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3 ,大小:180.44KB ,
资源ID:1809257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0925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卷 首 语中国人民大学.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卷 首 语中国人民大学.docx

1、卷 首 语 中国人民大学明 法 书 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参考书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团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二九年八月明法书架前言一本好书,就象一艘船,带领人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对于立志向学的莘莘学子而言,一本好书,能开启一扇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一本好书,能开辟一条迈向学术之巅的大道。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著作层出不穷,如何能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找到最有价值的,无疑是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法学院团委和研究生会面向法学院同学推出的这一明德书架,正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更有效地汲取书中的精华。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书单

2、。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份书单能给您带来帮助,愿您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在遨游。 这份书册,内容涵盖法理学、法制史、宪法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环境法、国际法、诉讼法、物证技术学、知识产权法各个法学分科。所列书目基本上囊括了该学科最经典的学术书籍。既可供本专业的学生研究之用,又可以为其他专业对法学有兴趣的同学提供学习参考。书册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法学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第二部分介绍经典的人文社科类书籍,涉及法学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第三、四部分介绍优秀学术期刊以及法律网站,力求能够使不同专业、怀有各种需求的同学能够通过这些期刊及网站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了引导广大同学

3、积极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法学院团委及研究生会在征求了法学院50余位知名教授、学者建议的基础之上精心编制了这本书册。参与编辑的法学院研究生会工作人员包括:李珣、黄潇、许嘉祥、张伟、王伟涛、徐哲、刘晓、黄婷、刘婷远、师君、苗继元、代丹霞、赵凌波、安然。院党委副书记郑小敏、团委副书记何遐祥、博士研究生周宇知负责书架的总体规划、审核修订及后期统稿工作。 明法书架目录第一章 法学类推荐书目 3第一节 民商法学类 3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类 7第三节 刑法类 8第四节 经济法类 11第五节 宪法和行政法类 15第六节 诉讼法类 19第七节 证据法学类 21第八节 法理学类 23第九节 法制史类 26第十节 国

4、际法类 27第十一节 环境与资源法类 30第二章 社科类推荐书目 34第三章 推荐期刊 41第四章 推荐网站 46第一章 法学类推荐书目 第一节 民商法学类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该书旨在分析讨论台湾民法典社会变迁,理论与实务的互动协力关系。其突出特点在于,系运用法学方法,就具体个案,从事较深刻的研究,阐释民法的解释适用,综合学说与判例,尝试以较严谨的论证及说理,建构民法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及指导原则。民法理论研究与民法判例研究密切结合,所谓阐发意旨、综括源流、组成体系、贯通法理。该书深受法学教师及学生、法官和律师的喜爱。梅仲协:民法要义 中国政法大学出

5、版社2004年版本书以德、瑞民法学说为主,系统研究1929年的中华民国民法,对理论继受上的“日本化”倾向,作了自觉的反省。作者引用中国、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家的民商法,纵横古今,理论分析和判例和解释例密切结合,大量引用德国民事判例。从而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具体的问题简单化,便于读者更加准确的理解抽象的原则和适用范围。民法要义是梅先生治学严谨求实、富有批判性和创造力的代表作品,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在阅读时应当有所取舍。周枏:罗马法原论(上、下册) 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罗马法作“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它的研究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很重要的

6、借鉴意义。本书是教学与科研的产物,对罗马法的研究对象及意义,罗马法的历史以及罗马法的分类做了详细的介绍。该书在资料方面力求翔实;对国内旧时罗马法著作中的不确切之处,作了订正;有关罗马法各项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或消亡,结合当时奴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阐明了不同时期的不同规定,揭示其来龙去脉和规律;对理论问题的争论,则分别叙述各方的意见,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评其得失;为了使读者能深刻理解罗马法的实质,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列举事例和案例,相互印证,以收理论联系实际之功效;对于拉丁名词的迄译,则以意译为主,以便借此对其涵义可以有大概的了解,起到顾名思义的作用。王利明:

7、民法总则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本书是对民法总则研习的一种尝试,通过对民法基本理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法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以及时效和期间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详细的讲解,以使读者对民法的概念、理论、体系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和理解。本书也对民法总则中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如民法的性质、基本原则、民事主体的体系、法律行为的建构、代理权的性质、诉讼时效届满的效果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同时本书对司法实践中的争议问题和疑难案例进行了探讨,力求使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书中专门以民法体系化为框架讨论了法律关系分析法、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等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思维。王利明:民法总论 中

8、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民法总则是统领民法典,并为民法各个部分所共同适用的基本规则,也是民法中最抽象的部分。本书在深入把握民法总则国外立法和理论研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法总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民法中各基本范畴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本书对民法基本理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法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以及时效和期间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民法总则中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如民法的性质、基本原则、民事主体的体系、法律行为的建构、代理权的性质、诉讼时效届满的效果等进行了探讨。全书体系完整,逻辑清晰,构建了我国民法总则的理论体系。王利明:民法典体系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年版民法典体系研究一书,着眼于未来我国民法典的体系建构,从比较法和历史考察的角度对民法立法的体系化和法典化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释,深入研究了民法典体系的基本理论,对法典中心主义模式下的民法典体系与民法学的关系、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民法典的价值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设计了未来我国民法典总分结构下诸编的具体结构。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被大陆法学者誉之为“民法规则理论化之象征”,“大陆法民法学中最辉煌的成就”。本书偏重于从具体设权行为规则(如合同规则)到一般法律行为规则的法律抽象过程;基于这一思路,文章相继探讨了各国民法中法律行为制度普遍存在的根源,法律

10、行为制度的适用范围、意思自治原则的价值、法律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法律行为规则的基本内容、意思表示理论、对法律行为控制的法律方法等问题。该书对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于我们学习、理解民法的精神和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谢怀拭:外国民商法精要(增补版)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该书是我国著名法学家谢怀栻先生撰写的一本非常重要的民商法学著作。对民法的发展历史(从产生到近代民法再到现代民法)、民法体系的划分、民法各部分以及商法各部分做了详细的阐述,該书初版发行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在书中作者精练、准确、系统、深入地阐述与讲解了大陆法系民法与商法的基本理念、精神、原则、规则、制

11、度及其发展趋势。【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本书将德国民商法和德国历史、德国法制史和德国整个法律制度结合起来分析,使读者对德国民商法得到深入的了解。它不仅介绍了德国民商法中的制定法,还大量地引用了德国法院的判决以说明法律的实际运用和发展,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且在介绍民商法的现在情况的同时,还在必要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情况。此外作者还对德国法与英国法做了精细的比较,是一部很好的比较法著作。姚辉:民商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本教材既不是学理教科书,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案例教程,更非“以案说法”,而是如前所述理念

12、的尝试。编著者试图透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以及阅读材料的提供,尽可能全面地为民法的研习者展开一条着重于方法和思考的路径。拿破仑民法典 商务印书馆1804年公布的法国民法典(也称拿破化法典)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经过一些修正后,它现在仍然施行于法国。法国民法典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民法的发展显然是很有影响的。其所以如此,原因在于:第一,法国在十九世纪是一个强国,它的力量使该法典易于影响外国。第二,该法典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有其优越性,这也使它易于影响外国。就形式说,该法典文字简单明了,逻辑谨严,体系完整。就实质说,该法典不公折衷了法国习惯法和罗马成文法

13、,使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废除了一切封建特权和桎梏,它的一些原则使其他资产阶级国家把它评价为发展资本主义的最良好的上层建筑。第三,十九世纪的各资产阶级国家大都急需编纂统一的民法典,而该法典是现成的模型。王利明:物权法论(修订二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该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基本主线,对其基本法律规定、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阐述。该书分6篇22章,分别对物权法从纵论、物权的变动、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这6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其所涉及的各个基本知识点和法律规定。该书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内容新颖,有助于读者提高专业素质、理论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王轶:

14、物权变动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基于合同行为的物权变动是民法上的重大理论问题,本书对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及其体系效应进行了集中深入的讨论。在第一编模式论中,作者以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及其相关问题;在第二编效应论中,作者通过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物权变动中交易安全的保护以及买卖合同中风险的分配等问题的讨论,尝试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作为逻辑起点和分析工具,探讨我国民法的体系建构问题。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修订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违约责任论密切结合我国现行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及判例、学说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确定违约

15、责任所必须依据的理论问题,如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违约形式、免责要件、责任形式、债权请求权体系等,作出了详尽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并对我国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如缔约过失、加害给付、情势变更、责任竞合、第三人侵害债权等展开了探讨。同时,作者对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作出了研究和阐述。 【美】科宾:科宾论合同(上、下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本书是美国著名合同法学者、前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前美国法学会合同特别顾问科宾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的合同法经典巨著科宾论合同的节选本。作者以他特有的深邃的思想、透彻的分析力和渊博的学识对美国合同法所作的精辟、独到的论述,至今仍具有

16、无与伦比的学术魅力。直到今天,本书仍然是美国各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们研习合同法的必读文献之一。得到多位中外资深法学家的郑重推荐。本书中译本分上下两册,本书中译本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讨论合同的成立、生效和合同解释等问题。下册主要讨论合同的推释、条件、让与、清偿、履行不能和违约等问题。 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侵权责任法是关于特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如何救济受害人或对损害负有赔偿等义务的人如何承担责任的法律。本书对侵权责任法的一般问题、对自己加害行为的责任、对准侵权行为(对他人的侵权造成的损害以及物件致害)的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方式进行深人探讨。作者试图将最新的理论

17、研究成果与立法进程、司法解释和审判实践密切结合,借鉴国(境)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向读者提供全面、系统和准确的知识。本书的附录部分则为读者进一步学习、研究侵权责任法提供了较丰富的参考资料和检索途径。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书共分为三篇即原理篇、商人篇、商行为篇,从国际商法学的理论视角,用比较法学的方法,通过对大法系和英美法系若干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商务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详尽地阐述了商事法学 的基础理论和商事法建实务文献的理论问题。一定程度上讲,它对构建我国比较商法学学科体系具有奠基的意义。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类【美】威廉兰德斯、理查德波

18、斯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本书以一个新颖独到的视角,检视了当今美国法律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包括著作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公开权以及非法挪用等。其内容广泛,举凡从私人信件的著作权到商业方法的防御性专利,从视觉艺术中的著作人身权到商标储存的做法,从专利上诉法院的影响到米老鼠的管理,均属其讨论之主题。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和政治学,数学化的挑战,众多的制定法和法官所创立的原则以及知识产权与反托拉斯原则的互动,这些都在此一一得到考察。其处理方法既是实证的,也是规范的。本书阐述了知识产权法基本的经济合理性,但也赞同持如下批评性信念,即美国国会和法院在最近几十年间就知识产权的创设

19、与保护已经走过头了。刘春田:知识产权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本书为2l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知识产权法第三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六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法领域,无论立法、司法还是社会实践,都十分活跃,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新动向。我国理论界对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贴近实际,同时也开始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知识产权法的学科建设也逐渐向系统化方向发展。为把一些有价值的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本书作了新的修订。【匈】菲彻尔:版权法与因特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本书主要论述了自1971年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进行最后一次修订到1996年缔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

20、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这两个条约统称为“因特网条约”)期间,国际版权与邻接权领域所发生的重要变革。本书对“因特网条约”的所有条款逐一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外,本书还讨论了美国、欧盟以及日本在加入“因特网条约”之后,对该条约的实施情况。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作者用符号学的方法全面分析了商标法的基本问题。作者还尝试运用心理学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商标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制度。作者认为在商标法学理论中,更应当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分析视角的多元化。鉴于上述情形,除了符号学和心理学之外,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还采用经济学分析的方法,也包括基本的包括法条解释、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历史研究

21、乃至案例分析在内的传统法学研究工具。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第2版)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本书反映了对我国现行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作者从全球化的角度对专利制度的有关经验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特别注重国外典型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第三节 刑法类高铭暄:刑法学原理(共三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刑法学原理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刑法理论与实践”的最终研究成果。本书分三卷,以刑法总则和刑法总论的内容为研究范围。它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刑事法律的的理论与实践,并联系古今中外进行历史和比较研

22、究,力求深刻探讨刑法总则的各项规范、制度和刑法的基本原理。同时,本书高度注意面向刑事立法和司法实际,努力阐明与研究实践中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以增强刑法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史略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以西方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刑法学者(包括一些 启蒙思想家和犯罪学家)为写作对象。力求内容充实丰富、资料新颖可靠、体系完备合理,是我们写作本书的指导思想。在资料运用上,本书立足于国外的一手资料,包括译著,并适当参考国内的研究成果。在体系安排上,本书在每一章的第一节都作一个宏观的概括,旨在让读者获得一个对本章的总体印象,同时第一节与本章其他几节在内容上相互呼应,互

23、为补充。刘明祥:刑法中的错误论 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本书是属刑法专题研究性著作。由刑法中错误问题的历史沿革、分类、事实错误、法律错误、共同犯罪中的错误、不作为犯罪中的错误及刑法中错误的立法及其完善等内容组成。本书学术价值高,是刑法爱好者的必读书目。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以正当化行为的价值分析为逻辑起点,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在借鉴历史、关照现实,立足比较、致力沟通,注重理性思辨、强调服务实践的思想指导下,对正当化行为这一现代刑法至为重要、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聚讼纷纭、广泛关注的重要事由

24、的界定、正当性根据及其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和推定承诺、安乐死、自救行为、义务冲突等具体的正当化行为中的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国大陆当今世界三大法系的宏阔视野中进行阐述。吴振兴:罪数形态论 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本书被誉为研究罪数理论的一部力作。在罪数的判断上,主张罪数判断标准与罪数判断要素相结合,从而为正确剖析疑难的罪数个例提出了一条确实可行的途径。在罪数判断标准上,主张犯罪构成个数标准说,认为这是罪数理论的基本内核,也是确定罪数单复的唯一正确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作者深入地分析了一罪类型划分问题上的四分法、三分法和二分法的利弊优

25、劣,提出了三三分类法,即依序按照基本步骤,将复杂的一罪形态分为实质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和处断的一罪三大类型,其中实质的一罪以具有一定的数罪特征与纯粹的一罪相互分际,以实为一罪又与本来的数罪界定范围;法定的一罪以本为数罪,但法律上规定为一罪而别具特色;处断的一罪以本为数罪,但作为一罪处理而独领风骚。在一罪类型划分问题上的观点,现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同仁所认同。在罪数个体形态的研究上,作者也多有创新,诸如在想像竞合犯和牵连犯处罪上提出的从一重罪处断原则、连续犯同一罪名认定上提出的同一基本构成说”、吸收犯罪界定问题上提出的同质当然吸收说,如此等等。这些见解是在论析中外理论界诉说得失的基础上提出的,均系前

26、所未发之见。杨兴培:犯罪构成原论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内容包括:犯罪构成的属性与功能的分析、构成的主客观要件以及共同犯罪的形态等内容。论点明确,自成一家;论据充分,文采斐然。陈兴良:刑法哲学、刑法的人性基础、刑法的价值构造都是对刑法哲理的思考,其中刑法哲学是以犯罪与刑法以及罪刑关系为内容的学术专著,是“从注释刑法学到理论刑法学”跨越的一次尝试。【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的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深远,该书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洋谥着伟大的人道主义气息,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

27、行了愤怒的谴责,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适应的近代量刑原则。本书问世后立即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被译为多种文字,它对俄国、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等国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该书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张明楷:法益初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本书的基本内容:第一编评述了法益学说史;第二编提出了法益概念的定义,论述了法益概念的主要机能,倡导法益侵害说,反对规范违反说,并运用法益侵害说剖析了刑法理论中的不妥当观点与司法实践中的不合理现象;第三编论述了非法侵入住宅罪、侵犯财产罪与受贿罪的法益。本书的中心思想: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犯罪的本质是侵犯法益,法益侵害说必须贯彻于刑法理论

28、与司法实践;法益(犯罪客体)不是构成要件,而是犯罪概念的内容,也是具有诸多重要机能的概念。选读著作:刑法总论部分1、刑法专论(上编),高明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刑法哲学,陈兴良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3、 法益初论,张明楷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刑法适用总论,陈兴良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5、比较刑法原理,马克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上下),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 刑法解释论,李希慧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8、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肖中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开放的犯罪构

29、成要件理论研究,刘艳红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0、单位刑事责任论,黎宏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姜伟著,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12、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张绍谦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13、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基论),邱兴隆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刑法各论部分1、刑法分则实务问题研究(上下册),王作富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2、刑法专论(下编),高明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新型经济犯罪研究,高明暄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4、金融诈骗罪新论,赵秉志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外国刑法部分1、犯罪论的基本问题,(日)

30、大冢仁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刑法学词典,(日)木村龟二主编,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3、德国刑法教科书,(德)耶塞克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4、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5、法国刑法总论精义,(法)卡斯东.斯特法尼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美国刑法(修订版),储槐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四节 经济法类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经济法总论厘清了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和地位、经济法律关系等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深入浅出,可谓经济法总论的“立论”之作。徐孟洲:经济法

31、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全书内容全面,反映了学术前沿,并且在体例上创新。该书特色之处表现为:首先,具有学术的前沿性。作者将近年来我国形成的各种经济法学新观点纳入了该书的逻辑新体系,使其理论能够站立于21世纪初的学术前沿;其次,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全书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研究、分析和阐述我国当代经济法的理论、原则和观点,各章的具体制度都体现中国的实际与精神;第三,内容新颖、结构独特。作者本着“观点新颖、结构科学、阐述简明、通俗易懂”的撰稿原则,全力收集最新文献,并将作者某些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溶于全书之中。在体系安排上,在总论的统帅下呈现“一体两翼”结构,突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逻辑体系;第四,助读材料选配精要。本书力避抽象乏味,每章均选配制作了“引例”、“案例”、“背景资料”、“问题与思考”、“参考文献”和“参考法条”等有利于理解的助读材料,使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深入浅出、活泼清新。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以方法论的探讨为起点,并将相关的分析方法,如基本假设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政策分析方法、博弈分析方法、本益分析方法等融入经济法理论相关部分的研讨中,细心的读者由此不仅能够发现经济法理论中所蕴涵和贯穿的多层次的“二元结构”,而且也能够看到整个经济法理论系统的内在联系,看到各类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