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8 ,大小:510.50KB ,
资源ID:1911787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9117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教案.doc)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教案.doc

1、第一单元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学目标1运用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阅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2 通过分析理解作者论证材料的运用,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3 诵读时注意本文议论文文体特点和散文化语句的有机融合,感受周国平作品的哲理与情感相交融的特点。4在理解“灵魂”内涵的基础上,指引学生们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2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教学难点探讨并理解灵魂的真正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国平先生的生平。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3阅读文章,文章的中心论

2、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个论点?4文中的事例与中心论点有何关系?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吗?5你怎样理解“高贵在于灵魂”这句话?(了解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精神内涵。预习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奠定基础。后三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问激趣导入你觉得你自己是高贵的人吗?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 (学生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应该是以人的金钱地位、形象气质来判断人的高贵与否。将自己与高贵联系起来更是他们不可能想到的,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会摇头) 借助学生回答自然引入课文阅读:很多同

3、学都觉得自己不是高贵的人。好,下面我们来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再来看你有没有新的答案。二、板书题目 三、作者简介先由学生介绍课前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然后教师补充: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代有影响力的学者、作家。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作品在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情为一体,是周国平作品的显著特色。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把握论点1人究竟缘何高贵?高贵的内涵是什么?标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究竟是说什么?请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哪句话揭示了作者的

4、主要观点?(2)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2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请生作答。“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实际上,本文的题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就是文章的观点。(这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教者注重学生在阅读中体味,注重学生自我发现,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点拨文本观点的方式水到渠成。)3 理出本文的写作思路之前,回顾议论文的一般论证过程:提出问题(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5、: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以普通少女、青年画家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板书)提出论点(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第26自然段)表达期望(第7自然段) (蜻蜓点水式的渗透议论文文体特点,又暗暗指导议论文观点提出的方式,读与写交融渗透。在阅读的基础上纵观全文结构,这样处理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板书题目以后提出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之后你觉得本文应该写什么?第二课时五、研读文本,体会材料与论点的关系 1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

6、,选用了哪些事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概括。事例: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阿基米德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第欧根尼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当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王尔德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置身闹哄哄的车厢,一个少女旁若无人,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赶到北京,在世界名画前流连忘返。(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小结。较好地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理念。师在总结时需强调事例中与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情节,以便下一教学层次的推进与理解。)2讨论作者所举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教师提示:“在他看来,他画在

7、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句话在举例后阐述有何作用?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即使生命将被别人夺取,有高贵灵魂的伟人,是那样的珍惜精神世界。所有这些分析和议论,就如一条条纽带,把事例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究议论文的举例说理的写作特点,教学层次与学生发展水平同步。3 讨论事例与事例之间的关系。 思考: 事例是不是越多中心论点就越有说服

8、力?文中的事例有何不同点?板书: 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 (西方物理学家) 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西方哲学家) 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西方现代作家) 少女: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中国普通百姓) 青年画家: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求。(中国普通画家) 师:这几个事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贤哲,有普通人,故事发生的时刻也不同,有生命的关键时刻,也有平常时刻,作者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选择最典型的事例,体现了议论文举例的典型性。(从各个角度分析所举事例的典型性,渗透议论文的写作知识,努力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4“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

9、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且第三段的事例即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大家写作议论文时要记住议论文的举例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采用换例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议论文举例的另一特点:唯一代表性。)5引导学生归纳出采用“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注意点:(1)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性;(2)多角度选择事例;(3)事例的角度要各有侧重;(4)事例的叙述要紧扣论点,突出重

10、点;(5)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六、品读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哲学家周国平的哲理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情、事、理浑然一体。读他的文章,我们往往感到深邃的哲理在浓烈的感情中源源不断喷涌而出,又和细腻的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既有具体的感性形象,又有点亮灵魂的火花。1文章利用过渡句将叙事和议论结合起来,请生快速浏览课文,进行诵读。在事例1、2后,用过渡句“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事例3后,用过渡段“其实,无须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们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

11、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2男女生合作读第二小节,女生读概括交代事例的部分,男生读议论部分,当停则停,当接则接,一定要判断好记叙和议论。感受议论文叙议结合的特点。明确:名人的事例:指上文的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平庸的背景:下文的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嘈杂的人声。灵魂生活的迹象: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读得那么专心。动人的光彩: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师总结:事例的叙述虽然简洁,但紧承过渡段,扣住中心论点突出重要细节;分析与议论紧承事

12、例,阐发深刻的内涵,衔接自然,转换流畅。3请一个同学朗读第4段,其余的同学思考: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齐读第七小节,感受作者的被现实刺痛的感伤和对读者的殷殷期待。七、拓展延伸,感悟“灵魂”的真正内涵在文章阅读将要结束时,学生也只能得到一个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可是至于“灵魂”一词究竟指什么,学生很难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在其它关节全都打通以后,再次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文本)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个灵魂到底指什么呢?为了挖掘灵魂的更多内涵。请看以下三个故事(屏幕显示):2010年6月8日凌晨,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寒春1921年生于美国,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

13、女。来华前,寒春是一名核物理专家,曾与杨振宁是同学,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但是,当两枚原子弹分别落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时,寒春放弃了核物理。随后,她追随丈夫来到中国延安。为让中国人民喝上一口纯鲜牛奶,她与丈夫阳早耗尽毕生精力,在牛群品质改良和养牛机械化两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而他们却在北京市昌平区农机实验站的一处平房里生活了23年,算上在西安、内蒙等地的岁月,她在养牛方面花费了57年。建筑设计师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可是这个想法无法得到市政府权威人士的认同,莱伊恩还险些

14、因此被送上法庭。在矛盾了很长时间后,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他叫张海涛,35岁,河南省平顶山市汴城村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要求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去帮助别人,当记者问他最后有什么愿望的时候,他干涩的喉咙间吐露出:只求受捐献者能记住我妈妈的生日,并在那一天,为她祝福问题1:

15、你怎样评价寒春、莱伊恩和张海涛?问题2:在他们身上,“灵魂”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板书:“灵魂”的真正内涵:博爱、坚守、孝义 )问题3:灵魂的内涵还可以包含什么内容?能否举例?问题4:围绕中心论点,说说你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 “灵魂”还有很多的内涵比如对工作对事业的追求、责任心、对别人的爱心、一种坚强不屈的毅力等等很多方面。那就让我们以鲜活的事例,形象地阐释“灵魂”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2008年被同学们称做温暖的2008年,想想过去的这一年里有哪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他们平凡的生命闪现了怎样的动人的光彩?(志愿者、解放军、金晶、经大忠、翟志刚、农民13兄弟等等。老师的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

16、情感的碰撞,挖掘到灵魂的更多内涵。并概括得出:“灵魂”就是“精神追求”。)八、照应导入问题,学生感悟升华文章学完,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开始时的问题:你觉得你是高贵的人吗?或者你有高贵之处吗?从你身边的人身上,你发现了他们哪些灵魂闪光之处? (此问题的回顾提出,照应开头,使学生在学完本文之后,打破旧有观念,建立新的认识,并关照自己内心,关注周围社会,人生观、价值观得以重新建立或提升。) 九、结束语亲爱的同学们,高贵曾经是一个让我们敬畏的词,我们曾经也常常曲解高贵,现在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高贵不是出身,不是权势,更不是金钱,她是人们心中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也许你没有富足的家庭,没有显赫

17、的父母;也许你长相平凡甚至丑陋;也许你衣着简朴甚至寒酸。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卑自弃,因为只要你有思想有追求,有丰富的灵魂生活,你就是高贵的。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只要多向自己心灵花园里种上文明、善良、谦卑、宽厚、感恩、自信、热情等高贵的种子并向着那个纯正的目标不懈追求,你就会成为一个高贵的人!教学后记:善 良 教学目标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4启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

18、深对“善良”的认识,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难点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安排时间预习课文,排演短剧善良归家。二、导入1请同学们用两分钟写出一个人最宝贵的五种品质,引出“善良”。2观看短剧善良归家请同学们抒发感想。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明确:提出问题(第14自然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19、分析问题(第5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表明观点(第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四、重点研读(一)研读第一部分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明确: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是否有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明确:层层追问如下: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

20、毒蛇或是恶狼?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3小结:这部分针对现实中一般人对“善良”的错误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一连串的质疑表明自己的态度,引人思考,继而转入下文对“善良”的论述,这种写法叫先破后立。(二)研读第二部分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对比论证。(找出所在段落)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

21、的作用)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2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第6自然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明确:运用排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3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第二课时五、合作探讨,加深理解1为什么说“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明确:所谓“人之初

22、,性本善”,因为“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善良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一次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2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作者是否有进一步的阐述?明确:第10、11自然段进行了阐述:善良是与成熟、超拔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善良者能坦然、安心地面对现实,并永远不丧失信心,所以说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乐观。3为

23、什么“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明确: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如“文化大革命”时“阶级斗争扩大化”,故而最不善良。六、课堂讨论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七、拓展练习1以“爱心”为陈述对象,分别以“泉水”、“灯塔”为喻体,仿照下面的句式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

24、成一组排比句。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 。2以“善良”为陈述对象,依照上面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 ; ; 。八、课后延伸1向学生推荐阅读王蒙的新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2当面临人生的两难困境时,我们如何选择?除了为善与不为善之外,我们又面临哪些道德上的困境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两难困境,写一篇随笔。教学后记: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教给学生信息筛选与利用的方法,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把握文章观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的内涵,启发学生思索自己的人生境界,树立远大、正确的人生目标。 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

25、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明白“人人可以为尧舜”,只要认真做好自己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就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学中要紧扣“信息的筛选与利用”这一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筛选出每个部分的关键语句,再将这些关键语句整合在一起,从而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2要深文浅教,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对文章内容不要纠缠于纯粹哲学理论的讨论,要紧密联系生活,或用生活实例,或用生动故事,或用名人典故,或用名言警句,使抽象的哲学理论变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3对于中职生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深奥和枯燥,不易引起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尽量运

26、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示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学生默读课文,初识文意,勾划自认为重要的内容。(此一步,旨在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自学能力。)三、寻章摘句,筛选信息提高筛选信息能力,首先,在阅读之前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要筛选出文章的基本概念、关键语句、运用的材料,并从中获取信息。1教师板书四项学习要点,要求学生逐一找出理解。一个哲人、二个板块、三个词语、四种境界板书技巧上,先板书一、二、三、四,然后再逐一补充后面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集中学生对问题的注意力。2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一完成上面的内容。一个哲人:了解作者。两个

27、板块:第1-6自然段可看作第一板块,是对四种境界的简要诠释;第7-11自然段可看作第二板块,深入阐释引领人达到天地境界是哲学的最高成就。三个词语:觉解(觉悟和理解)入世(投身到社会里)出世(超脱人世)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联系实际,探讨交流1人生四种境界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四种境界的内涵。2你怎么理解“觉解”和人生境界的关系?3怎么理解“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4联系你自己的生活现状说说怎样才能使我们平凡的人生达到更高的境界

28、?5仔细阅读全文,试着提出至少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第二课时1对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中学生来说,课文有较高的思想价值,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认识。特别是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说,相信学生在学习中会引起共鸣,产生联想,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力求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乃至天地境界的人。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启发学生思索人生境界,树立远大、正确的人生目标。2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既迫切又模糊,这极符合这一年龄段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但对人生的这种思考,要有人生的阅历、经验作为依托,而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极为欠缺,因此,他们的思考往往少力度,少浓

29、度,显得苍白,这一切,和学生活跃的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成为一组尖锐的矛盾。所以教师要适宜地补充他人的人生经验给学生做思考的借鉴。3要引导学生进行人生意义的思考,但不能把语文学习变成哲学课。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它定位为一篇论说文,要从语文课的角度来把握和理解。要紧扣“信息的筛选与利用”这一目标,强调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通过对关键语句的搜寻和理解把握文章的观点。* 示例: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一)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全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的?明确:文章首先解释人生境界的含义,再分析因人而异的差别,然后提出自己的设想,即人生境界的四个等级。然后具体阐述四种人生境界

30、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论述哲学的任务是使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觉解,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二)人生的四种境界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这四种境界的内涵各是什么? 明确:作者根据一个人对于他所做的事觉解的程度以及他所做的事的意义,把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种。 1自然境界的人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所做之事“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2功利境界的人觉解自己的利益,所做的事“有功利的意义”。3道德境界的人觉解“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他所做的事有道德的意义。4天地境界的人觉解“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所做的事有超道德的价值和意义。 这四种境界由低到高。自然境界的人做事的动机是蒙昧的;功利境界的人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