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5.40KB ,
资源ID:1787413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8741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儿童发展概论试题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儿童发展概论试题总结.docx

1、儿童发展概论试题总结儿童发展概论试题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发展:“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二、填空1、婴儿的学习分三个层次:习惯化、工具性条件反射、言语的掌握。2、儿童发展研究设计包括:横向设计、纵向设计、交叉设计、跨文化研究设计。3、儿童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文化比较法。三、简答1、儿童发展特点?(一)发展的基础性(二

2、)发展的递进性(三)发展的易感性2、儿童发展分为几个发展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文化性发展3、皮亚杰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前运算智慧阶段、具体运算智慧阶段、形式运算智慧阶段。4、发展的年龄特征? 答:(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二)既稳定又可变 (三)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5、儿童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答:遗传、发育和环境的影响,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儿童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

3、环境决定了儿童发展实际能达到的水平。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1、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2、神经元: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4、婴儿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加,而主要在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延伸。()5、儿童大脑各区域的成熟顺序是由后往前分别进行的:枕叶颞叶顶叶额叶。6、个体产前的发育过程按其发展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7、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药物、疾病、辐射、营养、年龄、情绪及状态。8、脑的反射活动:无条件是一种本能活动,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9、神经可塑

4、性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脑结构(2)细胞层次(3)分子、基因机制。P5210、神经可塑性与早期经验的交互作用 可塑性的影响因素早期经验1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答: 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大到小、从无意到有意第三章儿童感知觉、注意的发展1、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与明适应。2、视敏度: 是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也就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到2岁时,视敏度接近成人水平,扫视和追视能力发展也很快。3、儿童的视敏度发展? 2岁前是敏感期,4-5岁后趋于稳定4、抚摸对婴幼儿发展的作用?(判断选择)讲义P55、儿童听觉障碍有哪些?答:第一,新生儿出生6-

5、8星期时还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第二,1岁左右不会学说话。第三,难以掌握语词,尤其在复述的时候音准度差。第四,经常发生中耳感染,头部或耳部受伤。第五,患有颚裂、唐氏综合征或其他缺陷。6、提倡母亲哺乳的原因有哪些?答:第一,刺激感官与兴奋中枢感受点。第二,促进婴儿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第三,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动觉醒周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第四,促进消化,增加体重。5、深度知觉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6、图形偏好的规律?图案单色 复杂简单 清晰不清晰 对比明显缺乏对比 单元-整体(从认识图形的单元信息到整体上把握图形)6、试探性啃咬:是幼儿经常看着某种物体,并进行触

6、摸、啃咬、添尝的过程。7、婴儿面孔偏好可以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偏好似乎是一个跨种系的现象,具有社会化的意义。8、婴儿面孔偏好产生的原因?第一,线性系统模型。第二,右脑优势模型。9、儿童注意的发展对儿童成长有哪些特殊意义?(名解一、二)答:(一)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积极维护者,是高质量认知活动的捍卫者。(二)注意对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有功能性意义。有一系列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填空)10、儿童注意品质的特征(一)注意的集中性与持久性(二)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的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三)注意的分配能力:是指同一时间里,注意指向多个不同对象的能

7、力。(四)注意的转移能力:即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五)注意的广度:即同一时间里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又是也称注意范围。11、如何维持儿童的注意稳定性呢?答:第一,注意的对象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第二,学习活动游戏化,避免枯燥单调的方式。第三,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鼓励幼儿参与。第四,保持幼儿良好的身心状态。第五,注意对象、任务过于复杂或者过于简单都不利于注意的集中。第六,无关刺激的干扰容易引起儿童的分心。第四章儿童记忆的发展一、名解1、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2、再认:注意到当前刺激是过去曾经的刺激。3、回忆: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4

8、、定向反射:是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倾向。5、习惯化:刺激多次出现,定向反射就减少了。6、条件反射:是指主体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选择、判断)7、婴儿如何提取信息的两种方式:再认和回忆。(名解、填空) 再认:是注意到当前刺激是过去曾经历过的刺激。 回忆:是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的过程。8、婴儿记忆的特征?答:(1)无意识记为主,不能为特定的目的而记忆。(2)2岁以后,有意识记开始萌芽,无意识记进一步发展。(3)存在记忆缺失情况“婴儿失忆症”。9、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境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10、记忆策略:(复述)、(组织)、(精细加工)填

9、空11、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元记忆是元认知的一个方面,它具体指儿童关于记忆是什么,记忆过程是怎样的,以及什么因素影响记忆的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元记忆(元认知知识)可分为关于人、任务、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自我监控与调节)填空12、记忆容量:指在记忆过程中,可供心理过程使用的总的心理工作空间。13、如何促进儿童有效地学习?(大题)答:(一)根据儿童记忆特点促进儿童学习。 (1)无意识记为主具体、明确、引发兴趣(2)对事件记忆发展较早,对图片、语词记忆晚结合情境,故事化。(3)容量有限合理安排内容和速度(4)记忆策略水平较低适当教授记忆策略(二)针对记忆规律促进儿童学习。(1)记

10、忆恢复现象注意休息、留出空间和时间(2)记忆遗忘规律及时复习(3)材料间的干扰不要同时安排内容性质类似的材料14、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第五章儿童想象、思维的发展一、名解1、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无意想象:是指无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3、有意想象:是指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4、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或如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5、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简答)答:(一)学前儿童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想象。 (二)学前儿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 幼儿再造想象分成四种不同的类

11、型:经验性、情境性、愿望性和拟人性。 (三)想象完全脱离现实到合乎客观逻辑。6、思维:是一种心理想象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特点: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等主要特征。7、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直观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协调感知和动作。(名解)(具体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8、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论述)答: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1)相对具体性(2)不可逆性(皮亚杰守恒实验)(3)自我中心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9、儿童判断发展的主要特点?(论述、简答)答:(1)判断形势逐渐间接化(2)

12、判断内容逐渐深入(3)判断依据客观化(4)判断论据明确化 10、儿童理解发展的特点?(简答)答:(1)理解个别事物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2)依靠具体形象理解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3)简单、表面的理解复杂、深刻的理解(4)自我中心的理解比较客观的理解11、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一定认知操作或技能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12、儿童在问题解决中,借助四方面的资源和技能(专业知识)(元认识)(游戏感)(社会支持)。13元认知:指反应或调节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检测)(自我调节)三方面。第六章儿童言语的发展一、名解1、语音语义语法语用

13、前言语阶段(第一阶段)言语阶段(第二阶段)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2、语义发展的机制(快速映射)(句法线索)(社会认知) 选择、填空3、心理理论:是个体为了解释和预测行为而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4、快速映射:在单独的一次或几次接触中,幼儿就能够快速习得某个单词的全部或部分意思。5、汉语儿童句法的发展特点:(简答)(一)句子长度不断增加 句子的长度被视为衡量儿童句法能力的重要指标。(二)句法结构复杂性不断提高 句法结构的发展是衡量儿童语言发展的更为重要的指标。6、语法发展的机制?答:(一)环境因素(1)前语言交流(2)妈妈语(3)对儿童语言的反馈(二)认知因素(三)生物因素7、前言语交流:儿童已经

14、习得一些交流技能,一些特定的声音和姿态变成了他们用来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8、儿童的前言语交流体现出三大特点:填空(交流的目的性)(交流的指代性)(交流的约定性)9、言语阶段的发展表现在?答:(一)能够发挥更多的语言功能。 皮亚杰根据观察吧儿童早期的语言功能分为“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性语言”两大类。“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我向”语言,是儿童自己给自己说话,其主要的功能不在于交际。“社会化语言”才是一种“他向”语言,其目的是对听话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能够适应于交际对象。 (三)能够适应于交际情绪。(四)能够保持同一话题。10、儿童2岁以后语音发音特点?答:(1)儿童的汉语发音是随年龄的

15、发展而逐步提高的。(2)在儿童的发音中,韵母正确率偏高(3)儿童的语音发展受到方言的影响。第七章情绪的发展一、名解1、情绪:是个体对外部事物和内部需要的主观体验,它包括生理、表情和体验等多种成分。2、知、情、意:在心理学研究中,情绪过程与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一起被称为个体三大心理活动过程。3、儿童基本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惊奇、害怕、生气、伤心和厌恶等,是人类和其他物种普遍共有的。4、害怕:是因为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5、陌生人焦虑: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6、害怕情绪功能:(1)保持与父母的亲密关系,远离外界的危险。 (2)影响独立能力和社会适应。7、社会性

16、情绪:在和人交往接触的社会情境中产生的情绪,具有社会交往的意义。8、儿童社会化情绪主要分为(自我意识情绪)、(自我预期情绪)和(依恋性社会情绪)三类。选择、简答、填空9、移情:在儿童早期发展起来,是儿童观察他人情绪反应时体验到的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应。10、移情主要包括:认知和情感。认知移情指个体从认知上洞察和理解他人情绪体验。 情感移情指个体从情感上体验他人的内部情绪。 移情是亲社会或利他行为的重要激发因素,是道德发展的前提。 移情能力强的儿童表现出较少的攻击行为,较多的助人和亲社会行为,并且具有较高的道德判断水平。 移情在儿童2岁左右出现。(语言出现)11、自我意识情绪:在社会情境中,个体根

17、据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13、儿童根据(表情)(情景)(个体)等多种线索来推断情绪。14、情绪自我调节:指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使用策略,把自身情绪状态调节到合适的强度水平。15、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答:2岁幼儿已经能够使用积极活动策略、自我安慰、寻求他人安慰、被动行为、回避等情绪调节策略。16、社会性微笑: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社会性微笑。第八章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名解1、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2、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为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

18、社会规范,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3、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二、1、亲子关系特点?答:生物性和交往性 互动性 依恋性2、“猴子先生”实验证明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3、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互惠关系的形成期)4、儿童依恋的测量方法:爱因斯沃斯“陌生情境技术”,可用于测量1-2岁儿童的依恋水平。 类型: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B型:安全型依恋 C型:焦虑-反抗型(或拒绝型依恋)5、影响早期同伴接纳性的因素?(简答、填空)答:(一)面部的吸引力(二)身体特征(三)出生顺序

19、6、同伴关系的性质主要是(平等)和(互惠)。7、同伴关系的发展和社会适应功能主要有:(一)同伴关系是满足团体归属感的重要源泉(二)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重要基础8、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客观中心阶段)(第二阶段简单交往阶段)(第三阶段互补性交往阶段)填空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熟练到熟练9、早期同伴关系的测量:1.观察法 2.社会(社交)测量技术(1)同伴提名法 (2)同伴评定法10、早期同伴关系的类型及特征?论述、填空P198答:(1)受欢迎的儿童(2)被拒斥的儿童(3)被忽视的儿童(4)一般的儿童(5)矛盾的儿童11、师生关系:是指师幼在教育教学和

20、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12、师幼关系的特点:内隐的长久性和外显的单向性 13、师幼关系的价值?大题 答:(1)对儿童的学习和幼儿园的适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对儿童社会性,特别是自我的发展具有极大作用(3)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15、影响师幼和谐关系建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大题 答:(一)儿童自身特征直接影响其和谐关系 (二)教师自身特征直接影响其和谐关系 (三)儿童特征与教师特征的组合也影响师幼和谐关系 (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对师幼和谐关系也产生重要影响(五)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六)文化性因素的影响16、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基于生物性

21、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品质特征,包括性别概念、性别角色知识、性别行为模式等三方面。17、性别角色知识:是指个体对不同性别行为模式的认识。18、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答:(一)生物学因素性激素、大脑功能的单侧化等(二)环境因素父母以及教师等的刻板印象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一、名解1、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反映着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和精神面貌。2、气质:是与个体生理特征,特别是与脑神经活动特征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3、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4、03岁儿童的气质类型 (1)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发动缓慢型 (2)

22、抑制性非抑制型5、气质的稳定性以及影响因素 (1)遗传特征 (2)环境特征 (3)人种和文化特征 (大题)6、儿童性格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学前期 第二阶段学龄初期和中期 第三阶段是从学龄晚期开始,是儿童性格的完成期7、斯腾伯格认为智力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成分子理论、第二部分是经验子理论、第三部分是环境子理论。8、儿童智力的发展趋势(1)从出生到入学前,发展迅速(0-6岁) (2) 儿童智力结构随年龄而变化,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化、复合化、抽象化。9、自我: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10、自我发展的基本

23、特征:一是分离感、二是稳定的统一感11、自我是由知、情、意组成(填空、简答、选择)自我认识(认知):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知和评价。(自我概念)自我体验(情感):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态度。(自尊)自我调控(抑制):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调节和控制。12、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13、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条件:(1)社会互动(2)社会认知发展水平(3)传统价值和信念14、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1)文化(2)父母教养方式(3)同伴关系(4)儿童自身原因15、2岁以前儿童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顺从行为。 “延迟满足”实验。第十章 儿童道

24、德的发展一、名解1、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所支持的、据以对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调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道德的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种成分。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判断。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而引起的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道德的上述三种成分并不是彼此孤立、毫无关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道德的完整结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概言之,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必

25、要条件,对道德行为具有推动作用;道德行为则是道德品质的综合表现和依据。3、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特点?答:(一)发展趋势的循序性和统一性(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三)发展切入点的多端性4、皮亚杰对偶故事(1)前道德阶段(2)他律道德阶段(3)自律道德阶段5、柯而伯格的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1)前习俗水平(2)习俗水平(3)后习俗水平6、道德判断: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7、在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判断)8、皮亚杰研究结果:从一般发展趋势上看,儿童总是从注重后果过度到注重动机。9、道德判断发展的影响因素?答:(1)个体

26、的认知发展状况(2)亲子交往互动(3)同伴交往10、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11、班杜拉认为,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观察榜样。(判断、选择)12、六种宝宝攻击行为原因?答:(1)不能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2)挫折感(3)怕被别人冷落(4)父母的影响(5)受电视节目的影响(6)打抱不平13、给家长的建议,孩子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答:(1)采用恰当的处罚方式(2)教宝宝正确地宣泄情绪(3)让宝宝学会换位思考。(4)让宝宝主动思考攻击后的后果。(5)教宝宝学会自我保护(6)训练宝宝的语言技巧(7)适时地奖励宝宝(8)不能忽视宝宝偶然攻击行为(9)加强与宝宝心灵的沟通(10)扩展宝宝的交际圈(11)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第十一章 儿童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1、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强调从三个层面的交互作用来理解生理心理现象的发展,答:行为心理脑的交互作用。2、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幼儿教育的启示?答:(1)儿童脑内神经突触生长呈倒U形趋势(2)儿童神经发展的机能存在关键期(3)神经的各种功能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4)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将神经的可塑性作为其基本命题。(5)对人的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提出“多功能系统理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