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0.64KB ,
资源ID:176164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6164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docx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理论方面: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 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实践方面:编报、著书、创办工人协会,参加工人运动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前言:马克思主义的特点1、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1) 批判和革命的对象 :雇佣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2、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2)3、马克思的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科学的理论。(3)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来源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1-2)“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的哲学。(3)(3)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4-5)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形成过程(1-2) “在欧洲全部近代史中,特别是18世纪末叶,在同一切中世纪废物,同农奴制和农奴制思想展开决战的法国” “唯物主义成了唯一彻底的科学,它忠于一切自然科学学说,仇视迷信、伪善行为及其他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精神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者。(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哲学”形成过程。(3) “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增添了“辩证法”把“哲学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 “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如镭、电子、元素转化,都出色的证

3、实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的形成过程(4-5) “这种科学理论说明,长出资本主义” “正如人的认识反映不依赖它经济制度”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 “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来源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研究对象:经济制度(1)(2)核心理论:剩余价值理论(3-7)定义: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本质: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意义:列宁认为

4、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首先,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5)其次,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6)(9-10) 最后,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地位(6)和历史使命(7)。(6-7)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来源(2) 英国古典经济学四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与形成1、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空想社会主义(1-2)(1)产生(1) “当农奴制被推翻,“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时候,一下子就暴露出这种自由意味着压迫和剥削劳动者的一种新制度。于是反映这种压迫和反对这

5、种压迫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就立刻产生了。”产生时间:资本主义的初期。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与缺陷 历史功绩: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1) “这种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谴责它,咒骂它,幻想消灭它,臆想较好的制度,劝富人相信剥削是不道德的。” 缺陷: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创造新社会的力量。(2)“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3-

6、8)(1)阶级斗争(3-5)(2)唯物史观(6-7)(3)剩余价值学说(7)改造我们的学习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1、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内容解读第一部分:正面论证改造学风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改造的必要性理论脱离实践的具体表现 :不注重研究现状(经验主义)不注重研究历史(教条主义)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教条主义)第三部分:正反两方面加以对照,论证改造的迫切性1、主观主义态度的表现、类型、特点、危害和实质2、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的表现、特点和实质第四部分:提出改造意见。关于费尔巴哈一、写作背景作者:马克思 写作时间 :

7、1845年春天写作初衷: “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 最初发表: 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一书的附 录第一次发表。 二、第一部分是总论(1-2条) 从总的方面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并阐明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注重实践。第一条的解读: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一句:“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指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近代的唯物主义。 “对象,现实,感性” 指客观事物。 “从客体地形式去理解”指把客观事物看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客观对象。 “从直观地形式去理解”指看不到人在

8、对客观事物认识中的能动作用,把人的认识看作消极的照镜子式地反映 。“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指把客观事物看作实践的对象,看作人的活动的产物和结果。 “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指认识到主体在认识客体时的能动作用。旧唯物主义缺陷:看不到客观事物是人实践的对象,看不到人认识客观事物时的能动性。新唯物主义特点:能看到客观事物是人实践的对象,而人反映客观事物也是积极主动的反映。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旧唯物主义虽然把客观事物当作认识对象,但没有把它们当作实践对象;在理解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关系时候,又把人的认识当作消极的认识。 第

9、二句:“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唯心主义的功绩:认识到精神的能动性。唯心主义的缺陷:离开物质片面的发展了精神的能动作用,从而认为精神是万能的,物质是精神的派生物.唯心主义也不了解实践活动。 第三句:“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思想客体”是指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感性客体”是指人和自然界等客观事物第四句:费尔巴哈把人的活动分为“理论的活动”和“实践的活动”两类。他认为只有理论的活动才人真正的活动。 第二条的解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一

10、句: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对象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第二句:“思维的真理性”指思维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思维的现实性”指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以及其规律性的思维,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转换为现实。“思维的力量”指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并借助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思维的此岸性”是指思维能够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第三句:“经院哲学”本意是指欧洲封建社会中在教会的学院中所讲的基督教哲学。其特点是用烦琐的、形式主义的抽象思维方法去论证基督教的教义。后来人们就

11、把脱离实际、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坏习气叫做经院哲学,或者叫做烦琐哲学。 马克思引用此词是说,离开实践的检验,去争论认识是否是真理,是争论不清的,是学究式的争论。(2)第二部分(3-9条)把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从各个角度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条的解读:批判旧唯物主义在人同环境、教育的关系上的形而上学观点。第一句:“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信奉这种学说的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功绩:看到环境、教育对人的作用 。第二句:“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缺陷:没有看到人可以改造环境、革

12、新教育。 根据旧唯物主义的观点,要想造出好公民,必须有好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那么,这种环境和教育是由什么决定和改变的呢?第三句:旧唯物主义的在人同环境、教育关系上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第四句: 新唯物主义关于人同环境、教育关系上的正确观点:人受教育、环境影响着,同时人在实践活动中也改变着环境和教育。 对环境的理解:马克思的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关系,它包括一定的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旧唯物主义的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即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第4条的解读: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明宗教的产生和消灭的途径。第一句:“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一切宗教都把整个世界分成两部分:一是人们生活其中的人间

13、世俗世界,一是神灵居住的彼岸世界,并且认为神创造、支配现实的人间世界。费尔巴哈在宗教方面的贡献: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世俗世界,揭示了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第二句:费尔巴哈在宗教方面的缺陷:他没有揭露宗教的社会根源,没能正确指出消灭宗教的途径。 第三句:从人间世界分离出一个神的天国,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根本原因在于现实世界自身中存在着自我分裂的根源,即社会经济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新唯物主义的宗教观:宗教的产生不仅有自然根源也有社会根源。 第四句:“世俗家庭”是指现实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 “神圣家族”是指宗教世界。 消灭宗教的方法:通过革命的实践来消除私有制。把

14、天上的批判变成地下的批判。这种批判不应该停留在理论斗争上,而应该上升到政治斗争。 第五条的解读:批判费尔巴哈在感性认识上消极反映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第一条着重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谈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第五条则着重从实践在感性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上来谈。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 “抽象的思维”是指从概念到概念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反思辨哲学之道而行之,指出我们不要再根据黑格尔的号召去研究“天上的领域”了,我们要努力研究自然界现实事物。 即“诉诸感性的直观” 费尔巴哈理解的感性认识,是脱离人的活动而就其原生性来加以考察的自然,而不是人生活其中的现实的自然界。马克思认为,人

15、的感性认识不是一般动物式的本能的、消极的生理过程,而是一个可感知的、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六条的解读: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认识不科学,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费尔巴哈 “人的本质”思想(1)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2)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理性、意志和感情”,“理性、意志和感情”是人与生俱来的,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 功绩:1、否认了神创造人的宗教哲学 。 2、否认了用绝对观念来解释人的本质的黑格尔哲学。缺陷:1

16、、把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归结为“理性、意志和感情”,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 2、费尔巴哈所指的“人”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没有看到人与人的区别。“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人的本质”思想(1)从人与动物区别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劳动。(类本质)(2)从人与人区别的角度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科学内涵: 第一,“在其现实性上”的人指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 。第二,人的本质不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中,而存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 第三,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

17、四,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设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在历史观上,费尔巴哈把宗教感情看作是超历史的现象,看不到那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马克思认为一切都必须置于历史和社会关系的中来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 。“(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 “类”是费尔巴哈的哲学术语,指整个人类都具有的“共同性”,即人所共有的“理性、意志、感情”。第七条的解读: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认识和说明“宗教感情”也是社会的产物 。 “宗教感情”指的是“爱”。费尔巴哈反对上帝的宗教,认为上帝是人自己抽象出来的,不应该

18、对上帝崇拜。但他认为有一种宗教是不应该反对的,这就是“爱”的宗教。因为他认为社会是由爱组成的。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感情包括“爱”没有区别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感情包括“爱”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受社会关系决定 。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包括“爱”看作是永恒的,超历史的,在阶级斗争中,宣扬这种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爱容易麻痹人们的革命意志。第8条的解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阐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什么?唯心主义认为思想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有些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条件,因而是社会社会的本质。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含

19、义: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第一,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第二,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第三,社会实践也是社会意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9条的解读:进一步指出旧唯物主义的在对社会本质和人的本质认识上局限性“直观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 。“市民社会”是18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用语,用它来表示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关系和财产关系。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这一术语的使用有两层含义。广义地说是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狭义 地说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 质关系。第三部分是结论(10-11) 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

20、的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 第十条的解读: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不同的阶级根源。(本质区别)“市民社会”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指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类”是无产阶级。旧唯物主义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它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第11条的解读:新旧哲学不同的任务“哲学家”是指马克思哲学以前的所有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者。新哲学的历史任务:不仅要正确的认识世界(在实践基础上认识),而且要改造世界。旧哲学的局限:由于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只重视认识世界而忽视改造世界。

21、并且由于他们不懂得实践,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根本上也是错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四部分:研究所得出的结论(4)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苦恼的疑问”:马克思曾相信的黑格尔关于国家的观点与现实相矛盾。“第一部著作”: 1843年5-8月所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的导言”:1843年底到1844年1月所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在1844年的德法年鉴上。“法的关系正像国家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黑格尔

22、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 ”黑格尔认为国家和法律决定着物质关系(市民社会)。 马克思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法是物质关系(市民社会)的反映,而要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即对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解剖,就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 “我所得到的,并且如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2)生产关系是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物质关系(3)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23、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1)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 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2)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法律制度(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四,社会变革理论(1)生产力

24、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地激化,表现为人们之间地物质利益矛盾地冲突,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阶级矛盾地激化。 上层建筑地发展变化,取决于经济基础地发展变化的快慢。生产关系的变革迟早会引起上层建筑地变革。“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2)经济条件的变革与意识形态的变革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社会变革应该以经济条件变革为标准。 在社会变革时期,经济条件的变革与意识形态的变革都会发生。 社会变革应该以经济条件变革为标准。(3)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

25、的自然历史过程。 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只要是还能容许生产力有发展的余地,它就不会灭亡,新的生产关系在没有具备物质基础以前,也不会出现;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社会革命任务,也只有当这些物质条件成熟时候,才有可能。第五,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原理(1)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后一种剥削制度(2)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引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3)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不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研究特点在本文中,马克思是以生产力着眼,顺向考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进行逆向的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生产和消费(615)(1)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6-12) 第一,

26、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即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6-8)第二,两者互为手段,互为前提,互相依存,即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一、消费使生产最后完成,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证实自己是现实的产品。二、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动力。(9)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一、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产品。二、生产规定着消费的性质和消费的方式,使消费得以完成。三、生产创造出消费者的需要。(10)第三,两者互相转化。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了对方。(2)生产和消费的差别(13-14) 第一,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第二,生产决定着消费。 学习这个原理,要把

27、握二者的关系,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生产和消费直接互为媒介的关系。 在我国,人们习惯接受“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的理念,而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重视不够,这是导致我国生产与消费关系长期处理不当的一个原因。生产和分配(1628)(1)批判四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并提出生产决定分配的观点。 资产阶级学者观点: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16)(18)马克思的观点:分配结构决定于生产结构。(17)具体批判(17)(2)批判分配先于生产的观点,并提出生产先于分配的观点。(19-25)资产阶级学者观点:分配先于生产。(21) 资产阶级认为分配包括两种分配,即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的分配和产品的分

28、配。 他们认为社会成员在生产起始阶段首先要按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行分配,所以提出,分配先于生产的理论。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先于分配(22-23)第一,生产条件的分配是生产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就是一句空话,所以生产条件的分配属于生产本身。(22)第二,生产条件的分配是由生产决定。(22)具体批判(19-20、24-25) 第一,从单个人在社会生产中的分配来看:表面上,单个人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是由分配规律决定的(分配决定生产)。实际上,这种分配是由生产结构决定的(生产决定分配)。(19) 第二,从整个社会生产条件的分配来看:表面上是分配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实际上,生产先于分配,生产

29、条件的分配是由生产方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决定的。(20、24-25)表面上是分配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马克思列举了5种情况(20):一个征服民族在征服者之间分配土地,因而造成地产的一定分配形成,由此决定了生产。一个民族征服了另一民族,被征服民族成为奴隶,于是奴隶劳动开始。一个民族经过革命把大地产分配为小块,通过这种新的分配使生产有了一种新的性质。立法使地产永久属于一定家庭。把劳动当作世袭的特权来分配,人们有了等级之分。所有征服的三种可能是(24):征服民族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给被征服民族。征服民族让旧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自己征收赋税的可能。征服民族和被征服民族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所

30、以,任何生产条件的分配,既是新生产的前提和条件,又是一定生产方式决定的。(24-25)(3)批判暴力决定生产条件分配的观点(26-27)资产阶级学者观点:暴力掠夺的分配可以脱离生产。(26)马克思的批判:第一,要掠夺就必须有生产。(26)第二,掠夺的方式本身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26)第三,掠夺也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27)(4)批判法律决定生产条件分配的观点(28)资产阶级学者观点:法律分配可以脱离生产,先于生产。马克思的观点:法律在规定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分配问题上,不但不能决定生产,反而要根据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交换和流通(29-31)(1)流通与交换的关系。(29) 区别:流通不等于交换,其内容比交换狭窄。 交换包括劳动的交换和物与物的交换,物与物的交换又分为直接的产品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联系:流通属于交换。(2)交换与生产的关系(30-31)交换是生产和消费的中介(30)交换属于生产。 交换是生产环节内的一个要素。可以从三方面谈:第一,在生产本身发生的各种交换,直接属于生产。第二,半成品零部件的交换也属于生产。第三,各类企业之间的交换取决于生产。生产决定交换(31)最终产品与消费者的交换也是由生产决定的。第一,如果没有的生产的分工,就没有交换;第二,私人交换以私人生产为前提;第三,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