: 首页外科基础浏览文章: 执业医基础全身体格检查纲要 执业医基础骨髓穿刺术评分表执业医基础胸腔穿刺术评分表 执业医基础全身体格检查纲要2009-5-19 12:37:57全身体格检查纲要1. 一般检查/生命体征(1)准备和清点器械 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大头针或别针、卷尺、直尺、棉签(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3)观察、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一般通过视诊(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36-37)(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食中无名指,30秒搏动数*2即脉

2、率(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 次数(30秒*2)、深度、节律,一般在数脉率后进行或在背部体检时进行(勿告诉患者)(9)测右上肢血压二次 休息5-10分钟,避免激动,禁烟半小时,仰卧/坐位,肘部与右心房同高(坐位第四肋软骨/卧位腋中线),血压计打开调零,袖带占上臂2/3,气袖中央对肱动脉,肘上2-3cm,容一指,触诊肱动脉,听诊器勿塞入袖带,加压至160mmHg或搏动消失20-30mmHg,Korotkoff法,出现为SBP,消失为DBP,2次取低值,关闭血压计2. 头颈部(10)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11)触诊头颅 分开头发观察头皮、

3、头发密度(12)视诊双眼及眉毛 眼睑内翻/下垂/水肿、闭合状态,眉毛稀疏(13)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 距离33cm,正常可看清第十行,看清最小一行为近视力(14)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双手拇指于下睑中分,向上看,暴露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巩膜(15)检查泪囊 向上看,双拇指轻压下睑内眦(急性炎症时避免)(16)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 向下看,拇食指捏住上睑中部边缘,向前下方牵拉,食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向上捻转(17)检查面神经(VII)运动功能(皱额、闭目) 面神经上支皱眉/皱额/闭目(对抗)(1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 距离30-40cm,头部固

4、定,双眼注视,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19)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同侧视神经/动眼神经) 双眼平视前方,勿注视光源,光源从外侧迅速移向一侧瞳孔,勿同时照双侧,可用手中隔(20)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一侧视神经和对侧动眼神经) (21)检查集合反射(动眼神经) 手指距眼前1米,指尖向上,与双眼同高,注视指尖,迅速移至鼻梁前5cm,双眼内聚/瞳孔缩小(2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外形/大小/位置/对称(2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触痛/结节等(2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手指向前方压住耳屏,张口闭口触诊运动(2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 静室,闭目,堵住一侧耳道,拇食指或手表

5、从1m外逐渐移近,一般1m左右可闻及(26)观察外鼻 颜色外形(27)触诊外鼻 从鼻根至鼻尖鼻翼,注意压痛畸形(2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电筒,头稍后仰,拇指向上轻推鼻尖,鼻前庭皮肤、鼻毛、鼻中隔偏曲(2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手指压闭一侧鼻翼,吸气(30)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双手固定耳后,将拇指置于颧部,同时按压有无压痛,是否对称。也可叩击痛(31)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一手固定另一手拇食指按压或双手固定拇指按压眼眶上缘内侧,向上向后,有无压痛,是否对称。也可叩击。(32)检查筛窦,注意压痛 双手固定头部,拇指向后按压鼻根部内眦之间,有无压痛,对称(33)观察

6、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张口,电筒,观察口唇(红润)、上颚(颜色、有无腭裂)、牙、舌(形状、色泽、运动、溃疡、舌苔)(34)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颊粘膜(正常光滑、粉红,腮腺导管开口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及牙龈(32颗,牙龈粉红,有无肿胀/出血/色素沉着)、口底(舌尖顶硬腭,有肿块应触诊)(35)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 头略后仰,发“a”音同时压舌板在舌中后1/3交接迅速下压,观察软腭、悬雍垂、咽腭弓、舌腭弓、扁桃体、咽后壁,发音时贯查软腭上抬(36)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张口伸舌,有无偏倚、震颤、萎缩(3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 面神经下支露齿、

7、鼓腮、吹口哨 核上瘫与核下瘫区别(38)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 双手置于下颌角咬肌或颞肌处,咬紧牙,检查收缩力。也可张口后对抗托頦下力(39)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 三区域(前额、面中部及鼻部、下颌),闭目,自内向外检查触觉或痛觉(40)暴露颈部 坐位,衣服移至腋前线(看清颈胸关系)(41)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颈(外)静脉坐位无充盈,半卧30-45度不超过锁骨至下颌角距离2/3(42)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前屈75度,后伸40度,侧曲40度,旋转60-80度(固定肩部)(43)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旋转) 斜方肌

8、肌力-耸肩对抗阻力,胸锁乳突肌肌力-用手抵住颊部对抗阻力旋转(44)触诊耳前淋巴结 滑动触诊,耳前区(45)触诊耳后淋巴结 滑动触诊,耳后区(46)触诊枕后淋巴结 滑动触诊,枕外隆凸下方(47)触诊颌下淋巴结 滑动触诊,屈曲手指触诊,下颌骨内侧(48)触诊颏下淋巴结 滑动触诊,屈曲手指触诊,颏下中线(49)触诊颈前淋巴结浅组 滑动触诊,乳突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浅表处(50)触诊颈后淋巴结 滑动触诊,胸锁乳突肌后缘浅表处(51)触诊锁骨上淋巴结 滑动触诊,屈曲手指触诊,锁骨与胸锁乳突肌交角处,可嘱患者略耸肩后放松(52)触诊甲状软骨 拇指食指触诊,压痛,左右移动度(53)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

9、) 环状软骨下方第二至四气管环前方软组织,前方拇指/后方食指,由胸骨上切迹向上触诊,配合吞咽,大小、肿块(54)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 前方:一手拇指推挤甲状软骨,另一手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食中指在后缘触诊,配合吞咽 后方:一手食中指推挤甲状软骨,另一手食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拇指在后缘触诊,配合吞咽(55)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 指腹触诊,胸锁乳突肌前缘间隙内,严禁双侧同时触诊(56)触诊气管位置 头部摆正,两眼平视前方,两肩等高,食指无名指置于胸锁关节处,中指触气管(57)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附:1、检眼镜检查 关暗室内光线,打开检眼镜光源(通常大圆光,也可小圆光),正确持镜,透

10、镜盘先置于+8-+10(+为远视调节,-为近视调节,食指调节),检查者及受检者均不能带眼镜,一般两者都采取坐位,受检者靠椅背或墙壁检查右眼时,检查者站于患者右侧,右手持镜,镜顶贴眉弓,与头部运动一致,左手扶头部并用拇指将上睑向外上方轻轻推挤固定,嘱受检者视线越过检查者肩部注视前上方远处一点(如墙上一点),从距患者10-20cm开始,照射瞳孔,与其视线呈15,逐渐向瞳孔移近,并调节转盘正读数(黑)逐渐减小至0或过渡为负读数(红),观察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有无浑浊,直至看清视网膜。2、耳镜 选择适当镜头安装,检查光源,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头偏向对侧,受检者将其耳廓向后上,向向下方轻轻插入外耳道,观

11、察外耳道及鼓膜。小指和无名指可作为支点使持镜更稳。不可以镜头尖端为支点移动耳镜。3、鼻镜选择适当镜头安装,检查光源,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左手置于受检者头顶,协助后仰稳定头部,右手持镜轻轻放入鼻前庭1cm,逐步后仰观察,鼻中隔不可触及。3. 前、侧胸部(58)暴露胸部 熟悉体表标志:胸骨角(连第二肋软骨、平第五胸椎及气管分叉)、胸骨上窝(胸骨上切迹)、锁骨上窝、锁骨下窝、剑突、胸骨下角(腹上角)、肩胛下角(平第七或第八后肋、第八胸椎)、肋骨及肋间隙(第一肋通常不能触及、乳头水平为第四前肋间)、肋脊角、肋腰角人工划线:胸骨中线(前正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锁骨中线、后正中线、肩胛线(59)

12、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包括乳房视诊【立位或坐位观察,必要时可变换几种体位观察(上体前倾位、双臂高举过头、双手叉腰用力向内挤压乳房)】(60)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一般坐位,也可卧位(小肿块可能陷入肋间隙),象限顺序:外上(包括尾部)-外下-内下-内上,应用指腹滑动或旋转触诊,用拇食指触诊乳头,最后双手挤压乳晕对称部位观察乳头有无分泌物(61)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同左侧(62)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5群)用左手提起患者左手,右手置入左腋窝顶部,将患者左手放下,嘱其放松肌肉,滑动触诊,先触诊尖群(腋窝顶部),然后手指掌面转向腋前臂,触诊前群(胸大肌下缘深

13、部),再转向胸壁侧轻轻向下滑动,触诊内侧群(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前锯肌处),然后再次举起患者左上肢,右手重新置于腋窝顶部,触诊后群(腋窝后皱襞深部,最后转向肱骨面触诊外侧群(腋窝外侧壁)(63)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5群) 同左侧(64)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双手置于胸廓上中下方对称部位,挤压触诊胸壁(65)检查双侧呼吸运动度(上、中、下,双侧对比) 前胸:双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正中线两侧对称位置,间距2cm,之间为一块松弛皮褶,手掌及其余伸展手指置于前胸壁,嘱患者深呼吸,观察拇指间距随胸廓活动的变化,并感觉呼吸运动的幅度及对称性 (66)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下,双侧

14、对比) 双手置于胸廓上中下方对称部位,嘱患者发长音“咿”,感觉胸壁震颤,同一部位左右两侧交叉手掌后再检查(67)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双手置于前胸下前侧部,嘱患者深呼吸感觉胸膜摩擦感(68)叩诊双侧肺尖 嘱患者放松,双上肢自然下垂,双手置于大腿外侧,对称地叩诊肺尖,从斜方肌前缘中央开始,分别向两侧扣诊,先向内侧后向外侧,板指紧贴皮肤,通常与斜方肌前缘垂直,在清浊音交界处画记号,测量内外界间距。(69)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前胸: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左右对称进行,扳指平行于肋间隙 侧胸:坐位时双手上抬置于枕后,卧位时上肢外展,从腋窝开始,先左后右,自上而下,

15、左右对称进行,扳指平行于肋间隙 注意叩诊音及板指震动感的变化(70)听诊双侧肺尖 钟件,贴紧皮肤,适当加压,听诊至少1-2个呼吸周期(71)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微张口,稍深呼吸,用膜件听诊,顺序同前胸和侧胸叩诊,每部位听诊至少1-2个呼吸周期(72)检查双侧语音共振(上、中、下,双侧对比) 嘱患者反复发耳语“1,2,3”,膜件听诊,上、中、下,双侧对比(73)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 卧位,切线方向观察,呼气末观察为好 正常人心尖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范围2-2.5cm,可见不到(74)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 先用手掌触诊(通

16、常用小鱼际部位触诊),再用1-2手指指腹触诊(75)触诊心前区 手掌触诊,包括胸骨下份、胸骨左缘345肋间、胸骨右缘第2肋间、胸骨左第2肋间、胸骨下份稍偏右(76)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由第五肋间开始,至心尖搏动外2-3cm开始向内叩诊,板指平行于肋间隙,清音转为相对浊音处作标记,再依次叩出4、3、2肋间边界,并测量胸骨中线至各标记点的距离(77)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先叩出肝上界,在其上一肋间(一般为第4肋间)自外向内叩出边界,直至第2肋间,做标记并测量,方法同前 (78)听诊二尖瓣区(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心尖区(各个瓣膜区一般都需听诊15-60秒)(79)听诊肺动脉瓣区(心

17、音、杂音、摩擦音) 胸骨左缘第2肋间(80)听诊主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胸骨右缘第2肋间(81)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杂音、摩擦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82)听诊三尖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胸骨左缘第4、5肋间或胸骨体下端稍偏右(83)用膜式胸件,酌情用钟式胸件补充4. 背部(84)请受检者坐起(85)充分暴露背部 暴露颈部至髋部(86)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87)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 双拇指平行置于第10后肋水平距中线数厘米对称位置,之间为一块松弛皮褶,手掌及其余伸展手指置于胸廓两侧肋间,嘱患者深呼吸,观察拇指间距随胸廓活动的变化,并感觉胸廓活动的幅度及对

18、称性(88)检查双侧触觉语颤 方法同前胸触觉语颤(89)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双手置于腋下第5、6肋间,嘱深呼吸,感觉有无胸膜摩擦感(90)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91)叩诊双侧后胸部 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先左后右,左右对比,肩胛间区板指与脊柱平行,肩胛下区与肋间隙平行(92)叩诊双侧肺下界 在平静呼吸时叩诊两侧平静呼吸时由清变浊的肺下界,(93)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在肩胛线上迅速向下重新叩出肺下界,作标记,再嘱患者深呼气后屏气,重新之上而下叩出肺下界,深吸气和深呼气两个肺下界的间距即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正常6-8cm(94)听诊双侧后胸部 听诊器膜件,置于肋间隙适当

19、加压,紧贴胸壁,顺序同叩诊,左右对比每点听诊至少1-2个呼吸周期,(95)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在呼吸幅度最大处(通常腋下第5、6肋间)听诊(96)检查双侧语音共振 嘱患者反复发耳语“1,2,3”,膜件听诊,自上而下,双侧对比(97)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逐个触诊脊柱棘突,有无压痛、畸形;用食指的、中指沿脊柱棘突自上而下逐个划过,皮肤留下一条红线,观察有无畸形(98)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 逐个叩诊(手指或叩诊锤)(99)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 双手拇指置于双侧肋脊角(第十二肋和脊柱间夹角)顶点按压 双手拇指置于双侧肋腰角(第十二肋和腰肌外缘间夹角)顶点按压(100)检查双侧肋脊

20、角有无叩击痛 左手掌置于第12肋与脊柱夹角上,右手握拳叩击左手掌背,有无疼痛, 5. 腹部(101)正确暴露腹部 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上缘,女性盖住乳房,(10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平静呼吸,枕后垫小枕(103)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一般经脐作假想的垂直、水平线,将腹部分为4个象限(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左下腹) 对腹部外形及蠕动波的观察应从切线方向观察(104)听诊肠鸣至少1分钟 听诊器膜件置于脐附近,注意次数、强度、音调,如未听到应延长至听到或5分钟(10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在脐周(腹主动脉)、两侧上腹部(肾动脉)、两侧中腹部(髂动

21、脉)、两侧下腹部(股动脉)仔细听诊有无血管杂音(106)叩诊全腹 间接叩诊法,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正常多为鼓音(107)叩诊肝上界 平静呼吸时,在右锁骨中线上,从肺部清音区(一般为第2、3肋间)开始向下叩诊,出现浊音时为肝上界(108)叩诊肝下界 在右锁骨中线上平脐水平开始向上叩诊,出现浊音为肝下界。测量上下界间距(109)检查肝脏有无叩击痛 左手掌平置于右季肋区,右手握拳以一定力度叩击左手背,检查肝脏有无叩击痛(110)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 在脐水平先向左叩诊,当鼓音变为浊音时固定板指,嘱患者右侧卧位,再叩诊,如浊音变为鼓音则移动性浊音阳性;然后往右侧叩诊,当鼓音变为浊音时

22、固定板指,嘱嘱患者左侧卧位,如浊音变为鼓音则移动性浊音阳性。(111)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嘱患者右侧卧位,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至脐部结束) 可嘱患者微张口做腹式呼吸,检查者右手食指至小指4指并拢,平置于腹壁,前臂松弛,手指下压腹壁1cm,至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触诊,了解腹壁紧张度、压痛、肿块、脏器肿大等。(112)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至脐部结束) 右手指及手掌前部深压腹部,前后或弧形滑动触诊,使腹壁下压2cm以上,顺序同浅触诊,力量不够者可两手重叠触诊法(左手指尖加压于右手指间关节处)(113)训练患者作加深的腹式呼吸23次(114)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触诊肝脏 右锁骨中线上,

23、右手掌平放于患者右侧腹,拇指自然张开,腕关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食指中指指端或食指的桡侧缘指向右肋缘,自右髂前上棘水平开始向上移动触诊直至肋弓下缘(每次移动1-2cm),嘱患者张口作腹式深呼吸,吸气时右手加压指向右季肋区(有可能触及肝脏),并延迟上抬,呼气时右手提前下压(有可能再次触及肝脏)。正常人深吸气时肝脏肋下不超过1cm,如触及肝脏应注意大小、形态、硬度、压痛、边缘(锐或钝)、表面情况,并向两边触诊以确定轮廓、如触及肿块除描述以上内容外尚需听诊该区有无杂音。(115)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左手置于前胸下份或托住右后胸部(相当于第11、12肋及其稍下部位),拇指张开置于季肋区上以限

24、制胸部扩张而加强腹式呼吸,有利于肝脏下降而被触及。右手方法同上,从距离叩诊的肝下界数厘米处开始向上触诊。(116)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方法同上,在前正中线自脐水平开始向上触诊肝左叶下缘,正常不超过剑突下3cm或剑突下与脐连线的1/3(117)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 患者平静呼吸时,右手掌压迫右上腹10秒或更长,观察颈静脉,如明显扩张或停止压迫后静脉充盈最高点回落大于4cm水柱均为阳性(118)检查胆囊点有否触痛 左手掌平置于患者右胸下部,拇指指腹勾住右肋弓下胆囊点处(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嘱患者缓慢深吸气,胆囊下降过程中触及拇指而出现疼痛称为胆囊触痛,患者感到疼痛并中止吸气称为Murp

25、hy征阳性(119)双手法触诊脾脏 左手托住患者左侧腋后第7-10肋处,向脐方向加压,右手平放于腹部,手指方向约与左肋弓垂直,自脐平面或叩浊区下开始触诊脾脏,要领与肝脏触诊同,配合呼吸(120)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121)双手法触诊双侧肾脏 左手分别在左右后腰部托起肋脊角处,右手随受检者呼吸在左右锁骨中线上从脐水平开始逐步向上作深部触诊,双手配合触诊肾脏(122)检查腹部触觉(或痛觉) 请患者闭眼,上中下腹双侧对比(123)检查腹壁反射 用钝头竹签由外向内轻划皮肤,观察局部肌肉收缩反应,双侧对比,检查上中下腹6. 上肢(124)正确暴露上肢 肩部至手指(125)观察上

26、肢皮肤、关节等(126)观察双手及指甲 视诊,并用手指轻压受检者指甲末端,观察甲床红白交界处有无毛细血管搏动(127)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患者手平展,掌面朝下,拇指食指逐个按压各关节掌面、背面、侧面(128)检查指关节运动 伸展手指,弯曲近指间关节及远指间关节呈爪状,握拳,拇指对掌运动(手掌平展,拇指靠向手掌尺侧缘) (129)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嘱患者双手紧握检查者食中指,检查者回抽挣脱以体会握力(130)触诊腕关节 患者手腕放松,掌面朝下,检查者双手拇指按住手腕背面,食中指按住掌面,适当加压,逐点移动触诊(131)检查腕关节运动 背伸、掌屈(132)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 检查者一手握

27、住患者前臂并让其屈肘,另一手拇指及其余四肢在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部位触诊(正常屈肘时三点组成一个以内、外上髁连线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肘关节伸直后三者在一条直线上)(133)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检查者右手托起受检者右前臂,屈肘90,看清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之间的肌沟,然后放松,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绕过上臂后方在肌沟内滑动触诊(滑车上淋巴结大约位于内上髁上2-3cm处(134)检查肘关节运动 屈肘,伸肘,旋前和旋后(屈肘90度,双上臂紧靠胸侧,拇指向或也可手握短棒,前臂作旋前和旋后运动)(135)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检查者对抗患者伸肘、屈肘的力量,体会肌力(136)暴露肩部(1

28、37)视诊肩部外形(138)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触诊,应包括三角肌下滑囊及肱二头肌肌腱的触诊(检查者站在前方用3、4个手指适当按压)(139)检查肩关节运动 患者一手高举,越过头顶,触及对侧耳廓; 双手上举置于枕后; 一手沿后背尽量伸及最高点,正常能触及对侧肩胛骨(140)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 患者闭眼,检查上臂、前臂、手背,至少2/3部位,注意双侧及上下对比(141)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屈肘约90度,放松,检查者拇指置于患者肘横纹上方的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拇指,观察前臂屈曲并感觉肱二头肌肌肉收缩(142)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肘关节屈曲,放松,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肌腱,观察

29、前臂伸展运动(143)检查桡骨骨膜反射 患者前臂及手部置于大腿上(卧位可置于腹部)或检查者托住,放松,掌心朝下,用叩诊锤叩击桡骨茎突,可见屈肘及前臂旋前运动(向内侧旋转)(144)检查Hoffman征 检查者食中指夹住患者中指,适当上提,使腕关节背屈,用拇指快速弹刮中指指甲,如其余四指屈曲为阳性,为病理征7. 下肢(145)正确暴露下肢(146)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147)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148)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沿腹股沟韧带排列,滑动触诊(149)触诊腹股沟淋巴结纵组 位于大腿前内侧沿大隐静脉排列,滑动触诊(150)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 股动脉通过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151)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屈曲:尽可能向胸部屈膝,正常120 外旋:屈膝屈髋各约90,向内旋转足与小腿 内旋:屈膝屈髋各约90,向外旋转足与小腿(152)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伸膝) 检查者双手掌向下按压患者大腿中份,嘱其对抗阻力屈髋;屈膝后检查者双手抵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