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89.50KB ,
资源ID:17782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782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与对策.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与对策.doc

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与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与对策 姓 名: 专 业: 财务管理 学 号: 指导教师: 郑州学院二一四年五月 目 录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概况11.1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系统11.1.1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11.1.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11.2 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理论介绍21.2.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含义及特征21.2.2 国内外关于财务造假的相关研究22 实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42.1 案例简介42.2 鲁北化工财务造假行为分析42.2.1 违法披露财务信息42.2.2 虚减负债,虚增资产42.2.3 少计收

2、入,多计费用52.2.4 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53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影响及动因63.1 财务造假的手段63.1.1 虚购交易,操纵利润63.1.2 调节收入费用,操纵利润63.1.3 不恰当地利用关联交易准则虚构利润63.1.4 其他操纵利润、调节资产行为63.2 财务造假的影响73.3 财务造假的动因83.3.1 经济因素的驱动83.3.2 政治利益驱动93.3.3 治理结构不健全94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治理措施与建议114.1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114.1.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114.1.2 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114.1.3 完善董事会制度,提高决策效率114.2 完善公司外部治

3、理结构124.2.1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124.2.2 完善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125 结 论146 致 谢15参考文献16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与对策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一个普遍的现象。财务造假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危害,已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的公害。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于八九十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之下,转轨经济和新兴资本市场这一双重特征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不相对规范、隐含各种财务造价行为的市场。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

4、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概述,包括财务造假的来源渠道、含义、特征以及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第二部分用鲁北化工实例探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第三部分从手段、影响和动因三个方面来详细描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第四部分阐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治理措施与建议;第五部分总结;第六部分参考文献、感谢信。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造假 手段 动因 对策 LISI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MOTIVATION AND STRATEGIES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ime, a listed company in todays global f

5、inancial fraud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stock market. Financial fraud not only caused huge losses to investors ,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also produce great harm, has become a nuisance States securities markets. Chinas

6、 stock market produced in the eighties and nineties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emerging capital markets in this double feature determines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is not a relative specification, the implied cost of a variety of financial mark

7、et behavior.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issue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repor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companys financial fraud listed, including sources of financial fraud,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

8、eoretical researches in this area; second part of the instances with Lubei Chemical Analysis of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third part means, influence and motiv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to describe in detail the phenomenon of financial fraud ; part IV describes the

9、 listed companys financial fraud control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part V summarizes; part VI reference, thank you.Key words:List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Means; Reason; Strategies 前 言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动因,运用各种渠道、方式铤而走险地实施财务造假行为,舞弊行为的不断曝光,引起了市场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不仅误导了投资

10、者的投资决策,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而且破坏了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秩序,是资本市场面临严峻的信誉危机。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已经是一件关系我国健康发展的大事,关系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美好未来。所以深入了解财务造假相关理论,详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对症下药,寻找出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要求。解决好这一敏感问题,不仅有利于维护好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有序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发展。 正文中首先介绍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概况,了解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相关经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利于明确责任,查找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源。其次运用鲁

11、北化工财务造假这一真实案例,简要片面性地陈述了财务造假的部分情况。最后着重阐述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影响、动因与治理措施。由于时间紧凑,材料准备地不是很充分,真正解决财务造假行为,还需后期深入研究调查分析。个人研究层次有限,政府部门应联合团体,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遏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实现经济市场健康的发展。III 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概况1.1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系统1.1.1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不同的人员取得市场经济的信息不同,充分获得信息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反向选择,例如投资者可

12、能不了解投资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管理者的管控能力。第二种是道德风险,例如投保人一旦决定投保,往往他们将不会尽力去减少自身损失,管理者也可能不顾小股民的利益而争取股东利益最大化。从以上情况来看,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交易中的一些人不能意识到另外一些人采取的可能涉及各方利益的行为。 信息披露制度,即公开披露制度,指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遵循法律规定将其财务经营状况等信息和相关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开,目的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 信息不对称以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合理不完善,必然会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发生,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13、、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信息,也不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1.1.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主要是由上市公司、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和相关监管机构组成。其中,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掌握着信息的来源,在该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公布之前,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要对其会计信息进行重新审定并作出审计意见。在各个环节中,上市公司和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还要接受其他一系列监管机构的监管。例如: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告在格式和内容上必须满足监督机构的要求,同时需将财务报告送递监督机构备案;在审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过程中,独立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状况、执业资格等也处于相关监督机构的监督之下。1.

14、2 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理论介绍 依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实质上是一系列契约的总和,而且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复杂的利害冲突。由于经济人追财逐利、契约不完善以及部分契约是以会计数字为基础,契约关系人(如高管)就有动机和机会进行造假,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1.2.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含义及特征 财务造假是指有关经济人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目标所采取的违反国家有关制度,或虽然未违反国家法律制度但违背经营活动这一客观事实,致使披露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行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管理层为主体。尽管公司各个层面都会出现财务造假行为,但管理层在舞弊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假如普通员工舞弊,除非

15、事先串通或经管理层授意,否则公司内控制度均能有效预防或事后核实,而管理层造假往往经过事前的精心设计和事后的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都难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通常会利用集体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造假,然而由于其“战线”过长,破绽较容易被察觉。(2)以会计数据为造假的客体。财务造假行为不论以何种目的、形式出现,最终都会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和资产实物等会计信息载体之中反映。造假的方式多样,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运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等,但总之还是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3)表现出行为的连续性。造假行为是有步骤、有计划、系统实施的,所以其必然涉及到几个会计

16、期间,而在一个年度内很难出现。比如上个会计期间大量计提坏账准备,下个会计期间则大量转回来提高利润。(4)未能改变企业盈利状况的真实性。财务造假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的会计数据,因此不会也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企业真实的盈利状况。相反,造假带来的不真实信息会妨碍正常的经营决策。1.2.2 国内外关于财务造假的相关研究(1)机会、压力、借口三角理论该理论由美国会计学会会长 Albrecht 提出。认为企业造假是因为舞弊的机会、压力和借口三要素的存在,缺少三要素之一都不能形成财务造假。因此,仅仅凭借建立内控体系并不能消除舞弊的机会,还要消除压力和借口两要素才能真正抑制企业造假。(2)CONE四因子理论该理论提

17、出,舞弊由G(greed)、O(opportunity)、N(need)、E(exposure)四个因子组成,各因子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同决定企业造假的风险程度。上述四个英语单词翻译成汉语,即造假人员有贪婪之心,在需要大量金钱时,只要存在机会并认为事后不易被发现时,他就一定会造假。(3)企业造假风险因素理论现任美国注册舞弊审核会长(Bologna)提出风险因子论。他认为,企业舞弊由特殊风险因素(道德素质、动机)和一般风险因素(造假时机、被发现的概率、舞弊后处罚的性质和程度)两大类因素构成。此理论借鉴和总结了前两个理论,成为目前为止最为完善有关财务造假成因的理论。2实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18、2.1 案例简介 鲁北化工(代码600727)全称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自上市以来,鲁北化工一直以高效、节能、无污染的“循环经济”为宣传亮点,高举循环经济这面旗帜在中国经济市场中横行一时,又同鲁北集团携手打造“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股票曾为广大投资者所追捧,成为当时“内地最具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之一。但在2001年后,公司业绩连年下滑,由微利逐步转向巨亏,曾经的百强公司逐渐沦为2007至2009三年连续亏损的垃圾公司。2008年初学者曾质疑其粉饰年报,2009年公司的信息披露又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嫌疑,被证监会济南稽查局立案。可想而知的是,其财务造

19、假行为也逐渐浮出水面。2.2 鲁北化工财务造假行为分析2.2.1 违法披露财务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某个会计年度,如果上市公司预计经营业绩发生亏损或者大幅变动的,应当及时对外进行业绩预告。鲁北化工于2009年4月30日发布会计年报,表示净利润亏损6.7亿元,是去年亏损额的60余倍。大额亏损的业绩预告在年报发布的前8天公布,并且业绩预告只预告亏损,对亏损幅度并未做重点说明。令人疑惑的是,2008年第三季度尚且盈利1299万元,第四季度亏损额竟高达6.7亿元,即使扣除其实际计提的各种减值准备5.01亿元,第四季度仍有1.69亿元的营业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进行临时公告,然而鲁北化工并

20、未公布任何相关信息。此外,鲁北化工对2008年末1.4亿元垫款、关停小电厂及相应的补偿措施等信息,均未及时向投资者发布,属于重大事项未披露严重违背了上市公司披露财务信息的相关规定,势必误导投资者。2.2.2 虚减负债,虚增资产 在鲁北化工2005-2007年的财务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报表始终显示有4亿多的货币资金,资产负债率都很低,经营状况良好。然而现实情况却迥然不同,2005年、2006年、2007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净利0.1亿元、0.01亿元、0.02亿元,经营欠佳,且大股东股权早已被司法冻结,公司还出现欠缴税款,拖欠工资、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如此怪像只能有一种可能:虚减负债、虚增资产。2

21、.2.3 少计收入,多计费用 2009年4月30日,鲁北化工发布巨亏年报,2008年前三季度尚且盈利1299万元,第四季度亏损6.9亿元。面对外界的质疑,公司称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计提了大量的减值准备。不管公司如何解释,在年末做如此大的会计操作难免有操纵利润之嫌。我们深入分析便可发现,鲁北化工在2007年已经陷入亏损,2008年要想实现盈利,可能性很小,所以干脆一次亏个够,以避免3年连续亏损致其退市。2008年年报显示鲁北化工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36亿元,营业成本2.62亿元,如此大的差异以各种理由是解释不通的,公司很可能是历史的潜亏在第四季度释放。比如收入方面:第三季末的预收账款为0.33亿

22、元,第四季末则增加至0.51亿元;费用方面:第四季度管理费用0.46亿元,前三季度管理费用总和仅0.14亿元,比前三季度总和的三倍还多,所以不能否认其有提前确认费用推迟确认收入的嫌疑。2.2.4 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 鲁北化工2007年年报显示,从鲁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获得销售收入2.5亿元。而鲁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是由鲁北集团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2006年从鲁北化工购进电、碱、蒸汽等0.168亿,2007年增至2.627亿,2008年0.028亿元。 2005年5月开始建设100万吨/年氧化铝及配套热电项目,预计总投资13.8154亿元,而2007年正是该项目需求大量资金的关键时期,故

23、很可能这些关联交易只是幌子,真实背后是通过关联交易为关联方提供大量资金,鲁北化工正是通过此种手段非法向鲁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转移资金2.5亿元。3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影响及动因3.1 财务造假的手段3.1.1 虚购交易,操纵利润虚构交易往往表现为伪造收入,公认为欺骗性最大、性质上最为恶劣的一种财务造假的手段,最近几年发生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最惨重的财务欺诈案件,几乎都是使用虚构交易这一手段制造的。 3.1.2 调节收入费用,操纵利润(1)提前确认收入。会计学基础中将会计信息加工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我们从中发现,首先是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然后才逐步过

24、渡到最后的信息报告,只有正确的交易和事项的确认,才能谈到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财务造假大部分都没有正确地确认交易和事项。 (2)利用投资收益等一次性所得调节利润。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首次发行股票、配股、增派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及企业债券、向银行申请贷款、恢复上市资格、解除特别处理等,证监会都有硬性指标。当企业经营不好而又想进一步融资或解除特别处理时,就会为了满足这些硬性指标,依赖一次性所得而操纵利润。(3)将费用资本化来调节利润。根据会计上费用与收入配比原则,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必须抵减收入。如果把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资本化,会减少以后多个会计期间摊销的费用金额而夸大当期

25、利润。 31.3 不恰当地利用关联交易准则虚构利润 不是所有的关联交易都违反市场规则而被法律所禁止,但曾经被上市公司(如鲁北化工)广泛利用来实施利润造假。毫无疑问,造假的最终的目的是促使自身效用最大化。3.1.4其他操纵利润、调节资产行为除存在以上几种财务造假手段外,有些上市公司采取下列手段达到目的:子公司、空壳公司的妙用;不按规定披露重要信息;私设小金库等。收集一些2008年以来证监会公布的处罚公告发现,几乎所有受处罚的上市公司均存在着隐瞒会计数据、不及时或虚假披露等含混进行信息披露的问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要求对所有投资者负责,任何存在较大的未知风险都应向公众披露,而不是积极采用各种造假手

26、段来掩盖事实。3.2 财务造假的影响 无论造假者采用何种舞弊手段,但最终还是要表现在财务报告上。财务报告造假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相关经济主体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削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是以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前提的,而造假行为必然会误导市场,造成资源的逆向配置。 (2)不利于投资者决策。投资者若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带来巨大损失。久而久之,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必然会危害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3)经济业务往来机构受害。上市公司造假曝光后通常面临轻则罚款,重则破产,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境遇,因此同上市公

27、司有经济业务往来的机构(如提供借款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商业信用的供货商、签订合同的客户等)必然深受其害。 (4)相关中介机构受损失。如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每年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之前要出具审计意见,一旦审计过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就不得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5)公司内部人员受重大打击。上市公司造假曝光后,会被证券监管机构处以巨额罚款,名誉扫地,对于公司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公司高管有所损失外,一些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凡参加养老基金、员工福利计划、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员工在经济上将遭受重大打击。 (6)带来公司诚信缺失的危险。在我们看来,上市公司一般是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值得长期投资

28、的企业。倘若上市公司都敢实施财务造假行为,试想那些非上市公司造假的可能性不是更大吗?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将会失真,企业融资将会变得很难,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3.3 财务造假的动因3.3.1 经济因素的驱动 来自个人方面的动因:(1)企图获得更高的报酬。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热衷于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经营者极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两个群体的目标冲突导致了舞弊的可能性。为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各上市公司普遍推崇股票期权,让经营者也能够分享公司部分剩余收益,使得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相联系,从而激励经营者们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业绩。然而经营者常常为多分

29、红利、提高年薪在报表上动手脚,操纵上市公司的业绩以抬高股价,满足私欲。(2)为个人晋升提供条件。央企上市公司领导的经营业绩就是代表国家资本出资人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政绩,实行职位晋升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制,这种考核制度势必会推动一些国企高管粉饰财务报表,以获取晋升机会。(3)面临业绩考核的压力。我们都知道,企业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度都会制定业绩目标,而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市场多种因素影响,难以保证净利年年增长,然而又要满足业绩考核的指标。公司管理层就篡改会计数据,实施财务造假。 来自企业方面的动因:(1)为继续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公司上市后,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业务范围的拓展,其对资金需求也呈持续增长的态

30、势,因此有着强烈的再融资要求。但是我国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政策较为严格,要综合考虑公司近几年的经营状况,信誉等级等各个方面,此外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银行存、贷款准备金率,使得上市公司的融资更加困难。与此相比,通过配股进行融资则显得相对容易,成本也相对较低。为了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融资上市公司的质量,保护广大投资者权益,中国证监会对配股资格限定了一些条件,例如要求近3年连续盈利,看似很严格,但同时取消了前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的限制。即使限制有所放松,但有些上市公司还是无法达到配股融资的基本要求,面对眼前发展的机遇,只好铤而走险,求助于会计造假。(2)避免被亮起“红灯”。中国证监会为了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对上市公司实行股票发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简称ST)制度,特别处理是指“当上市公司出现各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