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6.52KB ,
资源ID:210191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1019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doc.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doc.docx

1、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doc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 o A、冯特B、梅奥C、莱维特D、勒温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 o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 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 B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 )A、19世纪末B、20世纪20年代C、1933 D、20世纪60年代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 的心理学家是(D )A、骊斯洛B

2、、弗罗德C、亚当斯D、费斯汀格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 理学流派是(D )A、象征性交往理论B、群体动力学C、社会互动理论D、公平理论7、在诸多学科 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 ( C ) A、社会学B、行为科学C、社 会心理学D、人类学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A、 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D、发展新型 有人际关系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 阶段转向的阶段是(B )。A、注意阶段B、接触阶段C、融入阶段D、终止阶段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 化

3、的(B )A、冷漠阶段B、疏远阶段C、终止阶段D、分离阶段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 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2、 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 递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3、 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B )。A、单线型B、 集中型C、偶然型D、流言型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 是(D )。A、单线型B、集中型C、偶然型D、流言型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

4、通常 是(D )。A、单线型B、集中型C、偶然型D、流言型6、 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C )的人际关系。A、生活型B、劳动型C、活动型D、学习型7、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B、弗罗德C、亚当斯D、费斯汀格8、 无论遇到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首先会想到“他喜欢我吗? “在得到肯定的或否 定的答案后,再采取适当的行动的人是属于人际关系类型中的哪一类型? ( A )A、驯顺型B、进取型C、分离型D、包容型9、 小蒋在单位里经常颐指气使,指挥别人做这做那,争权夺利,使得他人际关系非常 紧张。按照修茨对人际需要的观点,小蒋可能是哪方面的人际需要比较强烈? (

5、 B )A、包容的需要B、控制的需要C、情感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10、 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提出的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测量方 法是(C )。A、实验法B、调查法C、社会测量法D、参照测量法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名话说明了态度成分中哪一因素对态度的重要作用?(B )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2、按(C )划分态度, 可以把态度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A、认知评价B、情感体验C、行为倾向D、 功能特性3、态度能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这是态度的哪一功能在发挥作用(D ) 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4

6、、兰波特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耐痛忍耐力的实验研究说明了态度具有(D )。A、顺 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5、我们通常说的“美丽” “善良”不是 一种态度,当说“我的妻子真是美丽善良”的时候就是一种态度,这说明了( B )。A、态度具有社会性B、态度具有具体性C、态度具有协调性D、态度具有认识功能6、由P0X构成态度工角关系的理论,是(C )理论。A、功能B、一致性C、平衡 D、学习7、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要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 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这种态度转变的方法是(B )。A、参与活动法B、登门拜访C、全面宣传法D、沟通信息法8、沟通者的权威

7、越强, 则沟通对象改变态度的程度就越(B )。A、小B、大C、差D、少9、 如果一个产品的制造商或厂家自己推荐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夸耀它如何性能优良, 质量可靠,人们往往会怀疑,这是沟通者的什么特点在发挥作用? ( B )A、专长或权威B、动机C、个性特征D、角色特征10、 在审判情景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进行原告的“辩论”和被告的“辩论” 一 个星期后,再进行裁决,陪审团往往对原告的“辩论”的印象更为清晰,这种现象在人际 关系心理学中称为(A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对比效应D、同化效应11、睡 眠者效应是指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B )。A、减弱B、增长C、转移D、消失12、在

8、听众与沟通者的观点差距与态度改变的关系中,正确的是(C )A、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程度也越大B、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程度越小C、中等程度的差距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D、听众与沟通者的观点差距对态度改变 没有影响第四章行动与态度1、 “今天外边下雨”和“我有一把雨伞”的认知关系是属于哪种认知关系? ( B )A、认知无关B、认知协调C、认知对立D、认知失调2、 你很喜欢在周末早晨睡懒觉,但是这个周末你的好朋友要到你这儿来玩。于是你早 早地起床去火车站接他也不会觉得太为难,这说明是认知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 D )A、不一致的认知B、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C、协调性的认知D、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3、诱

9、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 间存在着一种(A )的关系。A、相反B、一致C、正向增长D、无关4、小张被人用刀威胁说了一些违心的话,但小张不会感到很大的失调,那是因为(D )。A、他没有作出承诺B、这是他没有预期到的消极后果C、他不必要对此负责D、他不是自愿选择的,而是被强迫的5、小李去上班,他可以选择从街的左边或右边走去单位。小李知道街的左边正好在施 工却还是选择了左边。结果一块石头掉下来打在他头上。这时小李可能产生认知失调,其 认知失调的原因在于(D ) A、自愿选择B、承诺C、责任感D、预期的消极后果6、 在一个消除对蛇的恐惧的治疗训练中,心理

10、学家设计了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但是与消除对蛇 的恐惧没有直接关系的“锻炼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体现了( B )研究的 结果。A、诱导服从实验B、努力理由研究C、不足障碍研究D、决策后失调研究7、 决策后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在两个备择物之间作一个选择,决策之后便有一个明 显的特点,这就是,决策者试图(C )两个项目之间评价的差距。A、缩小B、忽略 C、扩大D、平衡8、 按照诱导服从的实验结果,以提供优惠券或以优惠价为特征的广告和推销活动实际 (B ) 了顾客对于提供优惠券的那些商品的依赖。A、增强B、减弱C、吸引D、没有影响9、“承诺升级”现象往往出现在(D )的情 景中。A、心理治疗B、

11、儿童教育C、消费行为D、决策10、按照不足阻碍研究,在儿童教育 方面,(B )的教育态度比较好A、严厉的B、温和的C、威胁的D、打骂的第五章印象形成1、 一个人在观看足球赛时,大声地吼叫,并不会令人产生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安 静的电影院中大声吼叫就非常引人注目。这是印象形成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D ) A、 行动者B、知觉者C、观察者D、交往情景2、 如果说一个人报复性强和爱整洁,人们往往对“报复性强”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 “爱整洁”这个特征留下的印象相对比较淡薄,这种“报复性强”属于印象形成特点中的 (C ) = A、一致性B、评估性C、中心特质的作用D、隐含的个性理论3、 如果我们知道

12、了某人是热心的,就会认为他是活跃的、交友广泛的、好心肠的,等 等。这个例子说明了印象形成中什么特点? ( D )A、一致性B、评估性C、中心特质的作用D、隐含的个性理论4、 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是正直的+3分,友好的+2分,有忍耐力的+1分,而这 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总分是+2分,那么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B )。A、 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累计模式5、 如果我们说一个陌生人是“英俊的、爱说话的、熟练的、报复性强的、凶恶的”, 我们在对他形成印象中,后两个因素会赋予它们更大的权重。这是因为在加权平均中(B )。A、我们会对可信程度高的信息给予更高的权重B、与积极

13、的特质相比,我 们会对消极的特质赋予更大的权重C、我们会对与目前的目的和判断有关的信息赋予更 大的权重D、我们会削弱与先前的印象和定型不一致的信息6、 一些学期初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尽管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 教师对其评价还是不如一开始成绩就很好的好学生,这是因为印象形成中的(A )偏见 造成的? 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7、 教师对“好学生”的评价往往认为他各方面都好,对“坏学生”往往认为他没什么 优点,这种现象在印象形成中称为(C )。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8、一般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有 科学头脑;美国人积极进取,讲究物质享受;英

14、国人绅士风度,因循守旧。这是人际印象 中的(D )。A、优先效应B、自我实现预言C、晕轮效应D、定型9、 人们常常说,黑人在申请工作的招聘过程中往往没有白人表现得好,伍德认为这可 能是由于(B )所造成的。A、优先效应B、自我实现预言C、晕轮效应D、定型10、 一个人在强调生产率的条件下,比较倾向作积极的自我介绍;在强调和谐的人际关 系条件下,自我介绍时却比较谦虚。这说明(A )因素对自我表现的影响。A、情景因素B、参照群体的认同C、其他人的影响D、个性特质第六章人际知觉1、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包括(A )。A、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和厌恶B、快乐、悲哀、恐惧、厌恶和鄙

15、视C、不 满、悲哀、快乐、惊奇、恐惧、厌恶D、不满、悲哀、恐惧、厌恶和鄙视2、在脸部表情 中,人们对于辨认表示(C )的脸部表情应该特别容易。A、快乐B、悲哀C、危险D、安全3、当我们持续地注视着某人,无论他干什么都保持这种目光接触时,这个人通常会感 到(D) A、高兴B、沉默C、平静D、紧张4、有些人一说谎经常会频繁地搓手或摸看 身体的其他部位,我们这是通过他的()来辨别其内在心理状态。(C )A、脸部表情B、目光接触C、身体语言D、语调5、一般来说,与一个角色相反的行为同与角色一致的行为相比,前者可以为我们提供 更多的有关内在心理倾向性的信息。这在相应推论理论中称为(B )。A、非共同效果

16、B、社会赞许性C、一致性反应D、稳定性6、按照韦纳的成功和失败 的归因理论,不稳定的内在归因是(B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7、小徐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他的朋友安慰他说:“没关系,主要是这次考试太难了。” 这种归因是把失败归因为(C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8、 按照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下列哪两项归因对心理健康是比较有利的?(D )A、能力和努力B、能力和任务难度C、运气和任务难度D、努力和运气9、 抱着宿命论观点的人属于什么类型的人(B )A、内控者B、外控者C、稳定者D、不稳定者10、 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两人中的一个特定的人时,那个人往往比较容易被知

17、觉为在 指导谈话方面更为中心和更为主动,这是归因偏见中的哪一种偏见在起作用? ( C )A、行为中心偏见B、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C、显著性偏见D、行动者与观察 者偏见第七章自我知觉1、 “把成功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这是自我知觉中的(C )A、显著性偏见B、行为者与观察者偏见C、自我服务偏见D、行为中心偏见2、 把考试成绩不好归因于努力不够,这是一种(B )A、稳定的外在归因B、不稳定的内在归因C、不稳定的外在归因D、稳定的内在归因3、“因为跑了才害怕,而不是怕了才跑”,这是(C )的观点。A、沙赫特B、辛格 C、詹姆士 D、凯利4、发生自我障碍的过程中个体要保护的是自己的(D )

18、。A、人格B、物质利益C、 社会关系D、自尊5、习得无助现象的归因与(B )有着密切关系。A、可以控制的结果B、不可能控制的结果C、问题的原因D、问题本身6、习得无助 者在情绪上容易出现(C )的表现。A、恐怖症B、强迫症C、忧郁症D、瘴症7、 “错误归因治疗中主张使病人对(C )作出错误归因。A、问题根源B、学习行为C、激起原因D、问题结果8、“错误归因”治疗中诱导方法的使用要特殊考虑的一个问 题是(D ) A、方法问题B、态度问题C、策略问题D、伦理问题9、一个人对消极事件作出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归因,决定消极事件对(D )的影响。A、情绪B、情感C、智力D、自尊10、“错误归因”治疗属于哪种

19、治疗方法? ( D )A、精神分析疗法B、学习治疗C、行为治疗D、以上都不是第八章自我导向1、人们记录的待业至少应保持(B )才能发挥作用。A、五天B、一星期C、两星期D、三星期2、减轻或消除某些不愉快的刺激,这是一种(B )A、惩罚B、消极的强化C、积极的强化D、厌恶形式的强化3、大多数复杂的人际互 动过程的起点是人们的(B ) A、意志B、自我C、本我D、超我4、 个体对批评和教训有认识但无改正行为时,是自我中缺乏(C )的表现。A、注意 力B、想象力C、意志力D、表现力5、 自我控制中个体对主观世界的控制是通过(A )来完成的。A、符号工具B、语音 系统C、图像识别D、道德6、 自我控制

20、在要求延缓满足的情况下(B )起看重要的作用。A、理想信念B、人际 信任C、价值观D、道德水平7、 卡罗利(P. Karoly, 1977)认为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 C ) A、目前现状B、 伦理道德C、长远目标D、物质利益8、 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D )。A、愉悦感B、欣慰感C、理智感D、无助感9、 学术界称的“可怕的两岁儿童”表现出儿童自我表现的(B )的需要。A、自然环 境控制B、社会环境控制C、自我意识D、自我表现10、人类任何行为都是受(B )控 制的行为,是(B )的产物。A、自我环境B、环境环境C、环境自我D、他人理 解11、控制的行为主要通过(

21、C )来掌握。A、理解B、观察C、学习D、发现12、 斯金纳认为被控制的行为常常引起(B )的需要。A、社会性B、生物性C、普 遍性D、广泛性13、 由某种线索的诱因发而产生一系列行为的现象,心理学称为(C )。A、行为惯 性B、行为有恒性C、行为链D、行为稳定性14、行为链是通过行为的(A )得来线索 的。A、反馈B、发生C、强化D、减弱15、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D ),来提高交往的表演 力。A、承受力B、理解力C、观察力D、注意力16、自我实现是要将人的(B )得到 充分发挥。A、独立性B、潜能C、自尊D、意识17、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观察记录方法 是(A )。A、计

22、数法B、演算法C、描述法D、推理法18、个体的自我控制和寻求目标,记录行为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达到(D )。A、自我 表现B、自我发现C、自我评价D、自我实现19、最早使用“自我实现” 一词的是(C )A、贝姆B、马斯洛C、戈尔茨坦D、荣格20、马斯洛认为人类在最高层次的需要是(B )A、社会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D、安全需要第九章人际影响1、 纳粹匪徒盲目效忠、滥杀无辜,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属于(A )。A、服从B、同 化C、遵从D、从众2、 在群体压力作用下,采取与他人相同的行为,属于(A )。A、遵从B、模仿C、 感染D、独立3、 多人在一起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这是(B )现象作用

23、的结果。A、社会助长作 用B、社会惰化C、社会赞同D、相互作用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 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D ) A、诱导B、承认C、约束D、强化5、 小王在班会上表示要参加志愿者,并积极报名参加活动,这种现象属于(B ) A、 模仿B、内心接受C、简单服从D、同化6、 一个顽皮的儿童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作业的行为是(C )。A、内 心接受B、同化C、简单的服从D、模仿7、 小孩因为用手去碰火炉被灼伤,从而再也不去碰火炉,这种现象是(B ) o A、 强化B、尝试性错误C、恐惧反应D、信息压力8、“信息性压力”理论是由(B )提 出的。A、贝姆B、费斯汀格和凯利C

24、、马斯洛和罗杰斯D、谢利夫9、最早研究自主运动效 应对遵从行为影响的是(C ) A、阿希B、雅各布斯C、谢利夫D、坎贝尔10、阿希的 实验程序的主要缺点是(A )。A、不够经济B、过于简单C、被试复杂D、不可重复11、非遵从行为是一种(B ) 的社会现象。A、个别B、普遍C、偶然D、从众12、“对抗理论”中个体不遵从行为产生的理由是 (B )。A、群体施加的压力B、与生存有关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C、消极的暗示作用 D、团队的诱导效应13、个体之间的感染行为中主要传递的是(D )。A、思想B、动 作C、行动D、情绪14、在感染的发生中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是(B ) A、道德感B、理智感C、激情 D

25、、美感15、个体模仿他人的行为的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A )。A、相同或相似B、相 反C、有差异D、相区别16、时尚的特点不仅仅是时间性强,而且还在于它的变化方向的 (B )A、稳、快、新B、新、奇、特C、新、准、奇D、快、怪、稳17、 社会生活规范主要是通过(D )来维护的。A、群体性压力B、社会舆论C、道德体系D、价值观念18、 舆论的形成主要是通过(D )的途径实现的。A、风俗习惯的传递B、信息的沟通C、人际交往D、权威引导19、 牢骚与社会舆论不同,它带有更大的(D )A、理智性B、道德性C、冲动性D、情绪性20、 服从于群体的规范性压力的个体更容易产生(D )A、内心的接受B、绝对

26、的服从C、真诚的服从D、简单的服从第十章利他行为1、 以下哪一项不是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 ( A )A、责任心B、吸引力C、类似性D、依赖性2、 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B )导致。A、依赖性B、亲密关系C、类似性D、责任3、 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人,这是助人者的(D )对利他行为的影响。A、同情心B、激情C、责任心D、心境4、 利他行为是指(D )A、一种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B、一种自觉自愿的、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C、 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行为D、 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5、以下哪种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 ( B)A、以帮助

27、他人为目的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C、自愿性D、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6、 一个喝醉酒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旁边无法爬起,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意帮助他,以下原因中哪种是最有可能的? ( A )A、 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 素B、 旁观者对他人陷入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C、 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D、 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7、 “知恩图报”、“善有善报”是(B )表现。A、社会价值观B、回报规范C、社会责任规范D、伦理道德8、 利他行为具有(B )的特点。A、排他性B、自我牺牲性C、目的性

28、D、复杂性9、 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可以分为(C )个步骤。A、工B、四C、五D、六10、 紧急事态发生时,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的现象我们称为(D )A、情景的模糊性B、情景效应C、榜样的作用D、旁观者效应11、 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理论是由(B )提出来的。A、马斯洛B、拉塔内(B. L atane)和达利(J. M. Darley)C、谢利夫(M. Sherif) D、班杜拉(A. Bandura)12、 以下哪项不是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A )。A、紧张性B、依赖性C、相似性D、吸引力13、 利他行为的实质是(B )A、个体的同情心B、一种对处在需要帮助境地的人的一种反应C

29、、一种对他人的本能反应D、个体社会责任的体现14、 在利他行为发生中人们首先喜欢帮助(C )的人。A、性格软弱B、距离近C、熟悉D、异性15、 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 )A、谢利夫(M. Sherif) B、威尔逊(E. 0. Wilson)C、达利(J. M. Darley) D、班杜拉(A. Bandura)16、 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为了( C )A、生存需要B、发挥个体的创造性C、保存基因D、个体间的交流17、 个体本能行为的出现主要决定于(A )A、遗传B、学习C、模仿D、暗示18、 在没有外来奖赏的情况下,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仍然会主动

30、地对他人进行帮助, 这种现象是受到(B )的影响。A、回报规范B、社会责任规范C、社会强化作用D、自我监督机制19、 依照社会规范理论,哪些人可以不必受到回报规范的约束(D )。A、具有社会特权的人B、具备丰富社会财富的人C、不享有社会自由的人D、具有高度依赖性的人20、 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C )的场合。A、奖励低且代价低B、奖励低且代价高C、奖励高且代价低D、奖励高且代价高21、 榜样作用”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是由于人们的(B )行为在发挥作用。A、社会责任B、模仿C、本能性D、积极强化22、 模仿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家(A )提出的。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

31、D、巴甫洛夫23、社会责任规范对个体的影响是(D ),是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A、深入浅出B、立竿见影C、循序渐进D、潜移默化第十一章人际吸引1、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C )因素。A、个人特质B、类似C、情景D、互补2、 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这是(C )理论的观点。A、强化B、对比C、得失D、相等3、 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D )所导致的。A、情景因素B、互补性因素C、类似性因素D、个人特质因素4、 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D )起着重要作用。A、中期B、后期C、中后期D、初期5、 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是(B )。A、道德水平B、情感因素C、相互信赖D、个人魅力6、 心理学上人际吸引属于(C )的研究领域。A、社会价值观B、伦理道德C、人际知觉D、情绪情感7、 人际吸引理论中的强化观点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A )反应。A、情绪反应B、认知反应C、价值反应D、自我反应8、 人际关系中的第一印象的作用属于(D )的心理反应。A、延迟反应B、相仿作用C、因果效应D、首因效应9、 “你注意听我讲话,我也重视你的意见”,这是人际关系中的(C )。A、利他行为B、平等原则C、互酬行为D、自我强化1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