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2.85KB ,
资源ID:22100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2100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1、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年1月修订)一、专业概况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领域一个独立二级学科成立于1993年,因此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南京大学教育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1936年成立了教育电影部,在我国高校首创专业的电教服务部门,并受教育部委托举办了全国电化教育训练班。1938年金大理学院创建两年制的电化教育专修科,先后培养了14届毕业生,成为中国第一代电化教育创始人和奠基者的摇篮。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3年开始挂靠本系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培养教育技术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于200

2、7年独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借鉴国际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沿与经验,秉承我国同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学科群体优势及学术研究氛围,融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旨在培养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商业企业领域教育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培训与管理的专门人才。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具有较高文化修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意识,有坚实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功底、技术开发和研究能力,能综

3、合运用相关理论和技术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诚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立、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教育技术领域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在本学科前沿进行科学研究的潜力。3. 具有方法论意识,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工作,并具有运用教育理论、方法和相关技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4.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网络资源建设与管理,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5.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

4、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具有较强的跨文化学习与交流能力,能对国外前沿发展具有批判和借鉴的意识和能力。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善于进行跨学科合作,能胜任教育信息化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技术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服务于课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能力。三、研究方向1.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与实践2.学习科学与技术3.现代远程教育四、招生对象招收具有本科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的同等学力人员。本专业接收推荐免试生。欢迎计算机、信息管理、传播学、具有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教育学专业等考生跨专业报考。不接受参加单独报考者。五、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六、课程设置

5、 本专业准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修满32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者为36学分。其中,A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7学分;B类课程即教育学学位课程4学分;C类课程即专业必修课程学分;D类课程即选修课程12-16学分,其中3-5学分须为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非教育学学士学位的硕士生需要在中期考核之前修读三门本科主干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这三门课程的学习方式为自学,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在第三学期末。这三门课程不计学分。A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三门中选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学分) 英语 (4学分) B

6、类:教育导论 (2学分)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2学分) C类: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设计与技术 (学分)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 (学分)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前沿发展 (学分)D类:*教育研究的定量方法 (2学分)*教育研究的定性方法 (2学分)*绩效技术与知识工程 (2学分)高等教育原理 (2学分) 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学分) 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开发、设计和评价 (2学分)中外大学发展史 (2学分) 高等教育管理 (2学分)教育社会学 (2学分) 教育政策研究 (2学分) 教育统计学原理 (2学分) 多元统计分析 (2学分) 中外大学校长办学理念 (2学分) 大学课程与教学经典文献导读 (2

7、学分) 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专题研究 (2学分) 教育经济学 (2学分)教育政策研究 (2学分)战略规划与管理 (2学分)管理心理专题 (2学分) 管理学经典论著导读 (2学分)教育技术学专题研究 (2学分)人工智能 (2学分)Java程序设计 (2学分)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 (2学分)教育中的大数据 (2学分)新媒体设计 (2学分)游戏设计与开发 (2学分)数据挖掘 (2学分)软件工程 (2学分)课程门类MOOC课程网址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前沿发展e时代的教与学MOOC引发的混合式教学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tsinghua-381006#/info翻转课

8、堂教学法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21016?tid=357005#/info教育技术的设计和发展混合式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330001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and Inquiry: An Open Course For Teachershttps:/www.edx.org/course/teaching-technology-inquiry-open-course-university-torontox-inq101x新媒体设计设计的人因与文化视觉传

9、达设计思维与方法人群与网络教育大数据教育中的大数据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系列讲座前沿技术与开发教你如何做MOOC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72001#/info向W3C学习HTML5创客培养游戏设计与开发游戏设计导论Scratch编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注:带“*”为指定选修课,另可选修本院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等专业或其他院系的相关课程。跨专业录取的硕士生需补修教育学类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心理学”。这两门的考试时间定位第三学期末。七、培养方式1教师团队集体培养和导师制相结合,集体制定培养方案和承担课程教学;论文阶段由

10、专门的导师指导。立足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教育技术的教育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2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要求研究生参加教师的有关课题研究工作,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协作,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能力。3充分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的学习与研究环境,让学生进行跨时空、跨文化的研究性自主学习与协同学习,把握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发展前沿,参与我国21世纪教育技术基础理论新体系的研究与创建。4. 专业课教学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专题报告、自学、团队合作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研究生广泛研读专业领域和相关专业的重要著作,拓

11、宽知识面,培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鼓励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八、学习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应认真、投入地学习各门课程,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课程学习活动,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加强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广泛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从做中学,通过研究和反思,学会研究、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对于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生,如未修过本专业低一级学位的基础课程,需补修4门以上的学位基础课,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所攻读学位的课程学分。(二)考核方式平时考核(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考核)、书面考试与课程论文考核相结合;因课程

12、性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部分课程的考核可以结合学生课堂报告或读书报告的形式。(三)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实习或社会实践或课题研究,累计不少于40学时。(四)科研成果数量要求鼓励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通过成果的发表形成社会影响,服务教育实践。但科研成果的发表不作为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 (五)中期考核 在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以考核课程学习和书籍阅读质量为主,考核方式为文献综述报告。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阶段。九、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学生在确定论文的选题前,需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与导师

13、充分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前人、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研究要具有学术价值或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所研究的问题要进行批判性思考,要提出新的见解。(二)论文开题在中期考核结束后,学生可以开始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根据院里拟定的统一格式)。一般在第四学期中期以前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会。(三)论文撰写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学位论文必须独立完成;内容应反映作者对研究问题的清楚认识、对本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总体了解,研究方法得

14、当,研究结论有理有据。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需要在第六学期的3月底定稿,提交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统一送审。十、答辩和学位授予学生在修完规定的学分并在考核合格和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后,方可申请进行论文答辩。本专业实行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制度(正式答辩前3个月)。在预答辩合格或通过修改合格后可申请正式答辩。对学委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合格者方可参加答辩。通过论文答辩并在规定级别期刊上独自发表至少一篇论文者可获得硕士学位。 答辩后根据答辩委员提出的合理的意见,进行修改,并由导师签字认可后,提交学位管理部门。十一、参考书目必读书目1. 【美】 埃伦.拉格曼著一门琢磨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

15、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2. 钟启泉、汪霞: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 美瑞译,邓普西 主编;王为杰 等译 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一版。4. 美 乔纳森 等著,任友群,李妍,施彬飞 译 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二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5. 桑新民主编:学习科学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6. 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7. 刘清堂: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 钟启泉、汪霞:课程与

16、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9. 桑新民等著:媒体与学习的双重变奏 教育技术学的生成发展与国际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10. 桑新民主编:学习科学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1. 顾基发等编著:知识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12. 美瑞泽等: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3. 美Smaldino等:教学媒体与技术(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14. 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5. 加涅著: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6. J

17、. Michael Spector,M. David Merrill,Jeroen van Merrinboer,Marcy P.Driscoll: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17. National Academies Keck Future Initiative:The Informed Brain in a Digital World:Interdisciplinary Team Summaries.2012年版.18.

18、 Saettler, Paul (1990).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二)选读书目1. 艾伦.查尔默斯 著 科学毕竟是什么 (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版。2. 陈文伟,陈晟: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3. 林聚任著: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 美巴巴拉西尔斯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 美迪克等:教学系统化设计(第六版),华

19、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 美Wenger等: 实践社团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7. 张红霞、吕林海等:大学课程与教学: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8.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9. 普洛瑟: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10. 约翰B.彼格斯: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11. 泰利道尔: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华南理工大学出版,2014年版。12. 李曙华著:从系统论到混沌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13. 美约翰

20、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4. 美戴维H乔纳森等编,郑太年等译,高文审校: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5. J.M.斯伯克特等著 任友群等 译.教育传播与技术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6. 苏新宁等:组织的知识管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17. 爱尔兰德斯蒙德基更著.丁新等译:远程教育基础,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18. 武法提著:网络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9. 张红霞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20.

21、Alexey Semenov:How ICT Can Create New,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Division of Higher EducationUNESCO,2005.21. Justus J. Randolph: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HAMK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Finland. 2008. December.22. Rory McGreal, Wanjira Kinuthia

22、 and Stewart Marshall: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and Athabasca University, Vancouver, 2013.23. Gerry Stahl:Essays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Learning. Gerry Stahl at L,USA.2011.24. Robert Gagne (E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unda

23、tion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5. Robert Reiser & John V. Dempsey(2002 ),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Prentice Hall PTR.26. Charles M. Reigeluth (Editor) (1983).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Lawrence E

24、rlbaum Associates.27. Ely, D.P., & Plomp, T. (Eds.). (1996),Classic Writings on Instructional 28. Technology (Vol.),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29. Ely, DP, and Plomp, T. (Eds.). (2001). Classic writings 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volume 2.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30. Jonassen, D. H. (Ed.) (2009),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New York: Macmillan Library Reference.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