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5KB ,
资源ID:209256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0925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doc

1、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5、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1、开

3、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 )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改为: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 )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 )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 )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1、 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2、 新课程改革中教

4、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3、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1、 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

5、习成绩逐步下降。请分析说明:(1) 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 (4分)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2) 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 (6分)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2、 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

6、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1) 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2) 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 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3) 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六、作文(40分)一、 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1、杨贤江写的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 )首先执行了

7、这个制度。6、1903年颁布的( ),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 )相结合的学科。8、义务教育,也叫(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 )、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渗透德育。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 )和各科课程

8、标准、教科书之中。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首先提出的:论语 孟子 学记 劝学篇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大教学论 论演说家的教育 普通教育学 我的教育信条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赞科夫 巴班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 凯洛夫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和谐教育思想 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痒 序 校 学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讲述、讲解、

9、讲读、讲演 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讲述、讲解、讲评、报告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教育的性质 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效益 教育的规模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做人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专业教育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基础理论,基本原理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积极作用 影响作用 制约作用 导向作用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主导作用 主动作用 领导作用 能动作用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形成了

10、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主体价值 创造价值 教育价值三、简答题(共32分)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四、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要求

11、: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标准答案 1、新教育大纲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五经、四书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班级授课制 京师同文馆6、癸卯学制7、理论性和应用性8、强制教育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10、教学活动11、辅助形式12、课外辅导13、通过各科教学14、课程计划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

12、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二、选择题:评分说明 (1)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2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标准答案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三、简答题:评分说明 (1)共5小题,共24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参考答案29.答: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30、教育受

1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

14、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四、论述题:评分说明( 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

15、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参考答案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35、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

16、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只有在*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36、答案要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4)发扬教学民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