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0.84KB ,
资源ID:1778864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7886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药现代化.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药现代化.docx

1、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现代化目的要求1 掌握中医药现代化的概念和重点领域2 熟悉中医药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一、中医药现代化的概念、背景、意义 中医药现代化的概念中医现代化按照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满足时代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优势和特色,使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和升华,成为具有当代科技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药现代化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 中医药现代化的背景、意义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医学领域出现的巨大转变1 疾病谱的变化 感染和营养失调代谢和调控失常 2 老

2、龄化社会的形成 2000年中国老龄人口1.3亿,占总人口10,平均寿命74.1岁3 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4 健康观念的转变 中医药学的优势1 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 中医学的生命观、健康观、整体观、“以人为本” 2 个体化的诊疗体系 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3 整体综合调节的医疗手段和方法 中药复方的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调节 非药物疗法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4 丰富系统的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 天人合一、法于自然、形神共调的养生保健理念和实践经验5 浩瀚的古典医籍文献信息资源 8000余种古代医籍文献,蕴藏着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6 融自然、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学科特色 富含中华民族

3、的古代科学深厚底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制约中医药优势发挥的关键问题1 技术手段落后,现代科技含量较低 四诊,中药性味归经、气机升降、君臣佐使等2 缺乏现代社会可以接受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药物质量标准,各种疗法的技术标准3学科的现代科学基础薄弱 诊断仪器,实验研究,统计方法4 “以病为本”的办院观念和模式的束缚 中医药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地位 中医药重要、关键作用初级保健体系:乡村医生1009665名,40-60%使用中医药中医药简、便、廉、验7000余所西医院,药品收入中药约占30非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正骨等养生、康复、保健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世界1的卫生费用世界22人口

4、医疗保健2003年10月WHO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国际研讨会”:中医抢救了很多SARS患者的生命;在预防和恢复期治疗方面,中医有其独到之处;中医配合治疗SARS经验可作为其他国家防治传染病的参考防治SARS费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中医药治疗 5000元/例 西医药治疗 510万元/例2000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与中医医院部分病种住院医疗费用疾病名称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均住院日 人均住院费 均住院日 人均住院费脑血栓 18 6566 20.65 4364急性心梗 15 10489 17.85 5278肺炎 13 4781 12.52 2589慢性肾炎 16

5、 6970 18.75 3724胃癌 22 16918 32 11434急性阑尾炎 7 2367 6 1041支气管肺炎 7 1227 8.13 1251中医药治疗优势20世纪90年代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 统计:乙肝重叠甲肝疾病死亡率1988中国上海 1983-1988美国本土以中医药为主治疗 以西医药为主治疗0. 05 11.7%1 234中医药毒副作用较少1998年 美国药源性反应住院抢救2160000人19491999 中国中药毒副作用报道 5000 例,多属用药不当惠及13亿人口医疗卫生体系的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系统先进的生命科学认知体系中医药学重视作为生命整体的人以及人与自然

6、的协调关系中医药来源于自然,取法于自然中医药学主张“治未病”,防重于治中医药学注重养生保健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中医药学曾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世界医学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二、 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及其重点领域、重点任务 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超越传统 、规范表述 、建立标准 、融会新知 中医药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基础研究: 重大基础理论研究 方法学研究 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临床研究: 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疑难病证的中医药防治 情志疾病的中医药防治 养生保健康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基础性工作 中医药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1 重大基础理论研究973 基础理论研究 证候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相关的基础研究名

7、称负责人证候规范与辨证方法体系的研究王庆国朱文峰缺血性中风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研究高颖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研究王阶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田金洲李林血瘀证的蛋白质组学与家系研究王伟赵和平证候的信息处理与复杂系统模型研究季梁西广成基于哲理数学的证候规范研究孟凯韬腕部桡动脉脉象与心血管状态关系的研究鲁传敬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名称负责人组分配伍与饮片配伍的相关性研究郑虎占中药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方法基础研究瞿海斌中药组分的体内变化过程及配伍对其影响的研究李川中药组分配伍作用模式的基础研究张伯礼冠心号基因水平的配伍规律研究张荣利李连达基于体内直接作用物质的类方配伍研究王喜军

8、(1)方剂药效物质研究 方剂药效化学基础及作用原理研究 (2)方剂物质分离分析及活性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方剂药效化学基础及作用原理研究 (3)方剂配伍和多靶点整合调节的作用机制研究 方剂药效化学基础及作用原理研究 已完成的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选择疗效确切的五个代表性方剂,在基本搞清其药效物质和作用原理的基础上,开展主组分、主靶点、主效应相关性研究,寻求研制增效减毒、安全可控的现代中医方剂;提出了组分中药思想,中药组分配伍研究不仅可集中药性优势,提高制剂质控水平和临床疗效是创新中药研究较理想的模式。该项研究在方剂药效物质制备、方剂化学指纹图谱检测及分析方法、中药活性筛选及评价体系、计算

9、机与信息等多个关键技术上取得进展,建立了相应的技术平台,实现了由饮片经验组方过渡到在经验基础上的组分实验组方。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重大进展,从思路和方法上均有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 名称负责人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及治疗对策吴以岭通络方药对络气郁滞(或虚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失调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作用研究王克强通络方药对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完整性及心肌组织保护作用研究杨跃进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作用机制研究刘志民通络治法代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及综合评价吴伟康针刺效应与经络功能的科学基础丁光宏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朱汉章穴位效应规律

10、的研究朱兵通络方药对络脉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吴宗贵通络方药对络脉绌急与血管痉挛作用研究曾定尹通络方药对脑缺血损伤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微血管机制研究李澎涛建立对提高血管病变防治水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理论学说“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病证结合血管病变动物模型及药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开展通络方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完整性保护作用研究;突破目前以活血化瘀治疗血管病变为主的研究现状,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名称负责人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王琦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徐志伟中医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方

11、法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李平罗国安中医各家学说及其理论创新研究曹洪欣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潘桂娟中医五脏理论创新性及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王文奎李峰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流,进行系统梳理;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和体质理论进行深化研究;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开展治疗疑难疾病的研究。 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研究(1)现代中医“四诊”多维信息集成式诊断系统 (2)功能性检测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3)中医临床疗效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 重大基础理论研究(1)基于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中医药研究新模式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2)中医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 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3)中医药古

12、代文献资源系统研究开发工程 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重大基础理论研究(1)循经感传现象的机理研究 经络研究与针灸作用原理研究(2)经脉脏腑相关规律性和联系途径的研究经络研究与针灸作用原理研究 (3)针刺调整慢性病理痛和针药复合麻醉的机制研究 经络研究与针灸作用原理研究(4)针灸调整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机理研究 经络研究与针灸作用原理研究2 临床研究重大疾病: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糖尿病、老年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性病、药物依赖性疾病。疑难病证 :慢性骨髓炎 、前列腺病变及性功能障碍 、血液病 、多脏器衰竭 、癌前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脏器的慢性纤维化病变 。养生保健康复:老年人 、

13、更年期妇女 、亚健康 、中医适宜技术 。 中药现代化重点领域基础性研究: 中药材资源及质量研究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 中药药理学研究 中药毒理学研究 中药制剂学研究 中药应用理论研究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基础性研究中的应用系列标准规范: GAP、 GMP 、GLP、GCP、GSP等知识产权保护 重点任务基础性研究 中药材资源及质量研究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利用中药种质资源研究:药用植物11146种 濒危珍稀植物389种药用动物1581种 药用矿物80种绿色中药栽培技术研究:解决中药重金属超标及中药材农药残留量中药质量研究中药材道地性系统研究中药材质量标准化研究中药材采收、加工、贮藏、运输的相关性

14、研究中药质量检测方法中药饮片及炮制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单味中药的化学研究:有效部位、有效成分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超临界萃取、指纹图谱、气/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中药药理学研究疾病、证候、病证模型的建立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毒理学研究中药临床应用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肝肾功能不良禁忌等中药复方有毒成分研究有毒中药的开发利用中药制剂学研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中药应用理论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剂配伍理论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基础性研究中的应用体外植株培养和试管繁殖、液体培养和大规模生产、毛状根培养和增殖技术、基因工程、药用植物育种等系列标准管理规范(药品安全、有效及质量

15、稳定、可控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GAP( Good Agriculturing Practice)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LP (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SP( Good Supply Practice)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医药现代化 中药专利保护 发明专利:产品发明、方法发明、用途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中药商标保护 著作权 文学作品、口述作品、工程设计 产品设计图纸、产品说明书、计算机软件 络病理论研究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应用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其中5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研制出络病理论指导下心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系列国家新药。出版了国内首部系统论述络病理论的专著络病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