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3.30KB ,
资源ID:21842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1842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格言联壁.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格言联壁.docx

1、格言联壁格言联璧:清山阴金先生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

2、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 格言联壁:清金缨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该书刊行之后,民间有异本流布,“惜坊本刊印草率,讹压滋多,附刻喧宾夺主,传本各异”。潮阳郭辅庭有感于此,取旧所校定格言联璧,“就正通人,复加雠勘,端楷书写,重付精刊”。岳麓书社出版的格言联璧,即以上述郭氏刊本为据,于格言原文原注之外,复加今注今译,以利一般读者理解

3、及意旨。 格言联璧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凡十类。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 引 言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格言联璧(全文)清金兰生先生编述处 事 类1、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4、。 译文 : 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 2、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译文:不自我反省的人,看不出自己一身的病痛;不耐烦的人则不能成就一件事业。 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译文:天天走路不怕千万里路遥,天天做事则不怕千万件事多。 4、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译文: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 5、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5、。 译文: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闲暇,一切事务都能处理得当才能逍遥自在。 6、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译文: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7、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译文:当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才能知道利弊得失。 8、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译文: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字。 9、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译文: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 10、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

6、棹。 译文:挽救失败的事,就好像驾驭悬崖边的马,不能轻拍一鞭。对于即将成功的事,就好像拉船上沙滩,不能少停一桨。 11、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译文:用真诚待人,事情虽不一定成功,日后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诚意。以欺骗的心肠处事,别人一时或许受到迷惑,但日久必见我心肠狡诈。 12、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译文:天下没有不能教化的人,只怕诚心不够。天下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怕志向不坚定。 13、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译文:与人相处,不能随自己的意志,

7、要了解人情世故;做事不能固执己见,要明白事情的道理。 14、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译文:事情来临时,不能着急,要周全考虑解决的方法。想到解决的方法时,不能怠缓,一定要尽快果决执行。 15、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译文:事情的成功有很多机遇,若不能把握机遇而任时间流逝总做不成一件事情。 接 物 类1、事属暧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译文:属于人家的隐私,要想着维护,不能有一点说坏话的念头。对于贫寒卑微的人,要想着礼遇他,不能有一丝傲慢轻视的态度。 2、凡一事而关人终

8、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 译文:凡事关系人一生的名誉,即使亲眼目睹,也不能说出去。如果某句话有伤自己的敦厚,即使喝酒闲谈,也要谨慎不说。 3、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译文:严于律己,不断地检讨错误,不仅使自己的品德增进而且能免除祸患。对待别人应从过错中看到他的长处,不但能保厚道,而且能化解对方的怨恨。 4、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 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译文:事后议论别人的过错,吹毛求疵,一点一滴

9、也不放过,如果换成自己,未必能如他。在一旁对别人说长道短不留余地,想想如果换成自己遭人诋毁,能否就默默承受呢。 5、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译文:别人好强,我则以柔克刚。别人用心计,我用诚恳感染他。别人动怒气,我用道理折服他。 6、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 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译文:柔能克刚,当大力士孟贲、夏育遇到小孩子时,他的勇力也无处可用。木讷能制服,即使像苏秦、张仪一样的善辩家,当他遇到哑巴时,也无计可施。 7、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译文: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白。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辩。 8、人之谤我也,

10、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译文:别人毁谤我,与其与他辩解,不如宽忍他。别人欺侮我,与其提防,不如化解。 9、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译文:自律只有谦洁最适宜,处事以不争先为崇尚。 10、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译文:路窄的地方,要留一点地方让别人通过。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让别人品尝。负责处理困难的事要有力而没有怨言。与难以相处的人在一起,要心中有数而口中不说。 11、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译文:轻信谣言而随便动怒是听别人说话的大忌,劝人从善不能用激烈的方法,

11、否则将事倍功半。 12、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留在人间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译文:尽我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则可以增广德性。人情留给对方,则朋友之间的交情可以长久。 13、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译文:以前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爱意,所以人乐于改过,关系也亲近,所以教导容易推行。现在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厌恶,所以被教的人宁可自暴自弃,关系也不融洽,所说的话对方也难以接受。 14、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译文:喜欢听别人的过错,不如喜欢听自己的过失。喜欢说自己的优点,不

12、如说别人的善行。 15、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译文:听对方说的话,一定要观察他是否能做到,这是选择人才的方法。只领会他的好坏,而不过问他的行为,这是择善的方法。 存 养 类1、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译文:涵养虚心便是做人学问。去除烦恼心性自然祥和。 2、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译文:存养人性的功夫,要像春天一般温和。省察自己的缺失要像秋天身般严肃。 3、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休浑是光明,习染薰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译文:人

13、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 4、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译文:人的心胸欲念多则狭窄,欲念少则心胸宽广。人的心境多欲则忙乱,少欲则悠闲。人的心术多欲则险恶。少欲则和平。人的心事多欲则忧愁,少欲则快乐。人心之气象,多欲则软弱,少欲则刚强。 5、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已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已大病。常操常存

14、,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译文:宜安静、少说话、从容不迫、严谨及俭约,这些都是监督自己的良言。避多欲、盲动、心不专一,以此避免自己的缺失。在实践这些修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恒字的秘诀。而在不间断的过程里,能体验出渐字的秘诀。 6、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译文:忿怒如火,不阻止则会烧掉一切,欲望像洪水,不阻挡则淹没一切。 7、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译文:谨慎坚守善良的本性,则心灵安定,收敛抑制浮躁之气,则心气平和。 8、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译文:心如果松散则凡事做不成,心如果疏忽则凡事不能专心,心如

15、果固执则万事不得真谛。 9、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译文:一念疏忽是错误的开始,一念不能有始有终便是错误到底。 10、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译文:名誉从屈辱中彰显,德性雅量从忍耐中壮大。 11、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谦虚退让是保身的第一法;安静祥和是处事第一法;包涵容忍是待人的第一法;潇洒脱俗是养心的第一法。 12、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译文:安静能克服浮动,沉潜能克服浮躁,宽和能克服偏狭,舒缓能克服急躁。 13、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译文

16、:天地间的真谛,只有心静的人才能体会。天地间的玄妙,只有心静的人才能看明白。 14、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译文:脾气切忌旺盛,心志切忌满足,才情切忌显露。 15、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忧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译文:处于世俗烦恼,要能忍耐;处于世事纷扰,要能清闲;胸中牵挂处,要能抛得开;处于浓艳境地,要能淡然处之;处于失意愤怒时,要能稳定情绪。 16、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译文:看一个人的操守,在其利害得失时,看一个人的精力,在其饥饿疲倦时,看一个人的度量,在其面临喜怒哀乐时

17、;看一个人的沉着,在其有惊吓时。 17、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面临大事与难事,可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处顺境逆境,可看出一个人的胸襟气度;遇喜事怒事,看一个人的涵养;与同辈相处,可看一个人的见识。 持 躬 类1、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译文:纵情于声色生心虚胆怯病,热衷于财货生贪心病,嗜好功名生虚伪做作病,看重名誉生矫情偏激之病。 2、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经历一

18、番挫折,才能增长一分见识。经过一番磨难,才能增一分度量。省一分利益的经营,则多一分道义。能学一分退让,可得一分便宜。去掉一分享受,则减少一分罪过。对事物多一分认识,而多知一分物情。 3、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薰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译文:人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 4、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译文: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有真学问的人不夸耀

19、学问。 5、诿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 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译文:争功诿过是小人的本事,掩饰过错、夸耀功劳是凡人的本色,功劳美好谦让于别人是君子的行为,替他人担当罪过是成就德行的事。 6、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译文:不要诋毁众人的成就而归功于自己,不要埋没天下的事理以掩饰自己的过失。 7、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译文:读书最要紧的就是勤学好问,做人最要紧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而持之以恒。 8、物忌全胜,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译文:事物忌讳到达极点,事情避免极其完美,人则忌讳飞黄腾达。

20、9、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译文:凡事抢先必定人挤兑,而凡事争胜则必有人打击。 10、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成福,不如笃至诚。多方说,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译文: 注重体面不如注重廉耻,求医药养生不如调养性情,结交党羽不如重信义,作威作福不如忠笃诚实,多说不如谨慎自己的缺失,博取名声不如端正自己的意念,纵情享受不如因名设教,积聚田宅不如教子有方。 11、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去, 操存如春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 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

21、乔岳泰山。 译文:度量要大如海能容纳一切,如春风润育万物;待人接物如行云流水般清白,情操像春天白日般光明,威仪如丹凤呈祥,言论如敲金石般响亮,持身如玉洁冰清般纯洁,胸襟抱负有如和风明月般和蔼,气概则如泰山般崇高。 12、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要真切为第一。 译文:心境以光明诚实为最重要,仪容外貌以老成持重为最重要,说话以简洁诚恳为最重要。 13、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译文:不要说对自己无益的话,不做无益身心的事,不接近无益于自己的人,不进入无益身心的环境,不看无益身心的书籍。 14、此生不学一

22、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译文:人生有三件事最为可惜:第一是不学习,第二是虚掷光阴,第三是败坏身心。 15、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译文:不要把过错推诿于气愤,应平息一切责难他人的事,不要过于期望世间,一切事情应求助自己。 16、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译文:除自我反省之处,再没有胜过别人的方法。除了自我发奋之外,再没有超过别人的方法。 17、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译文:聪明的人戒太明察,刚强的人戒暴躁,温和的人戒优柔寡断。 18、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译文:以宽恕自己的心宽

23、恕别人,则交情深。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 19、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译文:只看别人的一切坏处,是恶的根源。能明察自己一切的缺失,才是所有善的根本。 20、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译文:常看修养品德胜过我的人,则惭愧耻辱油然而生。常看物质享受不如我的人,则埋怨情绪自然消失。 21、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译文:与饥饿的人相比,则能温饱的人快乐;与寒冷的人相比,则得到温暖的人快乐;与吃苦力的人相比,则悠闲的人快乐;与生病的人相比,则健康的人快乐;与多祸的

24、人相比,则平安的人快乐;与死亡的人相比,则生存的人快乐。 22、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译文:对失意的人,不要谈得意的事!处于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失意的日子。 23、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译文:贫贱是受苦的境遇,但是若能善于调理,便苦中有乐。富贵是快乐的境地,但不善于调理的人则乐中生悲。 24、好讦人者身必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译文:喜欢攻讦毁谤他人的人必遭祸患,大智若愚的人可保全他内在的智慧;喜欢自夸的人多遭人讪笑,自以为智的人可看出他自欺欺人的愚蠢。 25、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

25、忍字。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译文:对待心中的欲念,放纵即有所损,所以关键在于忍。改过向善,努力即有所助益,所以关键在于悔。 26、欲心正炽时,一念著病,兴似寒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译文:欲念旺盛时,能想到招致疾病,兴趣即能冷却如寒冰。利欲熏心时,想到死后全无,即索然无味。 27、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译文:凡事要留有余地,话不能说穿,势力不能倚尽,福气不能享尽。 28、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译文:难以消化的食物不吃,难得的财物不存,难以报答的恩惠

26、不受,难以长处的朋友不交,难以重逢的时光不失,难以守的财富不聚,难以澄清的诽谤不辩,难以释怀的忿怒不计较。 29、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译文:谦虚是美德,但过于谦虚的人心怀诡诈;缄默是好的行为,但过于沉默的人则胸藏奸伪。 30、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乘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译文:性情圆融随和的人没有诡诈的神态,精明细心的人没有苛刻审查的心思,行为方正的人没有乘戾的行为,沉着的人没有阴险的手段,诚信笃实的人没有无能的牵累,光明正大的人没有肤浅的缺点,刚

27、直的人没有性情上的偏失,果决的人没有拘泥的毛病,达练的人没有轻浮的外貌。 31、私恩煦感,仁之贱也。直往轻担,义之贱也。足恭伪态,礼态贼也。苛察岐疑,智之贼也。苟约固守,信之贼也。 译文:恩惠授予个人,是仁的危害;轻率从事而无担当,是义的危害;伪装恭敬的仪态,是礼的危害;细察而多疑,是智的危害;不能坚守诚信,是信的危害。 摄 生1、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译文:注意风寒,节制饮食,是从身体上预防疾病;减少嗜好欲念,是从心理上预防疾病。 2、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

28、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译文:减少思虑烦恼以养心气,少色欲以养肾气,不乱动以养骨气,不发怒以养肝气,少吃喝以养胃气,少说话以养精神,多读书以养胆气,不逆时令以养元气。 3、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译文:忧愁使气郁结,愤怒则气受阻,恐惧则气陷逆,压抑则气闷,急速则耗气。 4、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译文:行动要慢而稳重,站要直而恭敬,坐要端正,说话声音要低而温和。 5、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译文:常静坐以收心,少酒色以清心,省嗜好以养心,鉴古训以警惕,悟道理以明心。 6、宠辱不惊,肝木

29、自宁。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译文:宠辱不惊则肝宁,动静皆诚敬则心定,饮食有节制则脾不病,调整呼吸少说话则保肺,平淡少欲则肾水足。 7、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 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译文:道生于安静,德见于谦让,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平和。 8、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天地不能一日没有和气,人心不能一日没有喜悦的神情。 9、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 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译文:说话有分寸则少得罪人,行为有节制则少悔恨,爱慕有节制则要求少,快乐有节制则祸

30、败少,饮食有节制则疾病少。 10、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译文: 人都知道说话可以显示自己的优点,但不知说话谨慎可以培养德性;人都知道饮食可以有益生命,却不知节制饮食可以养生。 11、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译文:败坏德行的行为有许多,而酗酒必定败德;伤害生命的行为也有许多,而好色必定伤生。 敦 品 类1、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译文:人的品格最重要,有一丝污秽的心便不是顶天立地的男人。品格以行事为主,若做了一件愧对良心的事,品格便不如泰山北斗般崇高。 2、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诌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