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2.99KB ,
资源ID:1820842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2084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活性炭检验操作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活性炭检验操作规程.docx

1、活性炭检验操作规程活性炭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保证活性炭的质量可靠、稳定。2.范围:适用于大输液用辅料活性炭的检测。3.责任:质检科化学分析检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4.程序4.1外观 黑色;无臭,无味的细粉末;无沙性。4.2硫酸奎宁吸附力的测定4.2.1试剂和溶液4.2.1.1硫酸奎宁溶液,0.12%; 称取1.20g(准确至0.001g)硫酸奎宁于1000ml烧杯中加水约500ml,加热溶解后稍冷,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热水洗净原烧杯,洗涤液全部移入容量瓶中,待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4.2.1.2碘化汞钾溶液; 称取氯化汞1.36g,加水60ml使之溶解,另取碘化钾5

2、g,加水10ml使之溶解,将两液混合,加水稀释至100ml。4.2.1.3盐酸。4.2.2测定方法 称取干燥试样1.000g(准确到0.0001g),置于250ml具磨口塞的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加入0.12%硫酸奎宁溶液100ml,将瓶塞盖严,强力振摇5分钟,即用直径12.5cm的中速滤纸进行过滤,取滤液10ml于比色管中,加盐酸1滴,碘化汞钾溶液5滴,溶液不得发生浑浊,即为活性炭对硫酸奎宁吸附值大于120mg/g,反之则小于120mg/g。4.3亚甲基蓝吸附力的测定4.3.1试剂和溶液4.3.1.1缓冲溶液,pH7; 称取3.6g磷酸二氢钾,14.3g磷酸氢二钠溶于1000ml水中,此缓冲液p

3、H约为7。4.3.1.2亚甲基蓝试验液,1.5g/L;4.3.1.2.1配制 由于亚甲兰在干燥过程中性质发生变化,应在未干燥情况下使用,故需在(1050.5)下干燥四小时后,测定其水分。4.3.1.2.2亚甲兰未干燥物品的取用量按下式计算: M 未干燥物取用量 = P(1-E)式中:E水分,%; M要取用的干燥品质量,g; P亚甲基蓝的纯度,%。 按上列公式计算1.5g亚甲兰所需的未干燥品的量,将称取的亚甲基蓝(准确至1mg)溶解于温度为(6010)缓冲溶液中,待溶解后,冷却到室温过滤于1000ml容量瓶内,分次用缓冲溶液洗涤滤渣,再用缓冲溶液稀释至标线,摇匀。4.3.1.2.3标定(分光光度

4、法)4.3.1.2.3.1准确吸取10.00ml亚甲基蓝溶液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再从此稀释液中准确吸取20ml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立即用分光光度计(已进行校正的)在波长665nm,光径为1cm下测定吸光度,其吸光度应与硫酸铜对照溶液的吸光度偏差在0.01取硫酸铜(Cu2SO45H2O)2.40g加入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4.3.1.3硫酸铜标准滤色液 称取4.000g结晶硫酸铜(Cu2SO45H2O)溶于1000ml水中,摇匀。4.3.2测定方法 称取经粉碎至71m的干燥试样0.100g(准确至0.001g)置于100ml具磨

5、口塞的锥形瓶中,用滴定管加入适量亚甲基蓝试验液,待试样全部湿润后,立即强烈振荡20min,环境温度(255),用直径12.5cm的中速定性过滤纸进行过滤。将滤液置于光径为1cm的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65nm下测定吸光度,与硫酸铜标准滤色液的吸光度相对照,所耗用的亚甲基蓝试验液的毫升数即为试样的亚甲基蓝吸附值。(11ml/0.1g)。4.4pH值 称取未干燥的试样2.50g(称准至0.01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不含CO2的水50ml,加热,缓和煮沸5分钟,补添蒸发的水,过滤,弃去初滤液5ml。余液冷却至室温后用pH计测定pH值。两个平行试样测定结果偏差不得大于0.1pH。(p

6、H值应为57)。4.5水分4.5.1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4.5.2测定方法 称取12g(称准至0.5mg)试样,放入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的称量瓶中,试样在称量瓶的底面厚度均匀。置于温度调节至(1505)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一般3小时足够),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重。其水分不得超过10.0。4.5.3结果计算活性炭水分的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m1 m2 E %= 100 m1 - m式中:m 已恒重称量瓶的质量,g; m1未恒重样品加已恒重称量瓶的质量,g; m2已恒重样品加已恒重称量瓶的质量,g; E 水分含量,。4.6氯化物4.6.1试剂和溶液4.6.1.1标准氯化钠溶液,1

7、00g/ml; 称取已在500600灼烧至恒重的氯化钠0.165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4.6.1.2硝酸;4.6.1.3硝酸银,2g/100mL溶液。4.6.2测定方法4.6.2.1称取未干燥试样1.00g(称准至10m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缓和煮沸5分钟,稍冷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用热水分次洗涤滤渣,滤液与洗液合并,冷却到室温后,稀释至标线,摇匀。4.6.2.2用移液管吸取此溶液10ml,置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4.6.2.3加水30ml,加“1+2”硝酸溶液5ml,加入硝酸银溶液1ml,稀释至标线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置黑色背景

8、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如发生浑浊与标准氯化钠溶液适量制成的对照液同法操作比较,不得更浓(0.10)。4.7硫酸盐 4.7.1试剂和溶液4.7.1.1盐酸,“1+9”盐酸溶液。4.7.1.2氯化钡溶液,120g/L。4.7.1.3硫酸盐标准溶液:100g/ml。 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硫酸钾0.1810g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浓度为0.1mg(SO42+)/mL。4.7.2测定方法 称取干燥试样1.000g(准确至1mg)于100ml三角烧瓶中,加水25ml加热煮沸5min,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分次用热水洗涤滤渣,滤洗液均合并在100ml容量瓶内,稀释至

9、标线,摇匀。分取10ml溶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5ml,加盐酸溶液1ml,置于3035水中保温10分钟,再加氯化钡溶液1ml,摇匀。放置10分钟,稀释至标线,与硫酸盐标准溶液适量同样操作下对照,不得更浓。(0.05)。4.8硫化物4.8.1试剂和溶液4.8.1.1盐酸,“1+4”溶液。4.8.1.2乙酸铅试纸 称取乙酸铅10g,加新煮沸过的水溶液,滴加乙酸使溶液澄清,冷却后,以新煮沸的冷水稀释成100ml。将滤纸条浸入此液,片刻取出,在100烘干。4.8.2测定方法 称取经粉碎至小于或等于71m的干燥试样0.50g(称准至10m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4”盐酸25ml,轻

10、轻转动,使试样完全浸湿,加热煮沸,所产生的蒸气用乙酸铅试纸鉴定,若试纸未出现黑色,示为该活性炭中硫化物合格。4.9氰化物4.9.1试剂和溶液4.9.1.1酒石酸4.9.1.2氢氧化钠溶液,10g/L溶液。4.9.1.3盐酸溶液,“1+1”溶液。4.9.1.4硫酸亚铁溶液,50g/L溶液。4.9.1.5三氯化铁溶液,100g/L溶液。4.9.2测定方法 称取经粉碎到小于或等于71m的干燥试样5.00g(称准至10mg),置于带有支管的圆底蒸馏烧瓶中,加水50ml,酒石酸2g,轻轻转动,使试样完全浸湿和酒石酸溶解后,把烧瓶加热蒸馏。馏出液用橡皮管导入加有12ml氢氧化钠溶液的量筒中,当馏出液达25

11、ml时,停止蒸馏并立即拉出橡胶导管,馏出液稀释至50ml,摇匀。吸取25ml溶液入烧杯中,加硫酸亚铁溶液1ml,加热到近沸后,冷却,加“1+1”盐酸溶液1ml、三氯化铁溶液2滴后观察溶液是否出现普鲁士蓝化合物。若无普鲁士蓝出现,示为活性炭中氰化物合格。4.10铁的测定4.10.1试剂和溶液4.10.1.1盐酸,“1+9”溶液。4.10.1.2过硫酸铵,10g/L过硫酸铵溶液。4.10.1.3硫氰酸铵,10g/L硫氰酸铵溶液。4.10.1.4硫酸铁铵Fe(NH4)(SO4)212H2O 0.01mg/mL铁标准溶液:称取0.8634g硫酸铁铵溶解于水,加2.5mL浓硫酸,移入1000mL容量瓶中

12、,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含Fe3+0.1mg/mL。用时,准确移取10mL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含Fe3+0.01mg/mL。4.10.2测定方法 称取经粉碎至71m的干燥试样1.00g(称准至10m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9”盐酸溶液25ml,缓和煮沸5分钟,稍冷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用热水数次洗涤滤渣,滤液和洗液合并,冷却到室温,稀释至标线。取滤液1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溶液5ml,硫氰酸铵溶液5ml,稀释至50ml,摇匀,放置10分钟,所呈现红色与铁标准溶液同时同法处理后相对照。取铁标准溶液1ml,铁含量即为0.01,2ml为0.

13、02,依此类推(0.02%)。4.11酸溶物4.11.1试剂和溶液4.11.1.1盐酸,“1+4”盐酸溶液。4.11.1.2硫酸。4.11.2测定方法 称取经粉碎至71m的干燥试样1.0g(称准至0.2m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4”盐酸溶液25ml,加热缓和煮沸5分钟,过滤于已在600灼烧至恒重的50ml瓷坩锅中,滤渣用热水分次洗涤,滤液和洗液合并,加入硫酸1ml,缓和加热蒸发至干,待二氧化硫白烟去尽后,将坩锅送入高温电炉,在600灼烧至恒重。(0.80%)。4.11.3计算 酸溶物的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m2 - m1 X% = 100% m式中:X试样中酸溶物含量,; m试

14、样质量,g; m2灼烧后酸溶性干物质和坩埚质量,g; m1空坩埚质量,g。4.12未炭化物4.12.1试剂和溶液4.12.1.1重铬酸钾;4.12.1.2氯化钴;4.12.1.3盐酸;4.12.1.4氢氧化钠,40g/L;4.12.1.5重铬酸钾溶液。 将重铬酸钾研成粉末,在(1255)下烘干至恒重,称取0.4000g(称准至0.2mg)溶于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4.12.1.6氯化钴溶液 称取氯化钴28.75g,溶于少量“1+40”盐酸溶液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1+40”盐酸溶液稀释至标线,摇匀。4.12.1.7对照液的配制 吸取重铬酸钾溶液2ml,氯化钴

15、溶液3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4.12.2 测定方法 称取经粉碎至71m的干燥试样1.00g(称准至10mg),加40g/L氢氧化钠溶液40ml,轻轻转动,使试样完全浸湿,加热至沸,用事先经氢氧化钠溶液洗涤过的滤纸过滤,滤液冷却到室温,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370nm处测定吸光度,与对照液在相同条件下的吸光度比较。若试样与对照液相比,吸光度小于对照液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4.13重金属4.13.1试剂和溶液4.13.1.1盐酸溶液,“1+9”溶液;4.13.1.2溴水;4.13.1.3冰乙酸,“1+16”溶液;4.13.1.4硫化钠;4.13.1.5丙三醇;4.13.1.

16、6硫化钠溶液 称取硫化钠5g(称准至10mg),加水10ml、丙三醇(甘油)30ml溶解混匀后装入棕色滴瓶。置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如出现浑浊应重新配制)。4.13.1.7硝酸铅4.13.1.8铅标准液(1ml含0.01mg铅) 称取0.160g硝酸铅,溶于少量水及1ml(1+1)硝酸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再用移液管自此溶液中吸取100ml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0.01mg/ml铅标准液。4.13.2测定方法 称取经粉碎至71m的干燥试样1.00g(称准至10m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9”盐酸溶液12ml,溴水5ml,轻轻转动,

17、使试样完全浸湿,加热缓和煮沸5分钟,稍冷,过滤于100ml锥形烧瓶中,用热水分次洗涤滤渣,滤液和洗液合并,缓和加热此溶液使蒸发至干,加入“1+16”乙酸溶液3ml,在温水中加热溶解后,移入50ml比色管中,加硫化钠溶液1滴,稀释至50ml,摇匀,放置10分钟后,呈现混浊黑色。混浊液之黑色不深于3ml铅标准液,示为活性炭中重金属含量合格(0.003%)。4.14水溶性锌盐4.14.1试剂和溶液4.14.1.1盐酸,“1+1”溶液,“1+11”溶液;4.14.1.2亚铁氰化钾,100g/L溶液;4.14.1.3氧化锌,基准试剂;4.14.1.4硫酸4.14.1.5锌标准液(1ml含0.01mg锌)

18、。 称取0.125g氧化锌,溶于100ml水及1ml硫酸中,待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再用移液管自此溶液中吸取100ml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即0.01mg/ml锌标准液。4.14.2测定方法 称取经粉碎至71m的干燥试样1.0g(称准至10m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水20ml,轻轻转动,使试样完全浸湿,加热缓和煮沸5分钟,稍冷,过滤于50ml比色管中,用热水分次洗涤滤渣,滤液和洗液合并,加入“1+1”盐酸溶液1ml,亚铁氰化钾溶液10滴,稀释至50ml,摇匀,放置10分钟所呈之浑浊与标准锌溶液同法操作对照。(0.005%)4.15灰分4

19、.15.1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4.15.2测定方法4.15.2.1将30ml瓷坩锅置于高温电炉中,于(65020)下灼烧至恒重(约1小时),将坩锅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称准至0.1mg)。4.15.2.2称取经粉碎至71m的干燥试样1g(称准至0.1mg),置于30ml已灼烧至恒重的瓷坩锅中。4.15.2.3将坩锅送入温度不超过300的高温电炉中,打开坩锅盖,逐渐升高温度,在65020灰化至恒重。(2.50%)4.15.3结果计算 M2 M1 X = M式中:X 灰分含量,; M2灰分和已恒重坩锅质量,g; M1已恒重坩锅质量,g; M 试样质量,g。4.16粒度4.16.1仪器4.16.1.1一般实验室仪器;4.16.1.2试样筛。4.16.2测定方法 称取干燥试样5g轻轻倒入120目筛子里。盖好筛盖扣紧全套筛子,振摇10分钟。用毛刷将留在底框上的活性炭如数地转到称量盘上,进行称量。4.16.3计算 m1 X% = 100% m式中:X 留存在筛底的百分数%; m1筛子底框内的质量g; m 试样的总量g。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