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546.14KB ,
资源ID:1811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11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423km/h,大约是普通列车的多少倍?普通列车的速度建议用本节第二题的结果8.8m/s比较,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大约是普通列车的速度的倍。2、根据图的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从襄樊到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以及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要做对这道题,学生首先要能看懂列车时刻表,会计算列车在两个车站之间运行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再利用公式。这道题的目的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向学生渗透:科学就在身边。襄樊到丹江的距离103公里,S1=103000 m ;运行3小时15分,t1=336001560=11700 s V1=8.8m/s同

2、样,朱坡到老河口的距离37公里,S1=37000 m运行时间1小时零7分,t1=13600760=4020 sV1=9.2m/s3、在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利用里程碑如何估测自行车的速度?用手表测出通过1km所用的时间,再用速度公式求出速度。4、地面上里一个杆子,在阳光下测量杆顶的影移动的速度。在这项活动中,除了速度的测量方法外,你还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发现了几个新的问题?提示:影的移动不是匀速的5、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当潜艇发现正前方5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3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马上向航母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1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命中航母?如果以航空母舰

3、为参照物,鱼雷相对于航母的速度为140kmh。由公式变形,得,则鱼雷击中航母所需时间为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我们知道声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答案:学生想出的办法只要能说明桌子是振动的就可以。 比如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铅笔振动或倒下,由此说明桌子是振动的。或者仿照课上的实验,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颗粒,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颗粒在振动。对于前、后两种方法,教师应该都予以肯定,尤其是前一种方法,要大加赞赏。凡利用课上没有讲过的方法来做验证的,就要

4、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举一反三,鼓励联系实际,这是新课标所强调的。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传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首先在实际中声音是不可能从北京传播到上海的,这里题目的设问,只是一种假设。另外声速、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火车的速度、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速度等数据,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需要学生自己查找数据。实际上,由于这种计算不要求太精确(也不可能太精确),根据查找到的数据,或者自己知道大致的数值,最后估算即可。在这里,切忌用物理计算题的标准要求学

5、生。不要打击学生参与问题研究的积极性。有关数据如下: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距离约为1 500km(实为1 463 km); 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约为1 200 km; Z13(北京一上海)快车大约平均每小时运行120km;737客机平均每小时行驶约600km。此题中体现两个能力培养点。假设。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提出假设,在物理问题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理想模型和简化问题。估算。估算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在许多场合,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实际意义,更能说明问题。这里估算的目的是让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疑问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明。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

6、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此题不能只给出一个绝对答案,否则就会种下“重计算,轻事实”的恶果。如果有学生听到两次声音,应该请他告诉其他同学能听到两次声音的条件(主要是铁管的长度足够长)。如果没有学生听到两次声音,师生共同讨论是否有可能听到一次以上的声音?需要哪些条件才可能听到一次以上的声音?总之,不要把此题当成一道计算题简单地处理。此题的实验体验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是有困难的。40 m长的铁管、安静的环境等都不容易满足,最好教师在这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方便的线索。对于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

7、领他们从这里走向第二阶段理论探究。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 答案:255 m。此题不拘格式,只要能计算正确就可以。同时可以询问学生,这个问题可以有几种解决方案。5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 ,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 影响。小、大、温度。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如果你家中有乐器,观察下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可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写篇小论文或召开个小研讨会,互相交

8、流一下。 2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图137)。你能练着用它吹出一首歌吗?这种哨子很好做,用塑料管和竹管都可以,只要是能改变所吹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就可以改变音调。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 人类能听到吗? 答案:350 Hz,能。 4小小音乐会。每人制作一件小乐器,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 乐会上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得好。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

9、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学生能用自己做的乐器演奏乐曲,非常高兴。希望老师能充分地利用这种积极性,把物理学习搞得有声有色。此题在知识上的要求不要过高,着眼点要更多地关注“做”的过程。三、声音的特性 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在这个活动中初步学开展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交谈、记录等等。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应侧重于投入程度,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此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议开展下面的活动。 活动:角色扮演。某居民区

10、附近新建了一个纺织厂。机器的噪声打破了小区昔日的宁静,干扰了居民的休息。另一方面,这个纺织厂也解决了一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这个矛盾怎样解决? 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纺织厂厂长、工人、居民、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参加讨论的每位同学都要事先查阅相关资料,在讨论时既要为自己辩护,又要倾听对立方面的意见。其他同学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 2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源于 ;在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 。工厂里的电动机、车床等。公路上主要有汽车的发动机、喇叭等。 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11、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A、C是有效、合理的;B有效,但不合理;D是无效的,这种装置只是监测装置。 4在安静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1 min里跳动的次数。在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你的脉搏有变化吗?测量一下!答案略。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来判断瓷碗是否破损。这个方法应用了声音的什么特征?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皆有,相比之下,主要是根据碗的音调不同来判断的。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底有多深?3062m 3学过声现象这一章后,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像,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题目的科学作文。第三章

12、 物态变化一、温度计 1图417中各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甲8, 乙9,丙18,丁一4。2给教室挂一只寒暑表,利用课间测出每个课间的温度。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分别在图418上描点并画出一天的温度时间图象。比较晴天、阴天的温度图象,你能看出这两天温度变化的规律吗?日期/天气第一节前第二节前第三节前第四节前第五节前第六节前温度/做好这道题目,为后面用图象的方法研究熔化和沸腾做准备。还可以补充下面这样一个活动。分别在树阴下和阳光直射处,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将不同的温度值标在图43中对应的温度计上,并用平滑的线把各次测量时液柱的顶端连接起来,看一看,从中能发现什么?如果去掉图中

13、温度计,留下的图线就是一天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不仅可以方便地找到某时刻(如10:00)所对应的温度,还能清楚地看到一天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图象是描绘物理过程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使问题变得直观明了。这里引导学生描绘一天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的方法非常直观,避免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陌生的“坐标系”,体现了由“点”到“线”,由局部的静态分析到完整的动态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此图象的含义。 3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一27315(粗略地说是一273),但不可能比它更低。能不能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呢?如果它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

14、,那么这两种温度应该怎样换算? 热力学温度是很重要的知识。为了减少学生负担,本书未介绍它。在这个栏目尝试用一种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热力学温度。学生可以仿照摄氏温度为它起名,设置单位符号等。老师最后介绍热力学温度用丁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 K。 4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温度时它们膨胀的多少是不同的。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怎样用它制成温度计?画出你的设计草图。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图419),就是用双金属片作感温元件的。到商店去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寒暑表。日光灯启辉器内也有这样的双金属片。轻轻

15、打破启辉器的玻璃外壳,把U形双金属片用火柴烤一烤,就可以看到它的形状发生变化。想一想,能不能用它制作一个自动控制温度的装置?可以拓展思路,除了液体和气体温度计外,还有固体温度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制成平螺旋型或直螺旋型的结构。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指针轴。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由于膨胀系数不同,使螺旋管曲率发生变化,通过指针轴带动指针偏转,直接显示温度示值。二、熔化和凝固 1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空中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2日常生

16、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什么情况下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怎样避免?可结合书中在最后介绍的凝固放热的例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例如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由于冰块吸热,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在北方初春融雪的日子,天气寒冷,要多穿衣服防止感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炼钢厂,观察在浇铸钢锭时是如何避免钢锭凝固时放热所产生的高温的伤害。 3图426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该物

17、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熔点是80,持续约15 min。 4小明想从酒精和水混合液体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一117,只要把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一5)中就可以了。于是他照此办理,但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小明从冷冻室取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出来。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的问题是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能做出的合理猜想是 。提出问题并尝试猜想,是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试图提出有一定经验积累的猜想,可以结合学生的猜想说明什么样的猜想是合理的。 提出问题:加入酒精后,水为什么在0以下还没有结冰

18、?猜想: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三、汽化和液化 1根据蒸发致冷的道理,设计一个保存食物的方法或装置。这里介绍一种利用蒸发制冷保存食物的方法。倒一盆冷水,将一只盛有饭菜的篮子搁在离水面稍高处,将一块白纱布缝成圆筒型,下端浸入盆里的水中,上端用夹子夹在篮子柄上,放在通风处效果更好。因为纱布能沿着自身的纤维结构将盆内的水吸上来,随着水的蒸发,周围的温度就会降低,饭菜就不容易变馊了。 2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会儿,可以发现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类似这个例子的还有热天从冰箱拿出可乐罐。可乐罐外面沾满了水,擦干了又出现水,好像擦不干似的。这是由于从冰箱中取出的物体温

19、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凝结,由于液化附着在金属的表面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金属表面发生液化,所以一时擦不干。 3根据水银、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说明使用这两种物质做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适用的气温条件。水银:沸点 ,凝固点 酒精:沸点 ,凝固点 气温范围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南极地区温带地区赤道地区可似结合教材中的熔点表和沸点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结合地理知识,加强学科渗透。沸点357 凝固点一39 酒精:沸点78 凝固点一1174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

20、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宽约12m。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井可达90 m以上,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新疆地区的坎儿井是利用地下渠道引水,减少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量,同时也减少了水的渗漏。时至今日,坎儿井仍在使用。请大家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分析暗渠引水为什么能减少水的蒸发量。我国的一些山区、半山区和北方的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也常采用管道输水、喷灌技术,可节水约50。温度低,空气流通慢(相对于坎儿井外面),都是减少蒸发的原因。四、升华和凝华 1问问父母,衣柜里的樟脑片能放多长时间?

21、简单的调查,也是获得数据的直接方法。 2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答;冻肉出冷库后,可见到上面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所致。 3通过书刊等各种资料了解雨、雪,云、雾、露、霜、冰雹的成因及它们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写出一篇科普短文。文章后面要注明知识的来源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 1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 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多远的地方?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极大,约为3108ms,所以可以近似认为在雷电发生的同时我们就看到了闪电,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以及时间,即可求出雷电处距观察者的距离s340ms4s1 360m。 2“井底之蛙”(图218)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解

22、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你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图来说明吗?如图25所示,井底之蛙只能看到阴影线范围内的物体。 3请你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所以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后,在这个物体的一侧就会有一个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4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射击时瞄准目标、影子、日食、月食、针孔成像等。二、光的反射 1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图228),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光路如图29甲,反射角为60;如果光垂直

23、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将按 原路返回(图29 乙)2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画出这个问题的光路。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光路如图210。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用不易反光的材料。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试着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图229)。这是为什么?这是一道结合实际的题。要让学生体验后,再回答。用墙作反射面,应 用了光的反射规律。 4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2210所示。夜晚,用手电简照射尾灯,看看它的反光效果。试着在图22

24、10左图上画出反射光线来。 5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受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108m,计算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出发,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反射回来。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测出月地之间的距离,精度可以达到10 cm。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三、平面镜成像 1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D ) A1 m; B05m; C0m; D2m。2试画出图238中的小丑的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

25、像(图239)。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6 m,可以在较小的房间内检查视力。4如图2310所示,AO是A0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来。如图213。 5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可以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我们利用两块平面镜就可以制作一个潜望镜(图2311)。自己做一个潜望镜并把它放在窗户下,看看能否观到窗外的物体。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画出光路图来。如图214。四、光的折射 1图246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丙。2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图247)。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

26、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如图216所示。 3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盘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图248)。这种现象是由光的 现象引起的。解答要点: (1)光从水进入空气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由于折射,看起来水底变浅。 (3)看起来,浸在水中的铅笔底部(接触杯底部分)上浮,在空气与水面交界处折断。该题也可通过画光路图说明(图217)。 4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个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做这个实验,并解释这种现象。看到的两枚硬币中有一个是硬币通过水面折射而成的像(图218,上面的那个),由于折射,

27、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另一个是通过杯子侧面水的折射而成的像(图中下面较大的那个)。五、光的色散 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工作时的屏幕,对比发白光的区域和其他颜色的区域,看看红、绿、蓝三种色条的相对亮度有什么不同。这是一道实践性练习题。可以在课上完成,也可以在课下完成。用各种放大镜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放大镜还可以自制。最简单的放大镜可以用透明的玻璃杯盘上水代替。2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 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时,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只用绿光照射时,你又将看到什么现象?白;黑;透过。红色的“光”字将消失,只能看到一张红色的纸。这是因为只有红光照射,白纸反射红光,红色的“光”字也反射红光,进入我们眼睛的只有红色光。只用绿光照射时,我们将看到绿纸上有一个黑色的“光”字。这是因为只有绿光照射,白纸反射绿光而呈绿色,红颜料吸收绿光,没有反射光,字呈黑色。 3放电影用的银幕为什么做成白色的?因为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彩色画面。 4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作品,将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将只能看到一些不规则的红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