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38.23KB ,
资源ID:1830032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3003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王芳霞选修课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王芳霞选修课教案.docx

1、王芳霞选修课教案选修课:阅读与写作教案 王芳霞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2.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拟人、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2.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夏天怎样?秋天又是怎样?现在呢?)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指名)2.看来同学们对季节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你还记得我们学的第四单元韵味吗?韵味是什么,是啊,我们可以在语言文字之中细细体会。你能背诵一下你喜

2、欢的句段吗?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指名背诵)3.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啊,通过你们的背诵,让我们跟随袁鹰感受了枫叶如丹,在张晓风的笔下感受到她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那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样的文章啊?4.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的两篇文章,请你来用心读读,用心感悟。二、指导阅读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日的晚霞,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课件出示)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你发现了吗?(指名回答:写作手法三个拟人、生动、形象,动静结合)这么美的文章,

3、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些词语呢?在书上标注出来。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课件出示)谁想读读?(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2.其实迷人的小河也同样运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请你自己读读,看看迷人的小河哪些地方用到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做出标记。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

4、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3.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4.交流: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三、总结同学们,我还记得张晓风说过:“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热爱读书吧!四、拓展推荐老舍济南的冬天朱自清春何其芳秋天 第二课时我和三国一、 指导目的:1、 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2、 通过学生读三国的读书成果展示,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二

5、、指导重点: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三、课前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赤壁之战、三顾茅庐)2、学生读三国的读书成果。四、教学过程 :一、观看片断,导入 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历史就好比一条长河,滔滔不绝地奔向远方,今天老师从中摘取了一个精彩的片断,大家想看吗?边看边想这是什么历史故事?(播放赤壁之战的片断。)2、学生回答。自从学了课文赤壁之战后,咱们班掀起了读三国,说三国,看三国的热潮。男孩子不在话下,连女孩子也不甘示落,看来这“三国热”还真流行呀!今天,借着这股“东风”,这节课外阅读课,就是这(出示课件“我和三国”)3、齐读课题。二、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展示。1、 像赤壁

6、之战类似这样精彩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吧。你们还知道哪些故事呢?喜欢的人物是谁呢?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交流、介绍。3、 学生上台展示各自的读书成果。形式:书海拾贝、小手抄报、评价人物事件、画画、课本剧、讲故事、地图等。四、总结:接下一段时间老师的阅读教学目标 是让大家越来越爱读书,勤思考,多积累,你们呢?接下一段时间打算干什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任务。)3、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我们的口号就是:快乐地读书,读书真快乐! 第三课时写景作文一、引入:同学们,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在哪生活的时间最长?(校园)我们每天与我们的校园朝夕相处,可以说是最好的朋友了,今天我们就以校园为题,写一篇关于校园美

7、景的文章。(板:写景)二、回忆写景要求:1、学生质疑:三、四年级已经练习了描写校园的作文,为什么还要重复同一个文题呢?2、解疑:告诉学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同学们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何把这种提高运用到我们作文中去,这是五年级写景作文对同学们提出的新的要求。3、回忆写景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自由讨论) 按一定顺序 4、汇报讨论结果;根据讨论板书: 抓特点5、自由讨论交流:这按一定顺序指哪些顺序,又要抓住哪些特点?6、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板书:清楚7、

8、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板书:颜色 形态 气味 声音大小 8、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生动板书: 形象具体 过渡:看来同学都有同样的感慨,为了解开同学们的写作疑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篇文章,听听小作者是怎样描写她的校园的。 三、听范文、受启示、解疑团。1、放录像看,听范文,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2、讨论范文:你认为她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3、总结: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板书: 拟人 夸张4、与小作者见面,谈心得。(小作者自

9、我介绍,告诉同龄人写作秘诀。)5、小结:从小作者的一席话,你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多观察 多积累四、欣赏校园风光,感受美。过渡:小作者笔下的校园这么美丽,如果我们学校走上电视,会是什么样子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1、放录像,欣赏美。2、自由描绘校园美景,运用微机出示景点画面。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3、讨论、分析、点评。五、总结:1、谈收获。2、最后教师作结: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我们美好的家园。总板书:多观察按一定顺序 清楚写景 形态 颜色 比喻 生动抓特点 气味 声音 拟人 形象 大小 夸张 具体多积累第四课时写景要抓住特征

10、目标定位1.知识和技能目标。第一,唤醒学生对自然生活有意识的关注,带领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发现自然的千娇百媚、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有技巧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第二,掌握景物描写技巧。第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积累素材、调用素材、整合素材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赏读中外名家名著中景物描写的精彩片段,通过一读、二品、三析、四作感受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摹写的重要性。在品读赏析的过程中积累写作技巧,在练笔评析中提高认识。3.情感态度和审美目标。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之美、纯真之美、性灵之美,在美的熏陶浸染中净化心

11、灵,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审美品位。教学简案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景物描写,凸显特征,注重情感。难点: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画,请学生为画面配标题,并阐明构思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创作,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景物特征。)明确: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一、读概念揣摩“格调”与“氛围”的含义,进一步理解景物特征的含义。二、品文段在名家名篇的精彩写景

12、片段阅读中,琢磨感受景物特征,并用三个以上形容词加以概括。材料1:星星在浸透鲜血的白俄罗斯上空悲哀地眨着泪眼。漆黑的夜空像个塌陷的大坑,夜雾似烟,朦胧,飘忽。寒风把充满腐烂的落叶、潮湿的黏土气息和三月残雪的苦味撒满了大地在旱风的蒙蒙雾气中,太阳升到断崖的上空来。太阳的光芒照得葛利高里的没戴帽子的头上的密密的白发闪着银光,从苍白的、因为一动不动的而显得很可怕的脸上滑过。他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醒了过来,抬起脑袋,他看见自己头顶上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的第五课时写出景物的特点 一、观察有顺序。按题目要求,你首先要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如山川、田园、小河等,并确定观察点(立足点),然后,按照一

13、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部分;或者相反。这样写出的片段来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二、抓景物特点。掌握了一定的顺序后,观察什么呢?要仔细观察这处景物的特点,如形状、数量、颜色、姿态以及它们的变化等。要抓住这处景物独特的地方。如一位同学写道: 我爱秋天的田野,更爱秋天的树林。漫步林间,松树的、柏树的叶子还是那么苍翠,火红的枫叶燃得树林一派生气。许多树木已脱去一身绿装,露出了香甜可口的果实。秋风飒飒,黄叶纷纷落地,于是地下的树叶粉红的、金黄的、青绿的、淡紫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和小伙伴们就在这大自然铺就的华丽的地毯上唱呀、跳呀,互相追逐嬉戏。秋林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乐园。

14、这里,小作者按照由整体(秋天的树林)到部分(各种树)的顺序,既写了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一派生气的红枫,又写了累累的果实,还用许多描写色彩的词写出了各种树的落叶,从而展示出秋林的鲜明特色。 三、要融入感情。在细致描述这处景物的同时,还要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请看一位同学写游老鼠潭的感受:“我们乘着船游老鼠潭我低头看,只见水里倒映着蓝天白云,神奇的山峰,活灵活现的老鼠岩,我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妙趣呀!”小作者看到老鼠潭倒映的美景,产生了联想,表达了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四、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五、自拟题目,动笔写第六课时写一

15、处秋天的景色 【教学要求】:1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3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课前准备】:1课本插图投影片。2例文录音。3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记录或拍摄下来。【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

16、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二、读懂例文1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画出来。2交流以上问题。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草的图景)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花的图景)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学

17、生边听边思考问题。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1)抓住主要景物。(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四、迁移仿作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2习作指导。(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4)学生评议,说图意。(5)指导学生写稻田

18、。A 幻灯投影稻田图片: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B 学生自由练说。C 指名从不同角度说。D 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一望无际颗粒饱满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的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们的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8)指名说,评

19、议。(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10)学生誊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摄影作品和习作。板书设计写一处秋天的景色草高矮颜色野花颜色名字蝴蝶、蚂蚱动作第七课时一次游览活动 一、教学目标、学会把秋游活动中见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懂得写浏览活动要写清楚人物,浏览的时间、地点,要抓住主要景物来写。、感受自然景物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浏览活动中见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难点:记叙时要突出重点、写具体。教学过程、启发式谈话,明确目标本次习作的任务是把秋游活动有顺序地写下来。、组织讨论,明确写作方法()自学课文,找出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

20、(记一次秋游活动,按浏览的过程把在秋游中见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讨论,怎样才能把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第一,应该把浏览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第二,浏览中见到的景物,可以按照浏览的过程和地点变换的顺序记叙。第三,要有重点地记叙浏览中印象最深的景物。()结合秋游景山来体会写作方法。理出课文中地点变换的顺序。走出景山大门果园万春亭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哪个景点?是怎样具体介绍的?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是怎样自然衔接的?、习作指导()这次秋游的路线怎样?你打算写哪些景物,理出浏览的地点变换顺序。()在你印象中,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把它具体描述下来。()点拨:可

21、以抓住景物的大小、形状、色彩、轮廓、变化、动态和静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细致地描写。()学生进行重点段的描写。()选择、例重点记叙的片断交流,评议生,学生自行修改。 第八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把秋游活动中见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感受自然景物美,提高爱美的情趣。教学过程、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和方法()请学生读一读本次习作要求()齐读习作方法()点拨:一般一个自然段介绍一处景物,自然段之间要写好过渡语,感受最深、最有特点的景物要具体写。、当堂书面作文。学生模仿秋游景山的写作方法,独立作文。教师指导。、评议、抄写作文。第九课时课外活动教学目标:1、 学会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2、 懂

22、得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要写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写得通顺、连贯。 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1、我们每天都参加课外活动你们愿意写一写吗?2、课外活动包括哪几类呢?先学习教材前的一段话。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分述部分把课外活动分成哪几类?用什么关联词连接?说说你想写的活动。二、 指导完成第一题。1、 读题,说说应该围绕每个句子中哪个重点词语写/2、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句作为开头说一句话。3、 及时评议。三、 指导完成第二题。1、 读题。选一项活动,可以从体育活动、科技小组活动中和游戏中任意选一项。2、 学生选好自己要写的项目,先想好总起句,再轻生说说

23、这段话。 第十课时教学目标: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教学过程:一、 学生自己写作。二、 讲评;1、 是否围绕总起句写。2、 是否写得连贯、通顺。三、 欣赏学生作品:1、 投影中等学生的作文,讨论修改。2、 投影油灯学生的作品,欣赏四、 同桌互相修改作文。五、 作业:抄写作文。第十一课时学做家务教学目标1、能把学做一件家务事的过程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要点: 把劳动的过程写具体教学难点: 文章要有开头和结尾(一)教学目标1、了解做家务的经过,把事情基本说清楚。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二)教学经过:一

24、、课前谈话,激发写作兴趣1、聊聊自己在家里的生活情况,会哪些家务活并交流做家务的感受. 在学做家务的过程中,你感到最困难、最有趣的是哪一次?遇到什么困难?出了什么洋相?是怎样克服和改进的?2、要求写下你做家务的经过,你会怎么写? 学生自由发言二、我们看看范例是怎样写的?(读范例,懂得写学做家务事的方法和要求)学生总结写作方法:这次作文是写什么的,要求是什么,要注意什么老师归纳写作内容:学着做的一件家务事写作要求;把做事的经过写清楚注意事项:写之前要先想好(1)写哪一件家务事?(2)这件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做的?(3)做的过程有没有遇到困难?有了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3、选好内容后,请同学

25、们自己定一个作文题目,开始动手写作三、学生自己作文,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对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十二课时教学目标1、完成作文,并进行适当的修改,使文章连贯通顺2、从劳动中获得快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教学经过(一)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回指导,初步完成后,先同桌相互检查评论.(二)再由学生推荐觉得写得好的文章,全班评议1 、用投影仪投影文章过程有没有写清楚?开头和结尾有没有写好?学生自由提修改意见!选出你觉得好的文章,说说好在哪里?2、各自修改作文,再抄到作文本上第十三课时我最熟悉的人教学要求:1、学会用一件事写一个人的方法,把人的特点或二品质表现出来。2、初步养成留

26、心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由我来给大家上课,欢迎吗?好,我很高兴,哪个同学能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我呢?都不能啊!为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熟悉) 看来,一个不熟悉的人我们很难把他介绍给别人的。我姓孙,来自桔园小学,今天到这儿来借班上课,我希望通过这节课,我们能互相熟悉起来。 我,你们现在还不熟悉,哪你们熟悉的人有哪些?(板书:我、的人) 在刚才你们所说的这么多人中,你最熟悉的人又是谁呢?(板书:最) 最熟悉的人平时一定接触的多,自然了解得很多,谁来说说自已最熟悉人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长得怎样,多大年纪,有什么爱好,

27、有什么特点等)二、明确要求通过你们,我今天又认识了许多没见过面的人,不过,孙老师今天还很不过瘾,很想听听你们最熟悉的人有过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一件事)不过,说这件事的时候有个要求,什么要求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怎样发生、经过怎样、结果怎样、怎么说、怎样做)猜得非常好,老师想听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要讲清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在这件事中,这个人说了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三、学习例文我们这儿就有一件按这要求说的一件事,这就是课文199页的亮亮,谁愿意帮助老师,站起来把课文念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亮亮是个怎样的人,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亮

28、亮在这件事中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用小圆圈有文中标出来。(检查反馈)四、实现迁移你看,多可爱的小男孩,小作者这样一写,一个栩栩如生的亮亮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在座的同学们,我们也来向这位小作者学习,把你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小结:说得(),这一定是他平时注意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的结果。同学们,哪怕是最熟悉的人,我们平时也得处处留心他的一言一行,只有这样,留下的印象才会深刻,讲述起来才会生动细致。五、学生作文下面,大家就拿起笔。把你要介绍的最熟悉的人按刚才的要求写下来,这也就是课文中的作文要求:用一件事写人(板书:)六、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合作的非常好,轻轻松松就写了一篇作文,看来,作文根本没什么可怕,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下来嘛。不管现在同学们写好没写好,都请大家带回家仔细修改修改。把你最熟悉的人写得栩栩如生,好吗?板书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