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77.90KB ,
资源ID:20163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0163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1、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安定区仁化小学年级: 五 年 级科目: 音 乐科任教师:赵 光 照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是新的人音版教科书,沿袭了以往的以单元为单位的编写风格,严格遵循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为基点的理念。加强了时间与创造,加强了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与始终。教材中所选的歌曲或乐曲都能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童趣。(二)、教材内容结构与特点:本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人为八个单元:朝夕、农家乐、足迹、可爱的家、故乡、欢乐的少年、雨花、冬雪。这八个单元包

2、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时结合欣赏、乐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另外,本册教材加强了合唱的训练,要求教师在每节课中都能渗透和训练。(三)、教学重点难点:本册的教材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并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让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四)、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

3、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5.学习竖笛的高音吹奏方法并进行实践。 第二单元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第三单元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

4、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 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第四单元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第五单元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要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

5、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第六单元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4.学习竖笛“#5、#2、#4”的指法,并进行三声部曲调的吹奉练习。 第七单元1.“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

6、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3.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 第八单元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 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2、 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二

7、)能力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2、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3、 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4、 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三)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8、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四)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三、 教学进度表:周次单元课题备注1、 2周第一课朝夕3、4周第二课农家乐5、6周第三课足迹7、8周第四课可爱的家9、10周第五课故乡11、1 2周第六课欢乐的少年1 3、14周第七课雨花1 5、16周第八课冬雪17、18周复习1 9周音乐宫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 朝夕教学内容 1 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 2 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3 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

9、目标: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3 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 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 4 1|6 6 4|3. 1|5”中的大跳要唱准。 3 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 歌唱为主,欣

10、赏为辅。教材分析:1.管弦乐晨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2.筝曲渔舟唱晚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

11、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乐曲的第二部分清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3.歌曲清晨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

12、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歌曲在“DS”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4.歌曲晚风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

13、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树丛中的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的抒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 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

14、活的热爱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教学内容:歌曲清晨,聆听晨景教学重难点: 1 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 4 1|6 6 4|3. 1|5”中的大跳要唱准。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歌曲清晨1、 导入: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和其它同学表演得一样。(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种以内)。学生表演 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通过

15、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定会感到好奇,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 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2遍)4、 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5 、加上唱歌词歌唱清晨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把握通俗朴素,要想说话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处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之间的对比表现。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处理得稍强一点。6、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乐器给清晨伴奏 伴奏的节奏由表演者自由加进,但是一定要是具有美感和和谐的音响。三、欣赏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1、导入:师:请问同学

16、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阳都是同一时间升起来的吗?各国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同学讨论) 教师做总结感受外国的早晨。在欣赏之前,提出教师的问题,两种音乐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音乐描绘方式。并请同学们构思一下要让你去表现清晨,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表现。2、讨论两种风格你更加喜欢那种描绘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做好总结。3、再一次欣赏管弦乐晨景为这首管弦乐配上书上的三幅画,你认为这三副画应放在乐曲的什么地方。4、 第三次欣赏管弦乐晨景将同学分组进行表演。结合学生自己对清晨的联想,在音乐中表现出来。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2、

17、欣赏渔舟唱晚,对比国内、国外描绘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教学内容:歌曲晚风 聆听渔舟唱晚教学重难点:1、 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2、 歌唱为主,欣赏为辅。教学过程:一、学唱高声部:1、引言: 我们前几节课都感受了描绘早晨的歌曲和乐曲,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下描绘晚上歌曲。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唱一首外国的小夜曲。那老师今天想给同学表演一下。2、老师演唱一首小夜曲。 强调和介绍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有相似的感觉,都具夜晚宁静的柔美气氛,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一首歌曲和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乐曲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觉,节奏,速度方面去进行对比。3、欣赏

18、范唱歌曲晚风 对比感受小夜曲和晚风带给我们的感觉。4、跟钢琴学唱歌曲晚风 (课堂预想:学生在注意弱拍起的地方,肯定不能够把强弱表现得很好,所以这节课还要把强弱规律教给学生。另一方面,该唱够的地方一定要把节拍唱满。5、讲解六拍子的强弱规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手势来表示它们。 6、带着强弱规律的感觉去唱晚风 7、结合教师的指挥,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晚风二、学唱歌曲晚风的合唱导入:刚才我们学唱了歌曲的旋律声部,大家都唱得很棒,但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合唱歌曲,我们只有唱好了两个声部才算完美,大家有信心吗?1、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LU来哼唱低声部的旋律2遍。2、把低声部的旋律声部唱熟了之后,就请同学

19、们闭上嘴巴,用哼鸣的音去唱低声部。3、请同学们加进歌词慢唱一遍。在唱的时候心里的拍子一定要稳。提醒同学们要把拍子拖够,并且注意到换气符号的地方。换气之后的那个音一定要轻唱为后面的一个音做好铺垫。4、歌曲里面有两句当晚霞映红了天边的地方音高关系是不一样的,要唱得有对比,第一句比第二句要弱一点。5、请同学们跟老师合作。由老师唱旋律声部,由同学们唱低声部。同学们在唱低声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唱,第一次合唱时,可以选择学生不唱歌词,用“啦”代替歌词 6、将同学们分组为A,B两个大组演唱这首歌曲。在一个组演唱完之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另一个组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A组唱旋律

20、声部,B组唱低声部。A组唱低声部,B组就唱旋律声部。7、选出一个低声部唱得好的组出来,强化训练一下低声部的歌词,再和高声部合起来。带着感情轻轻地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晚风。三、聆听渔舟唱晚现在我们一块来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中国古筝曲渔舟唱晚,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多从内心深处的感受去体验,可以把眼睛闭起来欣赏。欣赏完请同学们说说对比欣赏了几首曲子,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课后反思: 第二课 足迹教学内容1、聆听嘎达梅林的歌曲和马头琴五重奏. 唱歌二小放牛郎2、表演雨花石我怎样长大教学目标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

21、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马头琴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嘎达梅林。教学目标: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熟练演唱歌曲。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3、通过欣赏多三位歌唱家演唱的嘎达梅林,引导学生从多个艺术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嘎达梅林,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4、简单了解蒙古族相

22、关的风俗、文化。教学重、难点:马头琴嘎达梅林和民歌嘎达梅林都是本课欣赏的重点。嘎达梅林有多种音乐形式,包括民歌、叙事诗、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音乐及交响诗等,根据本单元内容的系统性,我把马头琴嘎达梅林和民歌嘎达梅林作为重点内容,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感受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嘎达梅林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的不同。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蒙古民歌我从草原来风光片。二、师生音乐问好。三、导入新课、交流蒙古族的风俗人情: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的歌曲大家熟悉吗?它是那个民族的歌曲,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大家对蒙古族都有那些了解呢?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人情。)师:同学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在刚

23、才的歌曲中还唱到了蒙古族的一样乐器,同学们听出来了吗?四、讲马头琴的故事,认识马头琴。1、认识马头琴。(课件出示马头琴图片)。师: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传统乐器,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几乎家家都有。马头琴的声音非常好听,不光人们爱听,就连骆驼听到这琴声都不肯走开。马头琴的琴声甘美、浑厚、悠扬、动听,表现了蒙古牧人的深沉情怀。马头琴的由来还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2、讲述马头琴的故事。(课件出示音话结合)。请学生讲述马头琴的故事。五、欣赏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1、播放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师:欣赏了刚才的乐曲,他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在音乐中你仿佛看到

24、了什么?生:1、我感受到了乐曲中透露着一些悲壮。2、我仿佛看到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师:为什么这首乐曲会有悲壮情绪在里面呢?因为我们方才欣赏的一段马头琴独奏实际上是一首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这首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非常悲壮的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深情悲悯的马头琴曲中来了解这个故事吧。2、在马头琴曲中讲述嘎达梅林的故事。(课件播放)五、欣赏蒙古民歌嘎达梅林。(一)欣赏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嘎达梅林。1、播放。(音画结合欣赏)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有我国著名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嘎达梅林。(课件出示)听听腾格尔是怎样用歌声来讲述这个故事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学生谈感受,谈体验。生:深情的,怀念

25、的,悲壮的。生:还有蒙古人的粗狂,和豪情在里面。生:隐含的辛酸、哀痛和激动。(二)欣赏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嘎达梅林。1、播放。(音画结合欣赏)2、学生谈感受,谈体验。(三)欣赏蒙古族歌唱家齐峰演唱的嘎达梅林。1、播放。(音画结合欣赏)2、学生谈感受,谈体验。(四)谈谈三位歌唱家对歌曲的情绪处理,找出异同。师:听不同歌唱家演唱的民歌嘎达梅林,他们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你连一连。(课件出示)三位歌唱家尽管处理歌曲的方法和情绪不同,但他们都是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的感情。这首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六、拓展:1、引导学生跳起蒙古族舞蹈,表

26、现歌曲。师生随音乐律动。2、师:嘎达梅林这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不仅激发了音乐家的创作热情,也激发了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宁的创作热情。电影嘎达梅林也诞生了。整个电影获得了极大好评,并获得了中国“优秀故事片奖”。(电影剧照)建议同学们有机会可以看一下。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雨花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对先烈的敬仰、对祖国的爱恋。2、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3、在唱歌实践中,准确把握歌曲节奏,能较到位的表现歌曲中的断连区分,并能正确演唱切分音和前倚音。教学重点:通过歌曲的学唱,学生能用抒情优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深入体

27、验作品的情感,表现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掌握倚音的唱法和概念,并能正确演唱切分音、休止符。教学过程: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学生听闪闪的红星主题歌红星歌。设问:闪闪红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二、发声练习师弹奏红星歌前四小节,要求:声音要统一、气息要流畅、口型要正确。并通过添加前倚音的练习来引出前倚音的知识点: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将发声与歌曲结合起来,避免了以往训练中的枯燥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新课教学(一)情景导入教师谈话引出课题:这节课是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二站“先烈

28、走过的足迹”你们去过的地方中,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哪儿?你们去过南京雨花台吗?(显示雨花台图片)在南京建立了烈士雨花台,有许多烈士都葬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美丽的石头,请猜猜它们的名字?(雨花石)师:这些美丽的雨花石都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也使得雨花石成了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的一种象征。今天,雨花石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雨花石。(二)感受歌曲1、边听歌曲边赏析图片(战争场景、南京雨花台以及雨花石),初步感受歌曲。提问:你对歌曲的感受是怎样的?(抒情优美的、深情的,旋律纯朴、委婉)2、出示歌谱,让学生看谱再次聆听感受歌曲,体会歌曲情感,并分析歌曲(主要内容)。提问:歌曲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

29、感?(歌曲以第一人称深情地抒怀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默默地奉献,恰似小小石子铺起的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揭示歌曲的主题“缅怀先烈,珍惜现在!”)学生随音乐有感情朗诵歌词(有感情、按节奏),并说说有哪些地方要注意(提示重难点)。(三)学唱歌曲1、欣赏教师范唱,学生轻声哼鸣,并注意歌曲节奏。2、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表情表现这首歌最合适?随伴奏用“啊”来唱,可以用动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引导学生唱曲谱。3、引导学生填入歌词轻唱歌曲,“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轻唱歌曲,好吗?”(教师稍大声唱,学生小声唱)之后请学生看看有没有易唱错和掌握不好的地方(

30、教师相机提示休止、延长并教授倚音知识)。4、教师示范演唱节奏难点。5、教师分析歌曲,并示范教唱。歌曲为2/4拍,a小调,二段体结构。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雨花石”的品质是什么?(歌曲借“雨花石”来抒怀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的默默奉献。)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7、要求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满怀深情的歌唱。8、画出这首歌的旋律,看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它的音区是高还是低?旋律的起伏是大还是小?教唱时,教师用深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