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02.01KB ,
资源ID:18604100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6041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

1、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系部名称 航空数控维修工程系 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 班级及学号 143513 38 学生姓名 黎 丹 指导教师 陈益林 完成日期: 2017 年 3 月 12 日目录摘 要 3前 言 4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5第一节 零件的作用 5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6第三章 确定工艺过程方案 9第二节 各工序的分析 9第三节 加工设备的选择 10第四节 刀具的选择 10第五节 夹具的选择 11第六节 量具的选择 11第七节 确定进给路线 13第八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3参考文献 16致 谢 17摘 要

2、本说明书是围绕“轴”这个课题编写的,主要介绍“轴”的加工工艺过程及工艺规程的设计。本说明书在编写中贯切少而精原则,兼顾设计,工艺分析及规程为一体。在编写本说明书时,参考了大量相关资料手册,得到了辅导老师陈老师的耐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设计说明书针对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的设计进行说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车间中一切从事生产的人员都要严格认真执行的工艺技术文件,按照它来组织生产,就可以使各工序科学的衔接,实现优质高产和低能耗。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进行零件的工艺性审查,进行毛坯的选择,选择基准,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机床及工艺设备,确定切

3、削用量(确定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填写工艺文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关键词:轴,零件分析;工艺规程设计;确定加工工艺方案;加工设备的选择。前 言轴是安装在轴承中间或车轮中间或齿轮中间的圆柱形物件,但也有少部分是方型的。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根据轴线形状的不同,轴可以分为曲轴和直轴两类。根据轴的承载情况,又可分为:转轴,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是机械中最常见的轴,如各减速器中的轴等。心轴,用来支承转动零件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扭矩,有些心轴转动,有些心轴则不转动,如支承

4、滑轮的轴等。传动轴,主要用来传递扭矩而不承受弯矩,轴的材料主要采用碳素钢合金钢,也可采用球墨铸铁或合金铸铁。 轴的工作能力一般取 决于强度和刚度,转速高时还取决于振动稳定性。 黎丹 2017.03.12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第一节 零件的作用传动轴在各种机械或传动系统中广泛使用,用来传递动力。将减速器齿轮的动力传给带轮,在传力过程中主要承受交变扭转负荷或有冲击,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其工作条件。配合面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也较高,加工时应给予保证。第二节 零件的工艺分析传动轴零件技术要求:(如图1-1)图1-1从零件图和传动轴零件技术要求表来看,该传动轴零件形状为较简单的阶梯轴,

5、结构简单。为实现轴的准确传递动力和轴与轴之间的精密配合,要求很高的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两端与轴承配合70 外圆面精度等级达到 IT6,粗糙度 Ra0.8;而70、60、65 通过键槽配合的外圆面精度等级达到 IT7 ,粗糙度 Ra1.6;三个键槽俩侧面精度 IT9,粗糙度Ra3.2。由于传动轴配合的表面较多,为了保证各表面间的精密配合,需严格保证中心轴线的形位误差,所以要对重要表面或端面提出形位误差的要求,在加工时严格保证。70、60和65 三个重要外圆面提出了相对中心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保证圆跳度在 0.02以内,此外还要保证这三个重要外圆面上键槽的两侧面相对中心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在 0.0

6、3 以内。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第一节 毛坯的选择40Cr 为中碳调质钢,冷镦模具钢。该钢价格适中,加工容易,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正火可促进组织球化,改进硬度小于 160HBS 毛坯的切削性能。在温度 550570进行回火,该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该钢的淬透性高于 45 钢,适合于高频淬火,火焰淬火等表面硬化处理等。(一)轴类零件的毛坯 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根

7、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 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40Cr 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 4552HRC。第二节 基准的选择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最常用的是两中心孔。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同轴度及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是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采用两

8、中心孔定位就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如图2-1、图2-2)1、粗基准的选择一般先选择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先加工出一个端面和端面的中心孔,然后再以加工出的端面定位加工另一个端面和其中心孔,而不是用外圆表面定位把两个端面同时加工出来,这样加工可以保证两端面中心线的同轴度。图2-1图2-2二、精基准的选择(1)“基准重合”原则:即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2)“基准统一”原则即采用同一组基

9、准定位加工零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3)“自为基准”原则某些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的精加工工序,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4)“互为基准”原则当对工件上两个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进行加工时,需要用两个表面互相作为基准,反复进行加工,以保证位置精度要求。(5)“简便可靠”原则所选精基准应保证工件安装可靠,夹具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第三节 加工阶段的划分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是指整个工艺过程而言的,不能以某一工序的性质和某一表面的加工来判断。例如:有些定位基准面在精加工阶段,甚至在粗加工阶段中需加工很准确。根据工件变形对精度的影响,工艺过程可大体分为: 粗加工阶段(工序 025),除去大部分余量

10、提高生产率,对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尺寸可在粗加工阶段中加工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也安排在粗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工序30),半精加工阶段是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 精加工阶段(工序 3570),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保证主要表面的精度符合图纸要求。第三章 确定工艺过程方案第一节 工序的划分工序 0:毛坯工序 5:粗车工序 10:粗车工序 15:中检工序 20:调质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 850,淬火 840,回火 600。工序 25:修复中心孔及端面 工序 30:半精车工序 35:精车工序 40:铣槽工序 45:钳工工序 50:精磨工序 55:精磨工序 60:磁力探伤

11、铁磁材料的工件被磁化后,在其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处磁力线发生变形,逸出工件表面形成漏磁场。用上述方法将漏磁场检测出来,进而确定缺陷的位置。通过对漏磁场的检测以发现金属材料中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漏磁场是铁磁性材料在磁化后表面层的缺陷处有磁感应线泄漏到空气中形成的。工序 65:终检工序 70:发蓝第二节 各工序的分析(1)工序 5、10 是粗车阶段,去除工件大部分余量,线以外圆的一段面定位后,车另一端面,再将工件调头,车另一端面以及外圆内孔定位,一夹一顶定位方式。(2)工序 15 是中检(3)工序 20 为热处理工序,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和精加工之前,消除共建内应力。(4)工序 25,修复中心孔及端

12、面。(5)工序 30 是半精车方面。(6)工序 35 精车加工达到所需要的精度等级。(7)工序 40 铣槽(8)工序 45 为钳工工序,其目的是根据要求去除毛刺。(9)50、55 粗磨和精磨零件的左端和右端。(10)工序 60、65、70 为检验工序分别是磁力探伤,终检,发蓝。第三节 加工设备的选择工序 5:数控车床 CK6136CK6136 是一种数控车床,C 代表车床 K代表型号 6 代表卧式 1 代表基本型 36代表最大旋转直径,是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所需的设备之一。工序 10:数控车床 CK6136工序 15:中检工序 20:调质工序25:修复中心孔及端面工序30:数控车床 CK6136工

13、序 35:数控车床 CK6136工序 40:数控铣床 X6132工序 45:钳工工序 50:万能外圆磨床 MG1432工序 55:万能外圆磨床 MG1432工序 60:磁力探伤工序 65:终检工序 70:发蓝第四节 刀具的选择 为了提高生产率而采用大切削用量是,需要刚性好的刀具,刚性差的刀具在大切削用量是很容易断刀,因为数控靠程序控制精度,刀具若磨损很快,则尺寸精度、型面精度很难保证,故用耐用度高的刀具。加工中心的主轴转速较普通机床的主轴转速高 12 倍,某些机床,其主要转速高达数万转,因此刀具的强度和耐用度至关重要,加工此类零件设备刀具材料选用 YG8 硬质合金制造,选择刀具型号 90外圆车

14、刀,键槽铣刀。第五节 夹具的选择机床夹具的作用及分类:1.保证加工精度 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2.提高生产效率 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3.减轻劳动强度 采用机械、气动、液压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采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机床夹具按应用范围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机床夹具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夹具通常分为以下两类:1)通用夹具通用夹具是指已经标准化的,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于

15、加工不同工件的夹具。例如,车床上三爪卡盘和四爪单动卡盘,铣床上的平口钳、分度头和回转工作台等。这类夹具一般由专业工厂生产,常作为机床附件提供给用户。其特点是适应性广,生产效率低,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的生产中。2)专用夹具专用夹具是指专为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而专门设计的夹具。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迅速、方便、省力,可以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但设计制造周期较长、制造费用也较高。当产品变更时,夹具将由于无法再使用而报废。只适用于产品固定且批量较大的生产中。按使用分类:由于各类机床自身工作特点和结构形式各不相同,对所用夹具的结构也相应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按所使用的机床不同,夹具又可分为:车床夹

16、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磨床夹具、齿轮机床夹具和其他机床夹具等。按夹紧分类:根据夹具所采用的夹紧动力源不同,可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气液夹具、电动夹具、磁力夹具、真空夹具等。第六节 量具的选择量具选择 因为该轴最大长度为362,所以选用量程0-500,精度0.05游标卡尺。因为该轴最大直径为82,所以选用量程5075、75100,精度0.01外径千分尺。各工序具体所用工艺设备如表3-1所示。表3-1工艺设备表工序号机床设备刀具量具5CK613690刀游标卡尺、中心钻、外径千分尺10CK613690刀游标卡尺、中心钻、外径千分尺15中捡20调质90刀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2

17、5修复中心孔及端面30CK613690刀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35CK613690刀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40XK6132铣刀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45钳工50MG1432砂轮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55MG1432砂轮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60磁力探伤65终检70发蓝1)游标卡尺游标卡尺(VERNIER CALIPER),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 10、20 或 50 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游标为 10 分度的有 9mm,20 分度的有

18、19mm,50 分度的有 49mm。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2)外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OUTSIDE MICROMETER)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它的量程是5075、75100 毫米,分度值是0.01 毫米。第七节 确定进给路线进给路线是指加工中心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时的轨迹,它不仅包括了加工内容,也反映了加工顺序,是编制程序的依据之一,确定进给路线的原则如下:1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2应使加工路线最短,以减少空行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3方便数值计算,

19、减少程序编制工作量;4尽量减少程序段数;5方便数值计算,保证零件轮廓表面加工后的表面质量要求,最终轮廓应安排最后一次进给连续加工出来。第八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工序尺寸是指某一工序加工应达到的尺寸,其公差即为工序尺寸公差,各工序的加工余量确定后,即可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 零件从毛坯逐步加工至成品的过程中,无论在一个工序内,还是在各个工序间,也不论是加工表面本身,还是各表面之间,他们的尺寸都在变化,并存在相应的内在联系。1)70.041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该表面的设计要求为 70.041 mm,Ra 值为 0.8 毛坯为模锻件,其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精磨。通过查机械设计与工艺手册表

20、812 得毛坯总余量为 9.959mm,表 851 得粗车余量为7.7mm,半精车余量1mm,查表 851 的精车余量为 0.8mm,查表 852 的粗磨余量为 0.4mm,精磨余量为 0.059mm。查表 813 的毛坯尺寸公差为 9.959+1.5 -0.8 mm,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表 113 得粗车加工精度可达IT11 级,精磨加工精度可达 IT6 级,工序公差可达 0.019,计算工序基本尺寸结果如表3-2所示:表3-2 (单位:mm)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精度精级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精磨0.059IT670.041+0.05970.170.041粗磨0.4IT770.1+0.47

21、0.570.1精车0.8IT870.5+0.871.370.5半精车1IT971.3+172.371.3粗车7.7IT1172.3+7.78072.3毛坯9.9591.580+282822)65.023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该表面的设计要求为65.023 mm,Ra值为 0.8毛坯为模锻件,其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精磨。通过查机械设计与工艺手册表 812 得毛坯总余量为 15.797mm,表 851 得粗车余量13.91mm,半精车余量0.49mm,查表 851 的精车余量为 0.4mm,查表 852 的粗磨余量为 0.3mm,精磨余量为 0.2mm。查表 813 的毛坯尺寸公差为 15.

22、797+1.5 -0.8 mm,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表 113 得粗车加工精度可达IT11 级,精磨加工精度可达 IT6 级,工序公差可达 0.019,计算工序基本尺寸结果如表3-3所示: 表3-3 (单位:mm)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精度精级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精磨0.2IT665.023+0.02765.0565.023粗磨0.3IT765.05+0.1565.265.05精车0.4IT865.2+0.465.665.123半精车0.49IT965.6+0.4966.0965.6粗车13.91IT1166.09+13.918066.09毛坯15.7971.580+282823)65.02

23、3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该表面的设计要求为 65.023 mm,Ra 值为 0.8 毛坯为模锻件,其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精磨。通过查机械设计与工艺手册表 812 得毛坯总余量为14.477mm,表 851 得粗车余量为12.7mm,半精车余量为1.3mm,查表 851 的精车余量为 0.477mm,查表 852 的粗磨余量0.4mm,精磨余量为0.1mm。查表 813 的毛坯尺寸公差为 14.477+1.5 -0.8 mm,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表 113 得粗车加工精度可达IT11 级,精磨加工精度可达 IT6级,工序公差可达 0.019,计算工序基本尺寸结果如表3-4所示: 表3

24、-4(单位:mm)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精度精级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精磨0.1IT665.023+0.165.12365.023粗磨0.4IT765.123+0.465.52365.123精车0.477IT865.523+0.4776665.523半精车1.3IT966+1.367.366粗车12.7IT1167.3+12.78067.3毛坯14.4771.580+282824)60.023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该表面的设计要求为 60.023 mm,Ra 值为 0.8 毛坯为模锻件,其加工路线为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精磨。通过查机械设计与工艺手册表 812 得毛坯总余量为 28.577mm,表 85

25、1得粗车余量为26.7mm,半精车余量2.3mm,查表 851 的精车余量为 0.477mm,查表 852 的粗磨余量为 0.3mm,精磨余量为 0.2mm。查表 813 的毛坯尺寸公差为28.577+1.5 -0.8 mm,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表 113 得粗车加工精度可达IT11 级,精磨加工精度可达 IT6 级,工序公差可达 0.019,计算工序基本尺寸结果如表3-5所示:表3-5(单位:mm)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精度精级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精磨0.2IT660.023+0.260.22360.023粗磨0.3IT760.223+0.360.52360.223精车0.477IT860

26、.523+0.4776160.523半精车2.3IT961+2.363.361粗车26.7IT1163.3+26.78063.3毛坯28.5771.580+28282参考文献1刘守勇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刘让贤主编.几何量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刘坚主编.金属切削与机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刘坚、夏罗生主编.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5夏罗生主编.机械设计基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6金大鹰主编,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7郑修本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

27、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致 谢随着毕业日子的即将到来,我们的毕业设计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毕业设计是我们学业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不仅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更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种检测与丰富,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我们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

28、和综合素质。我认为,毕业设计也是对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毕业设计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毕业设计的过程是训练我们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毕业设计有指导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益林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陈老师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毕业设计的期间,我大大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在此,我向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黎丹 2017.3.1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