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9 ,大小:20.05MB ,
资源ID:17676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67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doc

1、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走近细胞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2、细胞学说的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说明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强调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无论单、多细胞生物,细胞都是其基本功能的单位。(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从细胞起源的角度说明细胞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细胞的生命历程必须建立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注意:新细胞也可由老细胞融合而来,如精细胞

2、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3、细胞学说未涉及原核细胞、真菌、病毒,以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4、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罗伯特虎克,活细胞发现者是列文虎克。5、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衣藻、酵母菌等)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等。3、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

3、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所以培养病毒要用活细胞)。4、 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病毒 分类:DNA病毒、RNA病毒 遗传物质:DNA或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结构较稳定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 结构不稳定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作用:动物细胞融合融合机 基因工程运载体 免疫制作疫苗等抗原 非选择性必修学习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以多细胞动物为例的生命系统九级层次:(层层相依、紧密联系)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植物的四大组织:保护、

4、营养、输导、分生组织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肌肉、神经、结缔组织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注意: a、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最高级的层次是生物圈。b、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无组织、器官、系统层次(易错点)。c、松树等所有植物缺少系统层次。d、蛋白质、核酸等分子虽是组成生命系统的物质,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再比如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而分子或原子不能完成。(2)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eg:一片湖泊里所有的鱼,是种群层次

5、吗?不是,鱼有很多种,既非种群,也非群落。(3)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4)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如:一根枯木、一片池塘。(5)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所有生物所生存的无机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补充:病毒属于生物,但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无地位,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观察细胞: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放大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目镜和物镜的区别: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正比),距离载玻片的距离越近;目镜(无螺纹)恰好相反,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比)。2、低倍镜换高

6、倍镜使用步骤:低倍镜目标移至中央(偏哪移哪)转换为高倍镜调光(增大光圈,反光镜改为凹面镜)调细准焦螺旋【找移换调】 常考!用高倍镜时,不准动粗(即只允许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低倍镜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以免压破玻片,损坏物镜。转动转换器换物镜,不能用手掰物镜。3、放大倍数与视野内细胞数量的关系:规律:当一行细胞时,细胞数与放大倍数呈反比当细胞充满视野时,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呈反比4、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像与装片的距离视野范围高倍镜大少暗近小低倍镜小多亮远大5、显微镜成像与标本实物位置关系辨析:(1)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

7、像,若将观察者看到的像平面旋转1800,则与标本的实际位置相吻合。如观察“b”,则显微镜中看到的应为“q”。(2)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同。 如何判断?(3)“二看法”判断视野中异物存在的位置(其实就是三个位置的排除法)判断依据:在判断显微镜视野中异物可能存在的位置时,可以遵循“异物跟谁移动,就在谁上面”的原则。判断方法:视野中的异物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或玻片上。一看:在不调换目镜、物镜的情况下,移动玻片,异物若随着玻片移动,则异物在玻片上;若异物不移动,则进行二看。二看:旋转目镜镜头,若异物随着转动,则异物在目镜上;若异物不随目镜转动,说明异物在物镜上。 一般不会在反光镜上,

8、如在反光镜会改变视野中的亮度。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定义:细胞内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类型: 细菌:带有球、杆、螺旋、弧的字样,以及一类重要的细菌蓝细菌原核生物其他: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草履虫、变形虫真核生物 真菌:酵母菌、青霉菌、蘑菇等 动物、植物3、真核细胞有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原核细胞有一条大型环状的裸露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位置,这个区域被叫做拟核(拟核不是结构,只是一个位置),所以原核细胞

9、没有染色质,需要注意的是原核细胞除了拟核处裸露的大型环状DNA分子,还有一些小型的环状DNA分子(质粒)。 大环和小环4、关于蓝细菌:蓝细菌(旧称蓝藻)无叶绿体,但在细胞质中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生产者,常见的有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发菜。5、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病毒大小较小较大最小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细胞结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几丁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细胞核有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体)无细胞质仅

10、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无遗传物质只要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就是DNADNA或RNA举例蓝细菌、细菌等真菌,动、植物HIV、H1N1注:原核细胞中除支原体外都有细胞壁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同点: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结构,都以DNA为遗传物质。7、真、原核细胞的不同点有很多,但最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8、水华现象:通常是指池塘、河流、湖泊、水库等淡水水域受到污染,水中N、P等元素增多致使水体富营养化,在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下,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或薄或厚的漂浮物的现象。发生在海水中的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赤潮”。危害严重,

11、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造成水体缺氧,引起水生动物窒息死亡。(2)产生毒素、产生异味(3)影响自来水工厂的生产和自来水的质量9、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补充: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成熟过程中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退化消失,其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三、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细胞多样性:(1)表现: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结构等各不相同。(2)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3)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的统一性:(1)化学组成: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一致。(2)结构:都具有细胞膜

12、、细胞质、核糖体(3)遗传物质:都以DNA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相同。(4)能源物质: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5)增殖:都是通过细胞分裂等进行增殖。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1、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只是在细胞内含量的不同,而非重不重要。2、组成细胞的元素含量:细胞鲜重含量百分比占前四位的元素是:OCHN但是,不同细胞中干重百分比有差异:人体细胞干重含量百分比占前四位的元素是:CONH玉米细胞干重含量百分比占前四位的元素是:OCHN解释:人体细胞和玉米细胞干重前四位元素不同,是因为人体细胞中含蛋白质较多,而玉米细胞中淀粉较多。不

13、同生物体的细胞中,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同种元素的含量相差较大。ps:只要是活细胞指的都是“鲜重”,“干重”不含水。注意: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含量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相比含量上相差很多。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前四位化合物:水蛋白质无机盐脂质2、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eg: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化

14、合物含量最多的是 三、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还原糖的鉴定:1、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观察现象明显2、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 0.1g/ml的NaOH 、乙液: 0.05g/ml的CuSO4 )3、注意事项: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单、二除蔗)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必须用水浴加热(5065)4、颜色变化:浅蓝色Cu(OH)2 棕色 砖红色沉淀Cu2O(2)脂肪的鉴定:1、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2、试剂: 苏丹染液 或 苏丹染液 3、注意事项:切片要薄且均匀,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染色时间

15、不易过长,体积分数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 苏丹易溶于酒精需使用显微镜观察(是否使用显微镜,要看实验材料,如将材料制成匀浆则不用)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4、颜色变化: 橘黄色 或 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1、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2、试剂:双缩脲试剂( A液: 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3、注意事项:先加A液1ml,再加B液3-4滴;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用蛋清时一定要稀释,若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时,会黏在试管内壁,使得反应不够彻底,且试管不易清洗;加入双缩脲试剂的顺序不能颠倒,先用A液造成碱性环境后再加

16、入B液。4、颜色变化: 紫色 注意:双缩脲试剂只是检验物质中是否存在肽键,存在肽键的不一定是蛋白质。第二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一、细胞中的水:1、生物含水量特点:(1)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含水量: 水生陆生 幼年成年老年 代谢旺盛代谢缓慢 幼嫩细胞衰老细胞2、分类、及生理作用: 自由水与结合水联想到拖布含量概念生理作用结合水4.5%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细胞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95.5%能够自由流动、以游离状态存在良好溶剂 参与反应 物质运输3、细胞含水量与代谢之间的关系: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生长发育越迅速,抗逆性越弱。自由水越少,新陈代谢越缓慢,生长发育

17、越迟缓,抗逆性越强。常考形式:种子由休眠转变为萌发状态中,其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如何变化?二、无机化合物-无机盐:1、无机盐存在的形式及含量:区别于细胞中元素的存在形式!(1)含量:很少,约占细胞鲜重的1%1.5%(2)存在形式: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少数与化合物的相结合。2、无机盐的生理作用:(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许多种无机盐的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这对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非常重要,这是生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非选择性必修学习总结:常见无机盐

18、的作用与缺乏症种类作用缺乏引起的症状Fe构成血红素的元素缺铁性贫血Ca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骨骼畸形、抽搐Mg构成叶绿素的元素植物叶绿素合成受阻,影响光合作用Na维持动物细胞渗透压动物细胞渗透压降低;过低时不能维持正常的细胞形态I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油菜缺B时,“花儿不实”第三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1、组成元素:C、H、O三种元素2、分类: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1)单糖:不能被水解,可被细胞直接吸收的糖。最常见的是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主要能源物质。(2)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必须经过水解

19、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最常见的二糖是蔗糖,还有麦芽糖以及人和动物乳汁中的乳糖。(3)多糖: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是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糖存在的形式,必须水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最常见的是淀粉,作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存在于细胞中。另外还有糖原作为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几丁质也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还原性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单糖、二糖中除了蔗糖,多糖都不是)3、种类、分布及功能:种类分布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植物、动物细胞中组成RNA的成分脱氧核

20、糖(C5H10O4)植物、动物细胞中组成DNA的成分六碳糖葡萄糖细胞中都有主要的能源物质果糖植物细胞中提供能量半乳糖动物细胞中提供能量二糖(C12H22O11)麦芽糖植物细胞,发芽的小麦、谷物中含量丰富水解成单糖而供能蔗糖植物细胞,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乳糖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多糖(C6H10O5)n淀粉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根或茎等储藏器官中植物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中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支持保护细胞。糖原肌糖原动物的肌肉组织中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肝糖原动物的肝脏中几丁质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废水处理;制作人造皮肤注意:格外要注意二糖的组成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的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蔗糖是由

21、一分子的果糖和一分子的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乳糖是由一分子的半乳糖和一分子的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细胞中的脂质:1、元素组成:C、H、O,有的还含有P和N。 脂质的组成元素比较复杂,格外要注意。2、种类和功能: 脂肪(C、H、O):储能物质,维持体温恒定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 磷脂(C、H、O、N、P):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C、H、O):生物膜系统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注意: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

22、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脂肪是细胞内的良好储能物质。原因: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的碳氢比例高,含有的氧少,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更多,产生的水更多,释放的能量就更多。第四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蛋白质分子的功能:1、运输作用(血红蛋白)2、免疫作用(抗体)3、催化作用(酶绝大多数都是蛋白质,少数是RNA)4、调节功能(某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生长激素和胰岛素)5、结构蛋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如头发和肌肉)二、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1、氨基酸的种类和分类:自然界中氨基酸已发现有300多种,但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大约有21种,包括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23、非必须氨基酸:人体自身能够合成,可以通过其他化合物转化而来。 氨基转换作用 必须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婴儿9种组氨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2、氨基酸的特点:氨基酸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氨基和羧基要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也就是判断一个有机物是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条件。eg:H2N-CH2-CH2-COOH 这就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有不同的R基,这就是区分不同氨基酸的关键。有些氨基酸含多个氨基或羧基,多的氨基和羧基在R基团中,但是R基本身不能是氨基或羧基。注意不同基团的书写: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1、化学结构:用约21种氨基酸作原料,根据“

24、基因”信息指令,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按特定的方式和顺序将氨基酸分子互相连结合。胞内蛋白游离的核糖体 分泌蛋白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2、氨基酸分子结合方式: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脱去一分子水而连接起来,这种结合方式叫脱水缩合。 + H2O3、肽键:在CONH结构中的CN共价键4、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的叫做二肽。推广 几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就叫几肽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若是环状多肽,则将肽链数视为零。5、肽链:是由多个氨基酸相互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链状结构。6、蛋白质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 :(1)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所形成的

25、肽链结构不同。构成肽链的氨基酸角度(2)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从空间结构角度7、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相关计算:蛋白质的化学组成:C、H、O、N、有的还有S,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出发,蛋白质应含有C、H、O、N元素,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中肽链之间的连接和固定需要“二硫键”,所以蛋白质中有的还含有S,S元素应该存在于某些氨基酸的R基中(-SH巯基)。有些蛋白质还含有其他一些元素,比如血红蛋白中还有Fe。蛋白质相关的计算蛋白质中氨(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羧)基数=各氨基酸中氨(羧)基总数肽键数蛋白质中各原子的计算C原子=氨基酸分子数2 + R基上的C原子数H原子=各氨基

26、酸中H原子总数 脱水的水分子数2 二硫键数量2N原子=肽链数 + 肽键数 + R基中N原子数O原子=肽链数2+肽键数 + R基中O原子数如果问至少有多少个,则认为R基中不存在氨基(羧基)。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假设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那么由这些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a(nm)此外,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中还需考虑二硫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假设有n(0n21)种、m个氨基酸,任意排列构成多肽的种类数计算:a若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nm种b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不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

27、种类:有n(n-1)(n-2)种补充:1、蛋白质的盐析、变形和水解的区别:盐析:蛋白质盐析是由溶解度的变化引起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变性: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变性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肽链变得松散,丧失了生物活性,但是肽键一般不断裂。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熟鸡蛋、熟肉容易被消化。变性的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仍然可以产生紫色反应。水解: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肽键断裂,蛋白质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水解和脱水缩合的过程是相反的。2、高中生物中常见的化

28、学本质为蛋白质的物质的分类:第五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1、种类: 核酸分为这一种和那一种脱氧核糖核酸既DNA, 核糖核酸既RNA。2、核酸的分布: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另外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原核细胞主要存在于拟核中。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例如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分布。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从而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1、核酸的结构:(1)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C、H、O、N、P(2)

29、单体: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脂分子组成。(3)核苷酸链:若干个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磷酸二酯键。(4)组成DNA的四种脱氧核苷酸:(5)组成RNA的四种核糖核苷酸:(5)DNA一般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且呈现双螺旋的结构。RNA一般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组成。(6)“258”与“144”: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核酸既有DNA又有RNA,所以其体内共有2种五碳糖、5种含氮碱基、8种核苷酸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体内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所以体内只有1种五碳糖、4种含氮碱基、4种核苷酸2、核酸的功能: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细胞中重要有机物的初级水解、彻底水解、氧化分解:ps:巧妙记忆DNA结构:54321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