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3.66KB ,
资源ID:1774279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7427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docx

1、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史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卿文辉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学科的性质和对象,前近代国际关系,中世纪国际关系与主权民族国家的起源,近代国际关系,两次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这门课程的内容丰富,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主要有:1.了解现当代国际关系史的基本情况,获取这方面的基本知识;2. 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问题、观察世界;3.提高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中,要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也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维护世界和

2、平。This course is mainly about pre-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ediev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the origin of sovereign nations, mod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cond world war, Cold War and Postwar Cold Wa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purpose of this cou

3、rse i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earn to use the appropriate perspective to do research and observe the world; improve the students patriotism and internationalism.二、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讨论为辅。课堂讲授主要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史实和观点。在此基础上

4、,进行案例研讨,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类:刘德斌: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专著类:(美)基辛格:大外交(第一版),海南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美)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美)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来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美)比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瑞士)相兰欣: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法)草原帝国(法)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5、两个文明的冲撞(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美)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德)希特勒志愿的刽子手(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美)八月炮火(美)马汉:海权在历史上的作用(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比利时)亨利皮朗: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史(美)查尔斯波伦:历史的见证(美)丹尼尔耶金:石油风云(英)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马可波罗游记王绳祖总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美)邹镋:美国在中国的失败(日)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美)第四帝

6、国的崛起(美)约翰纽豪斯:核时代的战争与和平(美)麦乔治邦迪:美国核战略(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英)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印)尼赫鲁:印度的发现(英)赫伯特威尔斯:世界史纲(美)八十年代中东内幕(美)今日以色列卿文辉:霸权与安全:美国导弹防御史话(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张润:冷战背景下的联美抗苏战略研究冯天瑜:“封建”考论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基辛格:白宫岁月(美)基辛格:动荡年代(美)七大国外交风云录(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资中筠、冯绍雷、刘靖华、陈乐民: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美)迈克尔皮尔斯伯里:美国学者

7、解读中国安全(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澳)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美)雷蒙德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美)罗伯特康奎斯特: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日本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大东亚战争的总结(挪威)文安立: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美)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美)约翰霍

8、尔德里奇: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陶文钊、仲掌生 主编:中美关系100年(美)罗伯特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在谈判中合作(19691989)季平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美)尼克松:领袖们(又名领导者)郭明 主编:中越关系演变四十年李丹慧 主编: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19611973)时殷弘: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现代国际战略十一讲牛大勇、沈志华 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论文类:(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章百家:改变自

9、己,影响世界二十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1、本课程以期末闭卷笔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考核。2、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3、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以下几项构成: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案例讨论,占总成绩的10%,考勤,占总成绩的10%。五、讲授大纲课程导论第一节 国际关系史的学科性质与对象1国际关系史是世界史的分支2国际关系史主要是国际政治关系史3 .国际政治关系史主要是大国关系史4.大国关系主要是西方大国关系:欧洲中心论的合理性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史的价值1 .历史对现实的客观影响:路径依赖2 .主体对历史的主观利用:以史为鉴第三节 国际关系史的分期问题第

10、一章 前近代国际关系概述第一节 区域性而非全球性的国际交往第二节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关系第三节 国际暴力冲突的频繁和残酷第四节 帝国、城邦国家和封建国家前近代国际关系的主体第五节 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阅读书目: 关于古代世界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见:(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142165、351398页;(英)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下),商务印书馆,1997年,327396页;(美)麦尼尔: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1996年,1522页;(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

11、5年,17页;197200页。 关于古代技术限制对于国家间战争的影响,见:(美)麦尼尔: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1996年,1127页。 关于朝贡体系,见:(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文明的冲撞;(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的国际关系与主权国家的起源第一节 昙花一现的前近代主权国家1 古希腊城邦2 中世纪意大利城邦第二节 西欧封建制度1 东西方历史的差异:中国先分后合,西欧先合后分2 “封建”释意3 西欧封建制的内容、特征第三节 天主教会霸权的兴衰与主权起源1 世俗政治的分裂与精神王国的统一2 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3 奥格斯堡和约

12、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要义:教随国定第四节 神圣罗马帝国的衰亡与主权起源1 欧洲历史上的三个罗马帝国2 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3 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的衰亡及其影响第五节 罗马法复兴与主权起源1 罗马法的特征:平等的民法和契约精神2 罗马法对西欧封建制的影响:封建主之间关系的契约化与平等化3 罗马法对中世纪西欧国际贸易的推动: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4 罗马法对近代早期国际法的影响第六节 从封建国家到主权国家的两个演化模式:德意志模式与英法模式1 德意志模式:诸侯领地直接演变为主权国家2 英法模式: 中央王权铲除封建诸侯,演变为主权阅读书目: 关于近代国家即主权民族国家的起源及近代国家区别于前近代国家

13、的特征,见:(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465467页;(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105153页。 关于古代和中世纪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国家形态,见:(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43104页。 关于西欧封建国家及其向主权国家的演化,见:封建名实问题讨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109页;501514页。 关于罗马法的复兴及其对主权国家起源的影响,见:徐国栋:罗马法与现代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29243页。 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

14、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476489页。 关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天主教会的冲突,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450527页;537543页。 关于三十年战争,见:(德):席勒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第三章 近代早期的国际关系(1492年1815年) 第一节 第一批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 第二节地理环境刺激下俄罗斯帝国的崛起 第三节 欧洲的海外扩张与英国霸权的凸现 第四节 欧洲大陆的列强争霸与法国霸权的盛衰 第五节 哈布斯堡王室权势的兴衰与西班牙、奥地利的衰落阅读书目:关于民族、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的多种概念及其涵义,见:(

15、英)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关于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族主义,见: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87136页。关于主权民族国家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见:(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185212页。关于地理大发现和近代早期西方的海外扩张,见: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297387页。关于1812年俄法战争与拿破仑的最终失败,见:(法)特罗亚:神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103204页。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国际关系(18151918年)第一节 维也纳格局与欧洲“百年

16、和平”第二节 英国的世界霸权的持续和早期衰败第三节 德国统一与维也纳格局的终结第四节 民族主义的高涨与第二批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第五节 美国和日本的崛起:欧洲权势衰落的开始第六节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与“东方问题”第七节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第八节 中华帝国的衰落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第九节 工业革命、民族主义对战争的影响第十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阅读书目: 关于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见:(美)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5982页;(法)特罗亚:神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226262页。 关于明清时代中国社会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封闭,见:季平子:从鸦片战争到甲

17、午战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38页;(美)丹尼尔布尔斯廷: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288296页;(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文明的冲撞;(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及马关条约,见:(美)马士、比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355392页;郑洁、刘文鹏:李鸿章外交之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7246页。 关于冲绳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的由来,见:郑洁、刘文鹏:李鸿章外交之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3117页。

18、关于日俄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争夺,见:(美)马士、比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477493页;郑洁、刘文鹏:李鸿章外交之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71290页;321327页。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见: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147178页。第五章 二十年危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第一节 四大帝国的崩溃与第三批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第二节 凡尔赛体系与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三节 华盛顿体系与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四节 国际联盟的悲剧与理想主义的破产第五节 “大萧条”对国际体系的灾难性影响第六节 美国的退却、英法的虚弱、德国的复兴与苏联的

19、崛起阅读书目: 关于凡尔赛和约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见: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195220页。 关于华盛顿会议,见:(美)马士、比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657680页。 关于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民族文化的关系,见:(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节 欧洲战争前夜的最后博弈:从慕尼黑到苏德条约第二节 欧洲大战的爆发与德国的早期胜利第三节 苏德矛盾、德日矛盾与苏德战争第四节 第二战场的开辟与德国的战败第五节 美日矛盾的激化与太平洋战争第六节 抗日战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日本战败第七节 二战的影响:欧洲权势的终结

20、与洲级大国美苏的兴盛阅读书目: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西方民主国家、德国与苏联的三方博弈(包括慕尼黑协议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见:(美)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259324页;(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风云紧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年,253368页。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总体战性质及其后果,见:(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975页。 关于纳粹的反犹主义和大屠杀,见:(美)丹尼尔戈德哈根: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新华出版社,1998年。 关于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与战后东南亚独立之间的复杂关系,见:大东亚战争的总结,新华出版社,1997年,

21、199270页。 关于民国时期中苏关系中的新疆问题,(俄)加列诺维奇:两大元帅:斯大林与蒋介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65179页。 关于外蒙古问题,见:(俄)加列诺维奇:两大元帅:斯大林与蒋介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60164页。第七章 冷战第一节 冷战的起源第二节 美苏冷战第三节 中苏从结盟到对抗第四节 中美从对抗到准结盟第五节 欧洲一体化与西欧的有限复兴第六节 战败国现象:德国和日本的复兴第七节 殖民体系的终结与第三世界的出现第八节 冷战中的热战: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第九节 中国的开放、苏东剧变与冷战终结第十节 核武器、大国战争的终结与国际关系民主化阅读书目: 关于冷战

22、时期的美苏军备竞赛,见:(美)麦尼尔: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1996年,394419页。 关于古巴导弹危机,见:(美)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新华出版社,2003年,162183页。 关于冷战时期的美苏战略武器谈判和反弹道导弹条约,见:(美)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新华出版社,2003年,237278页。 关于冷战中西方国家的和平诚意,见:丘吉尔、杜勒斯、尼赫鲁、艾森豪威尔、戴高乐、肯尼迪关于和平共处和人道主义的言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年。 关于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及其国际政治影响,见:(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上,江苏人民出版社,761

23、21页。 关于雅尔塔协定,见:(挪威)文安立: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34页。 关于新中国与苏联结盟的背景和过程,见: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32264页;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1877页。 关于朝鲜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见: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82329页。 关于1958年中苏关系中的长波电台、共同舰队事件,见: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74399页;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

24、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372398页。 关于中苏关系的恶化的原因、背景、过程与中苏冷战,见: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189475页;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年,464485页。 关于中苏冷战的结束,见: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476550页。 关于20世纪50至60年代的中美冷战,见:姜长斌、(美)罗伯特罗斯: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421456页

25、。 关于1970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进程,见:(美)罗伯特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在谈判中合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2271页;张润:冷战背景下的联美抗苏战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14年,1364页。 关于中美建交进程及80年代的中美战略合作,见:(美)罗伯特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在谈判中合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60217页。 关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三个重要文件,见:上海公报、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公报,以上文件载于:(美)霍尔德里奇: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319336页。 关于印度支那战争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见

26、:张润:冷战背景下的联美抗苏战略研究,九州出版社,2014年,85120页。 关于第三世界与冷战和国际新秩序的关系,见:李琮:第三世界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374420页;451481页。 关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冷战结束中的作用,见: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705744页。第八章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990年以来)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第二节 美国霸权的由盛转衰与多极世界的显现第三节 中国的崛起与“中国威胁论”第四节 俄罗斯的衰落与复兴第五节 日本的停滞和内政的保守化第六节 欧洲一体化的深化与欧盟东扩第七节 非传统议题的凸显1文明冲突与恐怖主义的肆虐2多民族国

27、家的解体趋势与民族分离主义3失败国家与人道主义干预问题4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5意识形态冷战的残留:人权问题6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政治阅读书目: 关于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遏制派和对华接触派各自的基本观点,见:(美)理查德伯恩施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19183页;195212页。 关于冷战结束后中国对美国强硬政策的政策应对:参见:“江泽民主席谈中美关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两文均收录在(美)理查德伯恩施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新华出版社,1997年)中,111页。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困境和安全外交,见:(

28、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新华出版社,1997年。 关于冷战后俄国国内的“中国威胁论”与中俄领土问题,见:(俄)加列诺维奇:两大元帅:斯大林与蒋介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721页。 关于日本右翼对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的看法,见:大东亚战争的总结,新华出版社,1997年,271448页。 关于冷战后世界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及恐怖主义,见:(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110122页;189198页;230241页;275200页;杨曼苏: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0113页;冯绍雷等: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下),三联书店,2000年,318340页。关于冷战后世界的民族分离主义,见:杨曼苏: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4089页。六、教学时数分配(注:以下课时安排是一学年)章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学时2610108810108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