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7.57KB ,
资源ID:1782849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8284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大学马原真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大学马原真题含答案.docx

1、重庆大学马原真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试卷 2010 2011 学年 第一学期题库开课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课程号: 01001030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120 分钟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抽30道(每小题1分,共30分,答案填在格子中,不填没有分)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D哲学是( )A, 关于本体的学说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解释自然和社会的观点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B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作明确概括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2、D,毛泽东3,C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标志在于其具有A,客观性 B,矛盾性 C,实践性 D,社会性4,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关于本体的学说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解释自然和社会的观点 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5,ABCD多选:马克思主义是指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 C,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伟大学说 D,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E,马克思一人独创的学说6,B哲学上的党派斗争是指(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

3、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斗争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 7,D主张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8,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对立的焦点是( )A, 事物是否可被认识 B,是否承认事物有运动C,认识是否能动反映 D,主张联系和孤立的对立 9,D主张物质只有机械运动的观点是( )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黑格尔的观点10,A主张物质没有运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D,黑格尔的观点 E,诡辩论 F,无神论11,D对意识的作用,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 )A,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 B,强调物质的作用 C,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D,根本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12,D“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质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3,A对意识的作用,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 )A, 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 B,片面强调物质的作用 C,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D,根本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14A真理的一元性就是真理的唯一性。这是( )A, 唯物主义真理观 B,唯心主义观点 C,旧唯物主义观点 D,诡辩论观点15A真理的本性是(

5、)A, 正确性 B,主题性 C,有用性 D,价值性16,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可知论的本质区别在于A,是否主张事物有内部矛盾的区别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区别17,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是( )A, 唯物和唯心的对立 B,是否承认事物内部有矛盾的对立C,世界是否可知的对立 D,主张联系和孤立的对立 18,B揭示事物的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规律19,C揭示事物发展道路的规律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关于联系和发展

6、的规律20,D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A,诡辩论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C,旧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法观点21,C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主要反映了A,人们的政治关系 B,人们的经济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的劳动能力22,B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基础的关系是A,政治关系 B,生产关系 C,阶级关系 D,思想关系23,D一切社会意识所共有的本质特征是A,它们具有阶级性 B,它们一视同仁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服务C,它们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D,它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4,A改革开放政策体现了A,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C,发展中有曲折的理论 D,矛

7、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25,B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最重要的决定作用的是( )A,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 D,不同时期的领袖人物26,B阶级斗争是是( )A,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规律 B,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D,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27,A贯穿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中的基本矛盾是()A,私人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商品与货币的矛盾28,C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是( )A,货币 B,工资 C,剩余价值 D,资本家节约消费

8、29,B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A, 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剩余价值再生产 D,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30,A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与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资本有机构成高所获剩余价值多B,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对其都没直接影响C,资本有机构成低所获剩余价值多D,资本家在不断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31,C资本的本质是( )A,货币 B,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C,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工资32,C选出资本家最想获得的剩余价值形式(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33,C剩余价值律率反映的是( )A,工人工资增长的程度 B,劳

9、动力价值的增长程度 C,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程度 D,资本增殖的程度34,B创造商品价值的是( )A,社会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具体劳动35,C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基本形式是获取( )A, 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垄断高额利润 36,选出资本有机构成最低的产业( C )最高的产业( A )。A,机械制造业 B,烟酒行业 C,纺织行业 D,食品行业37,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是实质( )。A,生产的产品太多 B,生产的产品太少C,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尖锐化 D,生产相对过剩38,B在构成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劳动者

10、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E, 科学管理39C阶级划分的标准是( )A,人们在社会中的表现 B,人们思想觉悟的高低 C,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多少 D,对社会贡献的大小40,B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 )A,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41,D邓小平曾说过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这是指的( )A,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 C,私人垄断时期的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时期的资本主义42,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关系是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有时成正比例

11、D,有时成正比例43,D货币的本质是( )A,有价值 B,有使用价值 C,可以购买劳动力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44,C选出资本家最想获得的剩余价值形式(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45,B商品的价格总是随商品的供求情况发生波动,这说明( )A,商品的价格背离价值 C,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B,正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D,商品的效用决定商品的价格46,B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 劳动生产率与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有时成正比例 D,有时成反比例47,B资本家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而多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12、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垄断高额利润 48,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的是( )。A,生产的产品太多 B,生产的产品太少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非常有限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答案填在格子中,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10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已形成( ABCD )等成果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ABCDE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了A,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内核 B,康德的辩证法 C,原子论观点D,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 E,本

13、体论3,ADE客体的属性有( )A,客观性 B,社会性 C,意识性 D,实践性 E,对象性4,BCE主体的属性有(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意识性 D,实践性 E,能动性5,DE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 黑格尔唯心主义 B,柏拉图唯心主义 C,王阳明唯心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 E,客观唯心主义6, CDE构成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是( )A,生产资料 B,劳动者 C,科学技术D科学管理 E,社会分工、协作 7,BCD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 )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E,社会意识可以

14、脱离社会存在而永远独立存在下去 8,ABCD价值形式经历了( )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 E,国际货币9,ABC实践的基本特征是( )A,自觉能动性 B,客观物质性 C,社会历史性 D,科学性 E, 主体性10,BC资本积累的原因是( ) A,资本家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 B,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C,能在竞争中获胜 D,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E, 为了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11,AC选出违背辩证法内容的命题(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阿基里追不上乌龟D,万物皆流,无物常住E,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12,ABD实践的基

15、本形式包括( )A,科学实验 B,生产斗争 C,教育事业 D,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 E, 卫生事业13,AD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最根本的局限在于( )A,缺乏实践的观点 B, 缺乏人民群众的观点 C, 缺乏真理的观点D,缺乏辩证法的观点, E, 缺乏理性认识的观点14,ABC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包括(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生产方式 D,社会意识 E,人民群众 15,BD选出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的内容( ) A,利润 B, 超出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D,加大劳动强度而多获得的剩余价值 E,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所少获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16,ABC

16、E选出符合商品条件的内容( )A,具有使用价值 B,一定是劳动产品 C,有价值 D,必要的包装 E,用作交换的产品17,ABCDE货币的职能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4题, 20分)1, 没有人就没有客体2,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4,对商品进行价格低进贵卖是商人成为资本家的基本途径(简答题5小题就是答案)5,哲学就是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6,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此没有人也有真理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对立统一8,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变,

17、价格就会马上跟着发生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阐述下)2简述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3,简述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简述量变质变的相互关系5,为什么资本家要花钱去购买劳动力 用可变资支付本劳动者报酬,榨取剩余价值(再具体阐述)6,简述超额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相对剩余价值五、论述题:(12分)1.试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 通过比较说明社会存在的内容中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题(B)贸行学院哲学系重庆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院 系 年级 姓名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8、1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关于本体的学说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马克思一个人的哲学观点 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C3,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B,世界是否运动变化 C,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 D,世界是否可知B4,哲学上的路线斗争是指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C,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斗争

19、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C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存在 D,发展性C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标志在于其具有A,客观性 B,矛盾性 C,实践性 D,社会性C7,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A,语言 B,劳动 C,人脑 D,心理A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次做出明确概括的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C9,“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重庆大学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D10,对意识的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错误在于A,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 B,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C,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

20、能动作用 D,根本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A11, 发展是A,标志一切事物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B,物质存在的形式 C,包括事物前进、上升和倒退、下降的过程 D,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过程C12,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是A,某些社会发展的规律 B,仅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作用的规律 C,在一切社会都起作用的规律 D,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规律B1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诡辩论 D,无神论C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A,运动绝对性的观点 B,运动具有相对性的观点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15,规律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A,本质的、必然的

21、联系 B,普遍的、永恒的联系 C,间接的、短暂的联系 D,相对的、偶然的联系A16,揭示事物发展形式的规律是A, 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物质转化规律D17,矛盾的根本属性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A18,改革开放政策体现了A,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C,发展中有曲折的理论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19,揭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是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C2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2、是A,矛盾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21,认识的本质在于A,能动反映 B,主观创造 C,科学评价 D,自由选择A22,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A,辩证法的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诡辩论观点C2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统一的观点B2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2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25,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主要反映了A,人们的政治关系 B,人们的经济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的劳动技能B26,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基础的关系是A,政治关系 B,生产关系 C,阶级关系 D,思想关系B27,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科学技术 B,社会基本矛盾 C,阶级斗争 D,社会革命B28,一切社会意识所共有的本质特征是A,它们具有阶级性 B,它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们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D,它们一视同仁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服务D29,国家的实质是A,暴力统治工具 B,服务机关 C,经济组织

24、 D,政治组织C30,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国家政权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错选,漏选不得分)题 号12345答 案1,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有( )A,宗教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D,黑格尔唯心主义 E, 贝克莱唯心主义2,哲学具有( )等特点A, 时代性 B,民族性 C,科学性 D,客观性 E,革命性3,下列科学成果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的有(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细胞学说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E,近代原子论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A,彻底抛弃 B,事

25、物的自我否定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事物发展的环节 E,事物的全盘否定5, 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 )A, 不能被消灭 B,不能被创造 C,不能被改造 B, D,不能被利用 E,不能被认识题 号678910答 案6,选出符合辩证法内容的命题( )A,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B,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C,万物皆流,无物常住 D,天不变,道亦不变E,光阴一去不复返7,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是事物的全盘否定 E,是事物的扬弃8,生产力中的非实体性要素包括( ) A,科学技术 B,经济管理 C,分工 D,

26、协作 E,生产者9,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具有绝对独立性 E,社会意识具有多样性10,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 E,否定之否定规律三,辨析题:(每题5分,要求有正误判断,有理由说明,共20分)1,量体裁衣。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2, 真理和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一切以条件为转移。普遍联系永恒发展4,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2,简述实践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3,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五,论述题:(本题12分)联系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运用答:改革开放,具体阐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