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32.74KB ,
资源ID:2020876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0208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图像监控及电子围栏施工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图像监控及电子围栏施工方案.docx

1、目录一、适用范围1 二、编制依据1 三、施工机具、材料的准备1 四、施工准备1 五、施工工艺流程2 六、工程施工规范2 一、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本变电站图象监控及电子围栏系统施工。二、编制依据1.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设计有限公司图纸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17-2002)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电气部分2006版)6. 设备厂家图纸及说明书三、施工机具、材料的准备1. 电动手枪

2、钻 1台2. 电动冲击钻 1台3. 5m 盒尺 2把4. 绝缘梯子 1架5. 手 锤 2把6. 铁 锨 2把7. 水平尺 1把8. 直角板尺 2把9. 手 锯 2把10. 垂球 2个11. 锉刀 2把四、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及图象监控及电子围栏技术施工要求。2. 材料准备:施工前做好材料准备工作,保证工程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符合工程施工需要。3. 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人员、质量人员及安装人员。4. 机具准备:各种所需工器具准备齐全。五、施工工艺流程1. 系统预留孔洞和预埋线管与土建工程配合在建筑物土建初期的地下层工程中,牵涉到的系统线槽孔洞的预留和消防、图像监控等系

3、统线管的预埋,因此在处理建筑物地下部分的“挖坑”阶段,配合建筑设计院完善该建筑物线缆层、主楼部分的孔洞预留和线管预埋的施工补充设计,以确保土建工程顺利竣工。2. 线槽架的施工与土建工程、各弱电系统等的配合系统线槽架的安装施工,在土建工程基本结束以后,并与其他管理道的安装同步进行,也可少迟于管道安装一段时间(约 15 个工作日),但必须在设计上解决好图像监控系统线槽架与管道在位置上的合理安置和配合。3. 中控室外布置与土建和装饰工程的配合中央监控室的装饰应与整体的装饰工程同步,在中央监控室基本装修完毕前,应将中控台、服务器、监控器、监控电脑定位。特别注意中控室及配线间的门锁一定要装好。4. 系统

4、设备的定位、安装、接线端连线系统现场安装设备的定位、安装、接线端连接线,应与装修工程密切配合。5. 系统调试系统的调试,我方基本上在设备安装完毕后既进行。整个系统的调试周期,大约需要 5 天左右。6. 系统的验收系统的验收,我司建议应建立在系统调试成功以后,演示相应的功能以及性能测试合格后, 方可进行系统验收。并在整个系统验收文件完成,以及系统正常运行一周以后,组织竣工结算。八、工程施工规范1、分阶段施工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a 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组织各分项工程施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工程施工范围划分、配合交底。b 请各分系统项目负责人提供各自的施工计划书,讨论具体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

5、问题,并商量办法和克服措施。c 合理安排各分系统的进场时间以及工作区域,尽量达到有条不紊,错落有致的水准。提前向上一级项目经理部通报各分系统确切的进场日期、工作区域、工作顺序、工作周期。请予协调安排。(2) 工程实施阶段a 协调好下属分包与其他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下属分系统之间的关系。监督下属分系统的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责令整改。b 检查下属分系统的工作,定期组织下属分系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隐患立即责令整改,屡教不改者,责令停工。c 要求下属分系统按照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将要进行下道工序前的管道疏通、箱盒、孔洞的清理工作,并向对方提供有关的技术数据。d 要求下属分系统在施工中

6、,明确职责与义务,首先做好自己的工作,合理处理下属分系统之间产生的各种系统集成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e 定期向上级项目经理部汇报各下属分系统各阶段的工程进展情况。(3) 调试交付阶段a 组织下属分系统进行系统总体调试,发现问题,帮助下属分系统进行修整、整改。2、预埋管线施工技术规范(1) 直埋电缆a 挖沟前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复测,核对接头处是否符合电缆配电盘长度,如果发生问题应与设计部门进行联系商量解决办法。b 敷设前应了解附近的地面、地下建筑物的分布情况,以免挖沟时发生事故。在埋设有地下电缆等地段时,应事先请有关部门派员协同核查。c 直埋电缆与其他设施或建筑物平行交叉跨越的最小间距应按照国家

7、有关规定。d 电缆埋深必须大于冻土层深度,一般情况下应为 0.70.9m。直埋电缆应加覆盖物保护, 并设立标志。e 电缆沟槽应平直,与中心线偏移不大于 100mm,弯曲的电缆沟应符合电缆最小半径的规定, 沟底应平坦,无碎砖乱石,以免损坏电缆。f 在人工敷设时,严禁电缆拖地,以免损坏电缆。g 两条电缆同时敷设时应平行排列,其间距一般不小于 100mm。(2) 暗管敷设a 暗配管宜选择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尽量减少弯曲。埋入砖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地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15mm。b 当电缆需要弯曲敷设,其转角必须大于 90 度。每条暗线严禁有三条以上的转角,且不得有“S”弯。在转弯处不得有皱折和瘪坑,

8、以免磨损电缆。c 进入落地式控制箱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高于基础面不应小于 50mm。d 埋于地面的电缆管不宜穿过设备基础,线管排列应整齐,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e 电缆管路的转弯处,弯扁程度不得大于管径的10%,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 6 倍,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不应小于管外径的 10 倍。f 在垂直敷设时,装设接线盒或拉线盒的距离为 15m。g 配塑料管时环境温度不应底于 15OC。配塑料管用的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等,均宜使用配套的塑料制品。h 钢管配置前应对管子进行防锈涂漆处理。可用钢管除锈机进行除锈后,内外涂以沥青漆, 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管线其外表不可进行涂漆

9、处理。i 钢管内不应有铁宵或毛刺,切断口应锉平,管口应刨光。j 薄壁钢管必须采用丝口连接。丝口连接时管端套丝长度不应大于管接头长度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焊接接地线。k 厚壁钢管主要采用套管连接。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 1.52 倍。连接时使接封处在套管中央,在套管两端施焊,严禁采用两管对焊。l 钢管连接或必须采用跨接线连接,其规格选择标准如下: 电缆管钢管跨接圆钢32 25 6 40 32 8 5040-50 10 70-8070-80 扁 钢m 钢管进入灯头盒、开关盒、拉线盒以及配电箱时,暗配管可采用焊接机固定。n 管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粗装修和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入导线

10、前,应先将管子中的积水以及杂物清除干净。o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内的同一根线槽内。p 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钢管内。q 布线采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不燃或阻燃性材料制成。r 不同系统的线缆,尽可能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如难以用颜色区分时,穿线后可在线缆表面临时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胶带加以区分,临时标记可不分线芯,但线缆两端的标记必须一致。(3) 明管敷设a 电线管路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穴和裂缝等现象,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 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 6 倍;如果只有一个弯时,不可

11、小于管外径的 4 倍。b 在电线管超过下列程度时,中间应当加设接线盒或拉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明配于潮湿场所和埋于地下的钢管,均应使用厚壁钢管;明配于干燥场所的钢管宜使用薄壁钢管。c 管道内外应刷防腐漆,表面再刷灰色漆(或按设计指定颜色)。d 明配钢管的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连接处应做接地跨接线。敷设方式钢管名称钢管直径(mm)吊架、支15-20 25-30 40-50 65-100 架或沿墙最大允许距离(m)e 明配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弱电设备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 150-500mm 中间管卡最大距离如下表:敷设厚钢管1.5 2.0 2.5 3.5 薄钢管

12、1.0 1.5 2.0 f 钢管进入灯头、开关盒、接线盒及控制箱时,应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 2-4 扣。g 明配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已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不应低于500mm。h 硬塑料管的热膨胀系数要比钢管大 5-7 倍,一般管路直线部分每隔 30m 要加一个“ ”型的补偿装置。i 桥架安装应有利于穿放线缆。桥架安装好以后应进行调直,桥架应用压片固定在支架上。支持桥架的支架、吊架长度应与桥架宽度一致,不应有长短不一的现象。吊架一般应采用直径为 8mm 圆钢制成。j 桥架在水平端每 1.5m-3m 设置一个吊支架;垂直端每 1m-1.5m 设置一个

13、吊支架;距三通、四通、弯头处,两端 1m 处应实质吊支架。k 电缆桥架严禁采用电、气焊接。接地螺栓应由制造厂家在未喷漆前焊在每节端部外缘。施工时用砂纸磨去表面油漆,再进行接地跨接。l 线管、线槽、桥架内敷设的导线、电缆一般不设接头。3、系统施工要求(1) 明装分线箱(盒)底部距地面一般距地面不底于 2.5m。(2) 分线箱安装好后,可在正面用白漆写上配线区编号、分线箱编号以及线序。仔细检查编号是否与图纸中一致,字体应该工整、清晰、牢固。(3) 暗装接头箱、过路箱和电缆分线箱的安装高度应有利于工作和引线快捷为原则,一般离地面 500mm-1000mm 为合适。内部不允许有其他管线穿越。箱体应注意

14、可靠接地。容量为 600 对至 1200 对的交接箱一般落地安装。安装位置应选择安全、方便、干燥、避风处,底部可铺设防潮层。(4) 机房内的空调装置应该完好。(5) 系统接线时应对每个端子进行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一致。编号可用 YZ-7-B 型便携式导线套管打号机打制,以保证打印字体清晰、美观、永不褪色。(6) 每一束输出线路应挂上标志牌,说明导线去向、线路编号。(7) 具体施工要求详见施工图。(8) 接地装置与建筑物基础之间的距离一般应保持 3m-5m。(9) 各种类型的接地装置应单独安装,其接地点之间的距离应在 10m 以上。4、具体施工安全措施如下:(1) 各级分别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履

15、行自己的职责。(2)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遵守现场的安全制度,做好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制度。(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施工和违章指挥。(4)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凡患有高血压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5) 从事无法采取可靠防护措施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要挂在牢固的地方,不得挂在带有剪断性的物体上。(6) 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六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雪、大雾)禁止从事露天高空作业。(7) 严禁穿拖鞋工、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严禁酒后作业。(8) 不准从各种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禁止乘坐吊运大模板,楼板和吊笼等非

16、乘人的垂直运输设备上下。不准在吊车吊物范围下行走及停留。(9) 作业中禁止投掷物料,清除楼内物料时应设溜槽或使用垃圾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应随手放在工具袋内。用塔吊往高处吊管时,必须绑牢,并应设专人看管。(10) 用车辆运输稳定增长,物件要绑扎牢固。人力搬运,落要一致,通过沟、坑不得负重跨越。(11) 不得使用拉头活动,摇晃的梯子。(12) 现场行走注意钉子扎脚及钢筋茬拌脚。(13) 剔洞槽时要戴防护镜,以免灰块、凿子毛刺伤眼。(14) 使用电锤、电钻、砂轮机等机具,要检查地线是否完整、接地效果是否可靠,使用电钻禁止戴手套,使用砂轮机要戴防护眼镜。(15)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接带漏电装置的供电电源。(16) 电气焊及施工用火,要开用火证,清理易燃物,下班后进行检查。(17) 确保安全施工用电,非电气人员、非电工不得接、拉电线及电气设备。(18) 使用临时电源,要符合安全用电规定,要用绝缘子固定。线路距地不低于 2.5 米或在人不易的部位,禁止在路线上搭晒衣服、毛巾,禁止乱拉乱拖导线,以防触电。(19) 潮湿场所,要用安全电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