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3.71KB ,
资源ID:1863935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6393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文体知识 5600字.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文体知识 5600字.docx

1、古代文体知识 5600字三一文库(XX)古代文体知识 5600字 中国古代文体常识 文体,文章的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各具特色。对文体的研究: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是研究问题的发轫之作。曹丕将当时流行的文体分为四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并概括其特征分别为:“雅”、“理”、“实”、“丽”。曹丕的论述,开创了对文体进行分类研究的先河,在文体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陆机把文体扩大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对各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作了较为细致的探索,如:“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可以说,魏晋时期,已经开始对文体的类型和特点进行研究。南朝刘勰

2、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地系统地论述文体的著作。书中作为篇名标示的文体有三十三类:诗、乐府、赋、颂、赞、祝、盟、诔、碑、哀、弔、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啟、议、对、书、记。文心雕龙,形成了周详的体例,为后世的文体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它具体地探讨了各种文体的源流,解释了名称的含义,阐述了个体的特点,是研究文体的重要文献。清代姚鼐:编纂古文辞类纂选取从战国到清代文章,同时把历史上流传的诸多文体合并为十三类: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这样的分类比较符合古代文体的实际,因而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直到今天,

3、仍以其分类法为主要依据。按照语言形式标准分类,可以把古代文体分为三大类:(一)散文: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叫做散文。其语言形式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随意写作。经、传、史书,都属于散文。(二)韵文:押韵的文体叫做韵文,诗、词、曲、辞、赋、以及颂、赞、箴铭等,都属于韵文。因文体不同,其用韵的严、宽也不相同。(三)骈体文:讲究骈偶的文章,是在辞赋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它像散文,却讲究平仄和对仗;像诗歌,却不押韵。自成一类。古代的散文按照内容和功用标准分类,可以把散文分成四大类:论说文(说理文)、传状文、杂记文、应用文。论说文:或称“说理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4、以辨明是非正误为主要目的的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是:“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沟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刘勰文心雕龙)一、论说文的发展:1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论辩类者,盖源于古之诸子,各以所学著书昭后世。”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为说理文的孕育和产生提供了条件。论语,形式短小,哲理性强。由于没有题目,没有完整的篇章结构,只能被看作是说理文的前奏。墨子,“十论”,逻辑性强,语言质朴,每论各有主题,已粗具论文规模。 孟子,辩巧而流畅,具有雄辩的气势,对后代论辩文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孟子许行篇中,孟子主要对许行“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进行辩驳,先

5、后运用“诘问法”、“类比法”、“归谬法”等论证方法,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庄子,汪洋恣肆,机趣横生,运用大量寓言故事说理,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荀子,细密严整,以说理取胜。韩非子,精切犀利,说理透辟,特别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譬喻,先秦的说理文中,能与韩非子匹敌的极少。先秦以后的封建时代,说理文的立论与驳论方式,基本上没有越出诸子散文的规范。先秦时期,没有单篇论文。现存的最早的单篇论文是,汉初贾谊过秦论。 此后,单篇论文的形式逐渐发展起来二、论说文的分类: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论”有八品:理论、政论、经论、史论、文论、讽论、寓论、设论。 以今天文论观来分,古代论说文大体可以分为: 正论、史论、学术论文。

6、此外,古代按照题名和写作角度,将“论”看作是论说文中的一体,另分,说、解、辩、原等。1.论、说:“论”,议论,说理以论证为主,是概括各种学说来集中研讨一个问题的,一般重在见解精深,逻辑严密。如贾谊过秦论、苏轼留侯论。“说”,说明,其说理方式以解释为主,是阐述关于某一事物、某方面问题的道理的,一般重在解说、说明。如韩愈师说、杂说四首,柳宗元羆说。2.解:用来解释疑难的文章,有两类:(1)假设问答先假设有人提出某种疑难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加以解释。学术性较强,如扬雄解嘲、韩愈进学解。(2)为解释某类问题或书中的某些语句而作,有时也以“释”做篇名,一般为纯学术性短文。如蔡邕释诲。3.辩:是针对某一主

7、张、某一观点而写的驳论文章,具有很强的辩论性。如韩愈諱辩、柳宗元桐叶封弟辩。4.原:是一种追根溯源性的文章,是对一种理论、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加以探索和考察的论文,作用是以古鉴今。如,韩愈的“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黄宗羲的原君、原臣。写这类文章,需要有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能够洞察事物的眼光。传状文传状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史传文、文人传记、行状21.史传文:又叫“历史散文”,主要有三种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1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编写。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特点:容易看出同时期各个事件间的联系,但所记之事前后割裂、首尾不能连贯、历史人物的生平等也无从

8、详其原委。2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创始于司马迁史记。特点:突破了编年体的局限,有利于表现各类人物的活动情况。其出现,标志着人物传记走向成熟,是古代历史散文在形式方面的一次革命。3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首创者为宋代袁枢。袁枢编写通鉴纪事本末,将资治通鉴的内容概括为239件史事,始于“三家分晋”,终于“世宗征淮南”,每件事按照年代顺序抄录成篇。特点:事件首尾明晰,脉络清楚,有利于考察某一历史事件的始末。弥补了编年体、纪传体记事缺乏连贯性的缺陷。2.文人传记指除了史官以外的作家所写的人物传记。深受史传文的影响,特别是史记。 真正形成于唐代,唐代的古文运动,对文人传记的发展具

9、有重要的意义,使其描写的对象更加宽泛,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自传 文人传记中有一种自叙生平的传记文,文人与史官共同采用。篇章命名的方式有两种:以“自传”名篇 ,如:陆羽陆文学自传、刘禹锡子刘子自传等。不用“自传”名篇,如: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是我国最早的自传体散文。汉书中叙传、论衡中自纪都是对太史公自序的模仿之作。 特点:这种序传,既是全书的序言,又是的自传。它的位置一般在全书之后。后来的序言、跋语,就由此而来。此外,有的自传不用第一人称来写,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白居易醉吟先生传等。3.行状又称“行”、“行述”等,其含义是:一个人的德行状貌,古人中,有名望的人死后,一般由亲友、门生、故

10、旧等将逝者的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概略的记述下来,以便向朝廷请求谥号,或者为撰写墓志铭、史传提供参考材料。这样的传记文章就是“行状”。特点:第一,叙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比较详尽,篇幅较长。第二,有褒无贬。杂记文一、概念:其范围较宽,除传状文、碑志以外的记叙文,大都可以归入此类。二、产生及发展:3远古时期,尚书中部分篇章已初具杂记文的雏形。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杂记文。魏晋时期,杂记文逐渐多起来,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王羲之兰亭集序等。 唐宋,杂记文的成熟时期,出现了大批以杂记文著称的作家,如“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杂记文的典范作品。明清,杂记文的繁荣时期,数

11、量繁多,如林。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是杂记文发展史上的丰碑。其他,如:方苞狱中杂记、龚自珍病梅馆记也是该时期的代表作。三、特点以记叙为主,不少篇章直接以“记”名篇。其表现手法较多,常用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其内容,广泛而种类繁多。清人吴曾祺文体芻言:“杂记者,所以叙见闻所及,或谓之杂志,或谓之杂识,其意义一也。凡遗闻遗事,下至一名一物一理一细,靡所不有。”四、类别1.台阁名胜记:一般为刻石,碑文,重在记事和歌功颂德,前面有序,后面有铭,记事为缘由,重点在于发挥议论、书写个人抱负和感慨。语言典雅、风格庄重。代表作品有,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喜雨亭记。2.山水游记:主要记写游历山水的见闻和

12、感受。重点在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并且由此抒发的情怀。代表作有:柳宗元“永州八记”、姚鼐登泰山记。3.人事杂记: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多以“记”名篇,少数标为“志”,如,归有光项脊轩志、方苞狱中杂记等。4.书画杂物记:专门记述书画内容、艺术风格、物品的形制及去向等。代表作品有:韩愈画记、白居易荔枝图序等。 此外,杂记文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笔记文,因为其杂谈琐语的性质,故将 其看作是随笔而录的杂文。笔记文,又称“笔记小说”,是有别于正史的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笔记文始于魏晋,繁荣于宋元明清,著名的笔记小说有:沈括梦溪笔谈、顾炎武的日知录、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等。应用文主要是用来处理日常事务时所使用的应用

13、性文体。古代应用文的种类很多,重点介绍以下几种:1.奏议:臣下写给皇帝的书信、报告。因内容不同而名称各异。“章”,谢恩;“奏”,弹劾;“表”,陈情;“议”,执异;“封事”,述机密。 奏议的题目有时也写作“上书”、“疏”、“箚子”。对策:是奏议的一个附类。试举时,写在简上的皇帝亲自出的试题题目,叫做策问;应举者按题陈述己见,叫做对策。2.诏令4是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书信中,臣子写给皇帝的,叫做奏议;皇帝写给臣子的,叫做诏令。最早的诏令见于尚书,以“命”、“诰”、“誓”等名篇。汉代,诏令的各种形式齐备,有“策书”、“制书”、“诏书”、“诫书”等。 檄文:是诏令的附类,是古代一种军事性文书。文

14、心雕龙:“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由于其用途特殊,檄文往往具有号召性和煽动性。3.碑志碑志:碑文 、墓志铭1碑文按照内容和用途,大致分为三类:第一,记功碑文,用来记述某人或某次重大历史事件中文武功业的,如,韩愈评淮西碑。第二,宫室庙宇碑文,用来记载某项建筑物兴建的缘由和经过。如,柳宗元南霁云睢阳庙碑。第三,墓碑文,记述死者生前事迹兼悼念。张溥五人墓碑记。古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僚可以立碑,五品以下官僚可以立碣,没有官制品位的人只能立表。碑和碣的内容一般有两部分,前面有志文,后面是铭文;铭文押韵,又称韵语。表一般没有铭文,例如,欧阳修泷冈阡表。2墓志铭:记载死者生前事迹的,由两部分构成

15、,前面是死者的传记,叫做“志”;后面是赞颂性韵语,叫做铭。4.哀祭:哀悼死者或者祭祀鬼神的文章,包括哀辞、祭文、弔文、诔等,一般有韵语。具体来说:第一,哀辞,多用于身遭不幸而死或童稚夭殇者。一般前有序,记写其生前才德、死因;后面有韵语。第二,祭文,在祭祀的时候宣读。有一定的表示祭享的格式以“惟年月日”开始,以“呜呼哀哉尚飨”结束。第三,弔文,一般具有客祭的性质,致弔者为客人。弔文重在安慰死者,也有借死者抒发自己胸中郁闷的,如贾谊吊屈原赋。第四,诔,其内容与碑志基本相同,只是不石刻。5.箴铭:规劝告诫性的文章,一般是四言韵语。1箴,箴石可以治病,所以用箴作为这种文体的名称,喻其有攻疾防患的功能。

16、多用于指出过失,以劝谏皇上或上司。如,韩愈的五箴游箴、言箴、行箴、好恶箴、知名箴。2铭,铭刻下来用以自警的文体,叫做铭文。可以根据内容分为四类:器物铭:体协或镌刻在日常器物上,内容是,从器物的性质、功用写起,联想到人事活动,从而写出有哲理性的短语,以物喻意,用以劝人勉己。如,沈德潜古诗源中杖铭、衣铭、矛铭。居室铭:题写或刻勒在居室中,如刘禹锡陋室铭。5山川铭:题写或刻勒在山石上,如张载剑阁铭。座右铭:题写或刻勒在座位的右面。如白居易续座右铭。6.颂赞:是颂扬赞美性的文章,一般也是四字韵语。1颂,起源于诗经中的“颂”,内容主要是用来褒扬功德、显述仪容。如,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2赞,起源于上古祭祀时乐正的赞辞和庆典时礼官的赞辞。 成文的赞,开始于司马相如的荆轲赞。赞,用于篇末,对前面的文章予以总结评述。文心雕龙每篇篇末都有赞。箴铭和赞颂都属于韵文,由于它们都具有应用性,因此,归入应用文体中。7.序跋:是为一部书或一篇作品而写的说明文字。“序”,通“叙”,也称“引”、“题辞”。 最初, 放在书文之后,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文解字叙等。从六朝开始,序文逐渐被放在书文之前,如萧统文选序等,从此,放在卷首为“序”,放在卷末称“跋”或“后序”,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序跋,既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请他人或后人写。其内容,大多为该作品的介绍和评论,或者是对于有关事迹的叙述等。6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