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26.17KB ,
资源ID:186436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643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共9篇).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共9篇).docx

1、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共9篇)实验一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一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DS3型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与读数。3.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4.掌握路线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检核的方法。5.掌握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安排3 4学时,实验小组由45人组成。2.实验设备为每组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记录板 1块,记录表格。3.实验场地选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 36个测站为宜,中间设待定点B、Co4.从已知水准点A出发,水准测量至B、C点,然后

2、再测至A 点(或另一个水准点)。根据已知点高程(或假定高程)及各测站 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如 外业精度符合要求,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待定点B、C的高程。 各测站的操作可以轮流进行,其余同学必须确认操作及读数结果, 各自记录、计算在记录表中。三、方法与步骤1.背离已知点方向为前进方向,第1测站安置水准仪在A点与 待测点之间,前、后距离大约相等,其视距约为2040米,粗略 整平水准仪。2.操作程序是后视A点上的水准尺,精平,用中丝读取后尺A 读数,记入实验表中。前视待测点1上的水准尺,精平并读数, 记入表中。然后立即计算该站的高差。3.迁至第2测站,继续上述操作

3、程序,直到最后回到A点(或 另一个已知水准点)。4.根据已知点高程及各测站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并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其限差公式为:平地或 山地式中: n 测站数L 水准路线的长度,以km为单位。5.若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则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计 算各待定点的高程。(mm) (mm)四、注意事项1.在每次读数之前,要消除视差,并使符合水准气泡严格居中。2.在已知点和待定点上不能放置尺垫,但在松软的转点必须用 尺垫,在仪器迁站时,前视点的尺垫不能移动。3.弄清每一个测站的前视点、后视点、前视读数、后视读数、 转点、中间点的概念,不要混淆。4.在路线水准测量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

4、地测量转点的后视读数 和前视读数并认真记录计算,一旦有错将影响后面的所有测量, 造成后面全部结果错误。5.分清测量路线、测段、测站的概念。4.在路线水准测量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地测量转点的后视读数 和前视读数并认真记录计算,一旦有错将影响后面的所有测量, 造成后面全部结果错误。6.每个测段、每个测站的记录和计算与路线水准测量的成果计 算不要混淆。要搞清各自的计算步骤和计算公式。7.注意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如超限应重测。8.搞清已知水准点只有后视读数;转点既有后视读数,又有前 视读数;中间点只有前视读数。9.各测站的视线高度不一样。篇二:河南城建学院工程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二:等外闭合水准 路线测

5、量河南城建学院测量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小组: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实验目的(1)练习水准测量中测站和转点的选择,水准尺的立尺方法, 测站上的仪器操作。(2)掌握普通水准测量路线的观测、记录、 计算检核以及集体配合、协调作业的施测过程。(3)学会独立 完成一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实际作业过程。(二)实验要求(1)每组选定一个已知高程点BMA (该点高程由教师给出) 和B、C、D三个待测高程点,从已知高程点开始依次经过待测高 程点组成一条闭合路线。(2)每个测站用变动仪器高法进行测 站检验。(3)视距应小于100m,前后视视距差应小于+ 10m。高差闭合 差的容许值为fh容2 J n mm

6、 (n为测站数)或fh容=0 V Lmm (L为路线长度, 以Km计)(三)实验设备与学时(1)设备:每组DS3水准仪1台(附脚架)、水准尺1对、(尺 垫1个)、记录板1个、2H铅笔一支。(2)学时:课内实验2学时。(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选定待测高程点、测站点和转点。如图18-1所示,每组 先选定一已知高程点BMA和B、C、D三个待测高程点,当所测 两高程点间的间距较远时,还须选取转点。(2)第一站观测(如 图18-1所示,假设BMA、B相距较远,选取一转点TP1):1)在已知点BMA与转点TP1 (可放置尺垫)之间选取测站点, 安置仪器并粗平。2)瞄准BMA点上的后视尺,精平后读取后视读

7、数,记入观测手薄。3)瞄准TP1点上的前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记入观测 手薄。4)升高或降低仪器10cm以上,重新安置仪器并重复3)和2) 步工作。5)计算测站高差,若两次测得高差之差小于,取其平均值作为 本站高差并记观测手薄。(3)后续观测。将仪器搬至TP1点和B点之间进行第二站观测, 方法同上;同法连续设站观测,经过点C、D,最后测回到BMA 点。(4)计算检核高差=后视读数一X前视读数=2平均高差(5)高差闭 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参见第二章)。计算待测点高程。根据已知点BMA高程和改正后的高差计算待 测点B、C、D的高程,BMA点的计算高程应与已知高程相等,以 资校核。(五)实验注意事

8、项(1)每测站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2)变动仪器高法的观测顺序是“后一前一前一后”。(3)读取读数前,应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每次读数前时,都 是精平;扶尺员要认真地将水准尺扶直;观测过程中若圆水准器 气泡发生偏离,应整平仪器后,重新观测;做到边测量,边记录, 边检核,误差超限应立即重测。(4)尺垫仅在转点上使用。应踏入土中或置于坚固的地面上; 在转点前后两站测量未完成时,不得移动尺垫的位置。(六)实验结果外业数据填表于表18-2,业内计算填于表18-3。水准测量观测手薄(变动仪器高法)日期:年月日天气:观测: 班级: 小组:仪器号:记 录:篇三: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利用水准

9、仪(转 载 于:wWW.xlElw.COM写论文网:)进行闭合 路径水准测量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组另U: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1、认识水准仪的各部分构造。2、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 水准测量。3、对水准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1、水准测量是按一定水准路线进行的,并已知一点高程,求算 另一点高程的一般方法。当两点间距较远或高差过大时,则需要将两点之间分成若干段, 逐段安置仪器,依次测得各段高差,然后计算两点间的高差。如 各段高差,然后计算两点间的高差。如要测A、B两点的高差,在 A、B两点之间依次设三个点(称为转点,起传递高程作用),安 置四次仪器,即设四个

10、测站,每一站可读取后(ai)、前(bi)视 读数,得各段高差为:hl=al-bl h2=a2-b2 h3=a3-b3 h4=a4-b4两点之间的高差为四个测段高差之和,即:HAB=X h=E a-X b2、双面尺法:采用红、黑两面尺观测,由于同一根尺两面注记 差一个常数,这样在一个测站上对每个测点既读取黑面读数,又 读取红面读数,据此校核红、黑面读数之差。由红、黑面测得高 差之差应在5mm内。3、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的水准点开始,沿一条闭合的路线 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该起点,称为闭合水准路线。如右图 所示,设水准点BM1的高程已知,由该点开始依次测量相邻两点 间高差hl,h2,h3,h4

11、与BM1点组成闭合水准闭合路线。这时高差 总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工卜理力。但由于测量含有误差,往往h理W0而存在高差闭合差fh,即fh=Eh测。高差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结果的质量,闭合差的允许值fh 允视水准测量的等级不同而异,等外水准测量允许的最大闭合差 为平原丘陵区独允=4。5/L(mm)山区fh允=40 J En(mm)式中L水准路线总长度,km;Zn水准路线测站总数。若|fh|fh允说明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当返工重测。4. 平差改正:将闭合差反号,按与路线长度或测站数成正比的原则 分配到各段所测高差观测值中,可按下式计算改正值:Vhi=(-fhLi)/ EL或:Vhi=(-fh

12、ni)/ En式中:Vhi某高差观测值的改正值;Li第i段长度;ni某高差的测站数。四、实验步骤1、选测点,定测站,如右图:2、按顺时针方向从测站1开始 测量,每个测站均用双面尺法测量前后视数;用皮尺分别量出ATP1 (LT)、TP1-B (L2) - TP4-A (L8)的长度。3、将数据计入表格。五、实验数据及处理表1水准测量记录表根据表格数据,用实验原理中所给的公式计算高差闭合差,并 改正平差,将最后数据填入表格2。篇四: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水准路线一般布置成为闭合、附合、支线的形式。本实验通过 对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按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施测,使同学们 掌握普通水准测量

13、的方法。一、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时数安排为2?3学时。二、目的和要求练习水准路线的选点、布置。掌握普通水准测量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检核以及集体配 合、协调作业的施测过程。掌握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检核及数据处理方法。学会独立完 成一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实际作业过程。三、仪器和工具水准仪1台、脚架1个、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木桩 45个、斧头1把、记录板1块、测伞1把。自备:铅笔、计算器。四、方法步骤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选 择4r个待测高程点,钉木桩并标明点号,形成一条闭合水准路 线。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 准仪,在起点与第一个待测

14、点上竖立尺。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用双仪器高 法(或双尺面法)进行测站检核。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 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 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当两点间距离较长或两点间的高差较大时,在两点间可选定 一或两个转点作为分段点,进行分段测量。在转点上立尺时,尺 子应立在尺垫上的凸起物顶上。水准路线施测完毕后,应求出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以对水 准测量路线成果进行检核。在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fh容?Lkm,单位mm)时,对闭合 差进行调整,求出数据处理后各待测点高程。五、注意事项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

15、。读取读数前,应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每次读数时,都应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式气泡吻合)。 并注意勿将上、下丝的读数误读成中丝读数。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粗平。若圆水准器气泡发生偏离,应整 平仪器后,重新观测。应做到边测量,边记录,边检核,误差 超限应立即重测。双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时,两次所测得的高差之差应小于 等于6 mm;双面尺法检核时,两次所测得的高差尾数之差应小于 等于5 mm (两次所测得的高差,因尺常数不同,理论值应相差 0.1 m)o尺垫仅在转点上使用,在转点前后两站测量未完成时,不得 移动尺垫位置。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六、上交资料实验结束后普通水准测量记录及测量实验报告以小组

16、为单位装 订成册上交,测量实验报告见附录。fh?h,容许值fh容?Lkm,单位mm。此页可按该线裁下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二)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 日期:实验名称普通水准闭合测量目的与要求练习水准路线的选点、布置。掌握普通水准测量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检核以及集体配 合、协调作业的施测过程。掌握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检核及数据 处理方法。学会独立完成一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实际作业过程。仪器和工具水准仪1台、脚架1个、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板 1块、铅笔、计算器。主要步骤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 准仪,在起点与第

17、一个待测点上竖立尺。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 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用双尺面法进行测站检核。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 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 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水准路线施测完毕后,应求出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以对水 准测量路线成果进行检核。在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fh容?Lkm,单位mm)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数据处理 后各待测点高程。水准测量路线草图数据处理体会及建议教师评语普通水准测量记录(实验二)姓名:学号:篇五: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

18、,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 能和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3.掌握 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 法。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2.实验设备: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三角架1个;铅笔1根。三、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器组合:1.望远镜2.调整手轮3.圆水准器4.微调手轮5.水平制动手轮6.管水准器7.水平微调手轮8.脚架四、方法与步骤(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 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

19、三脚架上。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3.粗略整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 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 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练习并体会脚螺旋 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4.水准仪的操作:瞄准一一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 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 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 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精平一一转动微倾螺旋,使

20、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 (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 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 值。5.观测练习: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 记录并计算高差。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或不 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检查是否超限。(二)普通水准测量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 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 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黑面水准尺,得到后视读数a黑和前 视读数b黑;然后

21、再观测前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b红,旋转 水准仪瞄准后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a红;检查所测数据是否 超限,如超限重测,不超限则计算平均高差hl,然后进行下一站观测,依次推进测出h、 h3、 h4?o3.根据巳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 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推算各待定点的 高程。五、注意事项1.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2.仪器的安置位置应保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每次观测读数 前,应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并消除望远镜视差。3.立尺员要思想集中,立直水准尺。注意巳知水准点和待定水 准点上不放尺垫。仪器未搬迁,后视点尺垫不能移动,仪器搬迁时,前

22、视点尺垫不能移动。迁站时应防止摔碰仪器或丢失工具。4.限差要求:黑、红面水准尺读数之差(黑+K-红)小于3mm; 同一测站黑、红面(两次仪器高)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5mm;路线高 差闭合差应在20L或6n (mm)之内,L为公里数,n为测站数。超 限应重测。5.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水准仪的使用与水准测量”报告一 份(附普通水准测量记录).六、实验报告数据七、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之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操 作,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1 )、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 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 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

23、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 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2 )、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 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 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 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 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 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 度。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 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 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

24、我们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 事办好。篇六:建筑工程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训报告建筑工程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训报告班级:13工大一班组号:第二组组员:樊新翔、王慧军、彭晴韵、周文星、包立动、谭周军 日期:2014、2、28娄底职院建艺系一、目的和要求实训能有效的锻炼我们的操作能力,而且技术是从一个个实际 行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要在实际行动中锻炼技术,把理论 和实践相结合。光说不做是干不成事的。1、在实训中遵守纪律, 不乱丢垃圾。2、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严格按照要求操作。3、在实训中做 记录并统计数据。二、设备和仪器水准仪一个、三脚架一个、塔尺一个三、步骤过程1、

25、由几何关系,从已知水准点开始,经连续测段高差推算至另 一已知水准点或原已知水准点,因观测高差h存在偶然误差和残 存的系统误差,附和点或闭合点(终)的推算高程与其已知高程 出现差异。HAB=H(和)HAB=HB-HAFH=H(和)一 (HB-Ha) WFH 容2、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1)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2)水准测量的检核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 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

26、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 确性的检核。四、测量数据成果五、结论(收获)光说不做是假把式,是做不成事的。所以我们在这次实训中注 重每一步,一步一步的做好,尽量把每一步做好、做标准,而且 我们把老师在课堂上交个我们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了锻炼和实 践,比如如何矫正仪器、读数和计算;每一个人的接受能力都有 一定的界限,没有完全学会,所以我们要慢慢的矫正我们的使用 方法,使它完善。在实训中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则每一个人的粗心和细心影响着 最后的结果,让我们明白测量中要细心。同时我们还要和小组每 个成员协调好,因为实训中一个人是做不好测量的,需要每一个 组员做好自己,在实训中锻炼自己,并且搞好测量。201

27、4、 3、 5篇七:水准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初步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熟悉DS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其主要部件的名称、作 用和使用方法。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精平和读数。3、 测量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三、仪器和工具DS3型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记 录板。四、方法和步骤1、安置仪器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 土中。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 弄清水准尺的分划与注记,掌握读尺方法。3、粗略整平粗

28、略整平就是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大 致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旋钮,使圆水 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旋钮使圆气泡居中,通常 需反复进行。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的 方向一致。4、瞄准水准尺、精平与读数(1)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进行对光,使十字丝分划清晰;然后竖立水 准尺于某地面点上,松开水准仪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准星 和照门粗略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 看清水准尺影像;再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靠近水准 尺一侧;若存在视差,则应仔细进行目镜调焦和物镜调焦予以消 除。(2)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

29、气泡两端的影像吻合成一圆弧抛物 线形状,使视线在照准方向精确水平。(3)读数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4位读数,即m, dm, cm及mm位。读数时应先估出mm数,然后按m, dm, cm及mm, 一次读出4 位数。5、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1)在地面选定A、B两个较坚固的点作后视点和前视点,分 别立尺。(2)在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使仪器至A、B两点的距离 大致相等。(3)每人独立安置仪器、粗平、照准后视点A点上的水准尺, 精平后读数,此为后视读数,并记入附表中测点A一行的后视读 数栏下;再照准前视点B点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 并记入附表中测点B一行的前视读数栏下。(4)计算A、B

30、两点的高差hA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5)改变仪器高度,由同一小组其他成员再测,所测高差之差 不应超过6mm。五、注意事项1、水准尺应专人扶持,保持竖直,尺面正对。2、中心连接螺旋不宜拧得太紧,以防破损。水准仪上各部位螺 旋操作时用力不得过猛。3、读数时要注意消除视差。要以十字 丝的横丝读数,不要误用上、下丝。读数时应看清尺上的上下两 个分米(dm)注记,从小到大进行。4、读数前水准管气泡要严格居中,读数完毕检查确认气泡仍居 中,读数方可记录。六、实验记录水准测量记录班级第组日期年月 日七、误差分析实验二水准测量(闭合水准路线)一、实验目的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观测、记录方法、水准路线成果整理的方

31、 法。二、实验内容1、每组施测一条46个(最好每人一个)点的闭合水准路线, 假定起点高程为30.000m。2、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并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仪器及工具DS3型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1对,尺垫2块,自备计算器、 铅笔、小刀、记录板等。四、方法提示1、每组选定一条46个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相邻点之间应 略有起伏且相距不远)。确定起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如A- BC A。2、在起始点A和待定点B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点大致等距离 处安置水准仪,照准A点水准尺,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取后视读 数,同法照准待定点B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分别记录并计算 高差;改变仪器高度(或用双面水准尺的红、黑面分别观测),读 取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检查两次高差之差是 否超限(6mm),若未超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