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38.86KB ,
资源ID:17658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658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1、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解答。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热风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使用时,手掌充分展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热风干手器吹风,使空气流速加快,加快了蒸发;以上三项措施共同加快了蒸发的速度,使手很快变干。故选D。点

2、睛:牢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时,蒸发越快,反之蒸发越慢。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B.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C. “天宫二号”在太空可通过超声波与地面联系D. 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答案】D【解析】A. 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而振幅决定响度,故A错误;B.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小一些,即响度低一些,故B错误;C. “天宫二号”在太空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而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 因为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

3、源,故声控锁要实现主人能够开门,而其它人开不了门,就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的,故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特征、振动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3. 现在全市各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B. 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C. 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B【解析】A. 足

4、球鞋底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故A正确;B. 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故B错误;C.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用头顶足球攻门时,球对头也有力的作用,头感到疼,故C正确;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B。点睛:注意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已经不再受到脚对球的力,而是因为惯性,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之一。4. 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各选项中

5、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A,日食,即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月球的影子落到地面上而形成的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A正确;B、雨后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光的色散现象,故B错误;C、水中的倒影,即平面镜成像,实质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放大镜将字放大,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A。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5. 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木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下列的数值

6、为()A. 0.5 Pa B. 5 Pa C. 50 Pa D. 500 Pa【答案】C【解析】首先估计,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物理课本重:,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即:,估计长和宽,受力面积约:,它对桌面的压强:。故选C。点睛:除压强公式的应用,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物理量进行估计大小,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6.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C. 像变大,像距变小 D. 像变小

7、,像距变大【答案】A【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解答。凸透镜成像时,当U2f时,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以看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时,像距会增大,且像变大。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且物距逐渐减小,所以像距变大,像变大。故A正确。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7. 关于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

8、正确的是()A. 甲实验的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相同B. 甲实验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乙实验的原理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D. 乙实验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解析】A. 如图甲实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动圈式话筒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 甲实验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 乙实验,演示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错误;D. 乙实验演示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实验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点睛:注意分清楚研究电磁感应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两个实验,两个实验从图看很相

9、似,容易混淆,区分的方法是,有电源的是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实验,有灵敏电流计的是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8. 安全教育已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某校一次安全用电知识的“对”、“错”抢答比赛中,以下选项应叫答“对”的是()A. 有时可在电线上晾哂衣服B. 熔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接上C. 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上D.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切断电路【答案】D【解析】A、在电线上晾哂衣服,容易触电,故不能在电线上凉晒衣服,故A错误;B、铜丝的熔点高,电阻小,当电流过大时也不会熔断,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故B错误;C、为了安全,电灯开关

10、必须接在火线上,这样开关断开时,灯与火线断开更安全,故C错误;D、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然后在施救,这样触电的人脱离了电源,施救的人也不会触电,故D正确。故选D。点睛:重点是安全用电常识,要理解因为人是导体,才会触电,当有人触电时,不可直接去拉触电的人,这样施救者也会触电,而应先断开电源,再进行施救。9.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关闭合前,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B.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11、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答案】C【解析】A. 如图电路,开关闭合前,电压表通过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两端,所以电压表会有示数,故A错误;B. 开关闭合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电阻变大时,分得电压也增大,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错误;C. 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此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所以无论滑片P如何移动,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都不变,故C正确;D.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

12、压表示数也变小,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小,故D错误;故选C。点睛: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路的动态分析,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多,可知得出电压表的示数变小。而C选项中,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所以比值不会变化。10.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6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B. 拉力F的功率为90WC. 拉力F为90N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B【解析】A. 如图的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拉着动滑轮

13、,即,故A错误;C. 根据,得拉力F为:,故C错误;B. 拉力做的总功为:;拉力F的功率为:,故B正确;D. 有用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D错误;故选B。点睛:涉及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关键是要清楚总功、有用功、额外功都在哪,特别要清楚额外功是对谁做的功,弄清楚这些功后,求功率、效率就很简单了。二、非选择题11. 同学们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如图所示。(1)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cm。(2)图乙中插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弯折了,这是光的_现象。(3)图丙中,用手指分別顶在铅笔的两端时,两只手指的凹陷程度和感觉不同,是由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4)将一些细铜丝绕在铅笔下端,制成一个

14、简易密度计,如图丁所示。如将此密度计先后放人水和某液体中,浸入部分长度之比为4:5,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3(细铜丝体积忽略不计)。【答案】 (1). 3.00 (2). 折射 (3). 受力面积 (4). 0.8103【解析】(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的读数为3.00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3.00cm;(2)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图乙中插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弯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而形成的。(3)图丙中,用手指分別顶在铅笔的两端时,两只手指的凹陷程度和感觉不同,是由于两端的压力是相等,但两端的受力面积不同,可以说明压力的作

15、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4)将一些细铜丝绕在铅笔下端,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如图丁所示。如将此密度计先后放人水和某液体中,浸入部分长度之比为4:5。因为铅笔的上下部分直径相同,所以浸入部分长度之比为4:5时,浸入水中的体积即也为4:5;由于漂浮时浮力等于重,所以可得:解得液体的密度为:。点睛:注意理解常用到的浮沉条件之一,即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其实质是静止时,受力平衡,即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浮力等于重,根据此条件可求液体密度的大小。12.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图乙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当只闭合S1、S2时,电压表示数为2V;当只闭合S2、S3时

16、,电压表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U=_V,R2=_。【答案】 (1). 8 (2). 5【解析】(1)由图象知,R1的电流为0.2A时,电压为2V,所以R1的阻值为:;根据电路图,当只闭合S1、S2时,R1与L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由图象知,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的电流为0.6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通过R1的电流也为0.6A,所以R1两端的电压为:所以电源电压为:;(2)当只闭合S2、S3时,R2与L串联,电压表仍测灯泡两端电压;灯泡两端电压为4V,由图象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8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R2两端的电压为:根据得R2的阻值为:。点睛: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要

17、能根据图象获得有用信息是关键,再利用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可解答电源电压,以及R2的阻值。13. 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接到a后,电磁铁左端为_极,小磁针静止时,A端是_极;将开关S由a拨到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不变,则电磁铁的磁性_(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答案】 (1). S (2). S (3). 减弱【解析】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接到a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母指的指向即为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即大母指所指的右端为N极,则电磁铁左端为S极;小磁针静止时,根据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的规律可知,A端应是S极;将开关S由a拨

18、到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不变,即电流不变,而线圈的匝数减少了,所以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点睛:右手螺旋定则应用时,要注意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千万不要理解成线圈的绕向,有同学容易在这点混淆,有个简单的方法,即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前先把电流方向标在线圈上。14. 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咸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燃放鞭炮产生的烟尘飞扬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运动;“禁鞭”是通过在_来控制噪声这种公害。【答案】 (1). 不是 (2). 声源处【解析】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咸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燃放鞭炮产生的烟尘飞扬不是分子运动,因为与微观的分子相比,

19、烟尘仍然是很大的宏观物体,不能代表分子的运动;“禁鞭”是控制噪声的产生,所以是通过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这种公害。点睛:要理解分子是看不见的,因为分子太小了,而能看到的灰尘、烟尘一类的物体仍属宏观的物体运动,比分子还是大得多的,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15. 加油站加油时经常能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汽油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名称),加油时尽量不要整理头发或衣服,因为摩擦可能产生_发生电火花引发着火。【答案】 (1). 汽化 (2). 静电【解析】加油站加油时经常能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汽油发生了汽化,即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闻到汽油味;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所以加油时尽量不要整理

20、头发或衣服,因为摩擦可能产生静电而发生电火花引发着火。点睛: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总共有六种变化过程,像本题的第一问,只要记清楚物态变化过程即可正确解题。16. 用天然气烧水,水烧开后,壶盖不断向上跳动,此过程中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把5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需完全燃烧_m3天然气。(c水=4.2103J/(kg),q天然气=4107J/m3)【答案】 (1). 做功 (2). 0.084【解析】用天然气烧水,水烧开后,壶盖不断向上跳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

21、壶盖的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也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两者的能量转化过程相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把5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即10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则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根据,得需完全燃烧的天然气为:。点睛:重点是吸热公式和热值公式的应用,注意公式应用时单位要统一,一般都使用主单位,特别是热值公式应用时,有时要用到体积,有进要用到质量,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17. 如图所示,已知光线AO斜射入水中,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反射光线OB和进人水中的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答案】【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作图。先过入射

22、点画出垂直于水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OB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定律,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OC为折射光线:点睛:重点是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作图,关键是记清楚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根据光路可逆的特征进行记忆。18. 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是它的结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在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打击稻谷。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和石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答案】【解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过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作

23、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F的力臂L如图所示;石球所受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所以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和符号G,如图:点睛:先要理解清楚力臂的概念,再练习作图,画力臂是很常见的作图题,但有些同学总会出错,牢记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19.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

24、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_状态。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_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_。(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

25、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答案】 (1). 活塞 (2). 运动 (3). 二力平衡 (4). 偏小 (5). 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6). 减小摩擦 (7). 活塞自身重力 (8). C (9). 【解析】(1)测量

26、中,活塞是将针筒的内外分开的,活塞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所以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活塞相对地面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处于运动状态;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活塞受到大气压产生的压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活塞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即注射器中留存少量的空气,这部分空气要产生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与测力计的拉力之和等于大气压的压力,所以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方法是: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然后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

27、留水,再封口,这样注射器中不会留存空气。(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容易漏气;二是润滑油油膜光滑,相当于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可以减小摩擦力;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避免重力的影响,即减小活塞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说明大气压力大于测力计的量程,所以要使实验正常进行,应减小大气压力的作用,根据知,在大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力,所以可改用图乙中直径较小的C注射器;大

28、气压强表达式的求解:测力计的拉力即压力为F;注射器为圆柱形,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所以其横截面积可表示为:;所以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点睛:理解此种测量大气压值的方法,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即大气压强产生的对活塞的压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再结合活塞的横截面积即可求出压强的大小。20. 朵朵和同学们在做电学实验过程中:(1)朵朵和同学们经过讨论,依次完成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三次实验电路的设计,如图甲、乙、丙所示。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_这一因素不变;由图乙改进为图丙是因为使用滑动变阻器既能保护电路,又能通过调节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_(选填“改变”或“

29、保持不变”)。(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朵朵按电路图丙将图丁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 。(3)朵朵连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只电表的指针总在晃动。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电路存在_。(4)在继续用图丁的实物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朵朵先将5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下电流值;再将5电阻换成10电阻,她下一步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选填“A”或“B”)端移动。(5)朵朵和同学们完成上述探究活动后,想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2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发现电压表被别的同学拿走了,于是她借助一个10的电阻,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操

30、作如下:只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A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只闭合开关S1、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P灯=_(用已知量和测量值表示,数值要求带单位)。【答案】 (1). 电阻 (2). 改变 (3). (4). 接触不良 (5). B (6). 0.2 (7). 2V(I0.2A)【解析】(1)如图甲连接的是小灯泡,由于灯丝电阻随温度而变化,所以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阻这一因素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保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由图乙改进为图丙是因为使用滑动变阻器既能保护电路,又能通过调节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改变。(2)如图电路大部分已经完成,只要将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连接到定值电阻的左端即可,如图:(3)闭合开关后,发现两只电表的指针总在晃动。即电流和电压不稳定,应该是开关或滑动变阻器等元件存在接触不良的故障。(4)在继续用图丁的实物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朵朵先将5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下电流值;再将5电阻换成10电阻,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即电压与电阻成正比,那么定值电阻增大一倍时,滑动变阻器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