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827.66KB ,
资源ID:21037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1037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历史复习中华文化的勃兴.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历史复习中华文化的勃兴.docx

1、中考历史复习中华文化的勃兴中考复习:中华文化的勃兴含答案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2、2017年6月12日第七届湛江海上龙舟邀请赛将在金沙湾海湾举行。经过多年发展,海上龙舟赛已成为我市的一项传统品牌赛事,深受群众欢迎。这个赛龙舟的节日是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3、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董仲舒4、下列与端年节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屈原B岳飞C姜子牙D周公5、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孔子B墨子

2、C孟子D庄子6、屈原的名句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C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D三人行,心有我师焉7、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之一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8、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从此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应是指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六辅渠9、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

3、统治工具的学说是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1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格言出自( )A论语B墨子C孙子兵法D孙膑兵法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上述话是谁的名言?这些话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2)他是哪家学说的创始人?记载他言论的书叫什么?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13、下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A知识分子思想活跃B各学派重视学术交流C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化D各国诸侯

4、重视知识分子15、2017年举办的“都市风采”京津沪渝声乐组合大赛中,由松江区文化馆陆春彪作词、刘勇作曲的歌曲方块字获本次大赛银奖,“篆隶楷行映日月,田字格里唱摇篮。”唱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下列对“方块字”的演变说法正确的是A金文甲骨文行书B甲骨文隶书楷书C甲骨文小篆隶书D甲骨文金文小篆1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问题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D儒家思想问题17、战国时期,各家各派之间相互批评,彼此影响。下列学派与它的代表著作对应不正确的是A兵家孙膑兵法B道家墨子C法家韩非子D儒家孟子1

5、8、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该典籍是A韩非子B孙子兵法C道德经D论语19、下列人物属于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家有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ABCD20、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A“兼爱”“非攻”B“无为而治”C“仁”和“礼”D实行“法治”二、填空题()21、相关链接(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请根据提示信息,链接成完整的史实)【小题

6、1】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题2】荒淫无道,施用炮烙等酷刑的商朝暴君【小题3】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离骚的创作者【小题4】我国春秋晚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编著的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小题5】推行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政策,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的北魏皇帝【小题6】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22、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23、安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往今来人才辈出、人文荟萃。春秋末年道家学派创始人,(今涡阳人)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道德经,他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今蒙城人)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他是。

7、有着“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的皖籍抗日名将是。24、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_。(2)东汉时期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学名著 _ 。(3)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作品是_。(4)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_。(5)王羲之的作品,天下第一行书是_。25、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1)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代表作 _ 。(2)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张仲景的作品 _ 。(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_ 。(4)东汉时期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学名著 _ 。26、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_发展而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

8、从商朝开始的。27、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贾谊和_。28、如图是一个水利工程示意图,它依自然水势而建,属世界遗产,历经2000多年,依然经受住8.0级的地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的名称叫_,修建者是_修建的时间在_。29、今天的汉字起源于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30、()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成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五、问答题()31、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该工程

9、建于何地?(2分)(2) 该工程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2分) 有什么作用?(4分)(3)材料二中“伯禹”是谁?(1分)为什么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3分)32、简答题(本大题共24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据统计,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已达50,之后的比例更大。请列出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大科技成就。(要求:至少6例)。七、综合题()33、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图一图二(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图

10、一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2分)(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材料一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终于获得成功。材料二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硪野,都从太守得来(2)根据材料一是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百姓改造自然?(2分)材料二中,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2分)(3)战国时期,是谁主张“道法自然”?(2分)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2分)(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4分)(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

11、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2分)3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_朝时期的人们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由此开始。(2)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近500个文字,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3)秦统一后,_(人物)下令把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4)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楷书、草书、行书逐渐流行,东晋王羲之的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也被后人称为“_”。(5)谈谈你对汉字或书法艺术的认识。35、自古以来,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更

12、是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的民本思想】材料一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1)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请根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材料二(2)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都与统治者的民本思想有关。历史上出现的与材料二相关的两个盛世局面是什么?(2分)【近代的民生探索】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你认为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1分)【现代的民生实践】材料四(4)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

13、社会方面实施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项)(3分)36、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艺术篇】材料一: (1)图一的文字主要记录了我国_(朝代)的历史;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继图二(兰亭序)的作者之后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_(人名)(2分)(2)图三所在的石窟是_,它开凿于隋唐时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1分)【思想篇】材料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3)以上材料体

14、现了古代思想家老子_的思想?西汉初年,朝廷以道家思想中的清净俭约作为治国方针,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从而使西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国力恢复的局面,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_(2分)【科学篇】材料三: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材料所说的这本著作是_,同一时期,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_。(2分)【感悟篇】(5)综合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成就?(1分)A古代文化成就是我国人民自己创造的,没有吸收过外来文化成就

15、。B对待古代文化成就,我们应坚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原则。 C不管是古代文化成就中的精华还是糟粕,我们都应将其发扬光大。D古代文化成就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没有作用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如下图(今位于合川草街乡育才学校的旧址)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材料二: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华文化从此和孔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柳诒征(注:人名)以孔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选载自XX百科材

16、料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请回答:(1)材料三刚要中提到的“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思想,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上都已经有所体现。请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以具体的史实对此加以说明。(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3)育才学校的建立是抗战时期重庆文化教育繁荣的表现,请根据所学知识,概括重庆文化教育发展的原因。(2分)(4)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教育改革的浪尖上。为了真正贯彻教育改革刚要的精神,为了国家教育的未来,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38、古今中外,无数

17、的智者为我们点亮一盏盏智慧之灯。让我们一起开始走进他们的世界,领略他们留下的文化魅力。【孔庙朝圣】杏坛(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匾额(北京孔庙)(1)孔子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主要源于他在哪一方面的成就与主张。(2分)【名画欣赏】:图最后的晚餐(2)说出这幅画体现出的时代精神。(1分)【智者追思】(3)上面三位,是同一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谈谈他们思想的核心内容。(1分)【老书探密】(4)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阵地,发起了哪一思想运动?运动中他们高举的旗帜是什么?(2分)【静坐沉思】(5)中外思想文化和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

18、怎样的关系。(1分)3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材料二如图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什么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成一本什么书? (3)材料二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们的核心思想,请对号入座,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括号里。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治国()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

19、政”;()(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政见的权利,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学习哪家的思想?为什么? 40、下图中的人物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4分)(2)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4分)(3)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2分)41、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材料二:他

20、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仁不让于师!”请回答:(1)文中的“子”是何人?生活在哪个时期?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2)材料二中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至少写出两点)(3)作为一名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主张有哪些?其学说有什么影响?(4)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著作中?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材料一孔子讲学图材料二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材料三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变法通义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

21、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二例。(2分)(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2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及近代日本的崛起,请您说说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1分)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

22、有我师焉。”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1)材料一选自哪部著作?这部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它的主要思想由哪两部分组成?(4分)(2)请列举材料一中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两项贡献(2分)(3)材料二这些话是谁说的?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主张?(2分)(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44、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1)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6分)图:图中的文字是我国商朝人刻写在龟甲上的,被后人成为“金文”。改正:把改为 图:图中的兵马俑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军队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改

23、正:把 改为 图:图中的地动仪是东汉时期科学家张仲景发明的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改正:把改为(2)图为昭君出塞图,王昭君作为西汉政府与匈奴和亲的代表之一,远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为妻,请问她的和亲有什么历史作用。(2分)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上图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对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有何证据?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有何证据?有何深远的影响?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1)材料一选自哪部著作?这部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它的主要思想由哪两部分组成?(4分)(2)请列举材料一中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两项贡献(2分)(3)材料二这些话是谁说的?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主张?(2分)(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47、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论语.述而材料二

25、:“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想和,前后相随。”材料三:“兼相爱,交相利”材料四:“以法为本”请回答:(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家学派的主张?(4分)(2)材料一是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位思想家在思想和教育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分)(3)上述四家学派的主张,哪一学派的思想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并被秦国的国君所采用?哪一个人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分)4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浪网 2017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7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

26、2017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请回答:(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两部分?(4分)(2)孔子创立了哪一学派?(2分)到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2分)此人又提出什么主张?(2分)(3)孔子的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2分)(4)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2分)(5)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分)49、 阅读下列材料:(7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苛政猛于虎也。请回答:(1)这些材料是谁的名言?(1分)他生活在哪个时期?(1分)他创立了什么学派?(1分)(2)战国时孟子的主张和他一样,孟子提出什么观点?(3分)后人把他们合称为什么?(1分)5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读上面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图1、图2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4分)(2)图3中的“三教”是指中国古代思想领域中的哪三个派别?(3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1和图2中人物的历史贡献。(每图列出一点即可,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说明了哪些历史现象。(3分)51、辨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小题1】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