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7.72KB ,
资源ID:182435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2435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古诗赏析练习15首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古诗赏析练习15首含答案.docx

1、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古诗赏析练习15首含答案古诗赏析合集古诗赏析集中训练:送丘为落第归江东(唐)王维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注】祢,即祢衡,有才辩,孔融曾推荐他。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五言律诗是王维写给朋友丘为的一首送别诗,丘为因为科举考试落第,准备返回江东。B.颔联表明丘为在王维家里作客已经很久,不但忧愁煎熬新添白发,而且还为朋友耗尽钱财。C.作者知道丘为的才干堪比祢衡,自己却不如孔融,不能举荐丘为,为此深感羞愧、自责。D.诗歌将离别的悲伤和朋友的

2、失意融合起来,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丘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2.首联中景物描写“柳条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3分)答案:1.B(3分)2.点明题意,交代送别的时间和主题;渲染离别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哀伤的情感基调;以乐景衬哀情,杨柳青青的春日,却要和失意的友人别离。(答一点给2分,答全两点给3分。)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这首词随作者的 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 、的

3、特点。3.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联系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答案:(四)古诗词阅读(6分,每小题2分)1.这首词极富动感地描绘了作者乘兴徜徉所见的质朴自然的村野田园春光图(1分),表达了词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1分)。2.春游顺序或游踪,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3.这首词使用白描手法写景,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了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丽图画。【甲】 【乙】长沙过贾谊宅 咸阳城东楼刘长卿 许浑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汉

4、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怀古伤今,甲诗首联即点出凭吊之人,乙诗首联则提出所登之楼。B.两首诗颔联均即景抒情,都营造渲染出了一种萧条冷落凄清的氛围。C.两首诗颈联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将虚拟的景物与现实的感慨巧妙结合。D.甲诗尾联巧用设问,对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乙诗尾联则委婉含蓄,令人倍感凄凉。2.甲诗以“悲”字直贯篇末,而乙诗也以“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分别说说这两首诗为何而“悲”,为何而“愁”?(3分)答

5、案:1.C2.【参考答案】(3分)甲诗不仅“悲”贾谊命运的悲慨、哀怜(1分),同时还“悲”自身命运的哀婉喟叹(1分),乙诗“愁”的是国家衰败。(1分)古城春望 明李梦阳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孤城还麦秀,白首且花飞。临路柳长袅,前朝今是非。【注释】古城:宿迁故城遗址,晋朝在此设宿豫郡,唐时郡治迁徙,故城废。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1、首联点明时间,渲染一种 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一个“ ”字总领全诗。(2分)2、“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一联写景颇有特色,请加以赏析。(3分)3、同为“春望”,杜甫与李梦阳在各自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1、阴沉(

6、萧条)望2、此联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偶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诗人赋予野色、林鸦以人的情感,通过“寒”和“雨”生动形象地渲染出环境的萧条,突出故城遗址的荒凉,从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担忧。3、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古城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故城不再的遗憾、感伤以及对时局的隐忧。江夏别宋之悌李白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注】宋之悌因事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设宴送别。1.请发挥想象,描述颈联呈现的画面。2.有人认为颔联中“分”字可以改为“赴”字,说

7、说你的看法。答案:1.虽然天气晴朗,布谷鸟不停地鸣叫,但此时我却丝毫高兴不起来,江岸之猿猴却向晚而哀号,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2.“分”字是“分别”的意思,充分表达出作者因为与朋友分别而产生的悲凉之情,而“赴”只是“去”的意思,不能表达这种感情。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壕:护城河。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咨嗟:叹息、慨叹。1词作中,“一城”与“”相结合,写出词人登高远

8、眺所见的阔大高远之景。(1分)2你如何感受到词中作者面对人生失意时的积极心态?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案:1千家2他阐述的道理是:表达了作者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可谓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明作者要趁年华尚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中要有所建树的积极心态。新年作唐代 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注释)此诗为作者被贬潘州(今广东茂名市)南巴尉时所作。潸然:流泪的样子。长沙傅:贾谊。西汉贾谊曾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1.请赏析“春归在客先”的“先”字的妙处。

9、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1.示例一:一个“先”字,既有羡慕:要是自己能像春天一样,早早回到故乡,那该多好啊!更有埋怨:我还在天涯漂泊,春天怎么就先行回归了呢?示例二: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新年伊始,春已欣然回归,而自己仍滞留在此升迁无望,故有时不我待、春归我先之感。示例三:此处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新年伊始,天下共春,而自己仍滞留在此,升迁无望,故有时不我待、春归我先之感。2.全诗既表达了新年里思念家乡的情感,也以贾谊自比,对身受的遭遇表达了孤独和愤慨之情。【解析】1.考查炼字。炼的字是句中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要分析出其含义、手法及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也可作如下“春归在客先”是

10、对薛道衡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化用,在前人单纯的思乡之情中,融入仕宦身世之感,扩大了容量,增强了情感的厚度。2.考查对诗人情感态度的把握。解答时,要在理解整首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特殊经历和景物来理解。诗人被贬南巴尉,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首联写情,“乡心”与“天畔”“独潸然”是思念家乡与亲人;颔联写景寓情,感叹春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无限离愁,跃然纸上。鄂州南楼书事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1.诗歌一二句描绘出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2.诗歌尾句的“凉”字

11、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1.月光皎洁;山水通明交融;湖面广阔;荷香弥漫。(注:月光皎洁是景物特点存在的前提。月光明朗,才能看见“山光接水光”)2.诗人在皎洁的月夜,登上鄂州南楼,迎着清凉的夜风,身体感觉凉爽舒适。欣赏月下美景时,体味到清风明月的自由自在,内心也因此感到轻松愉悦。【解析】1.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这两句诗歌大意是: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他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山光”与“水光”表现了山水通明交融的画面,因为月光的皎洁,才会看到山光接

12、水光,所以这两个词语还表现了月光的皎洁明亮。“凭栏十里”突出了湖面的宽广。“芰荷香”表现了荷香弥漫的画面。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炼字。一个“凉”字意味深长。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通感手法,无论是视觉的“光”,还是嗅觉的“香”,均并作一种“清凉”之感。既切合夏日“追凉”,又写出其摒弃尘虑之想。前面所写的景物都有清高脱俗的寓意,构成了一个使心境澄淡的“清凉世界”。一个“凉”字概括了他流连陶醉于山水间的种种感受。“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这两句写南楼夜色。南楼地势高,四临旷野,清风无处不在,明月也无处不照,它们似乎“无人管”,造物主对南楼分外优待。这澄明的景色,化作了清凉之境,给人以清凉爽心之感。

13、借景抒情,表达作者流连陶醉于山水间,逍遥自适的情感。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注)中岁:中年。胜事:美好的事,快意的事。值:遇见。1.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2.阅读下面的诗句,选出与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境相同的一项,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位诗人的心境与情怀。A.采集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1.高兴,愉悦,自得其乐;闲适。2.A,终南别业中颈联写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于是索性坐下来欣赏天空中的行云

14、变幻,表现出退隐者自由惬意、闲适的心境及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饮酒中颈联写陶渊明在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的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这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偶然的情趣,偶然的情与景会。【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表明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高兴,愉悦,自得其乐的闲适心情。2.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颈联“行到

15、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A采集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渡黄河”、“登太行”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而“冰塞川”、“雪满山”又象征诗人在追求过程中屡屡受挫。作者借此表达他

16、英雄失路的悲愤;水仙子夜雨元朝 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1.这首散曲的题目是“夜雨”,曲中哪一句写雨?如何写雨的?2.“愁”是此曲的情感所在,请说说这首曲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1.本曲写雨的句子仅“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两句,是从侧面来描写雨,用梧叶和芭蕉在雨中的声响来写出秋雨的淅淅沥沥,渲染了一种悲凉、寂寥的氛围。2.羁旅漂泊的孤苦;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怀想;久困异乡,怀才不遇,功名未成,万事无成,前途渺茫之愁。【解析】1.本题考查诗词翻译。1)翻译: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

17、秋。芭蕉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深深的愁。夜里做着的归家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灯花敲落棋子还未收,叹新丰孤馆文士羁留。十年宦海奋斗的情景,江南家乡父母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2)结合翻译可知,梧桐叶子和芭蕉叶发出声音,是因为雨打在上面,故写雨的句子是: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3)这里虽是写夜雨,但是并没有出现雨字,而是通过梧桐叶、芭蕉叶发出的声音来写,故这是从侧面来写夜雨,从听觉角度,想象中雨滴打在梧桐叶、芭蕉叶上的声音,渲染氛围,结合“秋”“愁”可知,渲染了一种悲凉、寂寥的氛围。2.本题考查诗词主题。1)结合“归梦”可知,作者做着归家的梦,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18、。2)结合“江南二老忧”可知,这里提到“二老忧”,提到父母的忧心,因此可知表达对父母的怀想。3)“叹新丰逆旅淹留”此句借用唐代名臣马周之典,唐人马周未登第时,曾旅宿新丰,受店主冷遇,后世借指旅愁。坚瓠集载徐再思“旅寄江湖十年不归”,曾滞留北方十多年,然而仕途多艰,仅做过下等的小官。这里以马周自况,羁旅他乡,饱受寂寥愁苦,然而仕进无门,一事无成,穷途潦倒,仿佛马周当年为新丰客般备受冷落。而马周穷途尚有常何引荐,自己怀才不遇,久困异乡,前途渺茫。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注)洪瑹(t):字叔玙,号空

19、同词客,宋代末年理宗时人。横江:长江。1.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因此也被称作,“宿水口”是这首词的。2.古典诗歌在景物描写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3.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长短句 题目2.(1)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2)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翠的山岭、酒旗、红枫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3.表达了词人羁旅愁思、孤独寂寞和思乡思亲之感。【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词的基本常识的了解。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

20、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菩萨蛮宿水口”中,“菩萨蛮”是词牌,“宿水口”是题目。2.这道题考查对写作特点的理解。“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二句写远景,雨后初晴,一道断虹斜插于东南方的长江之上,在夕阳落照之下,千山万水,一片紫翠。“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两句转写投宿,兼及近景。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词人好象手握一枝调色彩笔,精心构画,于是画面上出现了红黄橙绿青蓝紫的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出现了,青旗、红枫也出现了。描绘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3.这道题考查对情感

21、的理解。这首词的下阕抒写客居此地的孤独之感。“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二句,词人奔走仕途,一事无成。“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二句,“又是”二字,说明词人在外不知漂泊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尝尽了千愁万苦。时已云暮,词人只有点上寒灯,闭门独坐而已。抒发了词人羁旅愁思、孤独寂寞和思乡思亲之感。秋夜山居(唐)施肩吾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注)素机:织布机。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1.诗歌首句中哪个词点明了时令属“秋”?为什么?2.“百尺老松衔半月”中的“衔”字向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赏析它的妙处。1.去雁 大雁是候鸟,到了秋季,会往南方更暖的地方迁徙。2.拟人,将老

22、松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态,表现月色的美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一般而言,诗词中的季节可以通过季节性的景物来判断。1)首句翻译:大雁的声音渐响渐远人声也随着消失。2)这句诗中有景物“雁”,“去雁”指离开的大雁,大雁是候鸟,秋天会往南方更暖的地方迁徙,故可以判断是秋季。2.本题考查炼字。1)翻译。百尺高的老松树正衔着半轮明月。2)赏析。“衔”,叼着的意思,这里指百尺高的老松树正叼着半轮明月。“衔”,是动词,是动物的行为,松树本来是不能有这个动作的,故这里运用了拟人修辞,把老松树拟人化,赋予老松树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态,表现

23、月色的美好。3)感情。描绘的画面非常美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苏幕遮:词牌名。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碧云天”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B.“山映斜阳”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D.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绮丽之景、阔远之境与深挚之情水乳交融。2.结

24、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C2.从“斜阳外”“乡魂”“明月”“相思”等词语可见,作者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围绕“思乡”,意近即可)【解析】1.C错误,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2.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

25、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从内容上看,上片用_来烘托“孤鸿”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_的行为来表现它的卓尔不群。2.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的意境。3.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缺月疏桐 漏断人静不肯随意栖息2.孤鸿若有若无,也许就是词人心灵的投影,与词人合二为一。写鸿“惊起”“有恨”“不肯栖”,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3.词人用象征的写作手法,通过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心情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解析】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

26、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意思是“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人群开始安静了。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得出:上片用“缺月疏桐,漏断人静”来烘托“孤鸿”的孤独形象。“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意思是“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得出:下片用它“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行为来表现它的卓尔不群。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赏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

27、呢?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3.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赏析。“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

28、,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送李侍郎赴常州贾至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1)首句写景有什么作用?(2)“楚水吴山道路难”暗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 点明时令气候,营造了空寂、孤寂、悲凉的氛围;以“北风寒”烘托别时悲凉的心情。(2)道路遥远难行,表达对友人此去的关切担忧:山川阻隔,后会难期,抒发离愁的沉重。【解析】(1)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诗歌景物描写的

29、作用一般有:内容方面,交代诗歌的基本信息交代了时间、时令(季节)、地点、天气状况等;渲染气氛。结构方面:呼应标题;先言他物,引出下文;与下文某个写景内容相照应。感情方面: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分析首句写景作用,要结合诗句来分析,指出表达效果。“雪晴云散北风寒”中“雪、北风”暗示了时令、气候。冬季,雪霁天晴,天上云散,一望无际,北风刺骨,营造出空旷、孤寂、凄冷的意境,结合题目是与友人分别,所以“北风寒”既指天气寒冷,营造凄冷气氛,又写自己因与友人分别而内心的寒冷,“寒”一语双关,借景抒情。(2)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此题要从诗歌的题目和内容方面分析,送李侍郎赴常州是一首送别诗,结合诗句来分析。“道路难”,写远行之路艰难,表达出对友人远行的担忧,“楚水吴山”,此去与友人千山万水相隔,相见困难,抒发了离别之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