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654.43KB ,
资源ID:18769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769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课后辅导练.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课后辅导练.docx

1、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课后辅导练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张居正为了更好地推动变法,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A、整顿吏治B、实施边防新政C、丈量土地D、一条鞭法【答案】:【解析】: 第2题【单选题】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追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的推行B、军机处的设立C、内阁地位的上升D、丞相制度的废除【答案】:【解析】: 第3题【单选题】下列措施中,不能使专制皇权得到加强的是( )A

2、、三省六部制的建立B、丞相制度的废除C、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解析】: 第4题【单选题】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多由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B、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C、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D、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答案】:【解析】: 第5题【单选题】明

3、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分散了地方权力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A、B、C、D、【答案】:【解析】: 第6题【单选题】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到明清,宰相大臣的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由盛到衰的历程B、中国的礼仪不断等级化的趋势C、君臣关系不断恶化的历程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答案】:【解析】: 第7题【单选题】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有历史学家认为电视剧的名字有误,历史学家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是御史大夫B、宰相制度在明朝就已废除C、为了哗众取宠D、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

4、罗锅”【答案】:【解析】: 第8题【单选题】如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A、选官制度的变化B、专制统治的加强C、监察体制的完善D、建筑艺术的进步【答案】:【解析】: 第9题【单选题】历史大脉络中说:“16世纪是世界形势的转折点那时中国只可惜暮气已深,又昧于外面的情形,民间有企图开拓之心,官方则全无向外发展

5、的意愿。”对于16世纪中国政治的状况,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内阁开始出现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治思想日益保守C、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倾向,启蒙思想滋生【答案】:【解析】: 第10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清初,凡军国大政,皆交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议政王大臣会议亦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会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其成员概由满族贵族组成,汉人不得参与。这种满族贵族专制的形式,不仅和皇帝独揽大权相抵触,而且也不利于清朝进一步争取各族特别是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雍正即位后,对诸王的权势做了进一步的限制,又于1729年(雍正七年)设立军机房,并于1732年

6、正式改称军机处。参加军机处的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被选入军机处者都是皇帝的亲信。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军机处,集大权于一身,不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无权预决军国大政,即军机大臣也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下册材料二:到了汉诺威王朝时,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以外国人的身份入主英国,对英国的情况不甚了解,无法对许多政治问题发表中肯的意见,而且他们不懂英语久而久之,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就成了惯例,内阁只需要在会后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而国王在1714年以后,从来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当辉格派在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期间,他们

7、的领导人罗伯特?沃尔波尔长期(1721-1742年)担任政治上的重要职务。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尔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事实上,沃尔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摘编自吴于虚、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英两国在政治形态方面各犮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当时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

8、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明史 职官志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明清两朝皇帝是怎样处理国家政事的?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明清这种政事处理方式有哪些突出的危害?【答案】:【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参加农民起义以来,李自成在各地流动作战,并无固定的据点和严密的组织,也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战斗目标。他在河

9、南聚众获胜后,军中文士牛金星与李岩向李自成献策,提出均田免粮的战斗口号。均田免粮这一朴素的口号,恰好反映了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极大地便利了农民军的发展。李自成还提出农民军平买平卖的口号。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取代明朝而处于四面受敌的被动地位。特别是北面的清国和江南的明室残余,构成了夹击大顺的严重形势。北京城内的大顺政权正忙于筹备李自成做皇帝的登基大典,军士们则竞相追赃积财,准备还乡。大顺强敌压境,而军心涣散,失败不可免了。整理自中国通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自成“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口号的政治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李自

10、成起义失败的原因。【答案】:【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太宗时)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资治通鉴材料三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

11、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根据材料一,结合当时背景指出,在地方长官的任用方式上,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此变化有何原因?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在政治和文化上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无【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

12、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

13、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请回答: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14、答案】:无【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6年10月,张荫棠以候补五品京堂、副都统、驻藏帮办大臣身份抵拉萨“查办藏事”,开启了涉及藏族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民俗等各个方面的大规模改良维新运动。针对当时藏区存在的诸多“陋习”,张荫棠组织编写了训俗浅言与藏俗改良。训俗浅言根据儒家伦理文化的精要,详细讲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五伦关系,以及如何提升个人文化素质和进行必要的道德修养,同时,强调藏区各民万众一心,外敌自无由侵入;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切勿同室操戈。还要“开办和振兴实业以救济贫弱”,切勿只思日诵经典,望神庇佑,望人布施。藏俗改良则涉及婚配、丧葬、卫生、客礼、穿戴、迷信以及识字、练武、经商、种植、开办实业、开发矿产等方面存在的固有偏见及生活陋习的改良。张荫棠还提出,藏民之所以愚昧,因其既不识藏文也不识汉文,因此,藏区所设学堂“应汉藏文兼教,使藏民人人能读书识字”。几年中,西藏地区开办了新式学堂22所。学堂的教学科目亦基本按照清朝政府1904年初颁发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置。摘编自余仕麟晚清藏区“藏俗改良”运动述评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藏区“藏俗改良”的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藏区“藏俗改良”的意义。【答案】:【解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