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3.23KB ,
资源ID:1761085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6108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山纪念中学历史课课练必修1412.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山纪念中学历史课课练必修1412.docx

1、中山纪念中学历史课课练必修1412中山纪念中学历史课课练(必修1-4-12)中山纪念中学历史课课练(必修1-4-12) 一填空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进行_,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侵略矛头对准_。(必然性) 中国:_占统治地位,政治腐败,闭关锁国。 虎门销烟:英国为_,走私鸦片到中国。_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条约_(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协定关税)。 3.影响 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_社会 经济:被迫卷入_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客观刺激_的产生。 思想:向_

2、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对外:闭关锁国被打破,被迫开放。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_进一步扩展,西方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条约_、_。 3.影响 丧失更多的领土主权。 _化程度加深。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出现_,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_。 二单选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是

3、A.清政府腐朽无能 B.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4.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上午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5.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对外贸易仅限于 A.上海 B.广州 C.厦门 D.天津 6.英国成为近代第一个侵略中国的殖民者,主要是因为 A.清朝政治日益腐败 B.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对

4、华贸易一直处于入超地位 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8.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 A.两次鸦战争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战争中国都战败 C.两次战争目的和性质都相同 D.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动的 9.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毒害中国人民 B.扭转贸易逆差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10.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从此相继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权 D

5、.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析 11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12.马克思称英法发动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以战争作为主要的侵略手段 B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洗劫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13.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6、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4.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5.19世纪列强一再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落后 B.列强资本主义发展必然要求抢夺殖民利益 C.清朝的腐败 D.中国的资源丰富 16.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1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

7、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9.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2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是为了 A开辟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B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推动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C清朝推行闭关政策,统治走向衰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日益落后 D林则徐严厉禁烟,打击鸦片交易,严重损害

8、了英国的合法权益 2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改变出超地位 B.打开中国市场 C.扭转对外贸易逆差 D.发展资本主义 22.以下不平等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协定关税 C领事裁判权 D赔款2100万银元 23.19世纪前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24.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开五口通商口岸 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 D.赔款2100万银元 25.有的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持商业”的战争,对这种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是对战争原因深层次的思考

9、混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为侵略战争辩护反映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A B C D 三材料(1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可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就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

10、府力行要求的。这些观点是: 1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如这一点做不到,则 2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 3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4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北京朝廷。” 均摘自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1分)材料一中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1分)你对此有何评论?(2分)(2)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1分)(3)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

11、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2分)(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3分)课课练(必修1-4-13) 一填空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_炮声的回音”(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1)列强倾销_,白银外流,手工业者破产。 (2)巨额战争_,吏治极端腐败。 (3)连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_。 2.经过 前期:(1851年)_起义-(1853年)定都_-(1856年)全盛时期 后期:(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 3.影响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

12、方案:_ 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二)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_和_平均分土地。 2.评价:革命性:反对_所有制度。 3.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 (三)资政新篇 1.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_的做法。 2.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发展_的方案。 3.局限性:打上了_在香港生活经历的烙印,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二单选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包括 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使阶级矛盾激化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人民带

13、来了新的灾难 自然灾害严重 A. B. C. D. 2.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A不能维护民族权益 B农民阶级落后于时代的小农的封闭意识 C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手 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资政新篇发表 B.天京变乱 C.天京陷落 D.中外勾结 4.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自然灾难的严重 B.阶级矛盾的尖锐 C.民族矛盾出现 D.吏治腐败 5.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共同特点是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社会现实

14、 C.反映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6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方案 7.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 A.清政府军队和地方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内部矛盾斗争导致队伍分裂 C.长期受到敌人的围困和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8.右图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相 9.先

15、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临时约法 10.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但它只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展开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 C.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它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抗斗争,目标是清朝封建统治 11.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点是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产品 12.太平

16、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B吏治极端腐败 C自然灾害严重 D.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13.有关于资政新篇理解错误的是 A.太平天国后期所颁布的 B.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C.主张向西方学习 D.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理想与追求 14.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 A.洪秀全 B.洪仁 C.孙中山 D.蒋介石 15.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自然灾害的严重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16.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A湘军的进攻 B天京事变 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 17.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

17、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18.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B.鸦片战争后战费和赔款的转嫁 C.外国列强的入侵 D.洪秀全的个人作用 19.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 D.农副产品归农户所有 20.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反映了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8、 证明了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性 反映了宗教思想的严重危害 A. B. C. D. 21.下列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22.(2000年高考,广东题)资政新篇的提出表明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民阶级产生深刻的影响 B.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D.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23.杨秀清在答复英人三十条并责问五十条诰谕中说:“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禁。”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主张与西方各国平等通

19、商、友好相处 期待与列强共同抗击清王朝 反对鸦片贸易 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A. B. C. D. 2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满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 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的矛盾 C.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B.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C.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及其体制 D.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三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天朝田亩制度

20、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暧也。 天朝田亩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洪秀全怎样的思想?(2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问题上的什么要求?(2分)(3)材料二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观点(2分),具体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2分)(4)为什么这些规定和思想行不通?(2分) 课课练(必修1-4-14) 一填空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背景:_后,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对外侵略扩展。(根本原因) 2.导火线:朝鲜

21、农民起义。 3.经过: 爆发的标志:_年丰岛海战。 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_大战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1894年11月,日军攻占_,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4.结果:以清军惨败告终。 5.马关条约:中国割让_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华_。 6.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_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_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中国_的发展;巨额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宣告_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

22、,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_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_改革。 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_的斗争。 (三)八国联军侵华 1.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组成_,从天津进犯北京。 2.辛丑条约 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危害: -巨额赔款加重中国人民的

23、负担。 -“_”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清政府堕落为“_”,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_社会。 二单选 1.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呶呶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的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的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2.在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是 A.割台湾给日本 B.允许日本在中

24、国开设工厂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3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B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C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中法新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承认“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你估计他的这一结论来自哪一历史事件的感悟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 6你认为八国联军

25、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直接目的 B.侵略军威胁清朝的统治中心 C.侵略军遭到中国军民的抵抗 D.战后逼迫请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7.促使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决定因素是 A.清政府软弱可欺 B.朝鲜东学党起义 C.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 8.马关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够反映出列强侵略意图变化的需要 A.赔款日本军费 B.允许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辟内河新航线 D.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9.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指 A.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

26、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19世纪中,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的态度 B.美国希望日本成为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C.日本明治维新后,通过对外侵略来发展资本主义 D.英国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 12.辛丑条约中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 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1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

27、经济扩张的条款的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运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14.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最严重后果是 A.北洋舰队丧失主力 B.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C.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D.北洋舰队丧失了黄海海域制海权 15.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A.赔款2亿两白银 B.增开通商口岸 C.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让台湾 16.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深刻的表明了 A.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在中国行不通 B.中华民族富有反抗精神,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C.中华民族主义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 D.

28、封建政治制度的腐朽 17.下列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8.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其中“割地”是指 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B.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 C.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辛丑条约划分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9.下列史实,不能反映日军侵华罪行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南京大屠杀 D.“七三一部队” 20.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

29、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21甲午中日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 2219世纪列强一再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落后 B.列强资本主义发展必然要求抢夺殖民利益 C.清朝的腐败 D.中国的资源丰富 23.割让台湾,迫使其与祖国分离数十年的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火烧圆明

30、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25.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三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有人统计,从1885年5月到1895年5月到10月间,三海工程共挪用了海军经费436.5万两。再加上颐和园工程所挪用的860万两,清廷大修园林所挪用的海军经费总数达到了1300万两。 -晚清海军兴衰史 材料二 当时,北洋海军主力是七艘战舰,即“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以上购自德厂)、“致远”“靖远”(以上购自英厂),共花银778万两。 -晚清海军兴衰史 材料三 1887年3月14日,日本天皇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德是,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元,并要求国务大臣、枢密顾问官及贵众两院议长在此期间每月从薪俸中拿出十分之一,两院议员则主动献出薪俸的四分之一,全部用作造舰经费,以加速扩充海军。 -中国近代海军一百年 请回答: (1)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