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57.52KB ,
资源ID:2046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046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专题八 古诗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专题八 古诗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1、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专题八 古诗专项练习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专题八 古诗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八 部编五年级下册古诗专项练习一、选择。1.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的读音是“gng”,意思是“提供”B.“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磬”的读音是“qng”,它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C“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卷”的读音是“jun”,它的意思是卷起D“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仞”的读音是“rn”,“摩天”的意思是很高的天2.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夜静春山空 南望王师又一年 唯见长江天际流 乡村四月闲人少A B. C.

2、 D. 3.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华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 B. C. D.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初秋5.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 )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6.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凉州词

3、,主要写戍边将士的怀乡情B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柳”是指塞外的杨柳树C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D这两句话笔调苍凉悲壮,感情消极颓废二、填空。1亲情和友情是古诗中常常为诗人们所赞颂的,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送别诗是诗人表达和朋友深厚感情的一种诗体,李白就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到了朋友走后自己的孤独之感:_,_;王维在送朋友出使安西时,写下诗句表达和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_,_。2孟子 中告诉了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_,_;论语中

4、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_,_;_ _,_。3本册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农村勤劳的农民的农忙生活,如田园四时杂兴中描写的_,_;还有乡村四月中的情景_,_。4古语有言_,_就是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用心。5.王之涣和王昌龄都是唐朝著名的_诗人,写下很多描写关外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诗篇。凉州词中描写了凉州萧索壮阔的景象:_,_;从军行表达了作者爱国情怀:_,_。6.填动物、植物名称。(1)昔人已乘黄( )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少一人。(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4)路遥知( )力,日久见人心。(5)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三、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5、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_四、关于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改正。1.三千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对偶、夸张 (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喻 (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拟人 (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反问 (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 )五、按要求写诗句。(本题答案不可重复)1.分别写一句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春:_,_。夏:_,_。秋:_,_。冬:_,_。2.描写珍惜时间的诗句。_,_。3.描写思乡

6、的诗句。_,_。4.飞花令。游戏规则:琳琳和小龙人各说一句带有“月”字的诗句,谁先答满三句,谁就是赢家,你加入哪个队伍,就圈上相应图片,然后帮她(他)完成吧!(帮助一位即可) 1._ _,_ _。2._, _。3._, _。1._ _,_ _。2._, _。3._, _。六、判断。1.村晚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雷震,抒发了作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稚子弄冰田园四时杂兴和乡村四月都刻画了勤劳可爱的孩童的形象。( )3.“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人有了羞耻心,就不会无底线地做事。( )4.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抒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王维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和孟郊合称“王孟”。( )七、在下列括号里各填一个字,使竖排组成成语,横排连成古诗。1. 好 蒸 心 开 滴 独 一 一 人 博 一 无 舍 白 高 蒸 惊 门 水 辟 溜 穷 云 大 无 中 己 手 鹜 日 胆 见 穿 蹊 歪 二 亦 精 是 生 为 起( )( )( )( )( )( )( )( )( )( )( )( )( )( )2. 春 水 石 恩 惊 生 鸾 大 餐 乐 花 落 破 重 弓 不 凤 地 松 在 秋 石 天 如 之 逢 和 回 饮 其( )( )( )( )( )( )( )( )( )( )八、古诗猜谜连线。 谜面 谜底 绿卡 桃花潭

8、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探头迎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无与伦比 春风不度玉门关 脸面尽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瞻远瞩 人面不知何处去一、选择1.C 解析:A“供”的读音应该是四声,意思是“从事”;B选项“磬”不是金属打击乐器,应该是玉石打击乐器;D选项“摩天”的意思是碰到天。2. A 解析:作者是王维,姓氏音序为Wang;作者是陆游,姓氏音序是Lu;作者是李白,姓氏音序为Li;作者是翁卷,姓氏音序为 Weng。按照A-Z排序,首先是选L,因此在前,而i排序在u前面,所以在前,同样的在前。3.D 解析:选项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选项“五千仞岳”指华山,选项选自李白独坐敬亭山,选自李白望天门山。

9、4.B5.B 6.C 解析:A选项作者错误,B选项“杨柳”不是指杨柳树,而是杨柳曲,D选项感情虽有抱怨但并不消极颓废。二、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4.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5.边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6. 鹤 茱萸 荷花 马 桂花三、1.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和天光交相辉映。2.孩子们不懂得耕织之事,也学大人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习种瓜。3.

10、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落日好像被山吃掉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水波中。四、1. 2.夸张 3. 4.设问 5. 五、1.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六、1. 解析:雷震是宋代诗人。2. 解析:乡村四月没有孩童形象。3. 解析:这句话出自朱子语类。4. 5. 解析:王维和孟浩然合称“王孟”。七、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1、八、 谜面 谜底 绿卡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探头迎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无与伦比 春风不度玉门关 脸面尽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瞻远瞩 人面不知何处去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

12、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

13、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1)给划线字注音。 _弥留夭折(2)“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怎样理解这句话? (3)“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比喻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4)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它的主人公是_。 【答案】 (1)m;yo(2)生命很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3)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等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

14、,形象而动人。(4)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3)这是一句极妙的比喻句。把那闪烁的灯光比作一面旗帜。这一句话表达了阿明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不向病魔低头,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那种顽强的生存意识,对生命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的执着的态度的坚强的精神,令人敬仰。这种精神向人们昭示,生

15、动形象。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及知识的积累。 故答案为:(1)m、yo (2)生命很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3)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等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4) 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此题主要考查比喻及其

16、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

17、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天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想起来,又笑了。

18、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前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去处,玩没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1)解释词语。 异想天开: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缘故_ 茂盛_ 捉弄_ 恐惧_ 照样_(3)文中多处写到了“笑”,使人感到了主人公的快乐。你能写出几个表示笑的词语吗? (4)“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比

19、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2)缘由;旺盛;调戏;害怕;依旧(3)开怀大笑、憨笑、嬉皮笑脸(4)这句话写出了“我”和祖父的深厚感情,“我”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我”,祖孙俩都喜欢家里的后园,都喜欢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祖父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缘故:原故;原因;理由;根据;缘由。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捉弄:戏弄,使人为难。恐惧:惊慌害怕,惶惶不

20、安。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2)缘由、旺盛、调戏、害怕、依旧 (3)开怀大笑、憨笑、嬉皮笑脸 (4)这句话写出了“我”和祖父的深厚感情,“我”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我”,祖孙俩都喜欢家里的后园,都喜欢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祖父的思念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

21、境理解词义。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4阅读下文,完成练习。生日 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 妻子边找酒边唠叨:“没听说谁的生日是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桌上摆着生日蛋糕、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最喜爱的食物。 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a)我的眼睛湿润了。 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

22、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恹恹的,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辨出来的。她说:“明天,是你29岁生日,过不过?”我不忍心让妈妈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唯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我说:“妈,这次不过了吧。” 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 在母亲病逝立墓碑时,我查阅她的生卒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1934年12月14日。”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比我的早两天。 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何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问一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做些表示呢!可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 妻子和牧牧笑

23、咧咧地入席就座,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 (b)我百感交集 , 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把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和他头碰头地说:“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来,牧牧吹蜡烛。” 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20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啊?” 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眸子里映出不同色调的烛辉。我对儿子说:“吹吧,吹完了讲个故事给你听。”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还告诉他别学“故事”里的那个人。他听懂没有很难说,但垂头啜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 (1)第、段中有三处暗示了此次生日的特殊,这三处是:_。 (2)联系全文看,标题“生日”

24、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_,_。 【答案】(1)第一处: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第二处:桌面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最喜爱的食物。第三处:没听说谁的生日得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2)替本文作者过生日;本文作者的母亲过生日 【解析】【分析】(1)考查筛选相关信息。解答时细读第、两个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即可。(2)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联系全文看,标题“生日”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替本文作者过生日,本文作者的母亲过生日。【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此题考查

25、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