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3 ,大小:1.89MB ,
资源ID:2016427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0164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舟山·嵊泗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7-2030年)x.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舟山·嵊泗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7-2030年)x.docx

1、浙江舟山 嵊泗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7-2030)6目录浙江舟山 嵊泗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7-2030)1第一章 规划总则4一、指导思想4二、总体目标4三、省级全域旅游验收标准解读4四、基本思路8五、工作重点9六、规划期限10七、规划范围10八、相关规划解读10第二章 规划背景14一、全域旅游时代14二、湾区经济时代16三、海洋旅游时代16四、全民休闲时代17第三章 现状分析18一、县域概况18二、资源情况20三、旅游发展情况28四、旅游市场分析30五、基础配套设施现状33六、问题总结36第四章 发展规划38一、案例借鉴38二、总体定位40三、形象定位41四、框架体系41五、实施策略

2、46六、发展目标49七、发展思路51第五章 空间布局规划52一、总体布局52二、岛生活示范区52三、渔生活示范区55四、海生活示范区57五、港生活示范区59第六章产品规划61一、旅游产品开发方向61二、旅游产品谱系图表62三、分区项目指引63第七章基础设施规划70一、综合交通体系规划70二、供水工程规划80第八章规划实施措施81一、全景化打造81二、全域化服务89三、全时化消费94四、全业化融合98五、全民化共享106六、实施行动计划108第一章规划总则一、指导思想以贯彻十九大精神与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要求,加快

3、建设 世界旅游强国,以“全域统筹,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要素配套、全产业 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观为本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以旅活 县”总战略,紧紧围绕“旅游景区全域化、旅游体验特色化、旅游发展持续化” 三大工作主线,充分发挥海洋、海岛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构建全域化旅游产 业格局,逐步将旅游业培育成美丽海岛的生态产业、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和转 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将嵊泗打造成“中国海岛旅游典范”,为“发展更高层次 的蓝色海洋经济,建设更具魅力的特色美丽海岛”作出积极贡献。二、总体目标全景打造,实现村域景区化,形成一批风情浓郁、开放共享的美丽渔村新“盆景”;全域推进,实现主要岛屿全域景

4、区化,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景的倍增效应,形成美美与共的美丽海岛新“风景”;全链发展,继续以“旅游+”为手段,培育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形成资源共享、相融相盛、均衡协调的全链发展之路;创建成为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富民惠民的“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三、省级全域旅游验收标准解读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指南根据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认定办法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认定标准制定验收评分细则,包含必备条件、认定条件两部分,需达到以下条件:(一)创建必备条件必备条件的评定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种,必备条件均达标时, 总评为“达标”,有任意一个条件不达标

5、,总评为“不达标”。(二)创建认定条件认定条件细则共计 1000 分,共分为 10 个大项,各大项分值分别为:政策支持 125 分、旅游规划 30 分、旅游交通 135 分、公共服务 125 分、智慧旅游 80分、旅游环境 130 分、旅游产品体系 145 分、宣传推广 70 分、市场监管与安全保障 100 分、共建共享 60 分,并设置 50 分附加分项。总分达到 850 分即认定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7四、基本思路1. 贯彻“旅游+”思路。把“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促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旅游新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快旅游业

6、从单纯追求游客数量向提高人均消费和产业效益转变,从景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全面体现旅游业在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 构建国际化思维。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国际的视野谋划旅游发 展,对标国内外海岛旅游成功案例,以国际化的标准指导开发建设,以国际化 的需求引领旅游产品的设置,加快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功能的转变,统筹 促进国内、国外旅游市场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嵊泗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3. 营造主客共享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考虑本地居民生产生活和外来游客旅游休闲的需求, 加快旅游全域化发展,推动从景区景点建设向“宜居宜游”旅游目的

7、地建设转变,实现城乡“资源共用、环境共保、设施共建、服务共享”,促进旅游创新创业,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切实提高旅游满意度,使旅游业成为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幸福产业。1134. 巩固绿色发展局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保护底线,以全域旅游的理念规划城乡,以生态景区的标准建设项目,更加注重资源能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倡导低碳旅游,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助推“中国海岛旅游典范”建设,打造“美丽海岛”、“美丽渔村”。5. 树立区域协调理念。加强与上海、杭州湾以及长三角区域的联动,在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品牌共创、环境共治等方面,探索建立务实高效

8、、互惠互利的旅游跨区域合作机制,推进浙东沿海旅游一体化发展。6. 统筹“全域发展”要求。建立旅游的全域资源观(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乡村资源、产业资源、土地资源)和全域市场观。促进全域旅游 “多规衔接”的发展要求,落实“关联产业”相融合,与城建、规划、国土、交通、渔业、市政等多方位协调融合, 落实项目空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五、工作重点八大任务,X 条工作重点:任务一:嵊泗部门机制体制方面合力联动,群策群力任务二:嵊泗政府对全域旅游重视程度任务三:嵊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任务四:嵊泗旅游产品的特色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投其所好,以市场需求为基底,转变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任务五:嵊泗旅游基础设

9、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四化合一,公共服务从单一供给到共享利用任务六:嵊泗旅游服务要素配套任务七:嵊泗旅游市场的安全、文明、有序和游客满意状况强监管+ 促文明,市场监管持续维护任务八:嵊泗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和整治六、规划期限嵊泗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期限为 2017-2035 年近期:2017-2018 年,共 2 年,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验收通过为目标; 中期:2019-2025 年,7 年;远期:2016-2035 年,共 10 年。七、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嵊泗县行政管辖范围,规划总面积 8824 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 86 平方公里,共涉及全县 3 镇:菜园镇、洋山镇、嵊山镇。4 个乡:五龙乡、

10、黄龙乡、枸杞乡、花鸟乡。八、相关规划解读(一)浙江舟山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 年)发展目标:打造国际著名的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空间布局:一核引领、一轴驱动、两圈整合、多岛点缀、连线组织一核:普陀国际旅游岛群核心区一轴:以百里滨海大道贯穿舟山本岛的城市休闲主线轴两圈:嵊泗列岛度假圈、岱山生态休闲圈规划明确了嵊泗列岛度假圈的发展重点:1)整体打造离岛微城的特色旅游城市;2)综合发展泗礁岛;3)集散港口洋山港;4)枸杞嵊山一体化发展;5)梦幻时光花鸟岛。(二)嵊泗县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坚持“以旅活县”总战略,围绕“全域化、特色化、可持续化”

11、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将嵊泗打造成“中国海岛旅游典范”。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一芯两区”的空间结构。一芯:中国海岛旅游典范的核芯。包括泗礁本岛、黄龙岛、马迹山及邻近岛礁,构建休闲氛围浓厚、度假功能齐全、旅游服务高效、生活环境惬意的海岛旅游核芯区域。两区:东区:主题岛屿品质度假区。主要包括嵊山岛、枸杞岛、花鸟岛、 绿华岛等诸岛礁,立足于蓝海优势和渔业资源优势,将有人岛与无人岛有机结 合开发,重点打造主题海岛旅游,逐步形成“一岛一品、岛岛串联”的东部主 题岛旅游链。西区:现代港口乐活休闲区。包括大洋山、小洋山及其邻近的岛 礁,立足于空间距离和交通区位的优势,打造健康生活与娱乐生活、创

12、意生活、文化生活、生态生活相结合的门户型旅游区块同时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嵊泗县旅游产业发展路径、重点任务及实施目标,其中就包括了构建海岛旅游全域景区。(三)嵊泗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定位:东海明珠,中国第一岛城县域空间结构:一城四群,一主两副一主:泗礁岛,嵊泗县域主中心两副:洋山副中心和枸杞-嵊山组合副中心一城:县域统筹,资源整合,打造中国第一岛城四群:1)东部马鞍列岛重点发展海洋捕捞、养殖及休闲度假(包括休闲渔 业);2)中部泗礁列岛空间上应加快一体化进程,突出县域综合服务中心职能, 尤其是旅游服务功能,同时具有渔业、渔港及重要的水中转港职能,未来可适当围垦发展高端无污染加工

13、制造业,以抵抗旅游的周期性波动风险;3)西部崎岖列岛重点发展港口制造业、服务业,适当发展旅游业,逐步淡化渔业生产功能,未来随着大小洋山连接大桥、东海二桥及舟山连岛工程的建设,大洋山城镇化概念突出,旅游体验呈典型半岛化。4)南部浪岗山列岛未来以保护为主要策略,重点发展海钓、矶钓等休闲渔业,同时可适当开展荒岛体验旅游,将浪岗山列岛打造为东海第一海钓基地。(四)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0-2025)功能发展定位:以“碧海奇岩,金沙渔火”为主要景观特色,融海洋文化与海岛民俗风情为一体,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科教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列岛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空间布局:“一环三线四区”的中心放射结构。

14、其中四区分别为泗礁休闲度假景区,洋山现代海港景区,嵊山渔港民俗景区,花鸟灯塔揽胜景区。(五)嵊泗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规划将嵊泗县共划分 16 个环境功能区,并制定了各自的环境功能定位和环境质量目标。(六)嵊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2013 修订版)规划按照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调整相关指标:耕地保有量 213.33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180 公顷,永久基本农田 67 公顷,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 1573 公顷。第二章规划背景一、全域旅游时代(一)全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新战略旅游已成为中国国内居民重要的生活方式,旅游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2015 年国家启动开展“国

15、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目的在于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推动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2016 年 1 月 29 日,李金早局长发表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的署名文章。其在文章中指出“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明确表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 2017 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2017 年 6 月 12 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发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导则要求创建单位

16、要按照“九个转变、十个突破、八个防止”总要求,落实好“八方面任务”。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的战略要求,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上,出台了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指南,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提出了浙江标准要求,在新增创建一批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区)名单中,嵊泗县位列其中。(二)两美浙江、特色小镇、万村景区化统筹行动的实施展开,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开拓嵊泗旅游发展新视野, 全面提升微城慢生活气质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首先迎合当下旅游景区概念泛化的整体发展趋势,突破单一景区、景点旅游的概念范畴,将旅游功能与城市、乡村发展要素进行

17、有机结合,形成嵊泗新视野下的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过程中,以导则为要求,有利于突出旅游要素的多元化打造,有助于整个区域发展目标的确定,通过资源要素的梳理有利于强化形成契合“微城、慢生活” 城市气质的旅游产品,通过完善整个旅游产品体系以及配套服务体系, 实现整个嵊泗县域旅游品质特色的提升。二、湾区经济时代(一)对接“大湾区”实现大发展创新发展新机遇、区 域融合大市场由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9 城组成的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带,2017 年 GDP 总量达 98800 亿元,是世界级的湾区经济带。结合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和大都市区”四大建设,以及浙江

18、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杭州湾经济区将建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新样板,全球新金融革命的重要策源地,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杭州湾大湾区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旅游产业最为成熟的区域,国内游客数、旅游收入等产业数据突出,整体实力居全国之首,强劲的旅游消费市场将使其成为最有潜力的海岛旅游度假区。同时嵊泗面向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倚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依托宁波舟山港全球第一大港优势,顺势而为,蓄势而发,已成为服务与连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群岛新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另五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三、海洋旅游时代(一)国内海洋旅游处

19、于上升通道,市场需求强烈2016 年全国滨海旅游业产值约为 12047 亿元同比增长 10.8%,国内旅游收入达到 39390 亿元同比增长 15.2%。从绝对量看,我国的海洋旅游产值约占整个旅游业产值的 30%,对标其它旅游发达国家,海洋旅游 60%左右的占比 ,我国海洋旅游还有超万亿的增长空间,发展潜力无穷。(二)“东扩”海洋旅游战略推动海岛旅游发展,海洋旅游向万亿产业挺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东扩”海洋旅游,以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引擎,实 施海洋旅游五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邮轮、游艇、休闲度假岛、海洋禅修和海 洋探险等高端旅游产品开

20、发,建设一批特色海洋旅游区,培育一批特色休闲旅 游岛和特色渔村,形成多元化的浙江海洋旅游精品线路。嵊泗县以“离岛微城” 为主题,成为中国海岛旅游典范,正在进一步突破海岛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瓶 颈,提升嵊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全域化旅游产业格局,以旅游发展助推 城镇化建设、引领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将旅游业培育成嵊泗的主导产业。四、全民休闲时代(一)旅游投资与消费成为热点,政策红利保障促旅游业转型升级根据世界旅游发展经验,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时,全民度假时代就会 来临,2016 年全国人均 GDP 已达 8100 美元,其中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内蒙古、广东、山东等 9

21、个省、市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全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休闲度假的时代。而杭州湾大湾区中 8 个城市的 2017 年人均 GDP 全部超过 1.5 万美元,最高是苏州 2.4 万美元,最低为嘉兴 1.23 万美元, 杭州湾大湾区中产阶级的占比高,并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中产家庭的快速 崛起,为旅游消费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的支撑,更加注重出游的品质、体验与性 价比。浙江省政府出台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要工作制度,鼓励企业按规定发放 旅游消费券或旅游休闲补贴,将职工旅游休闲作为奖励和福利措施。同时,鼓 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合理安排

22、职工休假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 将带薪年休假分段灵活安排,与法定假日、传统节日等相连接。鼓励有条件的 地方和单位依法优化调整作息安排,为职工将周五下午和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 假创造有利条件。即“2.5”个“周末日”逐步推广实施,可有效增长居民周末游游览半径,提高周末经济总量。“省内疗休养”政策为填补旅游淡季市场提供契机。2015 年 2 月,浙江省发布关于加强浙江省职工疗休养管理工作的意见,启动时长五天、费用不高于 400 元/人.天限额标准的疗休养旅游。同时在关于加强浙江省职工疗休养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补充意见中明确要求疗养地应选择在浙江省内,并向优秀员工、一线员工倾斜。 这一市场停留时间

23、长、客源稳定、受淡旺季影响较少的特点,对填补嵊泗旅游淡季市场将起到明显作用。第三章现状分析一、县域概况(一)区位分析地理区位:紧邻上海。嵊泗县地处我国 1.8 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心,东陲领海的前沿、长三角经济圈最东部、浙江省舟山群岛的北部,扼长江、钱塘江出海口之要冲,是国内外海轮进出长江口的必经之地。其包括泗礁、黄龙、花鸟、绿华、嵊山、枸杞、大洋山、小洋山等多个岛屿,东临太平洋,南与岱山的大、小衢山遥遥相对,西侧小洋山依托东海大桥连接上海。交通区位:海岛的半封闭性。目前进入嵊泗主要依靠洋山沈家湾码头和定海三江码头以高速客轮或者车客渡等海运方式进行解决,也有直升机和水上飞机等的高端服务,初步形成了

24、立体的海、空交通体系。嵊泗距离舟山本岛约 2.5 小时船程,距离上海约 3 小时车船程,距离杭州约 4.5 小时车船程、距离宁波约 4 小时。海岛的半封闭性为度假旅游慢生活提供了氛围和条件。旅游区位:长三角城市群后花园、两大自贸区催生高端客源。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嵊泗县毗邻核心城市上海,受长三角地区辐射效应显著,凭借自身资源禀赋,依托长三角城市群之间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城市人海岛度假的最佳去处之一。嵊泗县地处上海自贸区与浙江自贸区之间。自贸区通

25、过建立“负面清单” 管理模式,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在投资开放性、贸易便利性、金融要素流动性和功能集成化等方面优化,大力推进各项业务的创新改革。两大自贸区将为嵊泗提供国际高端客流,同时提供各类产业转型的经验借鉴。(二)城市概况行政区划:嵊泗县为中国 14 个海岛县(区)之一,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行政管辖面积 8824 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 86 平方公里,辖 3 个镇(菜园镇、嵊山镇、洋山镇)四个乡(五龙乡、黄龙乡、枸杞乡、花鸟乡), 县政府驻地菜园镇。人口情况:至 2016 年底,嵊泗全县家庭总户数 30395 户,户籍总人口 77499 人,自然增长率为-3.68 。经济情

26、况:2016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8.99 亿元,比 2011 年增长 62.0%;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73 亿元,比 2011 年增长 53.9%。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出183.78 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 77.42 亿元。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 1.15 亿吨,海运运力达到 66.1 万载重吨。 实现水产品总产量 38.4 万吨,渔业总产值 41.4 亿元, 实现工业总产值 31.2 亿元。积极培育海岛旅游产业,花鸟旅游示范岛建设成效显著,嵊山岛、枸杞岛成为长三角“蓝海”旅游热点,渔农家乐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民宿总量达到 819 家,床位 15487 张,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497

27、.6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70.1 亿,旅游业已经成为嵊泗的主导产业。二、资源情况(一)县域旅游资源分类依据国家旅游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将规划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分为 8 个主类,20 个亚类,47 个基本类型。(二)以全域旅游思维再看嵊泗旅游资源全域旅游资源 利用指引全域旅游资源利用将有别于传统的资源评定方式,主要体现在以旅游功能或旅游产品形式作为其旅游资源的指引进行分析。生态环境嵊泗是舟山生态绿宗,海山生态环境良好,素有“海外仙山”美誉,2016 年,嵊泗正式获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也是我省唯一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

28、区名单的海岛县。海瀚:县域内由西至东,海水透明度逐级提升,以嵊山枸杞海域最佳,同 时随季节变化,清浑交替,春季多雾、夏季碧海、秋冬多浑,四季海景皆不同, 有较高观赏价值。礁美:境内岛屿耸立,礁岩棋布,形态幻化多样,共有岛屿 404 个,无人岛众多。滩佳:各岛都分布有优良的海滩,沙岸总长度达 10 多公里。其中以泗礁岛上的基湖沙滩和南长涂沙滩最为著称,各长达 2000 米以上。石奇:以小洋山、黄龙岛最为集中,可谓千岩竞秀,令人叹为观止,尤以黄龙元宝石最为出名。崖险:各岛东南侧基岩海岸,受海水侵蚀,多形成海蚀崖,落差高,奇险无比,尤以嵊山东崖绝壁、六井潭、和尚套最为出名。洞幽:海蚀洞发育良好,以泗

29、礁本岛龙眼鼻洞、花鸟岛穿心洞、磨坑洞、绑猪洞为典型代表。嵊泗“八度”优势:嵊泗全域生态环境优良,拥有天然的“八度”优势,是休闲度假的人间乐土,适合发展滨海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优产度:渔产品优质。日照:年均 232 天,比杭州多出三分之一。温度:平均 16.3,春夏比上海低 6 度。洁净度:空气洁净,环境噪声小,华东最纯净的空间。岸线:岛屿多,岸线总长度 471.35 公里。绿化度:森林覆盖率 45.5%,建成区绿化率 37.3%。精气度: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高达 26000 个,天然氧吧。气候: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文化资源在国际“离岛、微城、慢生活”大背景下,凸显嵊泗海洋文化特色,着

30、重应用海洋文化、海洋渔俗文化,并适当表现宗教、民俗文化,展现嵊泗多元的人文魅力。文保单位现状包含各级文保单位 23 处,其中 3 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均为合并项目“浙东沿海灯塔”之一,浙江省级文保单位 1 处,舟山市级文保单位 2 处,嵊泗县级文保单位 17 处。产业资源县域产业资源概况嵊泗县 2016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28.2:12.9:58.9,其中第一产业以海洋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包括能源业、水产加工业、渔业辅助业、建材业等,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度假旅游业、文创产业等。乡村产业概况由于县域各岛距离跨度较大,因此各个岛的同类产业也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岛屿内部由于资源禀赋、周边景点质量的差异,各村之间也形成了差异化发展。同类产业差异1、 水产加工业黄龙乡和枸杞乡均以水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但黄龙乡特产虾米、鱼粉, 枸杞乡盛产贻贝制品.2、海洋捕捞业洋山镇与嵊山镇由于区位的差异,海洋捕捞的产品也不相同,洋山镇多为海蜇、虾、鳗苗等,而嵊山镇则多为带鱼、黄鱼、乌贼等海鲜。3、水产养殖业枸杞乡以贻贝养殖为主,绿华村以深海网箱养殖黄鱼、石斑鱼为主。岛内各村产业差异枸杞乡大王社区内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