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63KB ,
资源ID:1767682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6768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1钊房头中桥设计说明.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1钊房头中桥设计说明.doc

1、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南安化(梅城)至邵阳公路施工图设计ZK188+843/YK188+845.5钊房头中桥说明 图号:S4-3-1 第 5 页 共 5 页说 明一、设计依据受湖南利联安邵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称业主)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第二合同段(K171+200K224+477.747,主线高速公路长约53.277km,邵阳连接线一级公路长约6.917km)的勘察设计工作(不含通信、收费、监控系统)。施工图勘察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是:、中标通知书;、合同书(编号:RLEW/CON/OUT/2007-3);、我公司下达的项目任务书;、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安化(梅

2、城)至邵阳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第2合同段)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湖南省安化(梅城)至邵阳公路项目核准的批复;、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安化(梅城)至邵阳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第2合同段)预评审专家意见;、二广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安化(梅城)至邵阳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交通部现行的路线、路基、路面、地质、水文、桥涵、隧道、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概预算等相关专业的勘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安化(梅城)至邵阳公路施工图设计(第2合同段)工作大纲及项目事先指导书。、交通部部颁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桥涵设

3、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199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0162-9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二、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设计车辆

4、荷载:公路级。、桥梁横断面布置:本桥采用分离式路基,路基宽度13m,桥梁宽度为12.75 m,内外侧均设置50cm宽的墙式防撞护栏,桥面净宽为11.75m。、桥面铺装:本桥桥面铺装采用10厘米整体化混凝土防水层10厘米沥青混凝土铺装。、洪水频率:本桥的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地震作用: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对应于原基本地震烈度度区。桥涵结构物等均提高一个等级抗震设防,即设防。、其他指标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执行。三、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在初步设计基础上加强了地质详勘工作,进一步探

5、明地质情况。四、桥位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拟建的钊房头中桥位于桥位区位于新邵县寸石镇蔡家村,跨越一水渠。2、地形地貌桥位区为剥蚀丘陵地貌,桥位区为山间谷地,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为347.79348.34 m。桥位起点、终点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揭露厚度26.728.22m,下伏中风化基岩。桥左侧约60.0m处有1条宽约3.0m的乡村公路,与路线相交于K188+709,该公路可直达G207国道,交通较便利。3、地质桥址处分布的地层有第四系、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地层。现按由新至老的地层顺序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h)粉质黏土(Qhal+pl):褐灰色,可塑硬塑,表层为耕植土,含约15%的角砾,次棱角状,

6、母岩成分为灰岩、砂岩,粒径25mm,最大7mm,钻孔揭露厚度为0.502.20m。碎石(Qhal+pl):灰白色,褐灰色,稍密中密,次棱角状,母岩成分为灰岩、砂岩,大于20mm粒径的颗粒含量大于90%,一般粒径590mm, 级配及分选性较差,骨架间充填黏性土和细砂,充填物中密,局部含块石,钻孔揭露厚度为11.5027.30m。砾砂(Qhal+pl):灰白色,褐灰色,饱和,中密,次棱角状,母岩成分为灰岩、砂岩,大于2mm粒径的颗粒含量2550%,局部含碎石和黏性土,一般粒径25mm,最大70mm ,钻孔揭露厚度为15.40m。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D2q)中风化灰岩:灰白夹褐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

7、层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上灰白色、褐黄色侵染,充填方解石、铁锰氧化物,倾角4060,岩芯呈5.012.0cm的柱状最长25.0cm。局部碎块状,块径3.05.0cm,质硬,声脆,勘探时未见明显溶蚀裂隙,RQD=8090%。 根据野外勘察成果及1:20万涟源幅区域地质图和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本路段在区域地质构造分区上属祁阳山字型构造。该山字型构造展布于邵阳、涟源、永州和衡阳地区。北跨龙山、大乘山东西向穹断带至沩山北西向隆起带;南抵阳明山、紫金山;西起白马山、越城岭;东至衡阳盆地西缘。南北长约200km,东西宽约130km。工程区处于其反射弧内。反射弧大致位于滩头、邵阳市、邵东一线以北,由上古生

8、界组成。以涟源褶皱带为主体,包括大乘山、龙山和猪婆大山等短轴复背斜。它们的特点是:向斜舒缓开阔、延伸长;背斜较紧密,多呈短轴状;断裂以压扭性为主,且多具右行性质。大致以车田江向斜为界,其东西两侧断面倾向相背,倾角5060。4、水文地表水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以水塘、水沟和灌溉水渠的形式存在。桥跨越一宽高为2m1.5m的灌溉水渠,勘察期间塘内水深约0.5m,水位随季节变化大,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周边山体流出地表的地下水补给,丰水期水深约1.5m,对本桥位各墩、台基本无影响。地下水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碎石层中,该层水含量小,水量变化大,雨季时较多,旱季可消失,无一定

9、稳定水位,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排泄途径为蒸发及向下渗流至基岩内。基岩裂隙水为碳酸盐岩裂隙水,赋存于下伏基岩裂隙中。岩溶水一般存在于灰岩溶洞中,水量不一,本桥位范围内未见明显的岩溶水。勘察期间地下水位标高为343.69344.84m。5、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勘察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于地震基本烈度度。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程(GB17741-1999)和2000年4月1日实施的湖南省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43号

10、)规定,本桥不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但可根据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设防。6、气象桥位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有两个突出的气候特点:一是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二是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期长。冬季多年平均气温1617.2,四季温差变化大,最高43,最低-5.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潮湿系数1.61,绝对湿度17.4毫巴,多年平均降水量13241551mm,由平原向山区递增,48月分占年降水量的60%以上,且多绵绵细雨,可连续30天之久,8月份以后雨量减少,11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少,占年降水量的18%左右,多年陆面平均蒸发量550-850mm,水面平均蒸发量10001200mm

11、,山区蒸发量小,平面蒸发量大。7、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根据调查本桥位于岩溶发育区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岩溶在与第四系分界处主要表现为溶沟(槽),隐伏岩溶主要表现为溶洞、溶孔、溶隙等,本次详勘钻孔 未揭露较明显的岩溶现象。8、工程地质评价桥位区地貌属剥蚀丘陵地貌,地势平坦,出露地层岩性较为简单;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工程地质调查,区内地质构造分区上属祁阳山字型构造,构造简单,上古生界沉积物广泛覆盖;第四系以来该地未发生大的地震,区内无区域性断裂活动断裂,构造对区域稳定性无影响,仅对岩石的完整性构成影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故桥位区区域地

12、质稳定性较好。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和湖南省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43号),宜简易设防。根据区域资料、地质调查由于本桥位于岩溶发育区,本次钻探虽未揭露明显的岩溶现象,但对未钻探的桩位建议必要时进行施工勘察。9、建设条件经调查,区域内有丰富的建筑料场,所需要的主要建筑材料如砂、片块石、级配骨料、水泥等均可以在沿线采购或自采解决。施工用钢材、水泥等需外购材料,可经铁路、公路运输到现场,非常方便。施工用一般材料、机具和人员均可到达现场,施工用水、电等可就地解决。上部空心板预制场可在线位附近设置。五、主要材料1、普

13、通钢筋及钢材设计用普通钢筋为R235和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分别为195、280Mpa,其中钢筋直径12mm采用HRB335钢筋,直径12mm一般采用R235钢筋,部分1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技术标准应符合国标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桥面铺装钢筋焊接网采用CRB550级钢筋,钢筋技术标准应符合国标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的规定,钢筋焊接网应符合国标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499.3)的规定。设计中用到的预埋及调平钢板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A),技术标准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

14、规定。焊接钢材应满足可焊性要求。2、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国标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设计采用的钢绞线公称直径为s15.2mm,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 Mpa。3、混凝土C40以上混凝土宜采用不低于425硅酸盐水泥浇筑,所用砂、石料、水的技术质量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文规定。混凝土细骨料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上部预制空心板采用C50混凝土,绞缝、现浇湿接头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需掺入适量膨胀剂),现浇桥面铺装采用C50防水混凝土(防水等级P6)。护栏采用C30混凝土。支座垫石采用C40小石子混凝土。墩柱、墩帽

15、、台帽、背墙、耳墙、台身、承台等采用C30混凝土。桥头搭板采用C30混凝土。钻孔桩基础采用C25水下混凝土。4、伸缩缝伸缩缝采用C系列伸缩缝,本桥左右幅均在桥台处设置GQF-C40伸缩缝。5、支座支座采用板式GYZ橡胶支座,支座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有关国家规定、标准。6、预应力锚具和管道预应力锚固体系采用圆锚体系系列和相应的圆形波纹管系列。建议张拉体系采用与圆锚设备配套的张拉设备。圆锚和圆形波纹管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7、其他材料锥坡及台前铺砌采用六边形混凝土预制块内植草防护。六、设计要点上部结构1、桥型选择及桥孔布置综合考虑路线接线、桥台位置、泻洪及改路要求等因素,方案布置如下:本桥上部

16、结构为416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中心桩号ZK188+843.00/YK188+845.5,起讫里程桩号ZK188+807.98ZK188+878.02/YK188+810.48YK188+880.52,交角为75,桥台处设置GQF-C40伸缩缝,桥梁全长为70.04米。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设计,分别按结构短期和长期荷载组合进行截面应力验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结构强度验算。3、桥面铺装采用10cm沥青混凝土10厘米厚C50混凝土,中间设防水层。4、桥面横坡由墩台帽横坡直接形成,桥梁纵坡由墩台高程差形成。5、预制板底支点处设置调平钢板,进行纵、横向调平,保证与支座

17、水平接触。6、桥面超高变化段,每跨采用跨中横坡值,调整支点处垫石高度,保证4个支点在同一平面内均匀受力,不得脱空。7、桥面排水设置泄水管,并在桥头设置流水踏步。下部结构1、桥梁位于平曲线段,墩台与路线设计线斜交角度为75。2、桥墩盖梁和桥台台帽均采用双悬臂简支梁进行设计,活载分配系数采用杠杆法计算。3、各墩均按柔性墩进行设计,其水平力按集成刚度分配法分配,按控制断面内力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法进行配筋,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法进行裂缝宽度验算。4、钻孔灌注桩按摩擦桩设计,其内力按“m”法计算,按控制断面内力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法进行配筋和验算。5、桥台台后填土内摩擦角按35计算。6、下部桥墩采用双

18、柱式墩、桩基础,柱径为1.2米,桩径为1.3米。7、桥台采用双肋板台,肋板厚为1.0米,承台厚2米,每个桥台设4根直径为1.2米桩基础。8、锥坡及台前铺砌采用六边形混凝土预制块内植草防护。七、施工要点在上、下部结构施工中,有关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上部结构1、上部结构采用通用图设计,详细施工要点见通用图纸。下部结构1、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放样之前,必须对各桥梁墩台控制里程桩号、桩位坐标、设计标高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如发现计算结果与设计图中提供数据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复查。2、基础施工时,若

19、发现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设计文件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部门,以便作适当调整。3、钻孔桩成孔后必须测量孔径、孔位,检查桩底岩层高程和土层状况,只有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灌注混凝土。各项规定和允许偏差如下:轴线偏差:单桩为50毫米倾斜度:小于1/100桩长:不短于设计值4、孔桩应严格清孔,确保混凝土质量及桩基础承载力。5、为确保桩基质量,成桩后应对基桩进行无破损检验,对钻孔桩要求每根桩均须检验,并对桩的均质性进行检测。6、墩柱、桩基的受力主钢筋接头应错开布置,在任一接长(搭接、焊接、挤压接头)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采用搭接时不大于25%,采用焊接、挤压接头时不大于5

20、0%。7、桥墩墩身施工要求尺寸准确,表面平整、光滑,应严格控制墩身施工倾斜度。8、盖梁同墩柱交界处应注意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在浇筑盖梁混凝土前,应仔细清除柱头浮浆、凿毛接触面、冲刷干净。9、墩及台帽顶面搁置支座处必须平整、清洁、粗糙,并浇筑支座垫石。10、墩顶及台帽上支座垫石位置和高程控制要求准确,垫石顶面必须保持平整、清洁。11、由于桥台背墙高且薄,为避免因台帽受力而影响背墙翘曲或开裂,构造上要求在台柱处背墙和牛腿设1厘米断缝。12、台前、台后及两侧锥坡均对称填筑,以防桥台单向受力,造成位移。13、填土分层夯实要求:分层厚度30cm;压实度要求大于95%。14、为减少水平土压力,台后填土不得用

21、大型机械推土筑高和填压的方法。15、台后填土选用透水性良好的碎石土或砂性土,搭板下一定厚度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填筑。16、待台后填土沉降完毕后方可浇筑桥头搭板混凝土。17、台帽纵向钢筋应预先焊接形成骨架,浇筑混凝土前直接将骨架安装就位,再绑扎钢筋。18、浇筑桥台混凝土时,应保证台身与承台、台帽混凝土的结合。其结合面除按图纸要求设置钢筋外,并应清除浮浆、凿毛接触面、冲刷干净,以保证其整体性。19、浇筑桥台背墙时,为保证伸缩缝宽度,根据实际纵坡,适当调整台背的倾角。20、浇筑桥台耳墙、背墙时注意相关预埋钢筋的预埋。21、桥台台帽、桥墩盖梁上的外侧防震挡块应在板梁架设就位后浇筑。钢筋1、钢筋接长时应避开钢筋应力较大处,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接头错开布置。2、对于钢筋直径大于22毫米的HBR335钢筋的搭接采用钢筋挤压连接器连接(设计未考虑其数量)。 其他其它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有关现行标准、规范执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