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1 ,大小:255.40KB ,
资源ID:19937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9937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1、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1课时 准备课教学目标: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生:20以内数的加减法。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小组交流。师: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你想不想学习更多的知识?你打算怎样学好数学?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第2课时 来到南极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新的数位百,知道100里面有10个十。2、

2、通过数小棒、拨计数器,弄懂数位顺序。3、学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重点:会数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和联系。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出100,接着借助手中的学具数出100。指导学生借助捆小棒十根十根的数,体会100里面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然后再计数器上动态的表示出10个十是100.初步了解“百位”和计数单位“百”。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预习提纲: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预习展示: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生:这里有多少只企鹅? 生:这里有多少只海豹? 2、数数。

3、师:有多少只企鹅,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生:我是一个一个数的。生:我是两个两个数的。 2、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摆一摆。师:我们10个10个的数,数出了企鹅有几个十。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指导学生把每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师:10个十是多少?2、拨一拨。 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你认为百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100这个数在计数器上应该怎样拨?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我说你拨:1 教师说数,学生拨:100 32 46 55 67 87 24同桌合作互换练习拨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来到南

4、极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十是一百, 100里面有10个十。3课时 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2、经历用小棒、计数器表示100以内数的过程,初步形成100以内数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知道百与十的关系。教学难点: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学具:每位同学准备十几根小棒、皮筋(用于捆小棒)。教具:每组一个计数器。教学过程:1、第一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这道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建立数感。认识图中的物体吗?估一估,各图中的物体大约有多少个?同桌互相说一说估计的结果

5、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数一数,说一说各图中有几个十几个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把途中的数拨出来。2、我说你数。提供了一种游戏式的练习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师生合作。教师先讲清规则:从规定的数开始数,可以顺数,可以倒数,也可以5个5个的数小组合作3、数一数,填一填。主要考察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独立填写。说一说:2个十和3个一组成多少?3个十和6个一组成多少?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读一读。第5题:估一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第6题:猜数游戏: 教师先介绍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有一名学生做示范,然后,同桌两人进行游戏,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初步掌握猜数的策略,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

6、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么学的? 4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教学内容:教科书67页教学目标: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天上的鸟多还是冰上的鸟多,实际上是求47大还是32大) ,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数学思考、数感)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知识)。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体会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的掌握。预习提纲:教学设计:(

7、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上一节课我们随着小科学家们来到南极参观考察,这一节课继续我们的南极之行好吗?。出示情境图(把文字遮盖),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提出以下问题:天上有多少只海鸥?冰上有多少只海鸥?一共有多少只海豹?左边有多少只企鹅?右边有多少只企鹅?天上的海鸥多还是冰上的海鸥多?或天上的海鸥比冰上的海鸥多多少?左边的企鹅比右边的企鹅多多少?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这些问题正好是小科学家想知道的,我们来帮他们解决吧!(二)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1、估数、数数师:大家都很想知道海鸥、海豹、企鹅的只数,现在就请大家来估计一下,它们各有

8、多少只?学生独立思考后,说出估计数,并简单说说是怎样估计的。师: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靠估计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认真的数一数才行。教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数出天上的海鸥(四十七只)、冰上的海鸥(三十二只)、海豹(二十五只)企鹅(三十九只)、数并在情境图上出示(用大写)。2、写数、读数(1)师:对于这次南极考察,这可都是重要的数据,赶紧帮小科学家记下来吧!找一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其余写在练习本上,共同订正时,可以纠正一下写法。(2)请板演同学读出写的数,评价后全体同学齐读。在计数器上拨出以上各数。按老师要求一个数一个数拨出,注意订正反馈,每拨完一个数就大声读出来。3、概括读写法则师:(指板书)这些数

9、同学们既会读又会写,真了不起,那你发现我们在读数和写数时有什么规律吗?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先读出,再写出,然后总结。(学生可能会答读写都是从左向右,也可能答先读写十位上的数,再读写个位上的数,)先肯定学生以上的说法,然后用计数器演示使学生明白,左边这一位是十位,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十”;右边这一位是个位,1个珠子表示“1”,左边这一位十位对于个位来说就叫“高位”)。所以我们读写时都是从高位起。4、数的大小比较(1)师:小科学家们还想弄清是天上的海鸥多还是冰上的海鸥多?是企鹅多还是海豹多?大家还能帮助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47比32大,所以

10、天上的海鸥比冰上的海鸥多。39比25大,所以企鹅比海豹多。师:噢!只要比一比这两个数的大小就知道谁多谁少了。教师板书47和32 25和39(2)师:那你又是怎样比较47和32的大小的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学生答案可能为:47比40大, 32比40小,所以47大,32小。以数的组成说明:47比4个十要多,32不够4个十。可能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7排在32后面,所以47比32大。对以上说法,都给予肯定表扬。并用同样的方法比较25和39的大小。(3)师:怎样用符号把47和32连接起来,还能看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引导学生用“”和“”连接。教师板书:4732 3247师:你能用符号连接25和39吗?

11、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539 3925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师:(指板书)能否写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师:(指板书)仔细观察,看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用语言简单总结大小比较的规律。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 观察贼鸥 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 47 32 读作:四十七 读作:三十二 47 32第5课时 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规律,正确比较数的大小2、能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整十数加减个位数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

12、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生:一共有多少只企鹅/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摆一摆、算一算;20里面有几个十?30里面没有几个十?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十?用小棒摆一摆。2、整十数的减法用小棒摆出70,再从中去掉40 ,还剩多少根?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三、自主练习:1、第1题: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读一读。先让让学生表述出计数器每个数位上珠子的个数。独立填写,汇报答案。共同订正时注意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最后把所填数读出来。2、填写百数表: 通过百数表并探索隐含的规律,使学生更清楚了解

13、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3、第3题填一填,比一比。先表述出计数器每个数位上的珠子数,然后写出每个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比较出数的大小,最后填上“或”。4、第4题:学生观察小棒图,理解题意,试着列出算式。5、第6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互相讨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聪明小屋;学生审题:在70和90之间是什么意思?个位和十位怎样才会相差2?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四、概括总结及评价引导学生梳理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想对自己说些什么?总第6课时 我

14、学会了吗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能熟练的数数、读数和写数,会熟练地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2、 让学生经历单元知识的小结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3、 让学生在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的成就感。教学重点:数数、数的组成及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先让学生独立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和整理,最后,通过练习,达到巩固和熟练的目的。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说一说,本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

15、师生共同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出示情境图:数一数,有多少个数按数的顺序连一连全出几个数,比一比谁最大?你是怎样比较的?用小棒摆出自己圈出的数三、类化练习:按要求选一选:100 25 68 19 72 27 56 89 41 43 61 十位上是6的数:( )个位上是1的数:( ) 比43大的数:( ) 最接近68的数:(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四、丰收园里摘果实这一单元,你还有哪些问题?第7课时测试 第8课时讲评第二单元第9课时 下雨了 学看钟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教学目标:1、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

16、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2、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 利用钟表模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通过认一认、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正确区分整时和半时分针的位置特征以及接近整时分针的位置特征,使学生熟练、准确认识这三种时刻形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师:老师给大家讲个 故事。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

17、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1、 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 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 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 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 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板书课题:学看钟表)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18、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小组汇报: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抽生交流)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课件分别闪动分针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所以是5点,在数学上通常叫5时。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就是5点半;师:刚才有的组说是5时半,有的组说是6时半,到底哪个组说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到底是5时半还是6时半。(教师指导学生按钟表正常的转动方向拨)(

19、学生分小组研究)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都认为是5点半。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是5点半,在数学上读作5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三、限时作业。四、课堂小结:你是怎样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板书: 下雨了 认识钟表10 课时 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2、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分清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的特征。3、联系生活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教学难点:进一步熟练认识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三种时刻。教学准

20、备:钟表模型教学过程:一、我拨你认。教师拨出三种时刻让学生辨认,并简要说一说是怎样认读时间的。二、自主练习:1、第一题,给出时间找出对应的钟表。2、认一认,说一说。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并利用上图中所提供的时间信息,然后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3、填一填:练习时,让学生读出每幅图呈现的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按时间顺序遍一个故事。4、第5题:你发现了什么?晚上8时、早晨8时,小朋友分别在哪里做什么?一天里为什么会出现2个8时?5第6题: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自己编出自己的故事,根据图画讲一讲,然后完成连线。三、我学会了吗让学生在4个不同的时刻观察旗杆的影子,并

2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四、全课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11课时测试第12课时讲评第三单元 第13课时课时 农夫的一天 方向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2、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方向意识。3、 经历探究辨别方向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辨别方向教学难点:正确描述方向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借助太阳从东边升起这个生活经验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辨别图片上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太阳升起位置的观察,辨别实际生活中的四个方向。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 提出问题、预习

22、展示:师:谁会背诵悯农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出示情境图,谁能给同学们讲个故事?二、 解决问题、精讲点拨:师:第一幅图,你怎么看出来是早晨?生:公鸡开始打鸣。生:太阳刚刚升起。师:太阳从哪边升起?师:第二幅图你能看出是什么时间吗?这是太阳在哪个方向?师:第三幅图到了什么时间? 你怎么看出来的?生:太阳要落山了,他在跟我们说“再见”。师:太阳在哪个方向落山?用手指一下。师:第四幅图到了什么时间?师:北极星指向什么方向?用手指一下。刚才我们通过四幅图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谁能用这四个方向再讲一遍故事?三、 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类化练习:老师这里有

23、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东西南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正确的贴在我们教室的墙上?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 农夫的一天 方向的认识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北极星指向北方。 第14课时 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教学目标:1、 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向意识。2、 在经历探索判断方向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经历用语言描述物体方向的过程。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谁能指出我们教室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找一小组的学生分别站在教室的四个方向。二、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1题:1、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校的大门朝哪个方向?2、 和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我们

24、学校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第2题:学生回答,完成填空。第6题:按规律写数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找出3组数的排列规律,并在全班交流。 11,21,( ),( ),51,( ),( ),( ),91 20,40,(),(),(),()实际观察:观察太阳升起的位置,指出东方。指出太阳落下的方向即西方。南和北分别是哪个位置?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第15课时牧童和牛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页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能在欣赏画中正确找出各种图形。教学重点: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25、。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以一副漂亮的拼图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通过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立体图形上画出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在摸一摸、认一认等活动中感知各个平面图形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各种平面图行实物学生准备:铅笔、尺子、绘画纸、(方格纸)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 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初步感受图形美。通过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二、 精讲点拨、解决问题:1、 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辨认图形。2、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表建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 学生在小组中统计一下途中各有几个图形,小组完成统计结果,汇

26、报交流。三、 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画一画、描一描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描出学过的图形。 说一说:在你的周围,见到过哪些图形?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 牧童和牛 认识图形 第16课时 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正确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学过程:第1题:连一连指导学生看图,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教材上的连线。第2题:认识图形1、 指导学生再次回想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有什么特征。2、 指名让学生分别说出教材上的国旗是什么图形?硬

27、币是什么图形?第3题:说说怎样接着摆。1、 找出教材上图形摆放的规律。2、 学生动手摆下去。3、 进行涂色,完成拓展练习。我学会了吗1、 观察本题,弄清题意。2、 完成统计表,学生独立做。3、 给小葵花和小房子图上你喜欢的颜色。体会“面在体上”:在长方体身上你能找到什么?在正方体身上你能找到什么?在圆柱身上你能找到什么?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教师在黑板上师范。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限时作业:课堂小结:今天你又学会了哪些关于图形的知识? 第17课时 实践活动 奇妙的回形针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教学目标:1、 在用回形针进

28、行摆拼的活动中,增强对平面图的感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2、 在拼摆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做一做、数一数的过程中发展数感。3、 载频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体验平面图形的奥妙,感受数学美。并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感受数学奥妙,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结合。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彩色回形针拼成的图案、平面图形构成的图案。学生准备:彩色回形针、胶水、卡纸教学过程:一、 欣赏有回形针拼成的图案。拿出一颗回形针:同学们认识它吗?出示图片:瞧,这就是用回形针拼成的图案,漂亮吗?学生欣赏,说一说,你看到了那些平面图形?你想不想亲手做一幅

29、美丽的图案?二、 活动:拼图案1、 可以自己独立拼,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拼一幅图,一边拼一边观察:你的作品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2、 学生活动3、 展示制作结果:1 你们拼的是什么?2 每个图案中都有哪些图形?3 估一估,数一数,每个图案分别用了多少个回形针?三、 欣赏由平面图形构成的图案。师:平面图形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图案,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学生欣赏图案。四、 课堂小结: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你想说些什么?第18课时测试第19课时讲评第四单元第20课时 校园护绿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