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165.34KB ,
资源ID:2030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030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训练5.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训练5.docx

1、届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训练5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知识点的认识】完全燃烧是指是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的燃烧;即当氧气(或空气)充足时的充分燃烧而不完全燃烧是指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的燃烧;即当氧气(或空气)不充足时的不充分燃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氧气和一氧化碳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

2、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烧的条件、氧气的化学性质、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

3、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来说,主要是由于氧气的充足不充足造成的,当氧气充足时,燃烧充分,即完全燃烧;当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不充分,即不完全燃烧2值得一提的是,当发生不完全燃烧时,不但放热少,而且往往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 B 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 C 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

4、,应立即盖紧锅盖 D 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2每年的6月26 日是国际禁毒日,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下列关于冰毒(化学式为C10H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冰毒完全燃烧只生成两种产物,且都是氧化物 B 冰毒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C 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D 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H3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 A 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 B 增加集聚的热量 C 降低柴禾的着火点 D 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奶奶年轻时用煤球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种变化是为了() A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B 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C 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D 降低煤的着火点5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C 升高木柴的温度 D 方便加入木柴6俗话说“火需空心“是指柴禾架空才能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 散热更快 B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 使着火点降低 D 柴禾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7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 减少煤的浪费 B 减少氧气的消耗 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减少酸雨的形成8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 增加煤的用量 B 粉

6、碎煤块 C 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D 减少空气通入量9在工业上,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 A 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 B 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C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D 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10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1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方便添加木柴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

7、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3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聚集的热量增加 C 柴禾的着火点降低 D 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14“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 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 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 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 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5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如下图),外体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优质有机材

8、料加工而成,内部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下列有关“祥云”中使用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燃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B 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小 C 铝合金质轻且延展性好 D 火炬外体的制作材料均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CO2和H2O乙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

9、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17同学们野炊时,小红往灶中塞叠很多木柴,结果火焰较小且黑烟多,小兵过来将木柴取出部分并架空了一些,火焰就旺了小兵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方便添加木柴18下列与燃烧或燃料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的目的是延缓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B 露置在空气中的汽油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是液态 C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掺有乙醇的汽油)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 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放出能量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

10、准确值)19、两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题计分现在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这是“大棚种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请回答下列问题:(1)塑料大棚用的塑料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塑料大棚中要定期补充CO2,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作用(3)蔬菜中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是旅游是人们休闲度假的一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去高海拔地区旅游,有的人感到呼吸困难,这时需要补充篝火晚会上,常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其理由是(3)篝火晚会结束时,必须将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0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哈尔滨市火力发电需消耗大量的煤炭,热电公司

11、技术研究小组改进燃炉结构,适当增加进风量,将炉内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减排,但还存在的问题是,你的建议是21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烧火时,木柴要架空放置,火才烧得更旺,原因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生产厂家会想尽各种方法,例如:“真空”“包装”、“充气”包装等“充气”包装时适宜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可以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3)纯净水和硬水均是无色透明的,区别这两种液体有多种方法,举两例说明;22某校初三同学在老师组织下来到郊外野炊(1)野炊时

12、小红向“灶”里塞满木柴,但火焰很小于是她将木柴架空,木柴燃烧很旺盛,这是因为(填序号)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B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小军取清澈的井水煮沸,发现有沉淀产生,该井水属于水(填“软”或“硬”)(3)小兰用开水给老师泡茶,她发现茶杯内的网罩可以将茶叶和茶水分开,老师饮用起来很方便化学实验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操作是(4)中午大家的食物有豆腐干、瘦肉、凉拌黄瓜、米饭、纯牛奶上述食物中,能为人体提供较多糖类物质的是(5)饭后小艳用洗洁精将油腻的碗筷洗得很干净,洗洁精去污是利用功能(6)离开时为防止引发火灾应该熄灭所有的余火,请你向他们推荐一种灭火的方法232008年9月搭载着“

13、神舟七号“飞船的“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飞船顺利回归,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重大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1)“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一般使用的动力材料是四氧化二氮(氧化剂)和偏二甲肼(C2H8N2,燃料),C2H8N2遇N2O4后能自燃:C2H8N2+2N2O43N2+4H2O+2CO2;又N2O4与NO2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使用这种材料的火箭在发射中对环境会产生诸多污染,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B可能会排出NO2C可能是燃烧产生的CO2形成酸雨D可能是剩余的燃料或N2O4有毒由于太空几乎是真空环境,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携带氧气,该

14、物质可由飞船内电解水装置提供,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与电源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的两电极上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3)神七飞船主要通过光电硅电池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作为自己运行的动力,构成电池的核心材料是硅硅在地壳中主要以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由于硅酸盐的结构较复杂,化学上通常以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SiO2;又如钾云母KAl3H2Si3Ol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K2O3Al2O36SiO22H2O;现有一硅酸盐KAlSi3O8,请你将其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1)生

15、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3)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25使燃料充分燃烧,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请写出一条使燃料充分燃烧的具体做法?在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哪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什么?26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深究【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A

16、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考点训练】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 B 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 C 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 D 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

17、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 根据生活常识和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即可判断解答: 解:A、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把实心煤球做成空心煤球,实际是增大了煤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A不符合题目的条件B、深井中的氧气可能不多,直接下井可能导致窒息,因此首先要做灯火实验,如果灯不会熄灭,说明可以下井,故B不符合题目条件C、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盖紧锅盖,实际是隔绝了空气(氧气),因此就会使火熄灭,故C不符合题目条件D、煤气泄露时,首先要关闭煤气的阀门,然后打开窗户、排气扇,故D符合题目的条件故选D点评

18、: 掌握燃烧的条件,即可燃物、着火点、氧气等,学会把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起来2每年的6月26 日是国际禁毒日,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下列关于冰毒(化学式为C10H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冰毒完全燃烧只生成两种产物,且都是氧化物 B 冰毒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C 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D 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H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 A、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所以完全燃烧会生成三种物质B、根据化

19、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进行解答C、根据相对质量的计算即可D、根据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是碳元素的进行解答解答: 解:A、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所以燃烧会生成三种物质,故A错误B、冰毒中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故B错误C、冰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0+115+14=149,故C正确D、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3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

20、理是() A 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 B 增加集聚的热量 C 降低柴禾的着火点 D 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 化学与生活分析: 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解答: 解:把柴禾架空一些可以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柴禾燃烧,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故选D点评: 可燃物的着火点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柴禾燃烧更旺是因为柴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了4奶奶年轻时用煤球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种变化是为了() A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C 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D 降低煤的着火点考点: 完

21、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答: 解:A、“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故对B、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从而减少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故对C、煤充分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是一种温室气体,不能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故错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的,所以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故错故选AB点评: 完全燃烧时,燃烧得快,放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能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

22、和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热量少,可燃物中的元素不能被完全氧化,应该防止不完全燃烧的发生5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C 升高木柴的温度 D 方便加入木柴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 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答: 解:A、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B、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木柴的燃烧故选项正确;C、主要不是为了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D、不是为了方便加入

23、木柴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 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6俗话说“火需空心“是指柴禾架空才能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 散热更快 B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 使着火点降低 D 柴禾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分析: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并且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就会越剧烈;柴禾架空更有利空气的进入,使柴禾与氧气更充分接触,才能烧得更旺解答: 解: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就会越剧烈,与氧气不充分接触时,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黑烟而不能更旺地燃烧;柴禾架空更有利空

24、气的进入,使柴禾与氧气更充分接触,发生完全燃烧,烧得更旺;故选D点评: 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完全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热;而与氧气接触不充分,发生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黑烟,放出热量较少7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 减少煤的浪费 B 减少氧气的消耗 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减少酸雨的形成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 化学与生活分析: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减少煤的浪费,故选项正确B、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

25、,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氧气的消耗,故选项错误C、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错误D、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 增加煤的用量 B 粉碎煤块 C 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D 减少空气通入量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

26、题;化学与生活分析: 要使煤充分燃烧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1适当过量的空气;2足够大的接触面积,通过以上两点分析选项既得解答: 解:A、增加煤的用量并不能使煤充分燃烧,故此选项错误B、煤块粉碎后增加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其充分燃烧,故此选项正确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煤充分燃烧没有关系,故此选项错误D、减少空气通入量,会使煤不能充分燃烧,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 此题是对物质充分燃烧条件的考查,只要知道要使物质充分燃烧只需掌握以下两点1适当过量的空气;2足够大的与空气接触面积9在工业上,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 A 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 B 把

27、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C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D 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是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解答: 解:A、把煤炭磨成粉状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煤的燃烧故错误;B、把柴油喷成雾状可以增大柴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柴油的燃烧故错误;C、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故错误;D、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是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故正确故选:D点评:

28、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0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 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A、可燃物的热值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因这样的变化而改变;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般是固定的,所以该变化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固定,这样的改变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1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方便添加木柴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 从促进燃烧的方法角度考虑;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