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81.50KB ,
资源ID:193571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9357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doc

1、. . 大学语文 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解答及评分标准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 ( ) A我们期盼回去啊 B我们已经回去啦 C我们还是回去吧 D我们还要回来的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 ( ) 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 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 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一句中“属”字通( )字。A阻 B嘱 C祝 D助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A一览群山小 B一览名山小 C纵览江山小 D一览众山小5.成语“梨

2、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 ( )A.孟子 B.王维 C.白居易 D.陶渊明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 ( )A.血溅白练 B.六月飞雪 C.三年亢旱 D.诛杀奸人7.古典名著 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 (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 )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B温柔敦厚。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D思无邪。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 ( ) A黑夜 B黑眼睛C远和近 D一代人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A周朴园 B周繁漪 C鲁侍萍 D鲁大海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3、(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致大海 C西风颂 D我曾经爱过你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A麻木不仁 B哀其不幸 C怒其不争 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 B歌德 C普希金 D雪莱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 )A杨炼 B北岛 C余光中 D舒婷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受戒 B邂逅集 C羊舍的夜晚 D大淖记事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 )A如梦令 B易安居士集 C漱玉词 D声声慢集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 )。

4、A土地 B泪水 C我爱这土地 D祖国18.以下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 ) A哈姆莱特 B威尼斯商人 C亨利四世 D浮士德19.变形记的作者是:( )A格里高尔 B尤奈斯库 C卡夫卡 D海明威20.以下不属于英国“湖畔派”之一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 B雪莱 C柯勒律治 D骚塞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析汪曾祺小说陈小手的写作特点。2.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共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1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2赏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A 3.B

5、4.D 5.C 6.D 7.D 8.A 9.D 10.B 11.C 12.D 13.C 14.C 15.B 16.C 17.C 18.A 19.C 20.B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析汪曾祺小说陈小手的写作特点。(1)短小,结构精巧:字少,但小说结构完整。散淡的开头,紧凑的“煞尾”,中间很从容。(4分)(2)写人物的手法:多用侧面描写,人物对话不多。(3分)(3)语言平实朴素,生活细节的片段给人以散文的感觉,随意、轻松。(3分)2.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普希金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战斗性,充满了作者抨击暴政、酷爱自由的主题思想。致大海正是作者屡遭

6、流放囚禁的愤懑不平之作。(3分)“大海”在诗中成为自由的象征。诗人歌咏大海是同他对专制政治的愤懑反抗分不开的,也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反专制的革命情绪的集中体现。(5分)全诗表现了诗人向往自由,忠于理想的情怀。(2分)(简析题评分说明:学生答案应灵活对待,只要表达出以上答案的基本意思并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即可,不必要求字面上的完全一致。)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共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1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齐桓晋文之事章一文系统地阐明了行仁政而王天下的学说,充分表现出曲折尽情、气盛言宜的特色,洋溢着波澜壮阔的气势美。(2分)(1)论点深刻,论据雄辩。孟子针对现实矛盾,提

7、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总论点,并从王道可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王道何为(富民,教民)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这些观点正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在孟子的这些论点面前,齐宣王暴露出爱牛而罔民的假仁、好战以求“大欲”的不义。针对统治阶级中的“民贱”思想,它指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孟子用它来剖析事例,批判了齐宣王“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的错误,论证了“推恩”的可能性与意义、“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的祸害,使齐宣王理屈而屡陷困境。同时,孟子又援引多种比喻婉言晓谕,发出警告,列举虐政罔民、民不聊生的事实进行指斥,又使齐宣王难以置辩,不得不听取“发政施仁”的种种意见

8、。(5分)(2)论证严密,步步紧逼。孟子图全胜而不求速胜,以纵而后擒、诱而入套之法,渐次张开论证的逻辑之网,最终将论敌严严实实地罩住。对于敌论,在局部,他分割包剿,各个击破,逐城夺取;在总体,他边破边立,步步紧逼,穷追不舍。论辩一开始,齐宣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攻来,孟子敏察其意,虚与委蛇,避开其锋芒而又亮出自己“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总论点。他由以羊易牛的故事推演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肯定他有行仁政的基础,又以“百姓皆以王为爱”讽之,暴露其不肯“推恩”的错误,并引譬取喻,证明“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接着引征经典,论证“推恩”的意义与“不推恩”的恶果,然后以选言推理逼出齐宣王的“大欲

9、”,证明这正是“不推恩”的原因;并经设喻类比,证明对“大欲”、“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这样就从根本上驳倒了齐宣王的霸道思想。紧接着,以一组假言判断推出“发政施仁”、天下无敌的光辉前景,引得齐宣王表示有意图王,随即从分析“恒产”和“恒心”的关系入手,总提“富民”、“教民”的必要,进而阐述具体内容。(5分)(3)本篇章法,通篇一贯,对比鲜明,跌宕起伏。全文紧扣论题,分别从有基础、有可能、有必要、有办法等四个部分,以层进式步步深入地论证求霸有害,施仁无敌。这样,不仅各个局部的内容都密切环绕中心,在文字上也前后贯通,首尾呼应。例如:“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心足以王矣”“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

10、也”“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其若是,孰能御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善于运用对比,是本篇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技巧之一。王道与霸道总携全局之比。从开头以羊易牛引出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到“不为”与“不能”、邹人与楚人,直到结尾“明君制民之产”与“今也制民之产”等等,对比层叠展开,起到突出矛盾、揭示本质、阐明意义的作用,又收取章法错综开合回旋之功效。(5分)(4)本篇以记言说理,叙事取喻凝练传神,分析推断精辟确当又不乏含蓄委婉之处。句法灵活多变。简短者每句一二字,若清露滴梧;繁丰处妙语连翩,似鼓角齐鸣。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又兼用叙述、说明、抒情,语势富于变化。句子的语

11、气类型陈述、疑问居多,杂有祈使、感叹,且随处衬用虚词,语气抑扬顿挫自然。散句与排偶交错,疏密相宜。(3分)2赏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1)简约与深细相依本诗文字之精炼,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事物,一字一景,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是主人公眼中之景。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思乡之情绵

12、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7分)(2)静与动、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相映处于动态的“流水”,与处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7分)(3)景色与情思相融(情景交融)可感的深秋之景,与无形的凄苦之情相通;用有形表现无形,具体生动。“小桥流水人家”,是常见的景色,但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一

13、处,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可谓情景妙合无痕。(6分)(论述题评分说明:学生答案应灵活对待,只要表达出以上答案的基本意思并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即可,不必要求字面上的完全一致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 A.何其芳 B.郁达夫 C.郭沫若

14、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徐志摩 C.郭沫若 D.冰心6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 )A.哈姆雷特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 麦克白 D.李尔王7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8以下哪位不属于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人物?( )A.李纨 B.妙玉 C.晴雯 D.巧姐9下列哪首诗属于王维的作品( )A.山居秋瞑 B.送盂浩然之广陵)C.从军行 D.登高 10因诗意地展示湘西世界而享誉文坛的京派作家是:( ) A.老舍 B.茅盾共6页第1页C.沈从文 D.郁达夫11元代最著名的戏曲品种是:( )A院本 B诸宫调

15、C杂剧 D南戏12诗经全书的首篇是:( )A.伐檀 B.关雎 C. 芣苡 D.君子于役13下列选项不属于陶渊明田园诗歌思想内容的是:( )A.描写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闲适自得心情。 B.歌咏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了深厚情谊。C.反映农村经济的凋蔽和农民生活贫困。D.反映青年男女的相思之情,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15下列选项中属于李清照词作的是:( ) 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C.无言独

16、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16倾城之恋、金锁记的作者是( )。A.张爱玲 B.赵树理 C.曹禺 D.沈从文17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 )。A.穆旦 B.卞之琳 C.徐志摩 D.戴望舒18但丁创作的神曲分为地狱天堂和( )3部。A.越狱 B.炼狱 C.上帝 D.涅槃19普希金的创作不包括下列作品中的( )。A.我爱这土地 B.致大海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D.自由颂20下列选项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关汉卿 B.白朴 C.郑光祖 D.汤显祖 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的形象。(10分)2试析雷雨中

17、繁漪的形象。(10分)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1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请举例说明。2结合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解读李清照的“愁”。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1.B 2. D 3.C 4 D 5.C 6.B 7.D 8.C 9.A 10.C11.C 12.B 13.D 14.A 15.B 16.A 17.D 18.B 19.A 20.D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析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形象。(10分)(1)高老头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纵观拉斯蒂涅野心家的创业经历,不难看出

18、,有三个明显的阶段三次 “人生大课”。(2分)(2)拉斯蒂涅是外省破落贵族子弟,为重振家业来巴黎寻找出路。这个本想通过勤奋读书取得功名的青年,很快就被巴黎的花花世界所腐蚀,产生了迅速爬上去的欲望。鲍赛昂夫人给他上了第一课,她告诉他巴黎成功的秘决:越没心肝,升得越快,并让他去追求银行家纽兴根的太太但斐纳,以此作为向上爬的跳板。逃犯伏脱冷给他上了第二课:谋财害命是发财致富的秘决。不久,为金钱至上的法则所左右的变故在拉斯蒂涅身边惊心动魂地发生了:鲍赛昂夫人被看中资产阶级小姐巨额陪嫁的情人抛弃,不得不挥泪告别巴黎到乡下隐居。最后一课是高老头给他上的:曾经是富翁的高老头被两个挥霍无度的女儿盘剥得一贫如洗

19、,象狗一样的惨死在伏盖公寓;自认为有着神机妙算的伏脱冷,被贪图当局赏钱的人出卖,锒铛入狱。这三件事给拉斯蒂涅上了铭心刻骨的人生三课,他完成了自己的社会教育,从而下定了泯灭良心大干一场的决心。(6分)(3)总之,拉斯蒂涅通过三次人生大课的教育,一步一步走上了野心家的道路。虽然在诱惑面前,他有过顾虑和羞愧,但他每次斗争的结果总是占了上风。他凭借自己的伶俐狡猾和冷静头脑,有选择地借鉴别人的“经验”与“教训”,终于走向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的罪恶深渊。(2分)2试析雷雨中繁漪的形象。(10分)共4页第1页(1)蘩漪是剧中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简直就是“雷雨”的化身。她是全剧的一个中心人物,是戏剧冲突的制造

20、者与推进者。她还是周朴园本质的揭露者,是炸毁周氏“王国”的起爆者。(3分)(2)她素来有些阴鸷怪异,时而敛声息气,时而疯狂爆发,还有她那畸形的爱情、欲望的冲动,都裹挟着一种闪电雷鸣般的突发性和猛烈性。在她的具有魅力的却未免有些阴鸷可怖的性格中,折射出封建专制环境的沉重的压力,那种把一个女人心灵美丽的心灵,扭曲得令人震惊的精神虐杀。她像是一把利刀,她的爱和恨都带着一道道的血痕和深重的创伤。(4分)(3)她的性格是多面的,敢爱敢恨,不记后果。她虽然敢于作出自己的决定,敢于冲破封建纲常,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从情欲的解放中体味到精神的自由,但传统文化的积淀对她的思想行为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她的悲剧是

21、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3分)(简析题评分说明:学生答案应灵活对待,只要表达出以上答案的基本意思并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即可,不必要求字面上的完全一致。)三、论述题 (任选一题, 共20分)1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请举例说明。(1)平淡质直,自然流露,不假雕饰,浑然天成。在归园田居这组诗里,几乎全用平淡质直,不加雕琢和藻饰而又接近于农村生活的“田家语”。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只用极少修饰的语言,就把“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以及犬吠、鸡鸣、炊烟、桑麻等平常景物组成和谐动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产生了由衷的向往。(5分)(2)塑造生动优美的形象,达到

22、情景融合的境地。陶诗善于用比兴的事物形象来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做到个性鲜明。他以自己的人格构成艺术典型。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能体现诗人自己的性格,形成优美的意境,达到艺术美与心灵美的融合与统一。诗人特别喜欢描写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在这些景物上,都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能体现其思想性格。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漫不经心地在东篱下采菊,闲静自得地望见庐山。描写诗人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经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悠然自适的神态,异常逼真、传神,达到了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境界。(5分)(3)以白描的手法、平凡的素材创造出非凡的意境和情趣,深入浅出,淳厚有味。

23、例如:桃花源记的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叙述渔人发现桃花源,并描写桃花林的景色,以朴素无华的语言,不加彩色渲染烘托,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美丽的环境描绘得非常真切、形象。又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小诗写诗人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表示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志愿,就是怎么辛苦,也心甘情愿。纯用口语,以白描手法叙事抒情,不但写得朴实,简明,而且通俗中含有精炼,平淡里蓄着深情,可谓平淡与淳美的统一。(5分)(4)讲究篇

24、章的有机结构,有整体美:艺术风格多样化。诗人常把感情渗透到景物描写中去,又常常在写景,抒情中阐明一些哲理。如:归去来兮辞,前一段散文是序,后面的辞赋是正文。序和正文的体裁和写法虽不一样,但二者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这是一篇押韵的抒情散文,也可以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5分)2结合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解读李清照的“愁”。(1)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等坎坷历程,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25、。(2分)(2)结合作品内容来看:词的上片写道:女词人希望找到生命中的寄托来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结果看到了周围的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大雁飞过,引发了对故人、故乡的思念之情,所见所闻加深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3分)词的下片承接上片。菊花盛开,可人已憔悴,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窗边,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寂寞难耐。黄昏来临,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李清

26、照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3分)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3分)(3)该词的写作特色: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3分)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

27、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3分)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3分)哈姆雷特对哈姆雷特来说,爱情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人怀疑他对奥菲利亚的爱,这对他显然有失公允。我们不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创作动机中哈姆雷特是一个具有延宕性格的人。他从不延宕(杀波尔纽斯,杀两个朋友,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一跃而出)

28、。我认为也许把造成这一结果归为两点恐怕更合情理。 一,对母亲的爱。所以说,弗洛伊德的解释是有其价值所在的。剧中哈姆雷特往往将奥和葛并举,可以看出母亲失贞一事给他的心理造成多么巨大的阴影。这倒并不是说他的叔父做了他潜意识渴求的事,以至于心慈手软,被自己唬住,而在于母亲改嫁这件事令他无法再相信女人。这种透彻的了悟又是和爱女人的欲望纠缠在一起,以致痛苦万分,手足无措。 二,正如有的沙评家称哈姆雷特性格的形成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莎士比亚无法对如此巨大的题材加以把握。这里有几条证据,如哈姆雷特的对于演戏的大段评说,诸多地方是为了表现剧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对社会的褒贬(这在古典主义作家那里是无法想象的),再如,同时要表现母子关系,爱情关系,又要表现复仇,势必拖延了后者。再回到开头的判断,我们看哈姆雷特死前的场景,他说的是有关丹麦继承权的问题。设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