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8.75KB ,
资源ID:20552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0552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4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4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docx

1、第14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14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14。1 复习笔记一、个性形成的开始(一)个性的含义1概念心理学上所说的“个性”,又称“人格,它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2个性心理的成分(1)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包含下列五种成分:个性倾向性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出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自我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2、、想象以及情感等。这些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成分或基础成分,是人对现实发生反应和联系的基本形式。心理状态它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表明心理活动进行的时候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起提高或降低个性积极性的作用。(2)狭义的个性,只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或者只是指一个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个性并不是各种心理成分随便凑合而成的,它是各种心理活动有机组成的体系。它的基本特征是:1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心理活动的整体性是指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有机的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相互影响.2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体现为人的

3、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的方式或方向,它影响着一个人经常出现的特点.3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是指一个人经常性地表现出某些比较固定的心理特点或品质,在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不同时候都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点。4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之处,各人对事物的反应都有自己的独特倾向性,这既由个性各结构成分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决定,也由个性各心理成分之间的不同结合而决定。5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是指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具有选择性及对改变外部和内部(内心)世界具有能动性。每个人特有的稳定的倾向性,使每个人对事物都有不同的反应,每个个体都积极地以不同的

4、态度、特有的行为方式去反映、适应或改造客观现实。(三)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个性开始萌芽,是指心理结构的各成分开始组织起来,并有了某种倾向性的表现,但是还没有形成有稳定倾向性的个性系统。1儿童期是个性开始形成期的原因(1)儿童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地发展起来。(2)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自的独特性。(3)每个儿童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对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独有的方式去反应,表现出自己所特有的态度与行为方式。2儿童期的个性形成并未定型在儿童期,儿童个性只能说是形成的开始,或者说是个性

5、初具雏形,它距离个性的定型还差得很远。直到成熟年龄(大约18岁),个性才基本定型。而且在个性定型以后,还可能发生变化。二、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气质是人的三大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点。气质和人的解剖生理特点具有最直接的联系,具有较突出的生物性;气质与其他个性心理特征相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一)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对儿童的气质类型,有各种划分标准。传统的划分方法,是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标准。近年来,西方不少研究者,按儿童的情绪行为反应划分气质类型。1传统的气质类型(1)传统的气质类型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

6、利特提出的.他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甫洛夫发现的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传统的气质类型相吻合。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a神经过程的强度,指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即神经细胞所能承担的刺激量,以及神经细胞工作的持久性。b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之间强度的对比。兴奋强于抑制或抑制强于兴奋,都是不平衡的表现.c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指神经细胞的两种神经过程转换的速度。四种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三种特性的不同结合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其中三种是强型,一种是弱型。强

7、型又可分为平衡型与不平衡型,平衡型再可分为灵活型与不灵活型.(如图141所示)图14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a弱型: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弱。外来刺激对这种神经活动类型的儿童来说大都是过强的,因而使他们的精力迅速消耗,难以形成条件反射。b兴奋型:是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其特征是容易形成阳性条件反射。但难以形成阴性(抑制性)条件反射.c安静型:强而平衡,但不灵活,反应迟缓。d活泼型:强而平衡又灵活的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特性敏感性,即对刺激物的感受性。它是神经过程强度的表现.强型的人,其敏感性比弱型者低。b耐受性,即对外界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的耐受程度。如注意集中的持久性,对长时间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的坚持性,

8、对强刺激的耐受性等等。弱型的人耐受性较差,这是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强度和灵活性的综合体现。c敏捷性,包括不随意动作的反应速度和一般心理反应与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如说话的速度、记忆的速度、思维的敏捷程度等等。神经过程强和灵活的人,反应速度较快。d灵活性,即对外界环境适应的难易程度,如对新事物是否容易接受,情绪转变与注意转移的快慢,在接触新环境和陌生人时是否受拘束等。e外向或内向,反映了神经过程平衡性问题。兴奋强的人容易外向,抑制强的人容易内向。(4)儿童气质类型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特性,可以把儿童划分为各种气质类型,不同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表141所示)。表14-1 四种气质类型神经类型气质类型

9、心理表现弱抑郁质敏感、畏缩、孤僻强、不平衡胆汁质反应快、易冲动、难约束强、平衡、惰性黏液质安静、迟缓、有耐性强、平衡、灵多血质活泼、灵活、好交际2根据基本情绪行为模式划分的气质类型根据儿童的基本情绪行为反应,可以将气质分为三种类型.(1)容易型容易型儿童约占40,他们的吃、睡等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性强。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性强。他们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时期能受到成人极大的关怀和注意。(2)困难型困难型儿童占10%15%。他们总是在哭,不易抚慰,进食时烦躁不安,睡眠不规则.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

10、难。他们的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气力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由于成人的抚爱经常得不到正面反馈,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往往不太密切。(3)迟缓型迟缓型儿童约占15%。他们不像前一类那样总是哭闹。他们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们积极地接触,他们也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新刺激会缓慢地发生兴趣,慢慢地活跃起来。随着年龄增长,这一类儿童的发展情况因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的不同而分化。(4)其他型有些儿童并非属于典型的容易型、困难型或迟缓型。有3035%的儿童属中间型或混合型,其气质是上述某两种或三种气质的混合.(二)学前儿童气质的变化与发展1气质

11、的变化与发展(1)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最早出现的,也是最稳定的,在整个儿童期内,它都保持相对稳定。(2)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作用下,儿童天生就具有的活动或情绪行为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儿童的气质往往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既具有生物性和先天性,又具有社会性和后天性。(3)有时,儿童的气质类型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因受环境、教育的影响而没有充分地表露,或改变了其表现形式.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气质的掩蔽。(4)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它会影响到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影响父母等对儿童的对待,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成为形成不良个性的因素。2研究儿童气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意义(1)全面、正确、

12、清楚地了解儿童的气质特点;(2)使成人自觉地正确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3)便于成人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培养和教育。3儿童气质及其发展变化的启示儿童的气质特点往往在成人和儿童双方都不自觉的情况下,影响到成人对儿童的态度。成人应该正确了解对待儿童的气质特点。从传统的气质分类看,各种类型的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正确的教育都能够引导其发展成为良好的个性特征.成人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措施,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的气质特点。比如,对弱型儿童应格外细心照料,多加鼓励;对于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儿童,在送入托幼机构的过程中更应多加帮助;对易兴奋的儿童在遇到新异刺激、活动时,应多予提醒,通过眼神、手势等多给暗示

13、.这些对学前儿童良好、积极个性的形成都是十分重要的。三、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一)性格的概念和特点1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它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2性格的特点性格是人与人之间个性不同的最明显的特征。性格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性格有好坏之分。(二)儿童性格的萌芽2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对性格萌芽的影响因素:1母亲的良好照顾和爱抚使婴儿从小得到安全感,形成对母亲的信任和依恋,有助于为以后良好性格的形成打下基础.2气质差异对婴儿性格的萌芽有所影响。3成人的

14、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三)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儿童期的典型性格可以说是儿童性格的年龄特征,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性格的典型性将发生变化,年长儿童有许多已经不带有这些特点.。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1活泼好动(1)表现儿童总是不停地做各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往往会引起儿童的不悦.健康的儿童如果在活动上得到满足,他们就总是情绪愉快.(2)评价儿童好动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幼儿形成勤快、好劳动的良好品质。在成人的指导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感到非常愉快与自豪.反之,如果成人对儿童自己做事的限制和干涉过多,或经常包办代替,则可能使儿童反感、不高兴

15、,或者使之形成懒惰的性格倾向。2好奇、好问(1)表现a好奇儿童的好奇心很强。他们什么都要看看、摸摸。由于知识经验非常贫乏,许多事物对儿童来说都是新奇的.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b好问儿童喜欢提问。他们天真幼稚,毫无顾虑。儿童经常要问许多“是什么?和“为什么?”他们总想试探着去认识世界,弄清究竟。(2)评价儿童好奇、好问的特征,如果得到正确引导,很容易发展成为勤奋好学、进取心强的良好性格特征;反之,如果指责或约束过多,甚至对儿童的提问采取冷漠或讥讽的态度,则会扼杀良好性格特征的幼芽。3易冲动,自制力差(1)表现儿童很容易受外界情景或他人的影响而情绪激动,行为变化,或者因自己主观情绪或兴趣的左右

16、而行为冲动.儿童心理与行为受外界刺激和自身主观情绪的支配性很大,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2)评价儿童具有坦率、诚实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情绪、思想比较外露,喜怒形于色。对人真诚,不虚伪。在此基础上应该注意引导儿童养成既习惯于深思熟虑,又胸怀坦荡的性格。4易受暗示,模仿性强(1)表现a易受暗示儿童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b模仿性强儿童的模仿性很强。他们很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语、动作和行为。儿童常常在成人不自觉中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父行子效”正说明了儿童模仿的普遍性。(2)评价针对儿童爱模仿的特点,可以积极利用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榜

17、样,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由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教师还应该注意防止他们模仿不良榜样。(四)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1性格的发展特点(1)儿童的性格开始发生和初步形成,虽然还没有定型,但它却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性格比较容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2)学前儿童的性格因为处于开始发生和初步发展的阶段,因此,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是相当不稳固的。(3)从学前儿童到成人,其性格特征是稳定还是变化,主要决定于社会环境的影响.2启示儿童性格是随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并且随之改变而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性格的最初养成,重视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并注意儿童性格的培养.其关键在

18、于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教育条件,以积极、恰当的方式要求、对待儿童,以促使儿童积极性格特征的形成,并改变其已经显露的消极性格特征。四、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学前儿童随着其心理的发展,逐渐形成其能力,并表现出差异.(一)学前儿童的能力结构能力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能力的构成是不同的。学前儿童的能力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1运动能力(1)表现儿童自出生时起,已经有运动能力,之后随着生理的不断发育,在环境的作用下,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在儿童日常游戏和运动会中,我们都可见儿童已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2)作用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对其整个心理发展

19、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使儿童认识更多的事物,而且可以通过进行更多种、更丰富的活动,进一步促使儿童整个能力的发展,使儿童更积极、愉快.2操作能力(1)表现操作能力特指手操纵物体的能力,是运动能力的一种.儿童通过操作物体进行着各种探索活动,学前儿童的操作能力在其整个能力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2)作用儿童在操作物体的活动中,对事物的知识经验不断丰富,认识能力不断增强,儿童逐渐认识了事物的属性、特点和功用,以及各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规律性联系,发展了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智力(1)表现儿童智力一般指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感觉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初

20、步的创造力等。它们在儿童后天生活中,在儿童与周围环境接触、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2)作用智力是儿童认识世界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是儿童完成各种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3)对儿童智力的恰当认识不可以认为只有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才是高级的,似乎注意力、感知能力就不高级,因其“初级而低级,而忽视它,甚至轻视它.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总是有个先后顺序,必然是注意力、感觉能力、记忆力、观察力先发展,而后才是思维、想象能力等,在越小的儿童身上,在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智力发展的主要体现就是这些初级认识能力,不能忽视。高级心理认识能力

21、必须以早期的初级能力作为基础.如思维能力的形成、发展要以感觉能力、注意力、观察力及记忆力的发展作为基础,否则便不可能发展。对儿童在各阶段萌芽、形成的智力表现都要重视,并加以精心培养。4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学前儿童运动能力、操作能力、智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智力的发展需要通过运动和操作来表现,来锻炼、提高;而运动和操作能力的发展,也需要依靠智力的参与、指导.特别是在2岁以前,智力发展与动作发展难以区分;先学前期末,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在操作实物的动作中进行;整个儿童期,智力发展仍与运动和操作能力紧密相联。(二)其他能力分类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1)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经常表现

22、出来的能力,换句话说,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包括一般的运动、操作能力和认识能力。(2)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舞蹈能力等。2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1)主导能力又称优势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各种相互联系的能力中,有一种起主要作用的能力。(2)非主导能力又称非优势能力,是指在个体的各种能力中处于从属地位的能力。(三)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人从初生到入学前的年龄,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1布鲁姆的智力发展曲线布鲁姆发现儿童智力发展有一定的稳定规律: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50,获得了成熟时的一半.48岁,即出生后的第二个4

23、年,发展30%,其速度比头4年显然减缓,以后速度更慢。2关于智力发展曲线的评价(1)优点布卢姆用数量化方法说明学前智力发展的速度和重要性,理论具有借鉴价值。(2)缺点布鲁姆所提曲线只是假设的、理论的曲线。智力数量化只在一定程度上有参考价值,不能绝对化。布鲁姆的曲线没有充分估计环境对智力的影响,夸大了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四)特殊才能的早期表现1儿童能力发展速度和成熟年龄,有个别差异。有些儿童具有特殊才能的早期表现。2超常的能力或才能固然需要一定的自然物质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环境和实践中的形成。3能力超过同龄人的儿童,将来能否成为超常者,不仅取决于其天生因素,还要依赖后来的生活条件。(五)学前

24、儿童智力的测定能力是个体差异表现所在之一。对学前儿童进行能力和智力的测定,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心理学上测定儿童能力和智力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广泛运用的是智力测验。1智力测验(1)含义智力测验是按照量表测定个体的智力。智力量表通常包括严格制定的标准化的题目和“常模”的得分。题目,一般智力量表都包括语言和操作方面的项目,有的量表则着重于非语言测验方面的,每个项目包含有若干道题目。常模,即根据大量的、有代表性的被试的反应所得出的标准成绩,作为评定受测儿童智力水平的依据。(2)计算方法:智力商数智商是个体智力测验结果的标志,也称智力商数。其计算单位是智商分数。传统的智商计算方法是把被试的测验成绩(

25、原始分数)去和常模对照,查出“心理年龄”(或称智龄),再求得智商。其公式是:离差智商离差智商把被试的测验分数去和同年龄组儿童的智力平均分数作比较,看其和平均数相距多远。这样得出的智商称为离差智商。通常以100分作为智力正常的标准。智商在90110之间均属正常,130140分以上称为超常,70分以下则属于智力低下。2常用的学前儿童智力测验量表我国常用的儿童智力量表有包括:(1)中国比内测验中国比内测验是在1924年和1936年陆志韦等修订比奈西蒙智力测验的基础上,由吴天敏主持再修订,于1982年正式出版的智力测验量表。其使用范围是218岁。(2)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修订)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26、是通用的量表之一。有成人量表、儿童量表(616岁)、学前和小学量表(4.56。5岁)等三种。三种量表都在我国某些地区经过修订并试用。(3)格塞尔发展程序量表(修订)这是对4个星期至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展的评定量表。(4)丹佛小儿智能筛选测验(修订)这是一种筛选测验,可以初步区分儿童智力是否正常。此外,我国近年来还引进了其他智力测定方法。如绘人测验等。对特殊能力的测验也很多。例如,西索尔的音乐能力测验、托伦斯的创造力测验等。3关于学前儿童智力测验的观点(1)目前测验存在的问题:当前对什么是智力和智力的结构成分还没有统一的、为比较多数人所共同接受的认识,对如何确切地反映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还没有统

27、一的标准.尚没有很完善的、为大家都认可的测验量表,许多测验无法排除知识经验的影响,很难同时适用于来自不同区域、文化、生活背景的儿童。测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无关因素的干扰。儿童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差,有些人试图用儿童早期的智力测验来预测儿童未来的智力,事实和研究都证明,预测率是较低的。(2)正确看待测验分数不要把智力测验看得太绝对化,不要只凭智力测验结果,特别是一次智力测验结果就来确定儿童的智力水平,尤其是下断定。这是不科学的,对儿童发展也非常有害。不要迷信和滥用智力测验,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使用智力测验.并非所有的测验结果都那么“灵验,一“测”定终身。(3)智力测验的改进根据智力是在特定生活环境

28、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观点,致力于按照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修订测验内容,更多地着眼于儿童的智力活动过程。尽量使智力测验更好地为确定儿童个人发展的最有利条件服务。采用综合的方法了解儿童,既用智力测验,也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直接谈话,更客观、自然地接触了解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个性的形成有赖于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是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一)自我认识的发展自我认识的对象包括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动作、行动和自己的内心活动.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儿童认识自己,需要经过一个比认识外界事物更为复杂、

29、更为长久的过程.(1)儿童最初不能意识到自己,不能把自己作为主体去同周围的客观区分开来,几个月的婴儿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婴儿最初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是毫无意识的.(2)1岁左右,儿童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大人的教育的引导下,儿童通过自己的触摸觉和动作,逐渐认识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但是,1岁儿童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2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1)1岁左右,儿童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并且体会到自己的动作和物体的关系。(2)1岁左右,他们出现了

30、最初的独立性。在许多场合下,他们拒绝成人的直接帮助,而要“自己来”. (3)培养儿童对自己的动作和行动的意识,是发展其自我调节和监督能力的基础。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对内心活动的意识要求较高一些的思维发展水平。(1)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2)4岁以后,开始比较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他们也比较清楚地意识到假想和真实的区别,意识到正确与错误的想法和行为的区别.(3)学前儿童往往只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结果,而不能意识到心理活动的过程。他们能作出判断,但不知道

31、判断是如何得出来的。因此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前儿童常常不能意识到自己判断中的矛盾。(4)在语言方面,学前儿童往往只有“语言感”,而不能根据语法知识判断正确与错误。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发展到知道“我”,意味着从行动中实际地成为主体,发展到意识了自己是各种行动和心理活动的主体。(二)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评价包括三种形式: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自我检验。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左右开始出现.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儿童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其特点如下: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1)表现儿童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儿童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儿童晚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