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9.68KB ,
资源ID:186614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661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docx

1、古诗词鉴赏形象语言专题古代诗词形象鉴赏专题(教师版)主备人:陈光斌 审定:高三语文备课组 备教时间:2011.10【复习目标】 1、弄清高考要求,阐释考点2、探究命题特点与规律3、分步骤积累各点的相关知识,了解解题的技法【知识链接】一、了解形象的含义 诗歌中的形象指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不仅包括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的自我形象,还包括诗人在诗中塑造的其他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又包括景象和物象。 这里要注意的是那些融入了作者主观意念的事物,蕴涵着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称为“意象”。而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

2、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有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二、鉴赏指导 1、要学会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题的角度。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 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 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三、友情提醒 1、鉴赏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关描写,分析形象所处的环境;鉴赏景物要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注意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隐性含义、比

3、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注意不同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人物形象类 问法: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思路和模式:(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景物形象类 问法: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或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 答题思路和模式:(1)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间体现什么样的层次(2)景物的特点(角度)如何(运用的手法如何),有什么深层用意(3)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意境类 问法: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答题思路和模式:(1)描绘诗中展现的客观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该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四、典型题例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05湖北)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

5、:寒螀: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2)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答案】(1)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断、千结百转的愁绪。【合作探究】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辽宁)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6、 宋 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 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1) “月黄昏”为两诗营造气氛、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黄昏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

7、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2)可以有三种答案:“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犹有”二字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两者各有其妙。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浙江)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

8、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1)傍晚 西风 (2)拟人的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06浙江)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

9、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注侬:我 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含思想情感。(4分) 答案(1)流水 白云 (2)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6湖北)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

10、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案(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教后反思】: 鉴赏诗歌的语言【知识链接】一、诗歌语言

11、的特点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二、考查内容 1、分析关键字(多为诗眼)的作用;炼字型 2、理解关键句(多为名句)的含意;关键句型 3、品味整首诗歌的语言特色。总体特色型三、鉴赏方法指要 1、鉴赏语言首先要了解一些特殊词语 有多重含义的动词、表现心情的形容词、表颜色的词、数量词 2、还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 (1)语序颠倒。 (2)叠词对句。 (3)特殊结构。例如多个意象名词的连用,省去常规的动词,能让描写更像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再如

12、词语错位、语句的跳跃、成分省略、改变词性等。 3、联系全诗的主旨,注意其中的修辞,从而理解作者用词的高妙,体会其表达效果。 4、记住一些常见的语言特色的用语四、友情提醒 了解一些常规问法和答题模式 1、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13、。第三步点出该字运用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分析关键词句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应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模式:第一步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3、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

14、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典型题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08全国I卷)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拳宿鹭:指白鹭睡眼时一腿埢缩的

15、样子。(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答案】(1)“拳”和“腿”。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腿”字别致、生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闻,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话,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解析诗歌鉴赏选

16、取的是宋人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对手作者注释中有介绍,其中“曾随苏轼同游赤壁”可以让学生联想到课本中苏轼的赤壁赋,调动所学知道,对理解本诗也有帮助。第一联调动想象的手法写景西山层峦叠嶂,定有猛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深渊,定有龙宫隐于其下。第二联由景怀古,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在这里建立了万世功业。第三联诗人又将目光投向眼前实景:俯视沙滩,白鹭蜷缩栖息在那里,使沙滩都显得一片明亮;仰望天空,天空如此高远辽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动而是向后退去。最后一联表现了对江上的垂钓者悠闲生活的羡慕向往之情。但结合全诗,从前两联尤其是“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可以看出作者表现了对历史上建功立业

17、者的敬仰,又使全诗笼罩上沉郁的感情色彩。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全国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1)、作者主要

18、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2)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合作探究】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3全国)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古人很重“炼”字,尤其是动词,“咽”、“冷”是第三联中的两个动词,

19、营造了一种意境,与全诗是相一致的。 【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4湖北)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答

20、案】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或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第三联描绘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经从海面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的情景。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后反思】高三语文复习古代诗词形象鉴赏专题(学生版)主备人:陈光斌 审定:高三语文备课组 备教时间:2011.10【复习目标】 1、弄清高考要求,阐释考点2、探究命题特点与规律3、分步骤积累各点的相关知识,掌握古代诗词形象鉴赏解题的技法【知识链接】 诗

21、歌中的形象指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不仅包括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的自我形象,还包括诗人在诗中塑造的其他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又包括景象和物象。 这里要注意的是那些融入了作者主观意念的事物,蕴涵着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称为“意象”。而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有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合作探究】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辽宁)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 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 方惟深客航收

22、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浙江)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

2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06浙江)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注侬:我 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含思想情感。(4分)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

24、6湖北)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自主归纳】 1、鉴赏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关描写,分析形象所处的环境;鉴赏景物要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注意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隐性含义、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注意不同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人物形象

25、类 问法: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思路和模式:(1) (2) (3) 景物形象类 问法: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或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 答题思路和模式:(1) (2) (3) 意境类 问法: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和模式:(1) (2) (3) 【学后反思】:高三语文复习古代诗词语言鉴赏专题主备人:陈光斌 审定:高三语文备课组 备教时间:2011.10【复习目标】 1、弄清高考要求,阐释考点2、探究命题特点与规律3、分步骤积累各点的相关知识,掌握古代诗词语言鉴赏

26、解题的技法【知识链接】一、诗歌语言的特点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二、考查内容 1、分析关键字(多为诗眼)的作用;炼字型 2、理解关键句(多为名句)的含意;关键句型 3、品味整首诗歌的语言特色。总体特色型三、鉴赏方法指要 1、鉴赏语言首先要了解一些特殊词语 有多重含义的动词、表现心情的形容词、表颜色的词、数量词 2、还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 (1)语序颠倒。 (2)叠词对句。 (3)特殊结构。例如多个意象名词的连用,省去常规的动词,能让描写更

27、像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再如词语错位、语句的跳跃、成分省略、改变词性等。 3、联系全诗的主旨,注意其中的修辞,从而理解作者用词的高妙,体会其表达效果。 4、记住一些常见的语言特色的用语五、典型题例【典型例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08全国I卷)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拳宿鹭:指白鹭睡眼时一腿埢缩的样子。(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答案】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全国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案】【合作探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