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04.55KB ,
资源ID:18632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632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换热器试题07.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换热器试题07.docx

1、换热器试题07换热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GB151适用的设计温度范围按金属材料允许的(A)确定A. 使用温度 B. 最高温度 C. 最低温度 D. 平均温度2. 换热器卷制圆筒以( B )作为换热器的公称直径。A.圆筒外直径 B.圆筒内直径 C.圆筒中直径D.其它直径3. 换热器用钢管制圆筒以(A)作为换热器的公称直径。A. 圆筒外径(mm) B. 圆筒内直径(mm) C. 圆筒中直径(mm) D. 其它直径(mm)4. 管壳式换热器计算换热面积以( A )为基准,扣除伸人管板内的换热管长度后,计算得到的管束表面积。 A 换热管外径 B 换热管内径 C换热管中径 5. U形管换热器的公称长

2、度取( A )。A. U形管直管段的长度 B. U形管总长度 C. U形管总长度平均值 D. U形管直管段的长度加外管圆弧长度6.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号为说法正确的是( B)。A. 公称直径为200mm B. 公称直径为700mm C. 管程设计压力1.6Mpa D. 壳程设计压力2.5Mpa7.换热器型号 说法正确的( B )。A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C U形管式换热器 D 填料函式换热器8. 换热器型号 ,换热器程数为( D )。A. 6 B. 2 C. 1 D. 49. 换热器型号 ,公称换热面积为(A)m2。A. 90 B. 60 C. 25 D. 1010. 换热器型号,管

3、程设计压力为( C )。A. 1.6Mpa B. 0.6Mpa C. 4.0Mpa D. 2.0Mpa 11. 换热器工作压力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换热器管、壳程( A )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A. 顶部 B. 底部 C. 中部 D. 出口12.管箱前端隔板结构为,后端隔板结构为,换热器程数为( C )程 。A 1 B 4 C 6 D 1213. 管箱前端隔板结构为,后端隔板结构为,换热器程数为( C )程 。A 2 B 8 C 4 D 614.换热器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 A )。A最高温度 B最低温度 C平均温度 D使用温度15. 换热器液压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

4、试验压力后,保压时间不宜少于( B ),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持足够长时间。 A 20min B 30min C 150min D 25min 16. 换热器壳体有效厚度指( A )减去腐蚀裕量和材料厚度负偏差。A 名义厚度 B 计算厚度 C 设计厚度 D 理论厚度17. 内压换热器液压试验压力(A )。A B C D 18. 外压和真空换热器液压试验压力( C )。A B C D 19. 内压换热器气压试验压力( B )。A B C D 20. 外压和真空换热器气压试验压力( D )。A B C D 21. u形管弯管段的弯曲半径R应不小于( C )倍的换热管外径A. 1 B. 1.5 C.

5、2 D. 322. ( C )指计算厚度与腐蚀裕量之和。A 名义厚度 B 理论厚度 C 设计厚度 D 有效厚度23. 管板与换热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管板的最小厚度应满足结构设计和制造的要求,且不小于( A ) mmA 12 B 18 C 14 D 1624.换热器管板分程隔板槽深度宜不小于(C )mm。A 2 B 3 C 4 D 625.折流板最小间距一般不小于圆筒内直径的( D ),且不小于50mm;特殊情况下也可取较小的间距。A 1/2 B 1/3 C 1/4 D 1/526. 管程设置防冲板的条件:当管程采用轴向人口接管或换热管内流体流速超过( A )时,应设置防冲板,以减少流体的不均匀分

6、布和对换热管端的冲蚀A 3 m/s B 2 m/s C 1.5 m/s D 2.5 m/s27. 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钢制换热器设备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 C )度。A 10 B 15 C 5 D 2028. U形管弯管段的圆度偏差,应不大于换热管名义外径的10%;但弯曲半径小于2.5倍换热管名义外径的U形弯管段可按(A)验收。A15% B25% C 30% D 20%29.奥氏体不锈钢制换热设备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B )A 15ppm B 25ppm C 10ppm D 20ppm30. 当壳程进出口接管距管板较远,流体停滞区过大时,应设置(

7、 A ),以减小流体停滞区,增加换热管的有效换热长度。A 导流筒 B 防冲板 C 折流板 D 缓冲板二、多项选择题1. 冷换设备的主要受压元件是指( ABCD )。A 筒体、封头 B 设备法兰和公称直径250mm的接管法兰 C 换热管 D 膨胀节、开孔补强板2. GB151-管壳式换热器适用于( ABCD )。A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C U形管式换热器 D 填料函式换热器3. GB151-管壳式换热器适用参数( ABCD )。A公称直径DN2600mm B公称压力PN35MPaC公称直径(mm)和公称压力(MPa )的乘积不大于1.75 X 104D超出上述参数范围的换热器也可参照

8、本标准进行设计与制造。4. 下列( ABCD )换热器不属GB151管辖 A 直接火焰加热的换热器及废热锅炉; B 受核辐射的换热器, C 要求作疲劳分析的换热器; D 已有其他行业标准管辖的换热器。5.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号为说法正确的( ABC)。A. 公称换热面积为200m2 B. 公称直径为700mm C. 管程设计压力2.5Mpa D. 壳程设计压力2.5Mpa6. 换热器管程数一般有1,2,4,( ABCD )等七种 A 6 B 8 C 10 D 127.换热器型号 说法正确的( ABCD )。A. 公称换热面积为54m2 B. 公称直径为500mm C. 管程、壳程设计压力均为1.

9、6Mpa D. 4管程,单壳程 8. 换热器型号 ,说法正确的( ABC )。A. 公称换热面积为90m2 B. 管箱内直径为600mm C. 换热管外径25mm D. 6管程9. 换热器型号 ,说法正确的( ABCD )。A. 管程、壳程设计压力均为1.0Mpa B. 换热管外径25mm C. 管长6m D. 2管程,2壳程10. 换热器型号,换热器管程、壳程设计压力为( B )。A. 1.6Mpa B. 0.6Mpa C. 4.0Mpa D. 2.0Mpa 11. 换热器的主要组合部件有( BCD )三部分。A 法兰 B 前端管箱 C 壳体 D 后端结构(包括管束)12. 换热器主要元件腐

10、蚀裕量的考虑原则( ABCD ) A管板、浮头法兰、球冠形封头和钩圈两面均应考虑腐蚀裕量; B平盖、凸形封头、管箱和圆筒的内表面应考虑腐蚀裕量; C管板和平盖上开槽时,可把高出隔板槽底面的金属作为腐蚀裕量,但当腐蚀裕量大于槽深时,还应加上两者的差值;D压力容器法兰和管法兰的内直径面上应考虑腐蚀裕量。 13. 整体管板的有效厚度系指管程分程隔板槽底部的管板厚度减去( AB )二者厚度之和:A管程腐蚀裕量超出管程隔板槽深度的部分 ; B 壳程腐蚀裕量与管板在壳程侧的结构开槽深度二者中的较大值; C 管程腐蚀裕量; D 隔板槽深度14. 换热管与管板强度胀接适用于( BCD ) A换热管材料的硬度值

11、高于管板材料的硬度值; B设计压力小于等于4MPa;C设计温度小于等于3000C; D操作中无剧烈的振动,无过大的温度变化及无明显的应力腐蚀。 15. 换热器常用的折流板和支持板的形式有( AB )两种A 弓形 B 圆盘一圆环形 C 弧形 D 条形16. 关于防冲板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防冲板外表面到圆筒内壁的距离,应不小于接管外径的1/4;B 防冲板的直径或边长,应大于接管外径50 mm; C 碳钢防冲板的最小厚度为4.5 mm; D 不锈钢防冲板的最小厚度为3 mm 。 17. 换热器圆筒同一断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为e0. 50%DN,且( AB )。A当DN 1 200

12、 mm时,其值不大于7mm C当DN 1 000 mm时,其值不大于7mm18. 换热器圆筒直线度允许偏差为L/1 000(L为圆筒总长),且( CD ):A当L8 000 mm时,其值不大于8 mm C当L 6 000 mm时,其值不大于8 mm19. 换热器堆焊复合管板的要求(ABD ) A堆焊前应作堆焊工艺评定; B基层材料的待堆焊面和复层材料加工后(钻孔前)的表面,应按JB 4730进行表面检测,检测结果不得有裂纹、成排气孔,并应符合B级缺陷显示C堆焊前可以不作堆焊工艺评定; D不得采用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加桥间空隙补焊的方法进行管板堆焊.20. 换热器管板管孔表面粗糙度要求( AC )。

13、 A当换热管与管板焊接连接时,管孔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25um ; B当换热管与管板焊接连接时,管孔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2.5 um ; C当换热管与管板胀接连接时,管孔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2. 5 um;D当换热管与管板胀接连接时,管孔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25 um21. 换热器管束的组装要求( ABC )A拉杆上的螺母应拧紧,以免在装人或抽出管束时,因折流板窜动而损伤换热管; B穿管时不应强行敲打,换热管表面不应出现凹瘪或划伤; C除换热管与管板间以焊接连接外,其他任何零件均不准与换热管相焊; 22. 换热管与管板胀焊并用时适用场合( ABCD ) A. 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14、 B. 承受振动或疲劳载荷的场合 C. 有间隙腐蚀的场合 D. 采用复合管板的场合23.换热器弓形折流板有( ABC )三种。A. 单弓形 B. 双弓形 C. 三弓形 D. 四弓形 24. 换热器型号 ,说法正确的( ABC )。A. 公称换热面积为90m2 B. 管箱内直径为600mm C. 换热管外径25mm D. 6管程三、简答题(共20分)1. 换热器设备到货应具备那些技术文件和资料?答:2. 换热设备安装前需要做好哪些工作?3. 换热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需提供哪些技术文件?4. 简述列管换热器做氨渗透试验的主要步骤?四、论述题1.浮头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U型管束)按什么程序试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