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41.59KB ,
资源ID:20378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0378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错误》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错误》教案.docx

1、错误教案错误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错误来进一步品味诗歌的趣味。 教学设计: 一、阅读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 这首诗写什么? 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用思妇的形象和动态,写她盼望与远人团聚的心理。用“独”写出的她的孤寂。自然景物的描写,景中有情,在思妇眼里:夕阳余辉脉脉含情,绿水悠悠,含恨无穷,不见远人归来,芳草离离,蘋花摇曳,让人愁思满怀。 2、 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 含蓄,精练,用拟人手法借夕阳流水来抒情。 二、阅读席慕容悲喜剧: 长久的等待又算得了什么呢/假如/过尽千帆之后/你终于出现/(总会有那么一刻吧) 当千帆过尽/你翩然来临/

2、斜晖中你的笑容/那样真实/又那样地不可置信/白蘋洲啊/白蘋洲/我只剩下一颗悲喜不分的心 才发现原来所有的昨日/都是一种不可少的安排/都只为了/好在此刻/让你温柔怜惜地拥我入怀/(我也许会流泪/也许不会) 当千帆过尽/你翩然来临/我将藏起所有的酸辛/只是/在白蘋洲上啊/白蘋洲上/那如云雾般依旧漂浮着的/是我一丝淡淡的哀伤 1、 这首诗和上面的词之间的关系。 从词中脱胎而出,有词的痕迹,但内容上又有了增加,增加了一种可能性,所以称为悲喜剧 2、 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谈谈你的感受。 诗意不浓,没有词来得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一、阅读错误 1、 从主题上有闺怨诗的痕迹。继承了含蓄委婉的特点。可以和悲喜

3、剧比较阅读。 本诗写了一个女子等待远人归来的主题。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街上传来的马蹄声给处于忧愁包围之中的她带来希望,但那希望不过是个美丽的错误,那不是她所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 2、 对这首诗有没有其他的解读?你的理解怎样? 本题由同学自由发挥,没有限制。 错 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显示吕本中词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词牌名为采桑子。 2、“暂满还亏”是说 暂时的月圆月满终归还是要缺要亏的,好像是说夫妇间的聚少离多。 3、词中的“君”是离家在

4、外的游子,抒情主人公是在闺中等待丈夫的思妇。 这种反映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词就是“思妇词”。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也。今天我们学习的郑愁予的诗歌错误是一首新诗,其中也有思妇闺怨的句子。 二、学习赏析错误 1、集体朗诵,感悟诗情。 2、幻灯显示错误,听朗诵录音,体会诗情。 3、解读诗作 思考回答: (1)“打”与“向晚”如何解释? “打”是“从”的意思,“向晚”指接近傍晚。 (2)“我”和“你”分别是什么人? “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过”句为证。 “她”是一位闺中思妇,有许多诗句为证,关键字是“等”。 (3)第一节第二句内蕴丰富,请用散文的语言把它传达出来。

5、时光流转,春秋代序,那美丽、纯洁如莲花的思妇的容貌,也在痴情地等待中衰老啦!“开落”写莲花,又写少妇的容颜和心境,暗示着时光的漫长。 (4) 诗歌中描写这个“思妇”“你”,运用了哪些意象?请一一指出来。 诗歌中依次用了“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来写思妇的痴情的期待,就是“等”。 (5) 能否给这些意象进行归纳分类,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一类意象是作为比喻句的喻体出现,如“莲花的开落”,“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等四处意象。前者写“思妇”的容颜的衰老,后三者写“思妇”的心境的落寞。

6、第二类意象是与春天、三月有关的“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春帷不揭”等意象。春天来了,思妇却视而不见。以春天的烂漫来反衬思妇的落寞。综上,一类意象为比喻,一类意象为反衬。 (6) 那么,这位思妇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来?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既然是错误,有何谈美丽呢?思考后请举手回答。 “错误”在于那骑马的男子,第一人称的“我”,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说它美丽,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 4、证古诗词 类似的“美丽的错误”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经出现过,在其他一些前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曾有所表现。我们来分析并指出以下两首词中的“美丽的错误”。 幻灯片显示温庭

7、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这两首词中的“美丽的错误”是什么呢? 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两处都是写“美丽的错误”的。在这些词句中,我们一样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袭过作者心头后迅速转变为深深的失落。 5、再次齐读诗歌,注意体味思妇等待丈夫归来的痴情和落寞。 6、写游子的语句和意象又有哪些呢? 江南→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紧掩的窗扉 文中不仅写了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写了过客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不仅写

8、了幽闺之哀怨,还写了羁旅的愁苦。更进一步讲,诗歌所写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两对夫妇间,而且发生在所有分离生活的夫妇间。 7、外出远游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亲人所写的诗歌,文学史上也给予这一题材和主题的诗歌以专名,就是“游子谣”。 幻灯片显示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师点拨:试想,夕阳西下,游子坐在那匹羸弱的马上,看着小桥流水旁炊烟袅袅升起的农家那一幅父慈子爱、夫唱妇随如此这般幸福和美的生活图景,他怎能不断肠呢? 看来,那些把妻子丢在家中,一个人去外面的世界打拼的游子的生活也很辛酸的啊!大家不妨大胆地假想一把,让这位马致远笔下的游子

9、或者说过客踏着达达的马蹄走进小城,穿过青石铺就的街道,来到吕本中采桑子词中思妇的楼下,进而走到她的门口,再进而来到思妇的窗前。这位过客口渴了,他只是想要来思妇的窗前讨一碗清水,一碗凉白开而已。请大家注意,这位少妇却正在思念和等待外出远行的丈夫归来呢?当她听到了这位过客达达的马蹄声儿由远及近而来到她的门前时,此刻她的心情又如何呢? 学生回答:(-) 启发:这位少妇的心中此刻肯定有一股幸福的激流涌过,她一定是赶快揭开那尘封了许久的窗帷,然后又赶快推开了那快要锈死的窗扉,去看是否是自己的丈夫归来了。然而她的希望再次落空了,那并非是 丈夫远游归来,而是另一个游子或者说一位过客在她的窗前要讨一碗水喝。错

10、了,错了啊!她的心刚刚被高高地举起,现在又被重重地摔下。她的眼中流露出失望,她的心中充满了惆怅。 8、老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看到,错误这首诗不仅写了闺怨的思妇,而且写了苦旅的游子。它是一首思妇词,也是一篇游子谣。幻灯片显示 游子谣,写游子羁旅之苦; 思妇词,写思妇幽闺之怨。 在郑愁予的许多诗作中我们都感悟到了一种浓郁的古典美,而选用古典意象,采用传统题材,化用经典构思都是造成郑诗古典美的原因。错误的所有意象我们都似曾相识,都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大量的使用这些意象的句子;写游子羁旅之苦、写思妇幽闺之怨的题材更是从诗经直至新诗长期沿用的传统题材;“美丽的错误”这一经典构思在温词和柳词中又可

11、以窥见它的影子。因此,我们可以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错误这首诗歌学过之后,今后我们在自己的新诗习作中要自觉选用古典意象,采用传统题材,甚至化用经典构思来成就新诗的古典美。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收集“思妇”“游子”的诗词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郑愁予诗选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版; 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教学设想: 结合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吕本中采

12、桑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学习来体味古代游子与思妇的幽思愁绪,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最后布置作业,背诵诗歌,并把错误改写为如张晓风不朽的失眠一般风格的抒情散文。 (吴玉晓) 教学过程:一、导入。先看两首词: 1、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唐词)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作者简介: 温庭筠,唐代人。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注释:斜晖:偏西的阳光。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白蘋洲:长满了白色蘋花的小洲。 分析:起首两句,记一个怀人的女子早起用心梳洗后,倚着

13、那面临江水的楼,切盼重逢。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眼前已是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江天极目,情何能已。故末句,提出肠断之意,余味隽永。倚楼望归舟,极尽惆怅之情。 “过尽”两句,寓情于景。此处女子凝望之投入、凝恨之深重可见一斑,因而人称“千帆”二句“黯然魂消”也。 2、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其中有几句“想佳人妆楼顒(yng仰慕)望(顒望: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不但“归楼顒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水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14、。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顒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柳永是宋仁宗朝进士,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仕途坎坷、生活潦倒,在世时不为人重,但因擅长填词,却深受歌妓们的欢迎和赏识,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是当时一大词家,他写下的几篇名阕,境界高绝,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千古传颂。如雨霖铃、八声甘州等,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所写内容不限于男女风月,尤工羁旅行役,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有相当多的词篇抒写了与歌妓舞女的诚挚恋情,有部分作品反映了她

15、们悲酸的生活和她们要求过合理生活的愿望。 。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因属边地乐曲,故以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词。因全词前后共八韵,故名八声。又名潇潇雨、宴瑶沁池等。词谱以柳永为正体。九十七字,平韵。 潇潇:形容雨声急骤。 凄紧:一作“凄惨”。 是处:到处,处处。红衰翠减:红花绿叶,凋残零落。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煞人”。翠:一作“绿”。 苒苒:茂盛的样子。一说,同“冉冉”,犹言“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渺邈:遥远。 淹留:久留。 顒望:凝望。一作“长望”。 天际识归舟: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争:怎。 恁:如此,这般。凝

16、愁:凝结不解的深愁。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作者的羁旅之愁, 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引。能改齐漫录作晁补之语)。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她不但“归楼顒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之际,对自已的迟迟不归已生怨恨。如此着笔,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俱为情苦。虽然这是想象之辞,却反映了

17、作者对独守空闺的意中人的关切之情,似乎在遥遥相望中互通款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暗示读者:其人未归而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归思之切。另外,此词多用双声叠韵词,以声为情,声情并茂。双声如“清秋”、“冷落”、“渺邈”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它们间见错出,相互配合,时而嘹亮,时而幽咽。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心潮的起伏不平。 李清照在它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 教学过程: 由吕本中词导入。幻灯片显示吕本中词。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

18、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教师吟咏,饱满的感情感染了学生。然后提问。 师问:请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词体知识确认这首词的词牌? 生甲答:采桑子。 前面学习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时懂得采桑子是双调,44字。 上阕四句,7、4、4、7,三平韵;下阕亦四句,7、4、4、7,三平韵。 据此,我推断此词的词牌为采桑子。 师问:生甲的判断正确吗? 众生齐答:正确! 师问:生甲的判断及其依据完全正确!下面我们来齐读这首采桑子,感悟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众生齐读。 下面继续提问。 师问: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词中的“亏”与“满”两词的意义? 生乙答

19、:满,此指月圆;亏,此指月缺。 师问生乙:那么,“暂满还亏”该如何解释? 生乙答:暂,暂时,暂且;还,仍然,还是。“暂满还亏”是说,暂时的月圆月满终归还是要缺要亏的,好像是说夫妇间的聚少离多。 师问:好!那么词中的“君”是什么意思? 生丙答:君,第二人称代词,你。 师问生丙:那么,词中的“君”,也就是第二人称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丙答:“君”应该是一个外出的丈夫,词中的抒情主人公相应地应该是一位独守空闺的妻子。 师赞赏:好! 师解读诗歌大意。 月圆之夜,一位少妇却枕愁难眠。啊,原来是丈夫外出,没有和她厮守在一起,不能与她在这江畔高楼共赏这皎洁的明月

20、了。也许已半载了,或者都三年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呢?思夫不得,少妇便生哀怨之心。“正说反说,俱是愁痕。”(钱钟书语)读解词意,大略如此。综上,我们把此词定位为一首闺怨题材的思妇词。 幻灯片显示“思妇词”三字。 师问:在吕本中采桑子词中我们感悟了一位独守幽闺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哀怨和忧伤之情。请学生丁解释“思妇词”中之“思妇”一词为何意? 生丁率尔而对:思念妻子。思妇词就是思念妻子的诗词。 师问:请三思而后答!请结合采桑子词意,斟酌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生丁匆忙否定前案,说:不!不!“思妇”一词在此不是“丈夫思念妻子”而是“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意思。 师点拨:对!在此“思妇”一词,不是动宾短语,

21、而是偏正词组。反映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词就是“思妇词”。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也。今天我们学习的郑愁予的诗歌错误是一首新诗,其中也有思妇闺怨的句子。下面我们来齐读全诗。 学生读书,感情饱满,进入了诗歌所描写的情境。学生齐读错误。 幻灯片显示郑愁予错误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学生齐读毕。 师趁热打铁:课前我问了几个学生,都说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似懂非懂。在我刚才的启

22、发和讲解之后,现在你们齐读郑愁予的错误并体味其主旨,或者稍微明朗些了吧。请思考下面问题。 师问:诗歌中的“打”和“向晚”如何解释? 生戊抢答:打,介词,从。向晚,指傍晚;向,接近。 师问:根据诗歌中的语句,判定“我”、“你”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生己答:“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过”句为证。 “她”是一位闺中思妇,有许多诗句为证,关键字是“等”。“等”字 涵盖第二节的内容。 师问:第一节第二句内蕴丰富,请用散文的语言把它传达出来。 生无人举手,无人对答。 师讲解:时光流转,春秋代序,那美丽、纯洁如莲花的思妇的容貌,也在痴情地等待中衰老啦!“开落”写莲花,又写少妇的容颜和心境,暗示着时光的漫

23、长。 师问:第二节第五句和第二节第二句十分相似,请改变第五句。 生齐答: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 师问:好!大家都对了!请大家继续思考。描写诗歌中的这个“思妇”,也就是第二人称的“你”,运用了哪些意象?请一一指出来。 生庚答:诗歌中依次用了“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来写思妇的痴情的期待,就是“等”。 师问:你能否给这些意象进行归纳分类,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生迟疑后答:不会。 师问: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能否给这些意象进行归纳分类,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生辛举手。 生辛答:我分为两类。一类意象

24、是作为比喻句的喻体出现,如“莲花的开落”,“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等四处意象。前者写“思妇”的容颜的衰老,后三者写“思妇”的心境的落寞。 第二类意象是与春天、三月有关的“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春帷不揭”等意象。春天来了,思妇却视而不见。以春天的烂漫来反衬思妇的落寞。综上,一类意象为比喻,一类意象为反衬。 师问:那么,这位思妇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来?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既然是错误,有何谈美丽呢?思考后请举手回答。幻灯片显示“美丽的错误”。 生说:没有。“错误”在于那骑马的男子,第一人称的“我”,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 生己说:说它美丽,是因

25、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 师总结说:好,两位同学的理解很对,表述很好。类似的“美丽的错误”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经出现过,在其他一些前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曾有所表现。我们来分析并指出以下两首词中的“美丽的错误”。 幻灯片显示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生庚答: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两处都是写“美丽的错误”的。在这些词句中,我们一样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袭过作者心头后迅速转变为深深的失落。 老师总结发言:好,看来大家

26、对此类的诗词的主旨都能准确把握了。我们在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中一样读到了那“美丽的错误”。不同的是,温词、柳词中的过客都是乘船;而郑诗中的过客是骑马。 师曰: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诗歌,注意体味思妇等待丈夫归来的痴情和落寞。 同学们齐读诗歌,沉浸其中。 师问:在诗歌中,第一人称的“我”的出现有何作用? 生庚答:首先,和思妇的丈夫一样,“我”也是一个离开自己的妻子家人的游子。其次,因为“我”只是一个匆匆的陌生的过客,不是思妇的丈夫,所以才会出现“美丽的错误”。 师问:好!那么,写游子的语句和意象又有哪些呢? 生丙答:“我打江南走过”,“达达的马蹄”两句。 师问:生丙的

27、回答正确,但不完整。想想过客和思妇是如何偶然相见的? 生丙默然。无人作答。 老师讲解:这位游子,也即过客,他从江南走过,也许就这样走了几年了。一日他突然来到这个思妇所在的小城,在傍晚的时候,走在一条青石砌成的街道,也许他这是口渴,想讨碗水喝,恰好在这位思妇的门前停下,扣打门环,惊动了正在痴情等待丈夫归来的这位思妇,就有了诗歌中的“美丽的错误”。因此“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紧掩的窗扉”不仅是比喻思妇心境的落寞,而且标志着诗歌中过客的行踪。 幻灯片演示如下: 江南→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紧掩的窗扉 所以,标志过客的行踪的意象作为诗歌中的第三类空间意象,存在着层

28、递关系。 师继续问:那么这位过客,也是离家外出远行的游子,他就不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亲人吗? 生齐声道:思念! 师紧追不舍问:这位过客或游子的妻子,是否也像这位思妇一样,在痴情的等待着过客的归来呢?这位过客或游子,是否也在思念家中的妻子呢? 生齐声道:是! 师点拨:这样的话,文中不仅写了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写了过客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不仅写了幽闺之哀怨,还写了羁旅的愁苦。更进一步讲,诗歌所写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两对夫妇间,而且发生在所有分离生活的夫妇间。 师继续点拨:外出远游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亲人所写的诗歌,文学史上也给予这一题材和主题的诗歌以专名,就是“游子谣”。幻灯片显示“游子谣

29、”三字。 讲台下,有学生立刻说出孟郊的游子吟。 师说:好,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游子谣。再如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首游子谣。“枯藤”。 学生齐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齐诵马致远词之后,幻灯片显示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齐声背诵。课堂气氛渐而热烈。 师点拨:试想,夕阳西下,游子坐在那匹羸弱的马上,看着小桥流水旁炊烟袅袅升起的农家那一幅父慈子爱、夫唱妇随如此这般幸福和美的生活图景,他怎能不断肠呢? 学生若有所思,已经与那古时的游子产生了共鸣。 师乘胜追击说:看来,那些把妻子丢在家中,一个人去外面的世界打拼的游子的生活也很辛酸的啊!大家不妨大胆地假想一把,让这位马致远笔下的游子或者说过客踏着达达的马蹄走进小城,穿过青石铺就的街道,来到吕本中采桑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