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44.45KB ,
资源ID:20033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0033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华文化史复习1111.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华文化史复习1111.docx

1、中华文化史复习1111中华文化史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C)A.夏初 B.商初 C.周初 D.秦朝2.“中国”的初义是(A)A.中央之城 B.中等国家 C.国境之内 D.中原地带3.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思是(B)A.秦人 B.文物之国 C.丝绸之国 D.汉人4.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D)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5.“中华”一词较早出现于(D)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魏晋南北朝6.提出“中华”一词乃“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可决之也”的是(B)A.孙中山 B.杨度 C.章太炎 D.梁启超7.广义“文化”的底层部分是(C)

2、A.制度文化 B.行为文化 C.器物文化 D.观念文化8.吸收易学、思孟学成果,采用中国人习惯的修行方式的佛教宗派是(D)A.华严宗 B.天台宗 C.密宗 D.禅宗9.中国文化史的“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是指(B)A.春秋战国 B.秦汉 C.魏晋南北朝 D.唐朝10.疑古辩伪的思想发端于(B)A.魏晋 B.唐宋 C.明清 D.近代11.有“人文初祖”美誉的是(D )A.伏羲 B.神农 C.炎帝 D.黄帝12.关于中国文明起源,较科学的说法是(A)A.本土、多元 B.西来 C.以黄河流域为中心 D. 以长江流域为中心13.我国文献所知最早的确切年代是(C)A.公元前1250年 B.公元前10

3、46年 C.公元前841年 D.公元前771年14.哪种文字的造字法已显示出汉字形声化的趋向(B)A.甲骨文 B.金文 C.钟鼎文 D.玉石铭文15.夏商周三代文化各有不同,其中商代属于(D)A.尊礼文化 B.尊命文化 C.尊天文化 D.尊神文化16.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一时代也可称为(B)A.黄金时代 B.元典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新石器时代17.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的学者是(D)A.雅斯贝尔斯 B.顾炎武 C.王夫之 D.王国维18.放言“天之将大任于斯人也”的诸子是(C)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19.指出“君子喻

4、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是(A)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20.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世事功的学派是(C)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21.在几何学、光学、力学等领域多有卓见的学派是(B)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22.被鲁迅先生赞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的著作是(D)A.论语 B.孟子 C.老子 D.庄子23.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A.子产铸“刑书” B.管子 C.商君书 D.韩非子24.东周时期的文化精神是(C)A.重鬼尚巫 B.尊天敬德 C.重民轻神 D.道法自然25.春秋时,周王室名存实亡,周的礼乐文化保留完好的仅有(B)A.齐

5、国 B.鲁国 C.楚国 D.卫国26.稷下学宫位于(A)A.齐国 B.鲁国 C.赵国 D.魏国27.法家文化策源地是(D)A.齐鲁 B.秦国 C.楚国 D.三晋28.秦文化最鲜明的文化特色是(A)A.功利主义 B.慷慨悲歌 C.尊重传统 D.长于玄思29.“离骚”的意思是(C)A.遭遇动乱 B.远离牢骚 C.远离忧愁 D.遭遇忧患30.小篆的创制者是(B)A.商鞅 B.李斯 C.韩非 D.张仪31.大风歌的作者是(A)A.刘邦 B.项羽 C.汉武帝 D.戚夫人32.道教形成于(B)A.秦代 B.汉代 C.三国 D.东晋33.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D)A.贾谊 B.卫绾 C.公孙弘 D.董仲舒

6、34.遍注古今群经,综汇今古文经学,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是(C)A.许慎 B.刘歆 C.郑玄 D.马融35.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B)A.东牛寺 B.白马寺 C.永宁寺 D.华严寺36.隋唐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C)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37.被尊为“书圣”的书法家是(D)A.颜真卿 B.王献之 C.柳公权 D.王羲之38.既是唐朝由盛转衰,又是整个中国文化史转捩点的事件是(A)A.安史之乱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科举取士39.弃用布帛,完全用钱币作一般等价物始于(D)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40.唐中叶的文化领军人物是(B)A.王通 B.韩愈

7、 C.李翱 D.邵雍41.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的理学学者是(C)A.韩愈 B.邵雍 C.张载 D.朱熹42.开创五代文人词的晚唐词人是 (A)A.温庭筠 B.韦庄 C.李煜 D.柳永43.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C)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李商隐4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D)A.马远 B.马麟 C.李公麟 D.张择端45.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人物是 (A)A.马可波罗 B.伊本贝图达 C.札马鲁丁 D.也黑迭儿46.元杂剧中帝王的俗称是 (C)A.孤 B.孛老 C.驾 D.邦老47.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是 (D)A.太初历 B.大衍历 C.统天历 D.

8、授时历48.现存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类书是 (B)A.太平御览 B.古今图书集成 C.永乐大典 D.四库全书49.朴学的开山大师是 (B)A.惠栋 B.顾炎武 C.戴震 D.段玉裁50.明确区分“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的启蒙思想家是 (D)A.王夫之 B.黄宗羲 C.梁启超 D.顾炎武51.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 (A)A.徐光启 B.黄宗羲 C.李之藻 D.顾宪成52.正式实行“一口通商”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在 (C)A.康熙年间 B.雍正年间 C.乾隆年间 D.嘉庆年间53.明清小说又称 (D)A.神异小说 B.传奇小说 C.世情小说 D.章回小说54.明清时期的“三大政”是指 (

9、B)A.海运、边防、农事 B.漕运、盐法、河工C.边防、盐法、农事 D.漕运、海运、河工55.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是 (A)A.魏源 B.林则徐 C.包世臣 D.徐继畲56.揭开洋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C)A.李鸿章设立江南制造局 B.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 C.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 D.张之洞设立汉阳铁厂57.“中体西用”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B)A.注重国家富强、讲求实政 B.把经学儒术提升到至高无上位置 C.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 D.认为效西人长技,无伤风俗人心58.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且历史最久的是(C)A.中外新报 B.澳门月报 C.申报 D.中外纪闻59.科举制废除于(

10、B)A.1901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9年60.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者”的学者是(D)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严复二、多项选择题1.“中”字的引申义有(BC)A.旗帜 B.空间的中央 C.文化政治中心 D.军事堡垒 E.天子之都2.以下哪些典籍中出现过“中国”一词(ABCE)A.尚书周书 B.诗经 C.左传 D.论语 E.孟子3.与“四夷”对称的诸夏义的“中国”一词,其近义词有(ABCDE)A.中土 B.中原 C.中州 D.中夏 E.中华4.壮族是古代百越各支经长期演化而来,史称(ABCDE)A.西瓯 B.骆越 C.乌浒

11、D.僚 E.僮5.以下属于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作品有(ABCDE)A.格萨尔王 B.阿诗玛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E.江格尔传6.“文化”之“文”的引申义有(ABCD)A.文书典籍 B.文章 C.礼乐制度 D.人伦秩序 E.交错的纹理7.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有(ABE)A.分封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科举制 D.荐举制 E. 宗庙祭祀制度8.以下来自汉译佛典的词语有(ABCDE)A.世界 B.现在 C.境界 D.天女散花 E.对牛弹琴9.构成“汉字文化圈”的要素有(ABDE)A.汉字 B.儒学 C.道教 D.律令制度 E.中国化佛教10.中国文化的很多基本面貌都在秦汉时期固定下来,包括(ABC

12、DE )A.度量衡统一 B.户籍控制 C.汉族形成 D.教育模式 E.文字厘定11.直接因为佛教影响而形成学术大势的中国学术是( BCD)A.两汉经学 B.魏晋玄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E.清代朴学 12.职业巫觋的职司包括(ABCDE)A.祝史 B.预卜 C.医 D.占梦 E.舞雩 13.中国新石器时代标志着文明初现的征象有(ABD)A.使用青铜器 B.城市出现 C.制作陶器 D.使用文字 E.饲养家畜 14.中国青铜器的特点有(BCD)A.主要用作生产工具 B.铜锡合金C.块范铸法 D.规律性的器类及组合E.均刻铭文 15.目前所见中国正式的古文字有(ABDE)A.甲骨文 B.金文

13、 C.圣书文 D.陶文 E.玉石铭文 16.西周宗法制包括(ABC)A.立嫡之制 B.庙数之制 C.同姓不婚之制 D.封建之制 E.礼乐之制 17.周礼的内容包括(ABCDE)A.吉礼 B.凶礼 C.宾礼 D.军礼 E.嘉礼18.西周的史包括(ABDE)A.太史 B.内史 C.外史 D.右史 E.左史 19.战国最著名的“养士”贵族是(BCDE)A.阳城君 B.平原君 C.信陵君 D.春申君 E.孟尝君 20.战国时期的法术之士有(ABCD)A.李悝 B.吴起 C.申不害 D.商鞅 E.蔺相如 21.先秦出现的著名军事家有(ABC)A.吴起 B.孙子 C.孙膑 D.管仲 E.子产 22.墨学针

14、对儒学提出的相反主张有(ABCDE)A.兼爱 B.天志 C.节葬 D.非乐 E.明鬼 23.诞生于齐鲁的巨子有( ABCDE)A.管仲 B.孔丘 C.墨翟 D.孟轲 E.孙武 24.秦国富于文韬武略的著名“客卿”有(ABCE)A.商鞅 B.白起 C.吕不韦 D.荆轲 E.李斯 25.楚文化的特点有(ABCDE)A.崇凤 B.拜火 C.尚东 D.尊左 E.信鬼 26.以下属于屈原创作的作品是(BCD)A.九辩 B.九章 C.九歌 D.天问 E.凤赋 27.中国“四大石窟”包括(ABCE)A.敦煌莫高窟 B.麦积山石窟 C.云冈石窟 D.大足石窟 E.龙门石窟 28.以下哪几位属于“北宋五子”之一

15、(ABCDE)A.邵雍 B.周敦颐 C.张载 D.程颐 E.程颢 29.以下表述符合朱熹思想的是(ABCDE)A.理是宇宙本原 B.太极是万物之理的总和C.理在气先,气在理中 D.理就是仁义礼智E.明天理,灭人欲 30.体现宋代雅文化的重要标志是(ABCE)A.宋诗、宋词 B.书院 C.文房清玩 D.宋杂剧 E.文人画31.以下词句属于苏轼创作的作品有(ABDE)A.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E.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32.文人画经常描摹的“四君子”是指(BCDE)A.松

16、 B.竹 C.梅 D.兰 E.菊33.宋代四大书院包括( ACDE )A.白鹿洞 B.东林 C.岳麓 D.睢阳 E.嵩阳34.“城市”在宋代又叫(ABCDE)A.市井 B.井邑 C.都会 D.城郭 E.阛阓35.北宋瓦舍表演中,最能体现市民口味的表演形式是(AE)A.说话 B.武术 C.皮影 D.傀儡 E.杂剧36.以下哪几种属于“宋四大书”(BCDE)A.舆地广记 B.太平御览 C.太平广记 D.文苑英华 E.册府元龟37.元杂剧中的男主角可称为(ABD)A.正末 B.末泥 C.大末 D.末尼 E.外末38.元曲四大家包括(ABCE)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元稹 E.白朴39

17、.代表宋代科学技术突出成就的重大发明是(BCE)A.司南 B.印刷术 C.火药武器 D.麻醉药 E.指南针40.以下属于类书的有(ABCE)A.太平御览 B.永乐大典 C.文思博要 D.四库全书 E.三教珠英41.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展开猛烈批判的启蒙思潮代表人物有(ABCD)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唐甄 E.王守仁42.明代工商业型的城市有(ABCE)A.杭州 B.苏州 C.扬州 D.淮安 E.武昌43.清人范锴所称“天下四大名镇”包括(ABDE)A.景德镇 B.汉口镇 C.枫桥镇 D.朱仙镇 E.佛山镇44.明代中晚期市民文学的理论表现是(AE)A.童心说 B.良知说 C.天

18、理说 D.心性说 E.性灵说45.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包括( BCDE)A.红楼梦 B.水浒传 C.金瓶梅 D.西游记 E.三国演义46.清代学风由乾嘉的古典主义“纯学术”转向道咸的功利主义“致用之学”,主要原因是(ABCDE)A.西方殖民者入侵B.阶级矛盾激化C.统治者对意识形态控制松弛D.士人数量过剩E.汉学遭到攻击47.“中体西用”论的严重缺陷是( CD)A.颠倒经济与伦理的序列关系B.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C.仍存“华夷”等级秩序、文化中心主义心理定势D.回避现实冲突,停留在一种经验论的理论水平上E.认为西学只是“奇技淫巧”48.精神旨趣一致,均高扬科学与民主旗帜的是( BD)

19、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E.洋务运动49.以下属于鲁迅创作的小说是(ABCDE)A.狂人日记 B.风波 C.药 D.伤逝 E.阿Q正传50.针对汉字、汉语改革而提出的主张有(ABCDE)A.废除汉字B.废除汉语,改用世界语C.改用拼音D.汉字简化E.推广普通话三、是非题1.“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与“四方”对称。()2.古人心目中世界的形态为“天圆地方”。()3.今日中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4.印度人以为恒河居大地中央,称之为“中国”。()5.“族”原义众多,引申为民族。()6.“民族”作为整词出现,始于日本。()7.华夏先民建

20、国黄河中游,自认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故称“中华”。()8.“文化”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9.“文化”构成整词,始于日本人对译西洋术语时。()10.文学、革命、社会、经济、自由等词,均由游学东洋的中国学人逆输入中国。()11.宗法制孕育于夏朝,定型于西周。()12.“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13.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文字、青铜器、宫殿、祭坛等,跨入文明门槛。()14.佛教本“不敬王者”、“不事父母”,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为敬事君长、倡言孝道。()15.天文历法知识的萌生,晚于农业的发明。()16.按照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

21、行”的“小康”时代。()17.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主体是生产工具。() 18.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而言,中国文化中的人文传统具有早熟的特点。()19.西周的礼乐制度,其中的“乐”指的就是歌、舞。()20.孔子学说其要旨在“仁”与“义”。()21.法家是组织严密,最富于宗教性质的学派。()22.阴阳家对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有特殊贡献。()23.孔子创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24.疑古辨伪思潮发端于唐宋。()25.汉代蔚为大观的文学样式是楚辞。() 26.“焚书”是李斯的建议。()27.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8.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汉文帝时。()29.

22、长城分布在今天的16个省区,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长。()30.海上丝绸之路较陆上丝绸之路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通往的地区更广。()31.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佛者与崇道者都称为道士、道人。()32.道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借以生长的大本营。()33.汉书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4.周髀算经列有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246道应用题。()35.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36.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是经学。()37.北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农书。()38.魏晋南北朝胡、汉一体化的表现是胡文化的“汉化”。()39.玄奘创立了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唯识宗”。()

23、40.自秦汉至明清,曾有几度政治清明、邦泰民安、国力昌盛,最为人称道者,一为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一为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 )41.所谓“帖经”,就是抄写经文。()42.王维曾说:“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43.宋代“瓦舍”就是旅馆。()44.“说话”是宋代民间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45.宋代武官待遇、地位比文官高。()46.元代的儒生地位不如娼妓。()47.西厢记的作者是关汉卿。()48.隋唐之际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术活字印刷。()49.太平御览初名文献大成。()50.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5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袭千余年的丞相制。()52.

24、“崇祯历法”即沿用至今的阴历。() 53.郑和曾七下西洋,抵达20多个国家,历时28年。()54.明清小说以诗词为标题。()55.清代小说有四大流派:聊斋志异为代表的讽刺派,红楼梦为代表的人情派,儒林外史为代表的拟古派,三侠五义为代表的侠义派。()56.洋务又叫夷务。()57.陈独秀主张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德先生”指科学,“赛先生”指民主。()58.未简化之前的汉字,平均笔划在1112画之间。()59.清末民初就有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废除汉字。()60.目前,通用汉字的总量约为7000多个,常用汉字约为3000多个。()是非题1“崇祯历法”即沿用至今的阴历。() 2“焚书”是李斯的建议

25、。()3“旧石器”与“新石器”的区分,主要在于先民使用石器工具的多少。 ()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诗观沧海。() 5“民族”作为整词出现,始于日本。()6“说话”是宋代民间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7“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8“文化”构成整词,始于日本人对译西洋术语时。()9“文化”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10“执干戚舞”表现的是庆贺农业丰收的场景。() 11“中”指居中之旗,“国”指执戈捍卫之城 ()12“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与“四方”对称。()13“中国人种西来说”、“中国文明西源论”缺乏人类学依据

26、。 ()14“族”原义众多,引申为民族。()15风波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孔乙己控诉了科举制对士人的戕害。 () 16汉书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7诗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其中的“中国”指的是京师。()18太平御览初名文献大成。() 19西厢记的作者是关汉卿。()20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21周髀算经列有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246道应用题。()22按照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行”的“小康”时代。()23北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农书。()24长城分布在今天的16个省区,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长。()

27、25长于幻想玄思是齐鲁文化的显著特色 ()26陈独秀主张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德先生”指科学,“赛先生”指民主。()27楚国、秦国盛产纵横家。() 28道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借以生长的大本营。()29地理环境直接决定文化的走势。 () 30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31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2二进位制得自周易的启示。 ()33法国革命以后的欧洲和19世纪的美洲的考试制度和文官制度,参考了中国的科举制等文物典章。()34法家是组织严密,最富于宗教性质的学派。()35佛教本“不敬王者”、“不事父母”,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为敬事君长、倡言孝道。()36公元前200

28、0年左右,中国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文字、青铜器、宫殿、祭坛等,跨入文明门槛。()37古人心目中世界的形态为“天圆地方”。()38鬼神崇拜兴起,源于对血亲先辈的敬仰。 ()39海上丝绸之路较陆上丝绸之路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通往的地区更广。()40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促的统一王朝。() 41汉代蔚为大观的文学样式是楚辞。() 42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佛者与崇道者都称为道士、道人。()43华夏先民建国黄河中游,自认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故称“中华”。()44黄宗羲提出设学校监督朝政的设想。 () 45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46阶级分化明显,国家体系完整,是文明初现的决定性标志 ()47今日中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48科举考试的最高层次“殿试”,在理论上是由皇帝直接考选士人,使士大夫成为“天子门生”。 ()49孔子创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5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