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105.24KB ,
资源ID:19245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9245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废弃钨矿重金属污染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废弃钨矿重金属污染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废弃钨矿重金属污染废水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废弃钨矿重金属污染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 况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某县废弃钨矿区重金属污染废水治理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环境保护局1.1.3建设地址1.1.4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对某县废弃钨矿区重金属污染废水进行治理,矿区现已废弃,废水主要来自于当地降雨量,尾矿库占地面积为0.2公顷,某县全年平均降雨量170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036mm,据初步预测,项目尾矿库废水主要产生量为200m3/d。1.1.5概算投资项目总投资为3894万元,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和县自筹解决。来源方式为申请国家专项资金80

2、%,3115.2万元;某县政府自筹20%,778.8万元。1.1.8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总共18个月,项目前期准备预计4个月、土建施工及安装工程,预计需要时间6个月。项目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该阶段预计需要时间4个月。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营,该阶段预计需要时间4个月。1.1.9主要效益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矿区废水经过治理后,避免废水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据粗略统计,受废水直接威胁的有:打石坑水库(库容32.5万立方米)水质、石莲村大部、上庄村及岗下村部分共计1480户、5900人的饮用水源安全,1000亩左右农田土壤安全,危害较为严重。1.2主要依据及范围1.2.1编制

3、原则(1)执行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生产、管理方便。(2)认真贯彻“三废”治理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重视职业安全与环境污染问题。1.2.2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3)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1998);(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法(1995年);(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8)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20

4、09年);(9)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6月);(10)wwww省人民政府2004第95号令wwww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2004年);(11)wwww省财政厅wwww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的通知(赣财建2012254号)。1.2.3技术规范依据(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3)农田灌溉环境质量标准(GB 50482005);(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5)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6)一

5、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地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7)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223-2007);(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修订版)(DZ/T2232009);(9)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10)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127191991);(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14)wwww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6、(试行)。1.2.4其它技术资料(1)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3)项目申报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项目实施的目的及意义本着“消减存量、降低活性”(降活减存)的治理思路,优化适应性技术,逐年消减项目区域内重金属污染物浓度,逐步恢复污染生态功能。实施方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出发点为“消减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技术遵循“安全、可靠、可行”原则,该项目着重于把重金属污染物从尾矿排矿口(源头)上进行治理。通过对项目划定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区进行治理整治工程,逐步消除项目治理区域污染重金属浓度或降低其生物毒性,

7、恢复或改善污染生态功能。综合集成物化一生物一管理技术。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某县地属长江流域,河流属赣江水系,桃江贯穿县境西北,其中从犁头咀至龙头滩一段长14公里为全县河流之干,称桃江干流。桃江干流在县内具有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积的支流计55条,累计总河长765.5公里,其中一级支流5条,二级支流18条,三级支流21条,四级支流11条。一级支流5条即犁头咀以上之桃江、濂江、渥江、洒江、小江。该区域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赣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亦会影响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效果,是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事。2009年12月1

8、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意义重大。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担就不仅是湖区沿岸及周围地区的事情,也是wwww省境内五大江河流域共同的责任。赣江为江西第一大河流,对鄱阳湖的影响和作用最为重大。ttt市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动对接,开展“章江、贡江、东江”三江源水资源治理与保护项目建设,为的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关于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工程要求,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建立健全企业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ttt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废弃矿山摸底调查的紧急通知要求

9、全面掌握全市废弃矿山的基本情况和现状,为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行政主管部门对本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情况与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提供依据。2011年2月9日,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某县被列为国家重点区域之一,要求主要重金属(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污染物排放量要比2007年降低15%。因此,开展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有利于实现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解决历史遗留的重金属污染问题。2012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年21号),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赣州为我国南方地区重

10、要的生态屏障。推进南岭、武夷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江河源头保护和江河综合整治,加快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保障我国南方地区生态安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2项目由来赣南是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素以钨、稀土闻名。龙南地处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与赣南于同校报华系构造带及“山”字型构造东的复合部位,岩浆岩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以有色金色矿产为主的丰富矿产资源,已经发现的矿种主要有钨、锡、铍、铜、铅、锌、锰、钼、铋、金我,银、钴、锆铪、稀土、石灰石、石

11、英砂、煤、萤石和瓷土等20多种,其中尤以钨、锡、铀、稀土、萤石、瓷土、石英砂储量较为丰富。某县钨矿矿区位于某县东南部,某县与hhh县岿美山交界处,与某县城直线距离23km,属某县临塘乡、汶龙镇、渡江镇境内。矿区范围由、浦萝合两块段组成,地理坐标为:东径11452091145312,北纬244255244346,矿区总面积1.1km2。某县钨矿矿区,始采于1918年,原隶属于岿美山钨矿的一个坑口。1961年,岿美山钨矿坑口报废停采。1961年至1968年,先后由汶龙、罗坝、杨村等公社组成的钨矿付业大队、某县岿美山民窿生产管理委员会、龙南民管站进行开采。1969年1月,成立某县钨矿,龙南民管站并入

12、某县钨矿。1984年,建立“某县钨矿坑口”,属全民所有制企业,1991年职工人数98人、民工250人,年开采矿石量3.36万吨,钨毛砂120吨,最高年产钨毛砂503吨(1980年)。矿区属中低山地形,矿体埋藏深度标高为3501020m,钨矿矿体赋存于寒武系变质岩及燕山早期花岗岩中,属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开拓方案为竖井溜井平硐联合开拓,选矿工艺流程为:原矿手选(粗矿)筛分破碎浮选、磁选干燥混和取样化验包装产品入库(精矿)。2001年9月,某县钨矿坑口破产,2003年3月省国土资源厅下达了“wwww省国土资源厅注销采矿许可证通知”,矿区全面停产,矿权灭失。矿山经过八十多年的开采,加上历史的原因和矿权

13、、管理的混乱,致使矿区及其周边附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如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於塞;堆积了大量的废石、尾矿,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隐患;地面产生裂缝和采空塌陷等。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令人担忧,且尾矿库废水呈现不达标状态,严重威胁当地及矿区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老百姓不满的呼声日益强烈,尾矿废水的治理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鉴于这些因素,某县政府提出了本项目建设,旨在通过该项目建设带动矿区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通过重金属防治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基础保障能力的加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项目编制主要目的:规划某县废弃钨矿区重金属污染废水治理方案,为ttt市、wwww省和全国

14、开展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提供技术依据。第三章 项目实施目的及意义3.1项目建设意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废水重金属污染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河流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沿河土壤的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降低,而且可通过直接接触、食物链等进入人体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产生危害,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可长期滞留在土壤中,使其环境影响具有长期性。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污染河流和治理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及任务。同年,我国启动了全国流域和污染普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强调,做好流域和污染防治工作,必须以改善河流和生态环境质量

15、和保障农产品安全为目的,以河流和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监测为基础,以控制生产和生活污染源为重点,以依法监督管理为手段,加强宣传教育与国际合作,开展污染河流和重金属治理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未来发展中,某县地处贡江源区,关系到所在的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范例。国

16、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文件中强调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继续实施崩岗侵蚀防治等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加强赣江、东江、抚河、闽江源头保护,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编制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加大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完成ttt市历史遗留重金属环境综合治理。支持ttt市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整治,加大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处于某县钨矿区的渥江流域已被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亟待进行治理,以改善下游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典型污染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质量,同时为全

17、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生态安全、加快中部地区绿色崛起、进位赶超提供环境保障。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将有利于国商品粮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少受重金属污染影响,有利于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少受重金属污染影响,有利于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点和敏感区域的生态安全系数。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战略目标要求,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不断提高耕地质量,逐步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继续大力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和综合生产能力。本项目正是立足于治理某县废弃钨矿区的重金属废水污染,着重于从源头把重金属污染物降低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以下,使

18、下游桃江不再受到污染,人畜用水得到根本保障。因此,某县废弃钨矿区的重金属废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于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有着重要意义。故而,本项目的实施是及时和必要的,项目建设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生态效益。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某县渥江位于贡江源区,是江西“母亲河”赣江的发源地之一,作为江西的南大门和南部重要区域,肩负着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建设生态屏障的重要职责。贡江源区域各县属于革命老区,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贡江源水资源治理与保护可有效改善当地环境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多

19、方面深远的意义。3.2.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本项目建设全方位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充分考虑了对相关生态经济区的影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项目的根本是对源区自然资源基础维持、保护和扩大,以保证源区及与源头相关生态经济区域的生态自然环境,这满足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调控源区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并且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源区经济增长的质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

20、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因此,项目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和深度实践。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1)贡江源的土地资源治理与保护是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在关于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工程中,明确表示需要在“五河”源头及两岸、主要支流源头

21、及两岸、大型水库库区周边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补植补造、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工程,重点加强“五河”及一、二级支流源头保护区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以及森林公园建设,积极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加大造林补植、低效林改造、阔叶树补植力度。鄱阳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而赣江又是鄱阳湖流域的最大支流。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有关键作用。本项目将在赣江上游地区形成大规模生态建设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阶段性建设成果。(2)贡江源的流域和土地资源治理与保护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提供生态屏障地位支撑的需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五河”控断面类以上水质比重达90%,

22、鄱阳湖水质需达到类以上。赣江南北流贯wwww省,在上游地区赣州由章江、贡江汇合而成,赣江流域土地面积占鄱阳湖流域土地面积51.5。显而易见,对章江、贡江区域的土地资源保护和建设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的水质、水量情况,尤其是源头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植被的蓄水能力决定了赣江的泥沙入湖量以及河道行洪通畅。在继太湖、巢湖、洞庭湖等湖泊相继遭到污染后,鄱阳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随着近几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也在逐年下降,此事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在2007年就批示要“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国家水利部要求把“确保鄱阳湖一湖清水下泄”作为江西水利工作的战略制高

23、点。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赣江源头的贡江土地资源治理与保护更加迫在眉睫。3.2.2是保护赣江源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是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赣江源区由于地质地貌、降水特征等自然因素和人为不合理的开发产生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24、例如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问题、矿区生态环境破坏、水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这些制约了源区经济迅速发展,严重地影响着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居安全。因此,应立即对源区的现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应严加保护,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赣江源的水资源治理与保护尤其是水文、水系变化和土地利用等的监测和规范尤为重要。本项目的实施,能够达到有效的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在江河源头区的群众中进行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和环保知识普及,帮助他们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保护赣江乃至全省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建设,有

25、利于推进南岭、武夷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江河源头保护和江河综合整治,加快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保障我国南方地区生态安全。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3.2.3 是认真落实若干意见,振兴原中央苏区的现实需求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由于战争创伤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等多种原因,迄今为止,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贫困落后面貌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还有不少群众住在危旧土坯

26、房里,喝不上干净水,不能正常用电,一些红军和革命烈士后代生活依然困窘;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既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于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尽快改变其贫困落后面貌,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充分发挥其自身比较优势,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战略需要;是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3.3项目建设思想、原则和目标3.3.1指导思想以

27、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某县废弃钨矿区的重金属废水污染治理的综合效益,通过实施流域和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改造,使之成为全国河流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防治示范工程,影响和推动当地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环境保护的深入开展。3.3.2建设要求本着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出发点为“消减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技术遵循“安全、可靠、可行”原则,通过对生产企业减少尾矿重金属,排放和尾矿库治理工程,逐步减少项目治理区重金属浓度及降低其生物毒性,改善或恢复污染地区的生态功能。建立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该项

28、目在调查治理控制区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污染治理方法,组合有效、节约型重金属污染治理材料和综合治理技术,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和强度,建立河流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综合防治示范区。3.3.3建设原则(1)依法保护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2)最少量化原则:尽可能使选矿所占用的土地最少,选矿过程造成的地形地貌景观、环境质量破坏和生物群落破坏最少,使废弃物生成量最少。(3)资源化原则:矿产资源的开发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使排放的含重金属尾矿和废水能作为自然资源回收再利用,产生一定经济价值;使选矿活动产生

29、的废弃物在其它工业活动中得到利用。(4)预防为主、全程控制的原则: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控制选矿废弃物排放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由此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官山钨业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具体情况,分期采用适宜的措施进行治理。(5)企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并重的原则:坚持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及“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6)“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工程措施力求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并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节约投资。(7)“立足企业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原则。3.3.4建设目标本着“消减存量、降低活性”

30、(降活减存)的治理思路,优化适应性技术,逐年消减项目区域内重金属污染物浓度,逐步恢复污染生态功能。实施方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出发点为“消减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技术遵循“安全、可靠、可行”原则,该项目着重于把重金属污染物从企业选厂尾矿排矿口(源头)上进行治理。通过对项目划定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区进行治理整治工程,逐步消除项目治理区域污染重金属浓度或降低其生物毒性,恢复或改善污染生态功能。综合集成物化一生物一管理技术。(1)项目近期目标(2013年-2015年)某县废弃钨矿区的重金属废水的重金属污染物(Cu、Zn、Pb、Cd及As)的物理/化学治理技术,使尾矿库排水口,重

31、金属排放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示范治理效果:1)减少对下游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后,使农植被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改善1000余亩农田土壤耕种,经济效益明显;2)中度污染区域治理后,能够生长纤维、能源、观赏或其他经济植物,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3)污染区域治理后,植被逐次形成,区域景观得到美化,生态系统功能逐渐恢复,生态效益明显。(效益目标)。治理某县废弃钨矿区的重金属污染区域,建立我国南方重金属Cu、Zn、Cd、Pb及As复合污染治理示范样板基地。建立某县废弃钨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为ttt市某县培养一支矿山尾矿废水及河流流域重金属污染控制与污染治理优秀管理团队。初步建立重金属污染长效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科学管理体系。(管理目标)(2)项目远期目标(2016年-2020年)通过长期的调理、通过对某县废弃钨矿区的重金属废水污染的治理,显著降低区域重金属含量,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通过治理后明显降低尾矿废水的重金属对渥江流域产生的污染,将构建稳定的生态景观和生态功能逐次回复,要使金属含量达到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以满足农作物安全生长的环境要求。3.3.5建设任务(1)某县废弃钨矿区的重金属废水污染流域环境保护任务以渥江流域环境影响评估为基础,设计保护措施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含重金属尾矿废水(排放)、尾矿堆存造成的环境问题制定预防保护措施。(2)流域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