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84.14KB ,
资源ID:1855331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5533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名校解析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名校解析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docx

1、名校解析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山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11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这反映出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 B. 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C. 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 D. 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务官”体现的是政府权力的官僚化,政务官上升为六卿体现的则是

2、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是在后来的秦朝,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中叶后西周分封制仍然有约束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战争频率提高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正确理解材料中“政务官”的含义政府权力的官僚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时间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再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准确判断最后一个选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未体现即可做对此题。2.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

3、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种做法A. 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B.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C. 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D. 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答案】C【解析】【详解】题意反映的是秦国的司法调查和审判程序,与统一六国无关,故排除A项;秦国的整个司法调查审判程序并不是徒具形式,整个过程没有规定特别的形式,没有体现形式主义的特征,故排除B项;根据“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可知反映了秦国对司法程序的重视,故选C项;题意反映了秦国司法程序的完备,但没有体现审判公正合理,故排除D项。3.据传尧去世后,舜为

4、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即位天子。对此,孟子认为这是天意。这说明A. 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B. 孟子倾向于恢复王位继承制C. 中国自古就有选贤举能的传统D. 周天子已失去统治的合法性【答案】A【解析】【详解】民众歌颂舜,舜即天子位,孟子认为这是天意,反映了他天命思想和民本思想的相通之处,故选A项;舜是通过禅让制继承了天子位,不能说明孟子倾向恢复王位继承制,故排除B项;舜为了让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最终在民众的拥戴下即天子位,该行为得到孟子的肯定,没有体现中国古代选贤举能的传统,故排除C项;尧舜时代周王朝还没有建立,

5、周天子已经失去统治合法性的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点睛】孟子所认为的天意是建立在民众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的基础上的,所以体现了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的方面。4.战国中期,诸侯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给以一定数量的粮食或钱币;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等。这说明战国中后期A. 频繁的变革阻碍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推动官僚制度改革C. 专制集权制度已有所体现 D. 国家统一开始取代封建割据【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战国时期国君给以粮食和钱币作为官吏的俸禄;国君用玺、符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等信息可知战国时

6、期国君的权力加强,故是专制集权制度已有所体现,C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变革的信息,排除A。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战国时期国家尚未统一,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5.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D. 扩大王国的辖区,巩固皇权【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郡”的信息,排除A,在四国旧地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的领地变小了,封皇子为诸侯王,皇帝与诸侯王的亲缘更近,故B正确,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取代异姓

7、诸侯王”,排除C。6.“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A. 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 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C. 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D. 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说明厚葬风气源于孝道的虚名,故A项错误;厚葬与重农抑商和土地私有制无关,故BC项错误;死后的厚葬可以获得孝的美名,同时西汉的选官制度标准就是孝廉,而且西汉汉武帝之后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故D项正确。考点

8、: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度7.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者称为道学举士。道举设置旨在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 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D.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始祖”可知唐朝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是为了强化唐朝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是为了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排除A项,故选B项;对世家大族垄断政权造成冲击的是科举制的形成,故排除C项;唐朝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仅设

9、置了道举,可以说明是为了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推动文化多元发展,故排除D项;【点睛】抓住本题中的关键句“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始祖”即可知唐代皇帝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8.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A. 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B. 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C. 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D. 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

10、拒绝)”说明皇权受到了决策程序的制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注意到材料中“原则上”这三个字;B选项错在本题涉及的是君主专制,并不是中央集权;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点睛:在解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问题时要格外注意本题涉及的内容属于专制主义部分还是中央集权部分,搞清楚这一点往往可以排除一定的干扰项。如本题涉及的是专制主义问题,所以可以排除B选项的干扰。9.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A. 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B. 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C. 元朝重建

11、大一统,疆域辽阔D. 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内容可知,西域人士流连中原的很多,中原人士涉足边疆的也很多,说明民族之间的交流很频繁,体现了民族融合的情况,故选A项;由西域人士“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可知无法体现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故排除B项;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未能体现题意中民族交流融合的内容,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元朝建立大一统王朝,西域已经不存在独立于元政府之外的民族政权,故排除D项。10.恩格斯评价:梭伦改革“在制度中加入一个全新的因素”,通过改革,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逐渐遭到排斥。这说明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A. 剥夺

12、了贵族的政治权力B. 实现全体公民之间的平等C. 便于工商业主参政议政D. 成为平民控制政府的工具【答案】C【解析】根据“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逐渐遭到排斥”可知,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打击了旧贵族,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便于工商业主参政议政,C正确;梭伦改革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不是剥夺贵族的政治权力,A错误;公民按照财产的多少分享不同的政治权利,不能体现全体公民之间的平等,B错误;D不符合史实,排除。【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逐渐遭到排斥”即可。11.“雅典公民当他抓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

13、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材料说明古代雅典人A. 充分享受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各项福利B. 直接民主的好处在于为本阶层谋利益C. 获得平等的同时付出了自由的代价D. 因个人隶属于社会而享受充分的权利【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可以看出在古代雅典要是想获得公民的平等权要付出自由的代价,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与材料反映的内容相反;B选项不是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D选项因果关系倒置。12.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1

14、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A.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C. 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D. 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答案】D【解析】根据“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表明议会战胜王权恢复了议会的权利,故D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排除B;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

15、制的确立,君主制并没有结束,排除C。【名师点睛】尊重材料是解体的唯一秘籍,抓住关键信息“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即可。13.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古希腊时期雅典人在马其顿的大举进攻面前不肯齐心抵抗,以致城邦沦陷的历史事实得到广泛宣传;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 牺牲个人利益以巩固国家的重要性B. 动员美国民众参与对英战争的迫切性C. 独立后维护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D. 古希腊政治体制孕育了美国共和政体【答案】C【解析】材料的关键语句也是中心语句是“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

16、面的例证”,说明材料强调战争结束后注重维护个人利益、不倡导牺牲个人利益,C正确;A、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要说明战后“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B不是材料的主要思想,排除。点睛:应该把握住材料的核心语句“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是材料强调的重点。14.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A. 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B.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C. 法国已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

17、D. 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工人可以建立自己的政党,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斗争,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承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共和国的建立为法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可能,而不是将要发生无产阶级革命,A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材料反映的是共和国的建立为法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可能,而不是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D项错误。15.“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帅,军官均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

18、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 专制主义色彩B. 军国主义色彩C. 联邦主义色彩D. 民主主义色彩【答案】A【解析】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表明皇帝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故选A。16.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A. 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 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

19、价C. 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 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商品贸易都在“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表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尊重材料是解题的秘籍,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欧洲的商品贸易中心,说明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17.1609年,荷兰人格劳修斯匿名发行的海洋自由论一书,曾断言:“任何国家到任何他国并与之贸易都是合法的,上帝亲自在自然中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他们被禁止进行贸易,那么由此爆发战争是正当的。”格劳修斯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荷兰A. 为了

20、获取商品市场与原材料产地B. 已经完成海军军队的近代化改革C. 以重商主义推动了海上自由贸易D. 力图打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自由贸易,而不是贸易的目的,故A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自由贸易,而不是军事改革的相关内容,故B项排除;据题干中时间可知当时商业理念奉行的是重商主义,而材料中“如果他们被禁止进行贸易,那么由此爆发战争是正当的”又强调了自由贸易,综合分析可知当时荷兰以重商主义推动了海上自由贸易,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18.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700人,其中包括3

21、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笨胺和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A.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B. 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C. 科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D. 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垄断组织,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重点不是在强调科学的作用,排除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

22、。故选A。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19.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说:“人的发现,便是敢于尽量地生活着,敢于丰富地生活着。宇宙的发现,却是智识的加添和科学及地理上的种种发现,它们大抵也是人的发现的效果。”材料意在强调A. 智者运动的意义B. 文艺复兴的意义C. 宗教改革的意义D. 启蒙运动的意义【答案】B【解析】“人的发现”指文艺复兴,重视人、和人性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的发现,便是敢于尽量地生活着,敢于丰富地生活着”“它们大抵也是人的发现的效果”是文艺复兴的影响,B正确;“宇宙的发现”指牛顿的经典力学,智者运动、宗教改革没有促进牛顿的经典力学的产生,排除;

23、17、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牛顿的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解放了思想,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D错误。【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人的发现,便是敢于尽量地生活着,敢于丰富地生活着”“它们大抵也是人的发现的效果”即可解答。20.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 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 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 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 反抗权威,重视法制【答案】A【解析】BCD三项只是启蒙运动的特点,不适合作为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只有选A项。21.马丁路德反对罗马

24、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所以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22.19321933年,苏联在国内出现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然向国际市场出售了281万吨粮食。这样做的目的或后果是A. 通过世界市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5、 B.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 有助于缓解当时西方严重的经济危机 D. 有利于缓和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A项错误,B项正确;由“向国际市场出售了281万吨粮食”不能得出有助于缓解当时西方严重的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经济大危机期间国际局势紧张,出口粮食并不能缓和国际关系,故D项错误。23.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出这样的感概。”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沿的时候

26、,是这个政府挽教了它。”罗斯福在“挽救”美国的过程中A. 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B. 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C. 根除了危机发生的因素D. 成功移植了计划经济模式【答案】A【解析】罗斯福总统通过“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际上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故答案为A项。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排除B项;C项“根除”说法绝对,排除;美国仍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点睛: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是一种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理论。但罗斯福新政实施之时,凯恩斯主义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936年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正

27、式形成,这既来源于凯恩斯对理论的持续探索,也来源于经济大危机中罗斯福加强国家经济职能的实践。在如何应对经济危机这一点上,凯恩斯与罗斯福可以说是不谋而合。24.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部分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下面示意图。据下图可知,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是A. 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代两极对抗B. 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C. 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D.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答案】A【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是一个多种政治力量和多种文明相互对峙的局面,故此题选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的形势是和平与动荡

28、并存在,而不是“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故可排除B;目前,美国依然还是超级大国,C项说法与史实相违背,故可排除C;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到目前还没有形成,故可排除D。25.“经过长时间的迟疑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自豪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同样加入进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该组织的出现A. 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B. 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C. 制定了关税壁垒政策D. 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答案】A【解析】A、欧洲国家之间存在民族主义情绪,尤其是法德两国,在加入欧共体

29、之后,这一情绪得到降低,正确;B、各国之间仍有各自的政府,排除;C、欧共体成立之后,削弱了各国之间关税壁垒,排除;D、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26.“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虎门条约)该条款的制定充分表明签约的中方代表A. 精明强干B. 不谙近代外交C. 不顾自身利益D. 软弱无能【答案】B【解析】由材料“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

30、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可知,该条款规定由英国人在中国闹事,闹事者交由英国领事馆,其实是丧志了治外法权(一国国民在外国境内不受所在国管辖,如同处于所在国领土以外一样。根据国际法和外交惯例,此种特权只有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等才能享有。军舰、军队根据协议通过外国国境时,也可享有此种权利)。由此可说明此代表不懂近代外交,故B项正确;A、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并非此代表不顾自身利益,而是他不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利益,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项为D。考生可能没有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并没有体现中方代表的软弱。27.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

31、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A.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B. 迎合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C. 顺应世界潮流发展趋势D. 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答案】A【解析】从本题所规定的内容看出太平天国是要恢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是典型的小农意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太平天国具有小农意识,故A正确;此规定不能反映太平天国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也不是农民对土地需求的内容,排除B、D;太平天国要恢复小农经济,不符合世界近代化潮流,故C错误。28.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A.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C.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