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0.77KB ,
资源ID:18818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818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docx

1、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207011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学分:3分 计划课时:45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一、课程概述 (一)依据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依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道路、桥梁和排水工程建筑用材料性能的一门学科,它即是学习专业课的必备基础知识,又是一门应用技术。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桥梁、道路、排水工程常用材料的品种、技术性能、技术标准与检验方法。了解材料组成结构与技术性质之间的关系,学习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有关

2、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从而达到能够正确选择、级配、检验和应用各种常用建筑材料的目的。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见表) 1.前期课程名称序号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道路工程制图 把图示方法、制图标准、制图技能三者较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高等数学 实现理论应用公式的分析、受力计算、承载能力设计与校核必须具备的能力 2.后续课程名称序号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公路工程施工 目标是在掌握公路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公路施工新工艺、新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公路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公路施工

3、规、规程、标准的能力,加强对公路施工理论与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提高。2桥梁工程施工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种体系桥梁上、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和涵洞施工技术,为桥梁施工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 零件结构设计与实践课程是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根据专业课程的需求,由行业专家、技术人员与该课程的教学团队根据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开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设计思路为: 按专业培养目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典型的工作任务,以行动导向为特征,以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前提,进行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采

4、用循序渐进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教学容,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典型的机械零部件及传动装置的设计与应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实际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 (四)课程容选取的依据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后续专业课的需求,服务于专业课程,在容选取上起到对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接工学结合与职业技能的要求选取工程实际案例“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轴系结构、减速器”等作为教学载体,遵循理论够用适度、突出职业技能的原则,结合学生基本素质与学习能力,围绕减速器设计的综合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容。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引领组

5、织教学,使学生掌握道路、桥涵、隧道等工程建设常用材料技术性能及要求,具备常用材料的试验能力。即掌握水泥、集料、水泥混凝土、钢筋、钢绞线、石料、建筑砂浆、石灰、土、稳定土、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掌握普通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等配合比设计,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常用材料的试验操作,并能够依照现行标准、规或规程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评价,能够独立完成试验报告。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教书育人原则,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分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道路建筑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力学,工艺性能的基本理

6、论;(2)熟悉材料有关技术标准的基本知识;(3)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设计及强度理论;(4)掌握参加国家工程质量检测员考试以及通过劳动部门试验工等级考试的基本知识;(5)了解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技术要求及其应用。2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完成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计算的能力,并能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2)具有分析和判断材料试验检测结果的能力,并能提出改善的方案和措施;(3)能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选择和使用适宜的建筑材料;(4)具有较快熟悉新型材料性质和应用的能力,具有研究新材料的能力;(5)具有筹备组建中小型试验室的能力;(6)具备进行工程质量检测的能力.3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

7、标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3)使学生具备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评定事物的能力。 (5)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6)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三、课程教学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工作任务 知识容 技能要求 学时1绪论介绍建筑材料的性质、检验方法、常用的技术标准 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容及学习方法、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对专业课学习的指导性。22砂石材料本章主要介绍砂石材料的物理、力学、化学

8、性质,图解法设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其中难点在于级配理论、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和级配调整掌握石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路用石料技术分级的依据和技术标准。掌握集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掌握级配曲线围的绘制方法。掌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熟练掌握图解法)63石灰和水泥本章主要石灰的技术性质、石灰的凝结与硬化及石灰的应用;硅酸盐水泥的矿物成分及其特性、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机理、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及其应用、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止。简单介绍其他品种硅酸盐水泥了解石灰的生产工艺,熟悉石灰的硬化机理。熟悉石灰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了解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掌握硅酸盐水

9、泥的矿物成分和各矿物成分的特性。熟悉硅酸盐水泥的凝结和硬化的机理熟练掌握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掌握掺混合材水泥的定义、特性和应用了解石灰的生产工艺,熟悉石灰的硬化机理。熟悉石灰的技术性质和技术84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本章主要介绍普通混凝土对组成材料的要求、新拌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及变形性能以及对前述性质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强度的措施;重点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简单介绍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能及用途本章是该课程的重点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硬化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掌握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包括以抗压

10、强度为指标和以抗弯拉强度为指标)。熟悉混凝土强度的评价方法。了解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了解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和技术性质及配合比选择85沥青材料本章是该课程的重点容之一,主要介绍道路沥青的分类、组成;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技术标准;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类型、沥青的三大指标及其路用性质;简单介绍煤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及乳化沥青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等了解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掌握石油沥青的组成和胶体结构的类型。掌握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粘滞性、延性、流变特性、耐久性、安全性)。掌握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了解煤沥青的技术性质,熟悉乳化沥青的组成材料、形成和分裂机理76沥青混合料该章为本书的重点容之一,主要介绍沥青混

11、合料的组成材料、强度理论、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组成理论、影响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因素;重点介绍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理论及设计方法。掌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强度形成原理以及影响因素。掌握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掌握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熟练掌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87高分子聚合物主要工程高分子聚合物的组成和性能,以及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掌握聚合物材料的知识和性能;常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改善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物料性能的基本方法28建筑钢材本章主要介绍建筑钢材的分类、钢材的性能钢材型号的表示方法,简单介绍常用的建筑用钢材的类型等了解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质。了解桥梁建

12、筑用钢材及制品4四、教学实施 (一)师资要求 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1)获得高校教师(专任教师)。 2)熟悉道路工程制图、道路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等的相关知识。3)具备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4)熟悉相应国家标准和工艺规。 2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应具备以下资质: 1)具备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2)从事路桥施工的技术人员。(二)教学硬件设施 我系设置了砂石试验室两个,土工试验室两个,水泥试验室,混凝土试验室,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室等试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给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宽敞的试验条件。(三)教材及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道路建筑材

13、料志清 人民交通 相关参考资料目录:集料试验规程 人民交通出版沥青试验规程 人民交通出版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人民交通出版水泥试验规程 人民交通出版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人民交通出版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试验规程 人民交通出版 (四) 教学方法 1、行动导向教学法:针对课程教育目标,教师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生在实际或知模拟实际的职业性情境的行动中,积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过程检查、结果评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计划、实施和检查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到工作方法的同时,能用之独立解决培训中(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2、任务驱动法:本课程每个学习项目中材料试验部分主要根据已学的理论知识

14、结合行业现行规、标准或规程进行试验,检验材料的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这一部分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适用。3、案例教学法:对于课程中知识能力的综合应用部分引入案例教学法,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组成设计、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等;此外,工程实际应用案例将引导学生从课程走向实际工程应用,案例教学法最为适合。4、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利用校生产性实训基地,某些课程可以实现边学边做,甚至以真实的任务为载体边做边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如钢筋力学性能及试验。5、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工程图片、试验录像、动画等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直

15、观感受中学习掌握课程教学容。6、讨论教学法:讨论时教学法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刚刚学过的教学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理解与掌握。(五)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课间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评价的具体形式与方法:1由教师、学习小组与学生组成教学评价团队,对学生的学

16、习积极性、自主性、参与性、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掌握知识成效与技能成效)给予评价与考核。2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以学生和学习团队为主教师为辅的评价体系。主要对学生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与钝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实训与练习的考核。 3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评价体系。主要对学生的学习力、设计能力、学习成效进行综合性评价。4教学评价的结构与比例:按平时考查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之比为2:4:4的比例,为学生课程结业成绩,以满分100分计。(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17、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4)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

18、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5)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工地现场教学合一的功能要求。五、课程管理 (一)课程教学团队 1教研室主任:2课程负责人:3主讲教师:等4实训教师:等。 (二)责任 1教研室主任与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的整体建设、容的调整、课程的持续发展; 2主讲教师负责课程的授课过程,实训教师负责课程的实训教学。 4课程负责人负责指导与监督课程的实施。 六、说明 1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2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该课程标准使用2-3年后应进行修订。 七、编制情况说明编 写:审 核:系主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