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2 ,大小:229.50KB ,
资源ID:199026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9902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1、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练习题第一章一、 填空题:1、 先秦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大致可以春秋末期的孔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孔子以前,从孔子开始。2、 人类早期的文艺观总是和相联系的。3、 战国以前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作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4、 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二、 解释概念:1、文学观念 2、文艺观念三、 简答题:1、 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有何特点?2、 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含义相同吗?3、 试述“诗言志”提出的大概时间和具体内涵。4、 春秋时期,人们对诗的认识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第二章

2、一、 填空题:1、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为核心,强调文学,认为文学是。2、 孔子在美学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的结合。3、 孟子提出了和的文学批评方法。4、荀子的 对先秦儒家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理论总结。二、 解释概念:1、“兴、观、群、怨”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3、“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4、“温柔敦厚”三、 翻译:1、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 泰伯2、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 子路3、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荀子 乐论4、

3、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荀子 乐论四、 论述题:1、 试述孔子的文学思想。2、 试述荀子的文学思想。第三章 一、 填空题:1、 儒家比较注重文艺的,道家比较注重文艺的。2、 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二是。3、 庄子的“自然无为”哲学观反映在文艺美学方面,就形成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造原则。4、 荀子解蔽批评庄子。5、 庄子 秋水云:“可以言论者,物之也。可以意致者,物之也。”6、 ,方能创造出化工造物般的艺术珍品。这是庄子艺术创作论的要害之所在。二、 解释概念:1、“大音希声,

4、大象无形”2、“坐忘”“心斋”3、“指与物化”4、“得意忘言”三、 翻译:1、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不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 达生2、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

5、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庄子 达生3、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亹亹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蠃。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庄子 田子方4、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斵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

6、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庄子 天道四、 问答题:1、 为什么说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为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2、 试以庄子的寓言故事为例,谈谈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3、 为什么说先秦道家思想具有艺术精神?第四章一、 填空题:1、如果说先秦时期主要是为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汉魏六朝则是在这种基础上,发展成为。2、儒家的文艺思想,其基本纲领是。3、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儒家思想的衰落,玄学和佛学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特点是。4、 汉代儒家文艺思想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是和。5、 扬雄说:“诗人之赋

7、,词人之赋。”6、 东汉前期在儒家文艺思想进一步深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的文艺思潮,它以、为最杰出的代表。7、 王充论衡一书突出地体现了的文艺观和美学观。二、 解释概念:1、“发愤著书”2、“风、雅、颂”“赋、比、兴”3、“真美”4、“发乎情,止乎礼义”三、 翻译: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记)2、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汉书 艺文志 诗赋略论)3、文由胸中而

8、出,心以文为表。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岂徒雕文饰辞,苟为华叶之言哉?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论衡 超奇篇)4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离骚经序)四、 简答题:1、 汉代儒家文艺观相对先秦儒家文艺观有何特点?2、 试述乐记、毛诗序的诗乐思想。3、 谈谈王充的文

9、艺美学观。4、 为什么说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表面上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而实际上倒是和扬雄、班固比较一致?5、 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是从汉代开始,还是从曹丕的时代开始?请谈谈你的看法。第五章一、 填空题:1、 魏晋时期,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动摇,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解放带来了的解放,文学创作获得较为自由的发展,文学观念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2、 曹丕的 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艺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3、 陆机的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的基本理论。4、 “诗而绮靡,赋而浏亮。”5、 晋葛洪抱朴子的文艺见解主要表现为、等

10、。6、 南朝文学思想发展中有两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即是和。7、 永明声律论的代表人物有、等。8、 “四声八病”具体是指。9、 南朝时提出区分文笔,正是为了进一步分清。10、 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的选文标准是。二、 解释概念:1、魏晋玄学 2、“文气”说3、“诗缘情” 说 4、永明声律论 5、南朝文笔之争三、 翻译:1、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周易略例 明象)2、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

11、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论 论文)3、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4、 古之学者有二,今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

12、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而学者率多不便属辞,守其章句,迟于通变,质于心用。学者不能定礼乐之是非,辩经教之宗旨,徒能扬榷前言,抵掌多识,然而挹源之流,亦足可贵。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至如文者,唯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而古之文笔,其源又异。(萧绎金楼子 立言)四、 问答题:1、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观念的变迁表现在那些方面?2、 试述魏晋玄学中言意之辩与文艺美学的联系。3、 为什么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从曹丕开始?4、 谈谈陆机的文艺思想。第六章一、 填空题: 1、刘勰的 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

13、。全书共篇,可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包括,下篇包括。2、刘勰的思想特点是。 3、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4、“情在词外曰,状溢目前曰。”“也者,文外之重旨也;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5、体性篇中把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即“八体”,是指、。 6、刘勰认为作家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这四个因素又可分成先天和后天两类,先天因素是,后天因素是。 7、熔裁篇中说“草创鸿笔,先标三准”,“三准”是指:、。 8、刘勰的文体论各篇都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即,。 9、时序篇提出文学发展与时代关系的著名论断:“文变染乎,兴废系乎。” 10、文心雕龙论述文学自身的继承与革新的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在 篇

14、,论述文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关系的集中体现在 篇。 11、关于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刘勰提出著名的“六观”说:一观,二观,三观,四观,五观,六观。 12、知音篇提出三种不正确的批评态度,它们是,。二、 解释概念:1、原道 2、神思 3、隐秀 4、风骨 5、通变三、 翻译:1、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盾心。神思2、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15、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体性3、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锤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风骨4、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

16、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通变5、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知音四、 论述题:1、 简述刘勰的文学创作理论。2、 试述刘勰的文学发展观。3、 谈谈刘勰的

17、文学批评观。第七章一、 填空题: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称赞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钟嵘的 “思深而意远”。该书对自汉迄梁位五言诗作家,分为、三品进行评价。2、钟嵘的思想。3、钟嵘的诗学理论可概括为、等。4、评阮籍诗曰:“言在,情寄。”5、评颜延之诗时曾引汤惠休的话:“如芙蓉出水,如错彩镂金。”6、钟嵘说:“故知-为建安之杰,、为辅;为太康之英,、为辅;为元嘉之雄,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7、钟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是诗之至也。”8、钟嵘认为五言诗受诗经影响的,其特点是;受楚辞影响的,其特点是。9、评任昉诗曰:“故世称诗笔,昉深恨之。”10、诗品序曰:“五言居文

18、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最为详切者耶!”二、 解释概念:1、直寻 2、滋味 3、建安风力 4、赋、比、兴三、 翻译:1、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黻黼。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评“魏陈思王植”诗)2、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

19、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评“宋徵士陶潜”诗)3、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昉、王元长等,词不贵奇,競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虽谢天才,且表学问,亦一理乎!(诗品序)四、 论述题:1、 试论钟嵘的“直寻”说。2、 试论钟嵘的“滋味”说。第八章一、

20、 填空题: 1、隋唐时期,对齐梁文学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一是基本肯定。前者以、为代表;后者以、为代表。 2、“,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4、在唐人选唐诗中,殷璠的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本,它不但选诗,而且附以评语,用理论结合选诗的方法,表达了他自己的诗歌见解。 5、相传为王昌龄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二曰;三曰。 6、皎然的 中有关诗境的论述是对殷璠、王昌龄诗境论的进一步发展。 7、刘禹锡对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作了非常深刻,非常确切的理论概括:“ ”。二、 解释概念: 1、兴寄 2、兴象 3、意象 4、意境三、 翻

21、译: 1、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2、璠今所集,颇异诸家:既闲新声,復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挾。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将来秀士,无致深惑。(殷璠河岳英灵集集论) 3、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缺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

22、此高手也。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皎然诗式“取境”条)四、 论述题: 1、如何正确评价齐梁文学。 2、试述唐初陈子昂的诗文主张。 3、试述皎然的诗学思想。 4、谈谈你对意境理论的认识。第九章一、 填空题:1、“文章合为而著,歌诗合为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2、唐代古文提倡者所说的古文,是指。3、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韩愈“起八代之衰,济天下之溺。”4、以古文代替骈文而成为文章写作主要语体形式,并且在文风上发生重大转折的这场历史性变化,是由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和来完成的。5、“欢愉之辞,而穷苦之言。”(韩愈荆潭唱和诗序)6、柳宗元“文以明道

23、”的“道”不同于韩愈的“道”:一是;二是。7、柳宗元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中说“文有二道”:一是“箸述者流”,二是“比兴者流”,表现出柳宗元对的区分。8、司空图的理论是对王昌龄的诗境论、皎然的情境论、刘禹锡的境生象外论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唐代诗歌意境论的一个总结。9、二十四诗品的“品”与谢赫的画品,钟嵘的诗品的“品”字的含义不尽相同,是指。10、“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二十四诗品中的一品。二、 解释概念: 1、“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2、“气盛言宜” 3、“不平则鸣” 4、“象外之象” 5、“味外之旨”三、 翻译: 1、自登朝以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

24、章合为时而箸,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为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白居易与元九书) 2、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韩愈送孟东野序) 3、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

25、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二十四诗品)四、 论述题:1、 试论白居易的文学思想。2、 试比较韩愈、柳宗元文学思想的异同。3、 为什么说司空图的诗学理论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总结。第十章一、 填空题: 1、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主要是针对当时而发起的,代表人物有、等。 2、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次以“诗话”命名的是的 。 3、写出下列话语的提出者“言在耳目之内,情

26、寄八荒之表” (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 ) 4、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 5、苏东坡说“发纤秾于,寄至味于。” 6、周敦颐在周子通书中提出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7、江西诗派所谓“一祖三宗”是指。 8、江西诗派得名起于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9、黄庭坚的诗学思想大致可用、三字来概括。 10、列出北宋时期主要的诗话著作、等;南宋时期主要诗话著作、等。二、 解释概念: 1、“诗穷而后工” 2、“风水相遭”说 3、“诗眼” 4、“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5、“云门三种语”三、 翻译: 1、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