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11KB ,
资源ID:191038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9103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doc

1、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含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从这一时代起,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文中的“这一时代”开始于()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武帝D唐太宗2、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BCD4、李白诗中“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的情景,最能反映唐朝社会风尚的()A

2、浪漫 B强盛 C封闭 D开放5、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A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B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D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6、“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室的统治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7、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禹建立了夏朝 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 D周武王建立周朝8、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

3、的农学著作()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水经注9、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A对边疆统治加强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经济文化的繁荣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10、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它们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两宋历史的短暂B少数民族的崛起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民族政权的并立11、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大动荡和大变革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12、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

4、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A国家统一B发展生产C开凿运河D加强中央集权1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李冰B蔡伦C祖冲之D毕昇14、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 )A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B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C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D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15、“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唐太宗经常()A戒奢从简B轻徭薄赋C虚心纳谏

5、D自我反思16、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兵部 东厂 锦衣卫 刑部ABCD17、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A史记 B旧唐书 C桂苑笔耕 D大唐西域记18、下列表述中反映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9、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20、据史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6、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李密起义B黄巢起义C八王之乱D安史之乱21、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22、原始人类的某一行为被誉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这是指原始人类()A学习制作陶器 B能够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能够直立行走23、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后期B战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4、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唐太宗深以为然,常以征

7、为镜。材料主要说明唐太宗()A轻徭薄赋B虚心纳谏C减省刑法D注重文教25、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A禅让制的推行B世袭制的出现C分封制的实行D郡县制的推广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 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

8、,世代垄断高官显位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 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朝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材料四 (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1)根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

9、么?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材料二:徐州扬州地区的发展,只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东吴起经东晋到南朝,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六朝时期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轨迹是不同的。总而言之,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由长江流域逐步推向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就长江流域本身而言,尽管长江上游地区在六朝以前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但在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长江上游地区,原来经济水平较差的

10、豫章地区又迅速发展并开始跟上。这样,整个长江流域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带,这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恢复与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试总结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2)材料二反映了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3)这一时期“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的原因是什么?(4)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

11、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材料二 唐太宗贞观年间,兴办了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多种中央官学,学生来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地方官学的学生除参加科举考试外,还可通过选拔进入四门学学习。官学教育内容以“五经”、论语等为主。政府还鼓励私人办学。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末年、唐朝初期教育特点的相似之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C2

12、、B3、C4、D5、C6、C7、C8、B9、C10、D11、B12、C13、B14、C15、C16、C17、D18、D19、B20、D21、D22、C23、A24、B25、C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隋炀帝。进士科。(2)选官标准从主要靠家世背景变为通过考试择优录取。(3)皇帝。(或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2、(1)江南地区。人口稀少,耕作方式落后,经济不发达。(答出2点即可。)(2)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开发,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还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江南地区气候适宜,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4)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3、(1)士人发挥的作用,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孔子办学的影响。(2)扩大了科举的生源,传承了儒学文化,推动了大众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为唐代的兴盛提供了人才基础。(3)私学发展,教学内容丰富,儒学教育突出,教育对象广泛。8 / 8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