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34.06KB ,
资源ID:176724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672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docx

1、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原因内力作用内力作用重力作用、人类活动破坏表现岩层突然破裂,内能强烈释放,引起地面震动岩浆沿地表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饱含泥沙、石块、巨大砾石的特殊洪流破坏性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分布规律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大西洋洋底山地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坡

2、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差、多暴雨的山区我国分布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藏、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目前我国活火山分布较少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多发原因多为构造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地壳不稳定,岩层活动频繁。也有陷落地震和人为诱发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剧烈自然因素:多高原、山地,地形起伏大;多地震;暴雨集中人为因素:对植被破坏严重;不当的工程建设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地震);护

3、坡固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滑坡、泥石流)2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1)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是该地区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如下所示:3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具体图解如下:1(2014全国卷)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

4、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气象灾害及防治1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分布成因影响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非

5、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的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水分极度缺乏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大范围的强冷空气入侵活动出现气温骤降、大风、雨雪、霜冻等,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2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治措施灾害多发地区多发季节成因特点防治措施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狂风暴雨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寒潮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冬半年,以春秋两季最严重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春秋季节危害最大加强警报,做好防寒准备春旱华北35月夏季风未到,降水

6、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引水灌溉;改进耕作制度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梅雨过后,受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风沙天气东北、华北、西北冬春两季,以春季最严重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风雪天气地膜覆盖等3气象灾害的相关性(1)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2(2013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

7、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作物减产、农业设施受损上;由图可知,山地地形阻碍寒潮南下,加剧了该地区的冷冻灾害。第(2)题,预防冷冻灾害主要从监测预报、防灾管理、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水文灾害及防治1我国的水文

8、灾害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影响洪水灾害暴雨洪水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易导致涝灾发生融雪洪水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对农业影响较严重冰凌洪水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对交通影响较严重风暴潮灾害台风风暴潮710月(8、9月最为集中);东南沿

9、海台风(热带气旋)引起影响东部沿海地带的城市、工业、交通、海洋渔业等温带风暴潮春季和秋季;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区温带气旋2洪水中的救助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和互救非常重要。(1)防洪准备(2)洪水应急: (3)洪水中的救助:3(2012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解析: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判断。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

10、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考查地质灾害例1(2014全国卷)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解析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

11、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思维建模地质灾害的分析思路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

12、处,地壳活动剧烈。(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震区交通不便;诱发其他灾害等。(3)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国际合作等。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2)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3)地下水和地表水浸

13、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和地下水丰富地区容易发生滑坡。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1)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2)有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3)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以引起泥石流的暴发。考查气象灾害例2(2014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

14、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分布特征是夏季多,冬、春两季少。第(2)题,原因可从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比畜牧业大、种植业面积不断扩大等方面分析。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思维建模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1时间分布规律2空间

15、分布规律考查水文灾害例3(2014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滨湖地区洪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灾的自然原因。(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滨湖地区可能发生涝灾,形成原因要结合气候(降水)、地形等进行分析。第(2)题,防治涝灾的主要措施有完善抗洪排涝系统,退田还湖,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推广耐涝作物等。答案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

16、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思维建模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1)来水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2洪涝治理措施的分析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

17、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1(2014上海高考)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 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2)判断图中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题干所示华北地区,雨季在7、8、9月集中且强度较大,泥石流的发生除了地形等基本条件外

18、,主要诱发因素是降水。第(2)题,结合图2,两处地势比陡,处更陡,结合图1,且位于东南部迎风坡降水强度和频度更大,且有断层分布,地壳不稳定,有较多的碎屑物质,易引发泥石流。答案:(1)月份:7、8、9月。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发生泥石流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高。(2)判断:所示区域为高危区。 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2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

19、的积雨云中。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简述雷电灾害的预防措施。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有月份和日数信息,据此比较南、北方差异即可;结合材料可知,雷电的发生与对流强弱、积雨云有关,则与当地气温、湿度有关。第(2)题,可从防御和监测两方面分析。答案:(1)南方出现雷电的月份较北方多,雷电日数较北方多。南方较北方:气温高,高温期长,对流旺盛;湿度大,雨季长。(2)加强民众防雷教育,提升防雷意识和能力,贯彻防雷的安全政策法规(如雷电天气时减少使用手机,避开水面及其他空旷的场地等);加强雷电的监测、预报、预

20、警;完善防雷设施建设(如安装避雷设施等)。3目前,我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长江三角洲等地区最为严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严重的原因。(2)面对我国严重的地面沉降,你能提出哪些防治建议?解析:第(1)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原因要从过度开采地下水、地质构造(疏松沉积物沉积而成)、地面建筑物的重量三方面来考虑。第(2)题,从图中看出地面沉降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而过度开采地下水是由于地表水缺乏引起的。因此,解决地面沉降的措施,要在明确沉降具体情况的前提下,从减少地下水开采和增加

21、地下水储量两方面进行。答案:(1)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过量开采地下水;三角洲为疏松沉积物沉积而成,高楼大厦林立,地表重量增加。(2)加强地面沉降调查和地面沉降监测;引河水对城区地下水进行人工回灌;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公众参与;跨流域调水等。4(2012上海高考)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松辽平原169357环渤海平原415799黄淮平原8461 40

22、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 151(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由图中明显看出水、旱灾害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南北差异明显;发生频次的特点可由表格的数据来总结。第(2)题,题意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水灾最严重,从发生的气候、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气候方面重点分析降水的强度;地形要具体分析,平原地形排水不畅易发生涝灾,山地坡度大易发生山洪。第(3)题,丘陵地区水灾的治理措施,与河流上游

23、类似,主要有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等;治理河流中下游的水灾措施,主要有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等等。答案:(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3)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泄洪能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